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42143U - 连发式皮筋枪 - Google Patents

连发式皮筋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2143U
CN205642143U CN201620268234.9U CN201620268234U CN205642143U CN 205642143 U CN205642143 U CN 205642143U CN 201620268234 U CN201620268234 U CN 201620268234U CN 205642143 U CN205642143 U CN 205642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band
cylinder
engaging portion
rifle
fron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682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内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m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m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m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m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2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21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能以简单结构来连续发射皮筋并且能降低制造成本的连发式皮筋枪。一种连发式皮筋枪,具备筒体,该筒体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多个作为发射单位的用于卡定皮筋的前侧皮筋卡定部和后侧皮筋卡定部所构成的组、并且由枪主体能向圆周方向一侧旋转地保持,其中,各组的前侧皮筋卡定部以比同组的后侧皮筋卡定部向筒体的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配置于筒体,筒体构成为:在皮筋的张紧时通过该皮筋的拉伸而向一侧旋转一个间距相应量,以使张紧的皮筋所挂接的前侧皮筋卡定部移动到位于前进一个间距相应量的皮筋的发射位置。

Description

连发式皮筋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发式皮筋枪。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用皮筋的皮筋枪,已知有以下的皮筋枪,其具备筒体,该筒体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具有多个前爪(前侧皮筋卡定部)和后爪(后侧皮筋卡定部)所构成的组。在该皮筋枪中,在通过将皮筋在构成各组的前爪和后爪卡定、并使筒体旋转而选择应发射的皮筋后,可通过操作扳机来发射皮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9503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作为使筒体旋转的构件,需要以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直动部件和齿轮等为代表的很多部件,有可能导致结构的复杂化和制造成本的上升。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制,其目的是提供能以简单结构来连续发射皮筋并且能降低制造成本的连发式皮筋枪。
方案1记载的实用新型,一种连发式皮筋枪,具备筒体,该筒体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多个作为发射单位的用于卡定皮筋的前侧皮筋卡定部和后侧皮筋卡定部所构成的组、并且由枪主体将所述前侧皮筋卡定部和所述后侧皮筋卡定部能向圆周方向一侧旋转地保持,通过在每个发射单位将所述皮筋向后方拉伸而使皮筋张紧以进行发射,该连发式皮筋枪的特征在于,各组的所述前侧皮筋卡定部以比同组的所述后侧皮筋卡定部向所述筒体的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配置于所述筒体,所述筒体构成为:在所述皮筋的张紧时通过该皮筋的拉伸而向所述一侧旋转一个间距相应量,以使张紧的所述皮筋所挂接的所述前侧皮筋卡定部移动到位于前进一个间距相应量的所述皮筋的发射位置。
