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46191U - 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6191U
CN205646191U CN201620361762.9U CN201620361762U CN205646191U CN 205646191 U CN205646191 U CN 205646191U CN 201620361762 U CN201620361762 U CN 201620361762U CN 205646191 U CN205646191 U CN 205646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loop
ground
steel pipe
green belt
earth br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617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方琪
成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 Wen electric energy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wen Electr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wen Electr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wen Electr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617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6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6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6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接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在钢管杆塔下方埋地设置,其包括多个与钢管杆塔连接的接地引下线、第一、二接地环,各接地引下线均连接有接地杆,各接地杆圆周均布式固定于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上;各接地引下线漏出地表部分均涂有沥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接地杆代替传统的放射线,不占用两侧的路面,不需对路面进行破坏性敷设和修复,施工周期短,施工简单,成本低;相对于水平放射线,无转角,电抗小,雷电流流过时,不易造成反击事故,安全性高;各接地引下线涂有沥青,防盗性好;镀锌角钢,镀锌角钢刚性大,稳定性好;防腐能力强;可将雷电均匀流散至地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接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送电线路通道不断受到挤占,现在很多新建架空线路利用城市绿化带、隔离带走线进行电力接地。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接地是为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通过金属导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来实现。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绿化带、隔离带中,传统的接地装置是从钢管杆下端采用传统的放射线进行敷设接地,射线占用道路路面,需要对道路路面进行破坏性敷设,然后再进行修复,多个部门、单位间需要沟通协调,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此外,众所周知,良好接地是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一道重要安全屏障,传统接地技术中,放射线从上往下转向进行水平敷设时,往往会形成许多转角或尖锐的弯曲,电抗增大,雷电流流过时产生过大的压降,极易造成反击事故。
此外,近年来,接地引下线一般为铜质,市场上有色金属价格一直在飞涨,而电力线路设施往往安装于野外,不法分子偷盗接地引下线的犯罪时有发生;一方面给供电企业带来了巨额的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偷盗接地引下线给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隐患,增大了基层维护单位的运行压力,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不占用两侧的路面的,不需对路面进行破坏性敷设和修复的,施工周期短、施工简单、成本低的,不易造成反击事故的,安全性高的,防盗性好的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在钢管杆塔下方埋地设置,其包括多个与钢管杆塔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从上至下分离设置的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各接地引下线均连接有插向地下的接地杆,各接地杆圆周均布式固定于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上;各接地引下线漏出地表部分均涂有沥青。
