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43884U - 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3884U
CN205643884U CN201620228751.3U CN201620228751U CN205643884U CN 205643884 U CN205643884 U CN 205643884U CN 201620228751 U CN201620228751 U CN 201620228751U CN 205643884 U CN205643884 U CN 205643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ontrol unit
mentioned
display
crysta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287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国华
朱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287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3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3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3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该3D控制单元包括光控制模块与双向3D膜,光控制模块包括多个形状与尺寸均相同的液晶网格,各液晶网格具有遮光状态与透光状态;双向3D膜设置在光控制模块的表面上,且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明基材层与微结构层,微结构层的远离所透明述基材层的表面为第一表面,微结构层与透明基材层接触的表面称为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包含多个微结构,且多个微结构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依次排列,各微结构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上均是弧面,第一方向与第二表面的一条边界线平行,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第二方向与第二表面的另一条边界线平行。该3D控制单元实现双向3D显示的同时不影响分辨率。

Description

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显示产品的不断普及和竞争的加剧,现实产品越来越往轻薄化发展,同时伴随着显示技术的革新,显示技术正在经历从平面到立体的过渡,立体显示特别是裸眼立体技术已经成为显示领域的新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显示产品开始整合裸眼3D显示。裸眼3D显示一般有圆柱状透镜和视差屏障两种实现方式,视差屏障方式通过视差栅栏和其他光学元件的组合将平面显示的具有视差的两幅图像分别提供给观看者的左右眼,观看者通过大脑合成感知到3D图像。
目前,圆柱状透镜式3D显示装置是将圆柱状透镜设置在液晶显示屏上,圆柱状透镜的分像作用将液晶显示屏显示的具有连续视差的图像分别投射到观看者左右眼位置,通过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差,经大脑神经系统形成立体视觉。
上述的圆柱状透镜式3D显示装置中,圆柱状透镜的折射作用,将多幅视差图像被投射向不同的观看空间,观察者左右眼分别看到两幅具有视差的图像,由于屏幕在同一时间显示了N(N≥2)幅视差图,所以每幅图像的分辨率都相应的被降低,人眼观看到的图像就比较粗糙,另外,由于在液晶显示显示屏上设置了圆柱状透镜结,造成了对2D文字显示内容的分割,使得观看者看到的2D文字内容看起来线条断裂,字迹模糊。并且,现有的3D显示装置只能横向观看或者竖向观看,无法实现两个方向都能观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3D显示装置不能同时实现两个方向的都能观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3D控制单元,该3D控制单元包括光控制模块与双向3D膜,其中,上述光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液晶网格,各上述液晶网格的形状与尺寸均相同,各上述液晶网格具有遮光状态与透光状态;上述双向3D膜设置在上述光控制模块的表面上,且上述双向3D膜包括透明基材层与微结构层,其中,上述透明基材层与上述光控制模块相接触设置;微结构层设置在上述透明基材层的远离上述光控制模块的表面上,上述微结构层的远离所透明述基材层的表面为第一表面,上述微结构层与上述透明基材层接触的表面称为第二表面,上述第一表面包含多个微结构,且多个上述微结构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依次排列,各个上述微结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是弧面,各个上述微结构在上述第二方向上是弧面,其中,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二表面的一条边界线平行,上述第二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且上述第二方向与上述第二表面的另一条上述边界线平行。
进一步地,上述光控制模块包括与上述液晶网格一一对应的液晶驱动电路,上述液晶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对应的各上述液晶网格,以使各上述液晶网格处于遮光状态或者透光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液晶网格为矩形液晶网格,上述矩形液晶网格的面积为S,且0.0004mm2≤S≤0.25mm2