方案2记载的实用新型,是方案1记载的连发式皮筋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能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且由第一弹簧向前方施力,在所述筒体和所述枪主体之间设有辅助构件,该辅助构件在所述皮筋的张紧时在所述筒体克服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后方移动时导引所述筒体向所述一侧的旋转,且使所述前侧皮筋卡定部移动到所述皮筋的发射位置。
方案3记载的实用新型,是方案2记载的连发式皮筋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和所述枪主体之间设有定位构件,该定位构件在所述皮筋的非张紧时在所述筒体克服第二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前方移动时限制所述筒体向所述一侧的旋转。
方案4记载的实用新型,是方案2或3记载的连发式皮筋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具备:前部筒体,其具有多个所述前侧皮筋卡定部;后部筒体,其具有多个所述后侧皮筋卡定部;间距切换构件,其用于成为使所述前侧皮筋卡定部比所述后侧皮筋卡定部向所述筒体的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所述间距切换构件具备:第一部位,其构成所述后部筒体的后侧的部位且设置所述后侧皮筋卡定部,且能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向所述一侧及其相反侧旋转;第二部位,其构成所述后部筒体的前侧的部位;第二弹簧,其将所述第一部位向所述第二部位侧施力;和凹凸嵌合部,其在使所述第一部位向所述一侧旋转时以及向所述相反侧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二弹簧所产生的作用力而限制所述第一部位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位的旋转以进行定位。
发明效果
根据方案1记载的实用新型,通过将挂在前侧皮筋卡定部和后侧皮筋卡定部的皮筋向后方拉伸以使皮筋张紧,而能使筒体旋转,因此,能将发射的皮筋自身用作使筒体旋转用的动力。这样,由于不需要很多的部件来作为使筒体旋转的部件,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连续发射皮筋且能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方案2记载的实用新型,利用辅助构件来导引筒体向圆周方向一侧的旋转,并使前侧皮筋卡定部移动到皮筋的发射位置,因此能使筒体可靠地旋转一个间距相应量。因此,能更正确地发射皮筋。
再有,由于能由设置于筒体和枪主体之间的辅助构件辅助以该皮筋为动力的筒体的旋转,因此能简化枪主体的内部机构。
根据方案3记载的实用新型,能由定位构件限制皮筋的非张紧时的筒体的旋转,因此易于进行将皮筋向后方拉伸时的操作和/或安装皮筋的作业。即、由于能由定位构件抑制进行操作等时的筒体的旋转,因此能提高操作涉及的精度。
根据方案4记载的实用新型,在前侧皮筋卡定部和后侧皮筋卡定部的各组挂接皮筋时成为使间距对齐的状态,在前侧皮筋卡定部和后侧皮筋卡定部的各组挂接皮筋后,仅通过使后侧的部位相对于前侧的部位在圆周方向上旋转,便能偏移一个间距地成为使皮筋扭转的状态,因此,皮筋对于筒体的安装变得容易。再有,能一下使安装于筒体的全部皮筋都成为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因此效率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连发式皮筋枪的外观立体图。
图2(a)是表示连发式皮筋枪的枪主体的内部结构的侧剖视图,(b)是表示连发式皮筋枪的筒体的后端部附近(E部)的内部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3(a)是连发式皮筋枪的外观侧视图,(b)是筒体的后端部附近(F部)的放大图,(c)是筒体的前端部附近(G部)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前侧皮筋卡定部和后侧皮筋卡定部的位置关系的后视图。
图5是表示皮筋的发射形态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皮筋的发射形态的俯视图,且表示皮筋位于发射位置的状态。
