CN205648007U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8007U
CN205648007U CN201620141953.4U CN201620141953U CN205648007U CN 205648007 U CN205648007 U CN 205648007U CN 201620141953 U CN201620141953 U CN 201620141953U CN 205648007 U CN205648007 U CN 205648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pit
wireless sensor
sensor network
pit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419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继平
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to CN2016201419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8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8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8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于井下巡检和事故救援,特别适用于发生瓦斯爆炸和火灾等事故的矿井,井下机器人可到达存在有毒害气体而救援人员无法到达的区域;所述系统主要包括井下机器人、机器人控制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调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井下机器人具有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模块、陀螺仪传感器、路由投放装置,视频采集设备、麦克风和扬声器;所述系统可使井下机器人的无线通信距离随机器人的行进而不断增长,保证井下机器人与控制设备的通信。解决了在矿井内的原有无线通信系统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井下机器人与控制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有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该系统涉及无线通信和视频、音频采集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矿井生产的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中国矿井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各类事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然而井下生产环境复杂,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类事故,事故发生后,及时掌握井下事故现场情况,是正确、有效救援,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井下瓦斯爆炸和火灾等事故,会产生大量CO,CO2,CH4等有毒有害气体,消耗大量O2。当事故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高、O2含量较低时、搜寻,救护人员难以到达有关区域进行侦察、搜寻和救援。井下机器人除用于救灾外,也可用于井下巡检领域。因此、研究井下机器人相关的技术十分必要。由于目前井下无线通信的接入设备需供电系统和通信光缆或电缆连接,所以事故发生时,巷道内原有无线通信系统无法使用,井下机器人必须自带通信系统进行通信。轮式、履带式、蛇形等地面行进的机器人可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与控制设备进行通信,而采用飞行行进方式的机器人则应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目前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具有成本低、组网灵活方便等特点,但通信距离受发射功率和空间阻挡等因素影响,直接影响井下机器人的工作距离。所以需要新的井下机器人通信组网方法与通信系统以保证井下机器人的通信距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系统包括井下机器人、机器人控制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调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井下机器人具有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模块、陀螺仪传感器、路由投放装置,视频采集设备、麦克风和扬声器;井下机器人采用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机器人控制设备通信;井下机器人携带有多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路由投放装置用于在井下机器人行进过程中投放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范围随井下机器人的行进路程的增加而不断推进;机器人控制设备通过井下机器人携带的视频采集设备采集视频或图像数据;机器人控制设备通过井下机器人携带的语音采集元件采集语音信号,通过井下机器人携带的语音放大设备将语音数据还原为语音信号。
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井下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模块监测最近的固定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当满足信号强度低于设定阈值 时,则在当前位置投放新的固定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重复执行以上监测和投放过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范围随井下机器人的行进路程的增加而不断推进。
2.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井下机器人同时通过陀螺仪传感器测量行进路程长度,当行进的路程长度达到设定阈值时,则在当前位置投放新的固定无线路由设备,重复执行以上监测和投放过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范围随井下机器人的行进路程的增加而不断推进。
3.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井下机器人所携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在投放前均已加入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可正常工作。
4.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井下机器人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标准通信接口,用于携带各类与井下现场环境监测相关的传感器模块,所采集数据通过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至控制设备。
5.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井下机器人携带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氧气传感器。