进一步地,上述矩形液晶网格的长宽比R,且1≤R≤5。
进一步地,上述双向3D膜还包括填充层,上述填充层设置在上述第一表面上,且上述填充层的远离上述微结构层的表面平整,上述微结构层与上述填充层的折射率不同。
进一步地,上述微结构层的折射率与上述填充层的折射率中较大的为n1,且1.5≤n1≤1.7。
进一步地,上述微结构层的折射率与上述填充层的折射率中较小的为n2,且1.3≤n2≤1.55。
进一步地,0.1≤n1-n2≤0.4。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单元、3D控制单元与显示单元,其中,3D控制单元,设置在上述背光单元的表面上;显示单元,设置在上述3D控制单元的远离上述背光单元的一侧上述3D控制单元为上述的3D控制单元,且上述3D控制单元中的光控制模块设置在上述背光单元与上述显示单元之间,上述3D控制单元中的双向3D膜设置在上述光控制模块与上述显示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3D显示装置还包括时序控制模块,上述时序控制模块用于对上述显示单元与上述光控制模块进行同步控制。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3D控制单元的液晶网格均具有遮光与透光状态,控制某些液晶网格在某一时刻为透光状态,下一刻为遮光状态,不同的液晶网格的状态在同一时刻的状态不完全相同,液晶网格的状态在透光状态与遮光状态切换。3D模式下,从横向或者竖向观看时,与现有技术中的柱状透镜式3D显示装置不同,不需要显示面板同时显示多幅具有连续视差的图像,只需要配合控制液晶网格在不同时刻的状态交替显示具有视差的不同图像,通过双向3D膜的微结构层将不同时刻的光信息附带图像信息投射到人的左右眼,就可以使得进入人的左右眼的图像具有一定的视差,进而具有3D显示效果,进而保证了进入观看者左右眼的图像分辨率不降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3D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双向3D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控制模块的对光的透过状态;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种的光控制模块的对光的透过状态;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控制模块的对光的透过状态;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双向3D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6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实施例4的显示装置横向观看时的3D能量曲线;
图11示出了实施例4的显示装置竖向观看时的3D能量曲线;
图12示出了实施例4的普通单方向3D显示装置的能量曲线;
图13示出了实施例5的显示装置横向观看时的3D能量曲线;
图14示出了实施例5的显示装置竖向观看时的3D能量曲线;以及
图15示出了实施例5的普通单方向3D显示装置的能量曲线。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1、背光单元;02、3D控制单元;03、显示单元;1、光控制模块;2、双向3D膜;10、透明基材层;11、液晶网格;20、微结构层;21、微结构;30、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的3D显示装置,使得进入观看者左右眼的图像分辨率都降低,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3D控制单元,该3D控制单元包括:光控制模块1与双向3D膜2,其中,上述光控制模块1包括多个液晶网格11(液晶网格是指具有一定实际尺寸且内部填充了液晶的区域),各上述液晶网格11的形状与尺寸均相同,且各上述液晶网格11均具有遮光状态与透光状态;上述双向3D膜2设置在上述光控制模块1的表面上,且如图2所示,上述双向3D膜2包括:透明基材层10与微结构层20,其中,上述透明基材层10与上述光控制模块1相接触设置,微结构层20设置在上述透明基材层10的远离上述光控制模块1的表面上,上述微结构层20的远离上述透明基材层的表面为第一表面,上述微结构层20与上述透明基材层接触的表面称为第二表面,上述第一表面包含多个微结构21,且多个上述微结构21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依次排列,各个上述微结构在第一方向上是弧面,各个上述微结构在第二方向上是弧面,其中,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二表面的一条边界线平行,上述第二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且上述第二方向与上述第二表面的另一条上述边界线平行。
本申请中的光控制模块1与双向3D膜2可以直接接触设置,也可以不接触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设置方式。
微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弧面与在第二方向上的弧面的半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微结构在各方向上的弧面对应的半径。
上述的3D控制单元的液晶网格11均具有遮光与透光状态,控制某些液晶网格11在某一时刻为透光状态,下一刻为遮光状态,不同的液晶网格11的状态在同一时刻的状态不完全相同,液晶网格11的状态在透光状态与遮光状态切换。3D模式下,从横向或者竖向观看时,与现有技术中的柱状透镜式3D显示装置不同,不需要显示面板同时显示多幅具有连续视差的图像,只需要配合控制液晶网格11在不同时刻的状态交替显示具有视差的不同图像,通过双向3D膜2的微结构层20将不同时刻的光信息附带图像信息投射到人的左右眼,就可以使得进入人的左右眼的图像具有一定的视差,进而具有3D显示效果,进而保证了进入观看者左右眼的图像分辨率不降低。
所有的液晶网格11的形状与尺寸均相同,这样使得横向或者竖向观看时,人眼看到的图像是相同的,保证了该3D控制单元应用到显示装置中,可以实现双向观看。