图7是表示皮筋的发射及筒体的旋转形态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扳机和卡定部件的卡合关系的图。
图9是表示凸轮机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皮筋;2枪主体;10筒体;10A前部筒体;10B后部筒体;10C辅助筒体;10a圆孔;10b方孔;13前侧皮筋卡定部;14后侧皮筋卡定部;20扳机;30滑动体;31钩部;50卡定爪;51被卡定爪;52第一弹簧(螺旋弹簧);53卡定突片;54被卡定部;55第一部位;55a卡定爪;56第二部位;56a被卡定部;57第二弹簧(螺旋弹簧);100连发式皮筋枪;A滑动体卡定构件;B辅助构件;C定位构件;D间距切换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然而,虽然在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实用新型而在技术上进行了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是,并不意在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
图1是连发式皮筋枪的外观立体图。
为了便于进行本实施方式的连发式皮筋枪100的理解,而对其使用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参照图5~图7)。
首先,在滑动体30被卡定于后方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筒体10的外周面在该筒体10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且成为扭转的状态地卡定六个皮筋1。
在该状态下,在将扳机20向后扣拉一次时滑动体30的卡定被解除而使该滑动体30移动到前方位置,且钩部31钩挂在位于发射位置(图4中的“▼”)的一个皮筋1的后端部。然后,在用手使滑动体30向后方移动时,钩部31钩挂的一个皮筋1的后端部被拉向后方且该皮筋1张紧。移动到后方的滑动体30在后方位置被卡定。此外,在如上述那样使皮筋1张紧的同时,以后端部被拉向后方的皮筋1为动力而使筒体10旋转,且皮筋1的前端部移动到发射位置(图4中的“▼”)。
在该状态下,在将扳机20向后方扣拉一次时,滑动体30的卡定被解除,且滑动体30向前方位置移动。而且,钩部31对张紧的皮筋1的后端部的钩挂被解除,该皮筋1被向前方发射。此时,筒体10旋转,下次发射的皮筋1的后端部移动到发射位置(图4中的“▼”)。而且,与滑动体30一同向前方移动的钩部31钩挂在该下次发射的皮筋1的后端部。
这样,在该连发式皮筋枪100中,能连续地发射卡定于筒体10的多个皮筋1。
其次,说明该连发式皮筋枪100的构成的详情。
图2是表示连发式皮筋枪100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该连发式皮筋枪100除了枪主体2、筒体10、扳机20、滑动体30、钩部31之外,还具备滑动体卡定构件A、辅助构件B、定位构件C和间距切换构件D。
枪主体2包括:使用者握持的枪柄2a;以及组装以筒体10和扳机20为代表的各部分的框架2b。
框架2b绕过筒体10地经该筒体10的下方延伸到该筒体10的前方。框架2b中的、位于筒体10的前方的部分将筒体10的前端轴支撑。再有,框架2b中的、位于筒体10的后方的部分将筒体10的后端轴支撑。
再有,框架2b中的、从筒体10的下方向前方设置的大体L形的部位2b1构成为能从比该部位2b1靠后方的部位2b2分离。即、框架2b的大体L形的部位2b1和其后方的部位2b2成为通过凹凸嵌合结构而结合的结构,且能通过解除该嵌合状态而分离。
筒体10由枪主体2保持,而能以沿该筒体10的长度方向的轴为中心向圆周方向的一侧旋转。本实施方式的筒体10如图3所示那样从枪主体2的后部观察为右转地进行旋转。
该筒体10的构成包括能分离的前部筒体10A、后部筒体10B、辅助筒体10C和后端轴部件11。在该筒体10的外周,设有六个在外周方向上等间隔且皮筋1成为扭转的状态的皮筋挂钩。各皮筋挂钩具备将皮筋1的前端部卡定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和将皮筋1的后端部卡定的后侧皮筋卡定部14所构成的组。
再有,辅助筒体10C在前部筒体10A和后部筒体10B之间连结,并能增大筒体10整体的长度。虽然未图示,但在辅助筒体10C的前端设有向前方突出的方轴,并插入在前部筒体10A的后端形成的方孔中。这样,前部筒体10A和辅助筒体10C能联动地旋转。
前侧皮筋卡定部13装备于前部筒体10A,通过在向筒体10的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一个突片15的前端设置缺口15a而形成。然而,也可没有该情况下的缺口15a。重要的是,成为能将皮筋1的前端部卡定的爪。