本实用新型的接地杆、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设置成钢筋笼状,可直接埋设于钢管杆塔下方。本实用新型在满足接地用电安全的同时,使用接地杆代替了传统的放射线,只需在钢管杆塔的基础下方再挖设一个坑口,设置本实用新型,即使本实用新型依然处于道路绿化带中,不占用两侧的道路路面,不需要对道路路面进行破坏性敷设和修复,施工周期短,施工简单,成本低。此外,接地杆为直立式的接地体,相对于水平放射线,无转角或尖锐的弯曲,电抗小,雷电流流过时,不易造成反击事故,安全性高。此外,各接地引下线漏出地表部分均涂有沥青,无论接地引下线为铜质线,还是镀锌线,沥青均可对接地引下线的金属本色进行伪装覆盖,避免不法分子偷盗,可避免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可增强配电网的安全;此外还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具体地,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上均穿有多个滚轮,各滚轮远离钢管杆塔中心线的外侧滚动面至钢管杆塔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接地杆远离钢管杆塔中心线的外侧面至钢管杆塔中心线的距离;各滚轮与各接地杆间隔设置;如图所示,可在本实用新型装入预埋洞内时,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垂直度,提高安装精度,可避免歪斜,一些突出于洞内的树根石头也不易阻挡下降的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施工方便。
进一步地,各滚轮与各接地杆间隔设置。可有效保证各接地环圆周上各个方向均能设置滚轮,进一步提高安装精度,进一步方便施工。
具体地,接地杆为镀锌角钢,镀锌角钢刚性大,一边可焊接于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上,各镀锌角钢可在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同向圆周均布设置,稳定性好。此外,镀锌后防腐能力强。接地引下线为镀锌接地线一方面保证了防腐能力,另一方面相对于铜质线,降低了造价成本。优选地,镀锌角钢的规格为∟63×8×2.2,符合钣金制作工艺要求,制作简单,镀锌角钢作为接地体,满足了截面积要求。
优选地,接地杆的数量为8根,在数量适中的情况下,满足了接地设计余量大的要求。
进一步地,8根接地杆在送电线路方向上跨中均布;由于本实用新型与钢管杆基础在洞体内一体式浇筑,因此可进一步加固钢管杆塔地基。由于钢管杆塔两边通过电线联排设置,因此在极端情况下,如果钢管杆塔发生倾倒,也往往向送电线路方向的两侧倾倒;此时倾倒方向处由跨中均布的两根接地杆共同受力,抗倾倒能力强。
具体地,第一接地环距离地面1.5m,可加深本实用新型的埋地深度,同时第一接地环可将各接地杆固定于一体,防止散开,是一种永久式工装,可将雷电均匀流散至地下。
进一步地,第二接地环距离第一接地环大于1.5m,进一步加强对雷电的流散作用。
进一步地,第二接地环至地面的距离小于接地杆的长度,类似于树大根系深,对于大型的钢管杆塔,一方面可进行加固钢管杆塔的塔基,另一方面可增强雷电接地能力。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若干通过螺栓固定于钢管杆塔下方且呈圆周均布的接地板,各接地板分别与各接地引下线一一对应式连接;可预先制作好本实用新型,再运至现场通过螺栓钢管杆塔下方装配,预先标准化作业,可提高生产施工效率,大大缩短工期。
具体地,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的规格一致,各接地杆均固定于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的外侧;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的规格一致,制作简单,可标准化生产,同时各接地杆即为垂直向下插地设置,安装简单;各接地杆均固定于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的外侧,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制造装配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满足接地用电安全的同时,使用接地杆代替了传统的放射线,只需在钢管杆塔的基础下方再挖设一个坑口,设置本实用新型,即使本实用新型依然处于道路绿化带中,不占用两侧的道路路面,不需要对道路路面进行破坏性敷设和修复,施工周期短,施工简单,成本低;此外,接地杆为直立式的接地体,相对于水平放射线,无转角或尖锐的弯曲,电抗小,雷电流流过时,不易造成反击事故,安全性高;各接地引下线漏出地表部分均涂有沥青,无论接地引下线为铜质线,还是镀锌线,沥青均可对接地引下线的金属本色进行伪装覆盖,避免不法分子偷盗,可避免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可增强配电网的安全;此外还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2.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上均穿有多个滚轮,各滚轮与各接地杆间隔设置;可在本实用新型装入预埋洞内时,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垂直度,提高安装精度,可避免歪斜,一些突出于洞内的树根石头也不易阻挡下降的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施工方便;
3.接地杆为镀锌角钢,镀锌角钢刚性大,一边可焊接于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上,各镀锌角钢可在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同向圆周均布设置,稳定性好;镀锌后防腐能力强;
4.镀锌角钢的规格为∟63×8×2.2,符合钣金制作工艺要求,制作简单,镀锌角钢作为接地引下线,满足了截面积要求;接地杆的数量为8根,在数量适中的情况下,满足了接地设计余量大的要求;8根接地杆在送电线路方向上跨中均布,可进一步加固钢管杆塔地基,抗倾倒能力强;
5.第一接地环距离地面1.5m,可加深本实用新型的埋地深度,同时第一接地环可将各接地杆固定于一体,防止散开,是一种永久式工装,可将雷电均匀流散至地下;对于大型的钢管杆塔,一方面可进行加固钢管杆塔的塔基,另一方面可增强雷电接地能力;
6.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若干通过螺栓固定于钢管杆塔下方且呈圆周均布的接地板,各接地板分别与各接地引下线一一对应式连接;可预先制作好本实用新型,再运至现场通过螺栓钢管杆塔下方装配,预先标准化作业,可提高生产施工效率,大大缩短工期;