液晶网格11形状可以采用任何可以实现的形状,比如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或者梯形等,本申请优选液晶网格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微结构与液晶网格的对应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计算。这里就不详细阐述了。
具体地,图3所示,液晶网格11可以互相组合显示以配合横向或者竖向观看3D效果。例如,在一个方向观看时,液晶网格11驱动可以将奇数列网格同时显示一个状态,该状态可以称作第一状态,偶数列网格同时显示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状态,该状态称作第二状态,比如,图4所示的情况,第一状态为遮光状态,则第二状态为透光状态。奇数列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偶数列也第二状态与第一状态切换,即某一时刻,奇数列为透光状态,偶数列为遮光状态;下一个时刻,奇数列为遮光状态,偶数列为透光状态。
另一种情况,如图4所示,如果换另一个方向观看3D效果,液晶网格11驱动可以将奇数行网格同时显示一个状态,该状态可以称作第一状态,偶数行网格同时显示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状态,该状态称作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遮光状态,则第二状态为透光状态。奇数行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偶数行也第二状态与第一状态切换,即某一时刻,奇数行为透光状态,偶数行为遮光状态;下一个时刻,奇数行为遮光状态,偶数行为透光状态。
进一步的,可以将多列或者多行合并显示同一状态控制显示以达到设计设计要求。图5示出了将两行合并的情况。
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光控制模块1包括与上述液晶网格11一一对应的液晶驱动电路,上述液晶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对应的各上述液晶网格11,控制液晶网格11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控制光线的通过与阻止,以使各上述液晶网格11处于遮光状态或者透光状态。
为了达到较理想的3D效果且方便后期产品的生产,如图3至5所示,本申请优选上述液晶网格11为矩形液晶网格,其面积为S,且0.0004mm2≤S≤0.25mm2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矩形液晶网格11的长宽比R,且1≤R≤5,这样可以达到较理想的3D效果且方便后期产品的生产。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申请中的双向3D膜2还包括填充层30,上述填充层30设置在上述第一表面上,且上述填充层30的远离上述微结构层20的表面平整,上述微结构层20与上述填充层30的折射率不同。这样该双向3D膜2微结构层20的远离双向3D膜2的表面可以直接全贴合到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上,二者之间不会发生粘滞,并且显示单元与双向3D膜2之间不存在空气层,因此,该双向3D膜2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并且避免了空气层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的再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微结构层20的折射率与上述填充层30的折射率中较大的为n1,且1.5≤n1≤1.7,这样可以保证该双向3D膜2具有较好的光学效果。
同理,为了达到更好的光学效果,优选上述微结构层20的折射率与上述填充层30的折射率中较小的为n2,且1.3≤n2≤1.55。
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0.1≤n1-n2≤0.4。
上述双向3D膜2中,各层采用的材料可以是本领域所用的常规材料,如透明树脂等。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微结构层20的材料为第一UV固化树脂;和/或填充层30的材料为第二UV固化树脂。以UV固化树脂作为结构层材料,能够降低3D显示膜的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具体的UV固化树脂类型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折射率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透明基材层10的材料同样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基材材料。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透明基材层10的材料为PET、APET(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或PMMA,基材层10的厚度为0.02~0.5mm。这几种树脂材料形成的透明基材层10,其透明度较高,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等综合使用性能较佳。
微结构层20与填充层30的厚度设置在5~80微米之间,这样有利于膜片的加工且保证3D显示装置的轻薄。
此外,上述基材层10、微结构层20的具体制备工艺可以参考常规的透明基材层10和结构层的制作工艺。
本申请的再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背光单元01、3D控制单元02与显示单元03,其中,3D控制单元02设置在上述背光单元01的表面上;显示单元03设置在上述3D控制单元02的远离上述背光单元01的一侧,该3D控制单元02为上述的3D控制单元02,上述3D控制单元02中的光控制模块1设置在上述背光单元01与上述显示单元03之间,上述3D控制单元02中的双向3D膜2设置在上述光控制模块1与上述显示单元03之间。