另一方面,后侧皮筋卡定部14装备于后部筒体10B,且通过在向筒体10的半径方向外侧突出且互相平行的两个突片16、17的后端分别设置缺口16a、17a而形成。两个突片16、17在筒体10的外周方向上互相之间隔着预定间隔地形成,钩部31的前端部进入两个突片16、17之间。再有,也可没有后侧皮筋卡定部14的缺口16a、17a。重要的是,成为能将皮筋1的后端部卡定的爪。
再有,如图4所示,设定成:位于筒体10的旋转方向下游侧(靠前)的一个突片16比另一突片17向外侧突出的突出尺寸短。如果如上述那样缩短一个突片16的突出尺寸,则在通过将皮筋1的后端部向后方拉伸而使筒体10在圆周方向上旋转时容易使皮筋1从突片16脱离,因而优选。
而且,如图4所示,各组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以比各组的后侧皮筋卡定部14向筒体10的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配置。换言之,各组的后侧皮筋卡定部14以比各组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在筒体10的旋转方向上偏移间距的状态配置。
即、各组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和后侧皮筋卡定部14不是设置在一条直线上,而是以在筒体10的圆周方向上互相之间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设置于筒体10。
如果成为如上述那样偏移间距的状态,则如图5、图7所示,在与皮筋1的发射位置对齐的位置处由钩部31将皮筋1的后端部向后方拉伸时,如图6、图7所示,皮筋1的后端部成为从后侧皮筋卡定部14脱离的状态,接着,前端部因皮筋1的弹性力而将跟随后端部。即、如果将皮筋1的后端部向后方拉伸,则由于筒体10能旋转地构成,因此,皮筋1的前端部也能移动到皮筋1的发射位置。
再有,虽然在后面叙述,但是,在该筒体10,因上述辅助构件B、定位构件C和间距切换构件D而带有各种功能。
后端轴部件11具备:插入从后部筒体10B的后端部向前方形成的圆孔10a中的圆筒状的插入部11a;和在枪主体2的后部筒体10B侧部形成的圆口2d内收纳保持的凸缘部11b及突部11c。
在插入部11a,形成有向前方开口的圆口11d,在后部筒体10B向后方移动时,后述的第二部位56的圆轴56b插入该圆口11d中。
凸缘部11b随着筒体10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在枪主体2的圆口2d内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并且挂在圆口2d的缘上而防止拔出。
突部11c是在枪主体2的圆口2d中收纳的第一弹簧52(螺旋弹簧52)嵌套的部位。
回到图2,扳机20由扳机盖21覆盖地设置。扳机20设置于枪主体2的枪柄2a,且能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构成。而且,该扳机20由螺旋弹簧22的作用力而被向前方施力。因此,在使用者用手指将扳机20向后方扣拉后解除手指的力时扳机20利用螺旋弹簧22的作用力而复归到前方的初期位置。再有,扳机20能以预定的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地构成。
接着,对滑动体卡定构件A进行说明。
滑动体卡定构件A具有将滑动体30卡定于后方位置的功能和在将扳机20向后方扣拉时解除滑动体30的卡定的功能。
该滑动体卡定构件A具备在扳机20的一个侧面附设的突起20a和在枪柄2a内配置于扳机20的后方且能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卡定部件23(参照图2、图8)。
卡定部件23具有在上下两个部位设置的纵向上长条的长孔23a、23a,在枪柄2a内表面设置的柱状部件24进入该长孔23a、23a中。而且,卡定部件23由该柱状部件24导引而在上下方向上运动。柱状部件24可以是螺钉用的套筒。
在该卡定部件23,在下端部附设有侧视为椭圆形的板弹簧23b。该板弹簧23b下端与枪柄2a内的固定部25抵接,且将卡定部件23向上方施力。也可设置螺旋弹簧和/或其他施力部件来代替该板弹簧23b。
此外,在卡定部件23,在与上述枪柄2a的突起20a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在将扳机20向后方扣拉时与该突起20a滑动接触而使该卡定部件23克服板弹簧23b的作用力向下方移动的滑动接触部23c。该滑动接触部23c可形成为上述突起20a从上方滑动接触的突起部,或者也可形成为上述突起20a进入的槽和/或狭缝。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连发式皮筋枪100中,在扳机20侧形成突起20a、在卡定部件23侧形成与突起20a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23c,但是,也可在卡定部件23侧形成突起、在扳机20侧形成与该突起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重要的是,在将扳机20向后方操作时,卡定部件23下降。