7.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的规格一致,各接地杆均固定于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的外侧;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的规格一致,制作简单,可标准化生产,同时各接地杆即为垂直向下插地设置,安装简单;各接地杆均固定于第一接地环和第二接地环的外侧,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制造装配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水平外延放射线敷设接地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应用传统的水平外延放射线敷设接地技术于道路绿化带中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于道路绿化带中的平面示意图。
其中:1.第一接地环;2.第二接地环;3.接地引下线;4.接地杆;5.接地板;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3-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在钢管杆塔下方埋地设置,其包括多个与钢管杆塔连接的接地引下线3、从上至下分离设置的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各接地引下线3均连接有插向地下的接地杆4,各接地杆4圆周均布式固定于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上;各接地引下线3漏出地表部分均涂有沥青。
本实施例的接地杆4、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设置成钢筋笼状,可直接埋设于钢管杆塔下方。即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满足接地用电安全的同时,使用接地杆4代替了传统的放射线,只需在钢管杆塔的基础下方再挖设一个坑口,设置本实施例,即使本实施例依然处于道路绿化带中,不占用两侧的道路路面,不需要对道路路面进行破坏性敷设和修复,施工周期短,施工简单,成本低。此外,接地杆4为直立式的接地体,相对于水平放射线,无转角或尖锐的弯曲,电抗小,雷电流流过时,不易造成反击事故,安全性高。此外,各接地引下线3漏出地表部分均涂有沥青,无论接地引下线3为铜质线,还是镀锌线,沥青均可对接地引下线3的金属本色进行伪装覆盖,避免不法分子偷盗,可避免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可增强配电网的安全;此外还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具体地,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上均穿有多个滚轮6,各滚轮6远离钢管杆塔中心线的外侧滚动面至钢管杆塔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接地杆4远离钢管杆塔中心线的外侧面至钢管杆塔中心线的距离;各滚轮6与各接地杆4间隔设置;如图4所示,可在本实施例装入预埋洞内时,有效提高本实施例的安装垂直度,提高安装精度,可避免歪斜,一些突出于洞内的树根石头也不易阻挡下降的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施工方便。
进一步地,各滚轮6与各接地杆4间隔设置。可有效保证各接地环圆周上各个方向均能设置滚轮6,进一步提高安装精度,进一步方便施工。
具体地,接地杆4为镀锌角钢,镀锌角钢刚性大,一边可焊接于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上,各镀锌角钢可在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同向圆周均布设置,稳定性好。此外,镀锌后防腐能力强。接地引下线3为镀锌接地线一方面保证了防腐能力,另一方面相对于铜质线,降低了造价成本。优选地,镀锌角钢的规格为∟63×8×2.2,符合钣金制作工艺要求,制作简单,镀锌角钢作为接地体,满足了截面积要求。
优选地,接地杆4的数量为8根,在数量适中的情况下,满足了接地设计余量大的要求。
进一步地,8根接地杆4在送电线路方向上跨中均布;由于本实施例与钢管杆基础在洞体内一体式浇筑,因此可进一步加固钢管杆塔地基。由于钢管杆塔两边通过电线联排设置,因此在极端情况下,如果钢管杆塔发生倾倒,也往往向送电线路方向的两侧倾倒;此时倾倒方向处由跨中均布的两根接地杆4共同受力,抗倾倒能力强。
具体地,第一接地环1距离地面1.5m,可加深本实施例的埋地深度,同时第一接地环1可将各接地杆4固定于一体,防止散开,是一种永久式工装,可将雷电均匀流散至地下。
进一步地,第二接地环2距离第一接地环1大于1.5m,进一步加强对雷电的流散作用。
进一步地,第二接地环2至地面的距离小于接地杆4的长度,类似于树大根系深,对于大型的钢管杆塔,一方面可进行加固钢管杆塔的塔基,另一方面可增强雷电接地能力。
具体地,本实施例还包括若干通过螺栓固定于钢管杆塔下方且呈圆周均布的接地板5,各接地板5分别与各接地引下线3一一对应式连接;可预先制作好本实施例,再运至现场通过螺栓钢管杆塔下方装配,预先标准化作业,可提高生产施工效率,大大缩短工期。
具体地,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的规格一致,各接地杆4均固定于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的外侧;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的规格一致,制作简单,可标准化生产,同时各接地杆4即为垂直向下插地设置,安装简单;各接地杆4均固定于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的外侧,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制造装配工艺简单。