该3D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3D控制单元02,背光单元01发出的光经过光控制模块0,光控制模块0在不同的时刻具有不同状态的光信息(表现为光控制模块0中的液晶网格在不同的时刻具有不同的状态),双向3D膜将不同状态的光信息与显示单元03上的图像投射到人的左右眼,使得进入人的左右眼的图像具有一定的视差,进而具有3D显示效果,该显示装置中的3D控制单元02设置在显示单元03与背光单元01之间,只需要控制光控制模块0在不同的时刻具有不同状态的光信息,显示单元03在不同的时刻显示不同的具有像差的图像,而不需要显示单元03在同一时刻显示多幅具有连续视差的图像,进而使得进入观看者左右眼的图像保持了其原始的分辨率,对显示装置的分辨率没有任何削弱。
另外,该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上述的3D控制单元02,使得其可以实现双向观看。
该显示装置中,当不需要进行3D显示时,只要控制所有液晶网格保持透光状态即可,完全不影响该显示装置的2D文字内容显示效果。使得观看者看到的2D文字内容清晰,不会出现看起来线条断裂,字迹模糊的情况。
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3D显示装置还包括时序控制模块,上述时序控制模块用于对上述显示单元03与上述光控制模块0进行同步控制。
时序控制单元控制光控制模块1中液晶网格11遮光或者透光状态。上述光控制模块1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包含偏振器件的光控制模块,显示单元03为技现有术中常规的具有下偏光片的显示单元,光控制模块1的偏振器件和显示单元03的下偏光片应处于同一种偏振状态,即如果从光控制模块1出射的光是P偏振,则显示单元03的下偏光片也应是P偏振,以此实现光的正常通过。
时序控制模块控制不同图像的显示时间,使得显示单元交替显示连续图像的视差图图像,并且,时序控制模块调节具有视差的图像实现高频率显示,以此配合光控制模块实现左右眼图像图像的分离显示。
在正常工作时,显示装置处于横屏或者竖屏中的某一状态,光控制模块中的液晶网格在行方向或者列方向进行组合,组合之后的行或者列须与人两眼的连线垂直,如图8所示。组合之后的整体为第一组液晶网格,剩下的为第二组液晶网格,第一组液晶网格与第二组液晶网格均具有两种不同的显示状态。光控制模块1中,液晶网格11的组合均是行的液晶网格11组合或者列的液晶网格11组合,这样人两眼的连线与整行或整列垂直即可。
时序控制模块在某一时刻控制第一组液晶网格处于透光状态,第二组液晶网格处于遮光状态,并且,相应地调制显示单元显示对应的图像,此图像为第一图像,光控制模块将调制之后的光附带第一图像投射到观看者左眼的位置。
下一时刻,时序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组液晶网格处于遮光状态时,第二组液晶网格处于透光状态,并且,相应地调制显示单元显示对应的另一个与第一图像具有视差的图像,该图像为第二图像,光控制模块将调制之后的光附带第二图像投射到观看者右眼的位置。
因此,通过时序控制模块对光控制模块与显示单元高频率的调制与显示来达到观察者左右眼看到不同图像的目的,实现3D显示的效果。
又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控制模块中的液晶网格中包括液晶驱动电路,时序控制模块与液晶驱动网格电相连。时序控制模块控制液晶驱动电路,液晶驱动电路控制每个液晶网格为透光状态或者遮光状态,进而实现时序控制模块对光控制模块的控制。
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与对比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3D显示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背光单元,3D控制单元以及显示单元,其中,3D控制单元包含了双向3D膜与光控制模块,光控制模块设置在背光单元的表面上,3D膜设置在光控制模块的远离背光单元的表面上。同时,显示单元和3D控制单元含有同步的时序控制模块,时序控制模块控制光控制模块和显示单元进行同步高频交替与显示,时序控制模块同步控制光控制模块和显示单元。
光控制模块包含相同尺寸的液晶网格,每个液晶网格包含独立的液晶驱动电路,液晶驱动可控制液晶网格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控制光线的通过与阻止,使液晶网格处于透光或遮光状态。
上述液晶网格的面积S为0.0004mm2。上述液晶网格的长宽比R为4。上述液晶网格长度为0.04mm,其中,黑矩阵长度为0.008mm,宽度为0.01mm,其中,黑矩阵宽度为0.002mm;光控制模块厚度为0.3mm。
如图9所示,微结构层20的微结构21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均为弧面,分别是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第一弧面的圆弧对应的弦长P为0.079951mm,半径为0.1mm,第二弧面的圆弧对应的弦长P1为0.039988mm,圆弧半径R为0.09mm。
上述双向3D膜中透明基材层的厚度为125μm,折射率为1.5;微结构层的折射率为1.5。
横向观看时,液晶网格奇数列和偶数列进行交替显示,竖向观看时,每两行组成一组显示状态进行交替显示。
实施例2
3D显示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背光单元,3D控制单元以及显示单元,其中,3D控制单元包含了双向3D膜与光控制模块,光控制模块设置在背光单元的表面上,3D膜设置在光控制模块的远离背光单元的表面上。同时,显示单元和3D控制单元含有同步的时序控制模块,时序控制模块控制光控制模块和显示单元进行同步高频交替与显示,时序控制模块同步控制光控制模块和显示单元。
光控制模块包含相同尺寸的液晶网格,每个液晶网格包含独立的液晶驱动电路,液晶驱动可控制液晶网格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控制光线的通过与阻止,使液晶网格处于透光或遮光状态。