其次,对滑动体30进行说明。
滑动体30具备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形成于枪主体2上的槽2c嵌合的凸部(未图示),且通过该凸部沿该槽2c移动而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往返直线运动。使滑动体30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结构当然不限于此。
如图2所示,在滑动体30,设有上述钩部31和能由上述卡定部件23卡定的被卡定部32。
如图2及图9所示,钩部31其中间部经轴31a而由滑动体30能转动地支撑。在钩部31的一端侧的前端部形成有用于挂在皮筋1的后端部的爪31b。在该钩部31的轴31a卷装有扭簧(未图示),在图2中,爪31b在向下移动的方向(逆时针方向)上被施力。此外,在钩部31的另一端部的侧面形成有突起31d。
如图9所示,上述钩部31的突起31d进入在枪主体2的内表面形成的凸轮槽40中。凸轮槽40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下槽40a及上槽40b形成。而且,下槽40a和上槽40b在前端侧和后端侧互相结合。
在凸轮槽40的前端部,上槽40b的上缘鼓起,在滑动体30移动到前方位置时,钩部31通过在轴31a卷装的扭簧的作用力而在向下移动的方向(逆时针方向)上转动。这样,钩部31、具体为爪31b挂在皮筋1的后端部。而且,在滑动体30从该状态向后方移动时,突起31d沿着上槽40b地使钩部31也向后方移动。此时,爪31b仍然挂在皮筋1的后端部。在滑动体30被拉到后方位置,并由滑动体卡定构件A卡定时,突起31d到达凸轮槽40的后端部(图9所示的状态)。此时,凸轮槽40的后端部成为下槽40a和上槽40b中间的高度位置,但是,爪31b仍然挂在皮筋1的后端部。此外,此时,钩部31碰撞到枪主体2的固定部(未图示),或者突起31d稍沉入下槽40a和上槽40b的分隔壁40c的下侧。在该状态下,在解除滑动体30的卡定时,滑动体30通过螺旋弹簧30a的作用力而向前方移动。此时,突起31d沿着下槽40a,但是,与分隔壁40c的下表面滑动接触。分隔壁40c的下表面后端侧成为倾斜面,因此在该部位处钩部31在向上移动的方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上转动。这样,解除爪31b对皮筋1的后端部的挂接,并发射皮筋1。
再有,解除滑动体30的卡定的方式如下。即、被卡定部32与滑动体30一同前后移动,在滑动体30移动到枪主体2的后端部时,该被卡定部挂在卡定部件23的上端部而卡定。而且,由于在操作扳机20时卡定部件23向下方移动,因此被卡定部32从卡定部件23脱离,并能通过螺旋弹簧30a的作用力而使滑动体30向前方移动。
其次,对辅助构件B进行说明。
该辅助构件B是在皮筋1的张紧时筒体10克服第一弹簧52的作用力向后方移动时导引向筒体10一侧的旋转且使前侧皮筋卡定部13移动到皮筋1的发射位置的构件。而且,该辅助构件具备:在筒体10的后部筒体10B的后端部形成的卡定爪50;在与枪主体2的筒体10后端部相对的面形成以将卡定爪50卡定的被卡定爪51;和设置于后端轴部件11和枪主体2之间而将筒体10向前方施力的第一弹簧52(螺旋弹簧52)。
卡定爪50相对于后部筒体10B的后端部沿后端轴部件11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六个)。更具体说明为,如图2~图6所示,卡定爪50形成为随着朝向筒体10的旋转方向而向后方突出的锯齿状(参差不齐),且在从后方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弧状。
被卡定爪51相对于与枪主体2的筒体10后端部相对的面沿后端轴部件11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左右两个)。更具体说明为,被卡定爪51形成为随着朝向与筒体10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而向前方突出的锯齿状(参差不齐),且在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弧状。