6.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机器人控制设备可部署于井上也可部署于井下,井下机器人可受机器人控制设备控制从井上出发移动至井下。
7.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井下机器人包括采用两轴或多轴旋翼飞行移动的机器人。
附图说明
图1系统实施方式1示意图。
图2系统实施方式2示意图。
图3四轴旋翼井下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图4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器投放装置示意图。
图5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器投放装置仰视图。
图6四轴旋翼井下机器人主控板结构示意图。
图7四轴旋翼井下机器人数据采集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通信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1如图1所示,组成包括:
1.机器人控制设备(101),负责控制井下机器人,通过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以太网接收井下机器人上传的各类数据,包括视频或图像数据,各类传感器数据、语音数据;同时通过以太网和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向井下机器人发送控制数据和语音数据。
2.井上交换机(102),负责所有接入以太网的设备的管理和数据交换。
3.井下交换机(103),负责井下所有接入以太网的设备的数据交换。
4.井下机器人(104),可采用旋翼飞行机器人,也可采用轮式、履带式、蛇形等地面行进的机器人,携带多个Wifi路由设备(106),用于在行进中投放布网。
5.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调器(105),负责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管理,接收和转发所有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的数据,无线芯片采用TI的Zigbee标准的CC2531,并具有网络接口和USB接口,用于连接井下交换机或直接通过USB接口机器人控制设备。
6.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106),负责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设备的接入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接续,由电池供电,体积小重量轻,便于井下机器人携带,无线芯片采用TI的CC2530。
所述通信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2如图2所示,与实施方式1的区别在于机器人控制设备(101)直接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调器(105),机器人控制设备可部署于井上也可部署于井下,机器人控制设备部署于井上时,井下机器人可直接通过斜井、平硐飞行至井下。
所述通信控制系统中的井下机器人可采用飞行机器人也可采用地面行进机器人,在本示例采用四轴旋翼井下机器人,机器人结构如图3所示:
1.旋翼(301),通过旋转使空气向下运动产生升力,使机器人悬浮在空中。
2.电机(302),负责为旋翼提供动力,由控制板控制转速,通过各旋翼不同转速而实现机器人的不同运动方向和姿态。
3.传感器仓(303)用于放置各种类与井下现场环境监测相关的传感器模块。
4.天线(304)用于无线信号发送和接收。
5.控制板仓(305)内置无人机控制板,用于飞行控制、数据采集和无线通信等。
6.电池仓(306)用于电池存放,为旋翼、控制板及各传感器模块供电。
7.麦克风(307)用于语音信号采集,当救援无人机到达井下工作人员被困地点时,可通过麦克风采集被困人员的语音信号,并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语音数据传送至机器人控制设备。
8.数字摄像机(308)用于视频信号采集,由将视频信号数字化并编码压缩,通过无线网络和以太网将视频或图像数据传送至控制设备。
9.舵机(311)为路由设备投放装置提供动力,由控制板发出的脉冲信号控制,根据脉冲信号转动特定角度。
10.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存放仓(309)用于路由设备存放。
11.转盘(310)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投放控制。
路由设备投放装置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存放仓(309)和转盘(310),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存放仓(309)在上部,底部为带有投放窗口的转盘,舵机(311)的传动轴连接舵盘(312)通过转盘连接孔(317)和螺钉连接在转盘(310)上,舵机带动转盘转动将投放窗口(314)转至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106)下方,设备在重力作用下离开存放仓。
如图6所示为机器人的主控单元,包括:
1.主控板(601),是机器人控制的核心部件,板上元件包括核心处理器、存储单元、电源与时钟单元、姿态传感器的电机驱动单元;主控板还通过各类接口连接板外的各模块或功能设备。
2.核心处理器(602),采用三星S3C2440处理器,S3C2440是基于ARM920T内核的微处理器,具有3个UART接口,2个SPI接口,2个USB接口,1个IIC-BUS接口;搭载Linux系统。
3.存储单元(603);包括256M NAND Flash、一片4M NOR Flash、128M SDRAM、一片IIC-BUS接口的EEPROM。
4.电源与时钟模块(604)包括电压转换和时钟管理元件,DC电压转换均采用MAX1724系列电源芯片,为所有芯片供电;选用12MHz晶振。
5.姿态传感器(605),采用invensense公司的MPU9150,该传感器内部包含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和一个AK8975三轴磁强计的MEMS器件,具有封装体积小,读写配置方便的优点,MPU-9150内部分别自带了16位的A/D,将其测量的模拟量,转化为可输出的数字量,采用IIC-BUS总线与核心处理器进行通信。
6.电机驱动单元(606)采用ST的直流电机驱动芯片L6234为核心进行电机的功率放大和驱动电路,将核心处理器输出的PWM信号经驱动电路进行功率放大后驱动电机(302),通过PWM信号的不同脉宽实现对旋翼不同转速的控制;每个电机需3个PWM控制信号和3个使能信号共6个接口,4个电机共需24个I/O接口。
7.数据采集板(607),用于搭载各种井下现场环境监测相关的传感器模块,将传感器模块的模拟信号I/O采集转换,并将数据通过UART接口发送给主控板。
8.舵机(311)由一个I/O接口直接驱动控制,通过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实现对舵机转动角度的控制。
9.数字摄像机(308),采用自带光源的具有数字视频压缩功能的USB口数字摄像机,USB口连接主控板,由Linux及设备驱动程序提供支持。
10.麦克风(307)连接主控板的Mic接口,用于采集语音信号。
11.扬声器(608)连接主控板的Phone接口,用于语音信号放大输出。
12.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模块(609),采用具有USB接口Zigbee模块,核心芯片采用TI的CC2531,由Linux及设备驱动程序提供支持,采用外置天线(304)。