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在钢管杆塔下方埋地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与钢管杆塔连接的接地引下线(3)、从上至下分离设置的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各接地引下线(3)均连接有插向地下的接地杆(4),各接地杆(4)圆周均布式固定于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上;各接地引下线(3)漏出地表部分均涂有沥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上均穿有多个滚轮(6),各滚轮(6)远离钢管杆塔中心线的外侧滚动面至钢管杆塔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接地杆(4)远离钢管杆塔中心线的外侧面至钢管杆塔中心线的距离;各滚轮(6)与各接地杆(4)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引下线(3)为镀锌接地线,所述接地杆(4)为镀锌角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杆(4)的数量为8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接地杆(4)在送电线路方向上跨中均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环(1)距离地面1.5m,所述第二接地环(2)距离第一接地环(1)大于1.5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环(2)至地面的距离小于接地杆(4)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通过螺栓固定于钢管杆塔下方且呈圆周均布的接地板(5),各接地板(5)分别与各接地引下线(3)一一对应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的规格一致,各接地杆(4)均固定于第一接地环(1)和第二接地环(2)的外侧。
CN201620361762.9U 2016-04-26 2016-04-26 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 Active CN205646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1762.9U CN205646191U (zh) 2016-04-26 2016-04-26 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1762.9U CN205646191U (zh) 2016-04-26 2016-04-26 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6191U true CN205646191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60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61762.9U Active CN205646191U (zh) 2016-04-26 2016-04-26 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61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3475A (zh) * 2021-10-13 2022-01-07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雷击木引流防火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3475A (zh) * 2021-10-13 2022-01-07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雷击木引流防火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75524U (zh) 电力杆塔防雷接地装置的布置结构
CN104901030B (zh) 一种变电站降阻接地装置施工方法
CN204126653U (zh) 一种综合接地盾构衬砌圆环结构
CN103457044B (zh) 10kV配电网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及其敷设方法
CN104141406A (zh) 一种可安装4g天线的电力铁塔
CN205646191U (zh) 一种用于道路绿化带中的杆用接地装置
CN104505605B (zh) 降低管道站场接地电阻及延长接地体寿命的装置及方法
CN105305106A (zh) 防盗接地线用接地极和电线杆
CN208001012U (zh)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级联接地装置
CN107337099B (zh) 一种针对水电站缆索起重机布设的防雷天网
CN103779824A (zh) 光伏太阳能建筑雷电防护设施施工方法
CN203932937U (zh) 电缆沟
CN206259506U (zh)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的塔基范围内垂直接地装置
CN205429194U (zh) 一种适用于钢管杆的新型接地结构
CN204690774U (zh) 输电线杆桩基
CN102610934B (zh) 一种降低风力发电机接地电阻的施工方法
CN207228758U (zh) 一种防腐防盗拉线棒
CN202373908U (zh) 用于带电更换双回直线钢管杆绝缘子工具
CN204760552U (zh) 一种钢管杆线性接地结构
CN206412495U (zh) 高效散流接地装置
CN205141160U (zh) 防盗接地线用接地极和电线杆
CN209329181U (zh) 一种独立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
CN204112824U (zh) 一种输电线路电杆加高防雷装置
CN205389010U (zh) 一种电杆、表箱接地装置
CN205025151U (zh) 一种管塔钢桩一体化机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00 No. 3 sail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jin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after: Su Wen electric energy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13000 No. 3 sail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jin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SUWEN ELECTR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