如图2所示,螺旋弹簧52设置于筒体10的后端轴部件11和枪主体2的框架2b之间,且将筒体10向前方施力。换言之,筒体10能在与螺旋弹簧52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即、能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在皮筋1的张紧时,筒体10在与螺旋弹簧52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再有,螺旋弹簧52收纳于在枪主体2形成的圆口2d内,一端嵌在后端轴部件11的突部11c且与凸缘部11b接触,另一端与圆口2d的进深壁接触。
根据该辅助构件B,在皮筋1的紧张时导引向筒体10的圆周方向一侧的旋转,且能使前侧皮筋卡定部13向皮筋1的发射位置移动。即、通过拉伸皮筋1而使皮筋张紧,并使筒体10克服螺旋弹簧52的作用力向后方移动,同时,在以皮筋1为动力而使筒体10旋转时,卡定爪50的倾斜面沿被卡定爪51的倾斜面移动,且张紧的皮筋1挂接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向皮筋1的发射位置移动。此时,卡定爪50和被卡定爪51以完全重合的状态卡定。
再有,对于卡定爪50,需要将多个卡定爪50的每个连续排列,但是,对于被卡定爪51,只要至少设置一个即可。重要的是,卡定爪50以前侧皮筋卡定部13和后侧皮筋卡定部14所构成的组的数量的相应量设置,被卡定爪51形成为与卡定爪50对称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定爪50设置于筒体10侧,被卡定爪51设置于枪主体2侧,但是,也可反过来设置。即、卡定爪50可设置于枪主体2侧,被卡定爪51可设置于筒体10侧。
其次,对定位构件C进行说明。
该定位构件C在皮筋1的非张紧时在筒体10利用第二弹簧57的作用力而向前方移动时限制筒体10向一侧的旋转。而且,该定位构件C具备:在筒体10的前部筒体10A的前端部形成的卡定突片53;和在与枪主体2的筒体10前端部相对的部位形成以将卡定突片53卡定的被卡定部54。
卡定突片53相对于前部筒体10A的前端部沿筒体10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六个)。更具体说明为,如图2~图6所示,卡定突片53形成为向前方突出的等腰三角形形状,且在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弧状。
被卡定部54相对于与枪主体2的筒体10前端部相对的部位沿筒体10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左右两个)。更具体说明为,被卡定部54形成为向后方突出的等腰三角形形状,且在从后方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弧状。
根据具备该形状的卡定突片53及被卡定部54的定位构件C,能在皮筋1的非张紧时限制筒体10向圆周方向一侧的旋转。即、在皮筋1的后端部没有由钩部31向后方拉伸的状态时和/或刚发射皮筋1后,卡定突片53和被卡定部54以完全重合的状态卡定(参照图2、图5)。相反地,在皮筋1张紧时,筒体10向与螺旋弹簧52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卡定突片53成为从被卡定部54离开的状态,且成为解除筒体10的旋转限制的状态。此外,在发射皮筋1而使筒体10利用螺旋弹簧52的作用力回到原位置时,成为一个相邻的卡定突片53在被卡定部54卡定的状态。
再有,对于卡定突片53,需要将多个卡定突片53的每个连续排列,但是,对于被卡定部54,只要至少设置一个即可。重要的是,卡定突片53以前侧皮筋卡定部13和后侧皮筋卡定部14所构成的组的数量的相应量设置,被卡定部54形成为与卡定突片53对称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定突片53设置于筒体10侧,被卡定部54设置于枪主体2侧,但是,也可反过来设置。即、卡定突片53可设置于枪主体2侧,被卡定部54可设置于筒体10侧。
另外,该定位构件C作为发射皮筋1后的辅助构件发挥功能。即、首先,在开始将皮筋1向后方拉伸时,卡定突片53开始从被卡定部54离开,且筒体10开始旋转。
而且,在皮筋1被向后方拉伸而张紧时(将滑动体30卡定时),卡定突片53的顶点位于越过被卡定部54的顶点的部位。此时,卡定突片53和被卡定部54仍然是离开的状态。
在发射皮筋1后,随着筒体10向前方移动,卡定突片53也接近被卡定部54。而且,在卡定突片53的倾斜面和被卡定部54的倾斜面接触时,卡定突片53沿着被卡定部54的倾斜面移动,并最终成为与被卡定部54互相啮合的状态。即、成为被定位的状态。
此外,在卡定突片53沿着被卡定部54的倾斜面移动时,筒体10自身也将稍旋转移动。即、在皮筋1的发射后,筒体10的旋转成为由定位构件C辅助的状态。
其次,对间距切换构件D进行说明。