数据采集板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传感器均为模块,具有排针接口,通过排针插座与采集板连接,获得电源供电,并将所采集的模拟信号输出到处理器支持A/D转换I/O接口上。图7为机器人的数据采集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
1.处理器(701),选择TI公司的MSP430F147单片机,该型号为16位RISC结构,具有32k Flash,1kRAM。MSP430可在1.8~3.6V低电压下工作,系统采用3.3V工作电压。MSP430F147内置精度为12位200kps的A/D转换器,MSP430F147具有5种低功耗模式,使用LPM4模式时最低功耗可降至0.1uA。
2.温度传感器(702),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块,量程范围-55摄氏度至+125摄氏度。
3.甲烷传感器(703),采用MQ-4甲烷传感器模块,量程范围300至10000ppm。
4.电源与时钟模块(704),包括电压转换和时钟管理元件,DC电压转换均采用MAX1724系列电源芯片,为处理器和所有传感器模块供电;选用8MHz晶振;使用一路A/D转换器用于电池电压检测。
5.一氧化碳传感器(705),采用ME2-C0一氧化碳传感器模块,量程范围0至1000ppm。
6.二氧化碳传感器(706),采用MG811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模块,量程范围0至10000ppm。
7.氧气传感器(707),采用ME3-O2氧气传感器模块,量程范围0至30%。

Claims (6)

1.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主要包括井下机器人、机器人控制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调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井下机器人具有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模块、陀螺仪传感器、路由投放装置,视频采集设备、麦克风和扬声器;井下机器人采用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机器人控制设备通信;井下机器人携带有多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路由投放装置用于在井下机器人行进过程中投放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范围随井下机器人的行进路程的增加而不断推进;机器人控制设备通过井下机器人携带的视频采集设备采集视频或图像数据;机器人控制设备通过井下机器人携带的语音采集元件采集语音信号,通过井下机器人携带的语音放大设备将语音数据还原为语音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井下机器人所携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在投放前均已加入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可正常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井下机器人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标准通信接口,用于携带各类与井下现场环境监测相关的传感器模块,所采集数据通过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至控制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井下机器人携带包括温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氧气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机器人控制设备部署于井上时,井下机器人受机器人控制设备控制从井上出发移动至井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井下机器人包括采用两轴或多轴旋翼飞行移动的机器人。
CN201620141953.4U 2016-02-25 2016-02-2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 Active CN205648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1953.4U CN205648007U (zh) 2016-02-25 2016-02-2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1953.4U CN205648007U (zh) 2016-02-25 2016-02-2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8007U true CN205648007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75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41953.4U Active CN205648007U (zh) 2016-02-25 2016-02-2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80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33027U (zh) 一种多轴旋翼井下机器人系统
CN105569735A (zh) 基于Wifi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
CN105682108A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
CN205186521U (zh) 可自主拦阻光线的飞行器
CN204250368U (zh) 一种智能航拍的迷你四旋翼飞行器
CN105807650A (zh) 井下机器人无线通信控制系统
CN102390528B (zh) 一种空中飞行和全方位吸附微型机器人
CN103399577B (zh) 一种远程操作救援机器人的探测感知系统
CN110182365B (zh) 一种煤矿井下防爆型四旋翼无人机
CN204546513U (zh) 一种履带式多功能矿用搜救机器人
CN202944566U (zh) 小型无人机失控后自动抛伞保护装置
CN103046961B (zh) 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网络自主搭建机器人及方法
CN104049625A (zh) 基于无人飞行器的物联网灌溉设施调控平台及方法
CN104057835A (zh) 一种通用遥控轮式移动机器人
CN103072600A (zh) 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网络搭建系统及方法
CN104683759A (zh) 基于飞行器的烟囱内壁腐蚀情况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与方法
CN205648007U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
CN206075034U (zh) 井下机器人无线通信控制系统
CN105549609A (zh) 微型六轴飞行器及其构成的机群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4775576U (zh) 一种爬楼搜救智能车
CN107200121A (zh) 一种有轨交通监控无人机装置
CN202832633U (zh) 一种煤矿救灾设备
CN205405267U (zh) 一种微型六轴飞行器
CN204548507U (zh) 一种便携式无人机观测系统
CN207264199U (zh) 一种上位机集中控制的爬墙机器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