上述液晶网格的面积S为0.25mm2。上述液晶网格的长宽比R为1。上述液晶网格长度为0.5mm,其中,黑矩阵宽度为0.01mm,宽度为0.5mm,其中,黑矩阵宽度为0.01mm。
上述双向3D膜为全贴合结构,微结构层的微结构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均为弧面,分别是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这两个弧面对应的圆弧的半径和弦长均相等,其弦长P为0.99237mm,半径R为1.8mm。
上述双向3D膜中透明基材层的厚度为125μm,折射率为1.5;微结构层的折射率为1.65,填充层的折射率为1.55,透明基材层的远离第一结构层的表面贴附于5mm厚的玻璃上,未贴3D膜的玻璃面靠近光控模块且与光控制模块间距5mm,填充层与显示单元接触设置。
横向观看时,液晶网格奇数列和偶数列进行交替显示,竖向观看时,液晶网格奇数行和偶数行进行交替显示。
实施例3
3D显示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背光单元,3D控制单元以及显示单元,其中,3D控制单元包含了双向3D膜与光控制模块,光控制模块设置在背光单元的表面上,3D膜设置在光控制模块的远离背光单元的表面上。同时,显示单元和3D控制单元含有同步的时序控制模块,时序控制模块控制光控制模块和显示单元进行同步高频交替与显示,时序控制模块同步控制光控制模块和显示单元。
光控制模块包含相同尺寸的液晶网格,每个液晶网格包含独立的液晶驱动电路,液晶驱动可控制液晶网格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控制光线的通过与阻止,使液晶网格处于透光或遮光状态。
上述液晶网格的面积S为0.002mm2。上述液晶网格的长宽比R为5。上述液晶网格长度为0.1mm,其中,黑矩阵宽度为0.008mm,宽度为0.02mm,其中,黑矩阵宽度为0.005mm;光控制模块厚度为0.3mm。
上述双向3D膜为全贴合结构,微结构层的微结构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均为弧面,分别是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第一弧面的圆弧对应的弦长P为0.19969mm,半径为0.25mm,第二弧面的圆弧对应的弦长P1为0.079951mm,对应的半径R为0.08mm。
上述双向3D膜中透明基材层的厚度为125μm,折射率为1.5;微结构层的折射率为1.7,填充层的折射率为1.3,填充层与空气的交界面为光滑平面。
横向观看时,液晶网格奇数列和偶数列进行交替显示,竖向观看时,每两行组成一组显示状态进行交替显示。
实施例4
3D显示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背光单元,3D控制单元以及显示单元,其中,3D控制单元包含了双向3D膜与光控制模块,光控制模块设置在背光单元的表面上,3D膜设置在光控制模块的远离背光单元的表面上。同时,显示单元和3D控制单元含有同步的时序控制模块,时序控制模块控制光控制模块和显示单元进行同步高频交替与显示,时序控制模块同步控制光控制模块和显示单元。
光控制模块包含相同尺寸的液晶网格,每个液晶网格包含独立的液晶驱动电路,液晶驱动可控制液晶网格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控制光线的通过与阻止,使液晶网格处于透光或遮光状态。
上述液晶网格的面积S为0.0024mm2。上述液晶网格的长宽比R为3:2。上述液晶网格长度为0.06mm,其中,黑矩阵宽度为0.009mm,宽度为0.04mm,其中,黑矩阵宽度为0.003mm。
上述双向3D膜为全贴合结构,即微结构层的表面设置有填充层。微结构层微结构层的微结构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均为弧面,分别是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第一弧面的圆弧对应的弦长P为0.0.11989mm,半径为0.1mm,第二弧面的圆弧对应的弦长P1为0.07995mm,半径R为0.09mm。
上述双向3D膜中透明基材层的厚度为125μm,折射率为1.5;微结构层的折射率为1.65,填充层的折射率为1.47,填充层与空气的交界面为光滑平面。填充层与显示单元接触设置。
横向观看时,液晶网格奇数列和偶数列进行交替显示,竖向观看时,每两行组成一组显示状态进行交替显示。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液晶网格的面积S为0.0049mm2,液晶网格的长宽比R为1:1,晶网格长度为0.07mm,其中,黑矩阵宽度为0.007mm,宽度为0.07mm,其中黑矩阵宽度为0.007mm。
微结构层的微结构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均为弧面,分别是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完全相同,且对应的圆弧半径和弦长均相等,其弦长P为0.13985mm,半径为0.1mm。
上述双向3D膜中透明基材层的厚度为125μm,折射率为1.5;微结构层的折射率为1.65,填充层的折射率为1.47,填充层与空气的交界面为光滑平面。填充层与显示单元接触设置。
对比例1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显示装置中不包括光控制模块,且双向3D膜设置在显示单元远离背光单元的表面上。
对各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性能进行测试,采用VCMaster3D测试各例的横向观看与竖向观看的3D能量曲线,并且,由于本申请中的3D控制单元设置在显示单元的背面,不对显示单元的分辨率造成影响,因此,各个实施例的分辨率均为显示单元正常的分辨率。见表1。并且,控制各例显示装置中的液晶网格保证透光状态,通过人眼观察各显示装置的2D文字显示效果,具体的结果见表1。
图10和图11分别为实施例4的横向观看和竖向观看时的3D能量曲线,图12为实施例4的普通单方向3D显示装置的能量曲线;图13和14分别实施例5为横向观看和竖向观看时的3D能量曲线,图15为实施例5的普通单方向3D显示装置的能量曲线。
通过图10至图12的能量曲线图可以看出,实施例4采用双向3D膜和液晶网格驱动的方式进行3D显示时,在横向和竖向的3D能量曲线和普通的3D显示装置的能量曲线并无差别,说明该双向3D显示装置在横向和竖向都能达到较好的3D显示效果。
由图13至图15的能量曲线图可以看出,实施例5采用双向3D膜和液晶网格驱动的方式进行3D显示时,在横向和竖向的3D能量曲线和普通的3D显示装置的能量曲线并无差别,说明该双向3D显示装置在横向和竖向都能达到较好的3D显示效果。
表1
由上述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测试结果可知,本申请的3D控制单元,不仅能够实现双向3D的显示效果,并且不影响显示的分辨率(显示器的正常横向分辨率为1920*1080,竖向分辨率为1080*1920,其中,“*”表示相乘),而对比例中的显示装置不包括本申请的3D控制单元,其虽然可以实现双向3D的显示效果,但是其显示的分辨率较低,且2D显示效果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3D控制单元的液晶网格均具有遮光与透光状态,控制这些液晶网格在某一时刻为透光状态,下一刻为遮光状态,不同的液晶网格的状态在同一时刻的状态不完全相同,液晶网格的状态在透光状态与遮光状态切换。3D模式下,从横向或者竖向观看时,与现有技术中的柱状透镜式3D显示装置不同,不需要显示面板同时显示多幅具有连续视差的图像,只需要控制液晶网格在不同时刻的状态交替显示具有视差的不同图像,通过双向3D膜的微结构将不同时刻的光信息附带图像信息投射到人的左右眼,就可以使得进入人的左右眼的图像具有一定的视差,进而具有3D显示效果,进而保证了进入观看者左右眼的图像分辨率不降低。
所有的液晶网格的形状与尺寸均相同,这样使得横向或者竖向观看时,人眼看到的图像是相同的,保证了该3D控制单元应用到显示装置中,可以实现双向观看。
2)、本申请中的3D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3D控制单元,背光单元发出的光经过光控制模块,光控制模块在不同的时刻具有不同状态的光信息(表现为光控制模块中的液晶网格在不同的时刻具有不同的状态),双向3D膜将不同状态的光信息与显示单元上的图像投射到人的左右眼,使得进入人的左右眼的图像具有一定的视差,进而具有3D显示效果,该显示装置中的3D控制单元设置在显示单元与背光单元之间,只需要控制光控制模块在不同的时刻具有不同状态的光信息,显示单元在不同的时刻显示不同的具有像差的图像,而不需要显示单元在同一时刻显示多幅具有连续视差的图像,进而使得进入观看者左右眼的图像保持了其原始的分辨率,对显示装置的分辨率没有任何削弱。
另外,该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上述的3D控制单元,使得其可以实现双向观看。
该显示装置中,当不需要进行3D显示时,只要控制所有液晶网格保持透光状态即可,完全不影响该显示装置的2D文字内容显示效果。使得观看者看到的2D文字内容清晰,不会出现看起来线条断裂,字迹模糊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3D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3D控制单元包括:
光控制模块(1),所述光控制模块(1)包括多个液晶网格(11),各所述液晶网格(11)的形状与尺寸均相同,各所述液晶网格(11)具有遮光状态与透光状态;
双向3D膜(2),所述双向3D膜(2)设置在所述光控制模块(1)的表面上,且所述双向3D膜(2)包括:
透明基材层(10),所述透明基材层(10)与所述光控制模块(1)相接触设置;以及
微结构层(20),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材层(10)的远离所述光控制模块(1)的表面上,所述微结构层(20)的远离所透明述基材层(10)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微结构层(20)与所述透明基材层(10)接触的表面称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含多个微结构(21),且多个所述微结构(21)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依次排列,各个所述微结构(2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是弧面,各个所述微结构(2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是弧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条边界线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另一条所述边界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制模块(1)包括与所述液晶网格(11)一一对应的液晶驱动电路,所述液晶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对应的各所述液晶网格(11),以使各所述液晶网格(11)处于遮光状态或者透光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网格(11)为矩形液晶网格,所述矩形液晶网格的面积为S,且0.0004mm2≤S≤0.25m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液晶网格的长宽比R,且1≤R≤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3D膜(2)还包括填充层(30),所述填充层(30)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填充层(30)的远离所述微结构层(20)的表面平整,所述微结构层(20)与所述填充层(30)的折射率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层(20)的折射率与所述填充层(30)的折射率中较大的为n1,且1.5≤n1≤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层(20)的折射率与所述填充层(30)的折射率中较小的为n2,且1.3≤n2≤1.5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0.1≤n1-n2≤0.4。
9.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单元(01);
3D控制单元(02),设置在所述背光单元(01)的表面上;以及
显示单元(03),设置在所述3D控制单元(02)的远离所述背光单元(0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3D控制单元(02)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所述3D控制单元,所述3D控制单元(02)中的光控制模块(1)设置在所述背光单元(01)与所述显示单元(03)之间,所述3D控制单元(02)中的双向3D膜(2)设置在所述光控制模块(1)与所述显示单元(0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显示装置还包括时序控制模块,所述时序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显示单元(03)与所述光控制模块(1)进行同步控制。
CN201620228751.3U 2016-03-23 2016-03-23 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Active CN205643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8751.3U CN205643884U (zh) 2016-03-23 2016-03-23 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8751.3U CN205643884U (zh) 2016-03-23 2016-03-23 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3884U true CN205643884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73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28751.3U Active CN205643884U (zh) 2016-03-23 2016-03-23 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38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467A (zh) * 2016-03-23 2016-06-15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467A (zh) * 2016-03-23 2016-06-15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1787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20050040926A (ko) 운송수단 내에서 영상을 디스플레이하기 위한 디스플레이시스템
CN101950085B (zh) 液晶菲涅尔透镜
CN107942526A (zh) 集成成像显示系统
CN101162311A (zh) 立体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KR102171611B1 (ko)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20010023A (ko)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207192B1 (ko) 편광 제어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체 표시 장치
CN106959520A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454825B (zh) 液晶透镜及2d/3d图像显示装置
CN103984163A (zh) 液晶光栅及显示设备
CN105116560A (zh) 3d显示装置
KR101362160B1 (ko) 액정 전계 렌즈, 이를 이용한 입체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TW200530675A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989787A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和立体显示控制方法
CN105892078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显示系统
CN203299500U (zh) 一种双层结构液晶透镜及三维显示装置
TW201541172A (zh) 電泳顯示裝置
CN109541812A (zh) 一种体三维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643884U (zh) 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CN202948226U (zh) 一种裸眼立体显示器及其可自由控制的液晶光栅
CN205643886U (zh) 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CN205643885U (zh) 3d控制单元与包括其的3d显示装置
KR102233116B1 (ko)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의 구동 방법
KR101897964B1 (ko) 2차원과 3차원 전환이 가능한 3d디스플레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1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