该间距切换构件D装备于筒体10,且成为使前侧皮筋卡定部比所述后侧皮筋卡定部向所述筒体的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具体地,设置于后部筒体10B。此外,后部筒体10B的构成被分割为第一部位55和第二部位56。第一部位55构成后部筒体10B后侧的部位并且设置后侧皮筋卡定部14,且能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向筒体圆周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旋转。此外,第二部位56构成后部筒体的前侧的部位并且连结有辅助筒体10C(在不使用辅助筒体10C的情况下为前部筒体10A)。
间距切换构件D的构成包括以上那样的第一部位55及第二部位56,除了该第一部位55及第二部位56之外,该间距切换构件还具备:将第一部位55向第二部位56侧施力的第二弹簧57(螺旋弹簧57);和在使第一部位55向圆周方向的一侧旋转时和向其相反侧旋转时限制第一部位55相对于第二部位56的旋转来进行定位的凹凸嵌合部(卡定爪55a、被卡定部56a)。
更具体说明为,首先,第一部位55是在该第一部位55的后部侧设置上述后侧皮筋卡定部14且圆孔10a从前端部向后端部贯穿形成的圆筒形状的部位。圆孔10a成为其后部侧比前部侧直径大的状态,并收纳于第二弹簧即螺旋弹簧57直径扩大的部位。
此外,第二部位56具备:与辅助筒体10C连结的大体圆锥台形状的主体部;从主体部的中央向后方突出的圆轴56b;和从主体部的中央向前方突出的方轴56c。
圆轴56b插入第一部位55的圆孔10a中,且突出到第一部位55的后端部附近。第一部位55能沿该圆轴56b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能沿圆轴56b的圆周方向旋转。在圆轴56b,安装有第二弹簧即螺旋弹簧57。此外,圆轴56b设定成:在筒体10自身或后部筒体10B向后方移动时进入后端轴部件11的插入部11a的圆口11d,且在筒体10自身或后部筒体10B向前方移动时从圆口11d拔出。
方轴56c插入到形成于辅助筒体10C且向后方开口的方孔10b中,这样,后部筒体10B和辅助筒体10C(前部筒体10A)能联动地旋转。
第二弹簧即螺旋弹簧57收纳于第一部位55的圆孔10a的扩径部,并且安装于第二部位56的圆轴56b。再有,该螺旋弹簧57的后端部与后端轴部件11的插入部11a接触,从而能产生作用力。
对于间距切换构件D更详细说明时,如图2所示,在第一部位55的第二部位56侧的端部,形成向第二部位56侧突出的卡定爪55a(凹凸嵌合部的凸部),在第二部位56的第一部位55侧端部形成有互相离开的多个(两个)被卡定部56a(凹凸嵌合部的凹部)。再有,第一部位55由第二弹簧即螺旋弹簧57向第二部位56侧施力,且第二部位56的圆轴56b插入第一部位55的圆孔10a中,从而能维持相对于第二部位56连结的状态。此外,构成为在维持该连结状态的情况下能从第二部位56离开或者与第二部位56接触。
根据该构成的间距切换构件D,在使第一部位55从第二部位56离开后,在筒体圆周方向上旋转,并进行再次与第二部位56接触的动作,从而能将形成于第一部位55的卡定爪55a从形成于第二部位56的一个被卡定部56a向另一被卡定部56a切换以进行卡定。
再有,卡定爪55a在卡定于一个被卡定部56a的状态下,筒体10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和后侧皮筋卡定部14成为在一条直线上排列的状态,在卡定爪55a卡定于另一被卡定部56a的状态下,前侧皮筋卡定部13成为比后侧皮筋卡定部14向筒体10的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这样,在前侧皮筋卡定部13和后侧皮筋卡定部14的各组挂接皮筋1时成为将间距对齐的状态,在前侧皮筋卡定部13和后侧皮筋卡定部14的各组挂接皮筋1后,仅通过使第一部位55相对于第二部位56在圆周方向上旋转,便能使全部挂接的皮筋1同时扭转。
各组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通过间距切换构件D而在比同组的后侧皮筋卡定部14向筒体10的旋转方向(即、一侧)的相反侧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下配置于筒体10,但是,作为实际的操作,通过使第一部位55在筒体10的旋转方向上旋转而构成了该状态。
根据以上的构成,来说明皮筋1的安装方法的一例。
首先,成为将第一部位55的卡定爪55a卡定于第二部位56的一个被卡定部56a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前侧皮筋卡定部13和后侧皮筋卡定部14成为在一条直线上排列的状态。此处,将皮筋1挂在各组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和后侧皮筋卡定部14。
在该状态下,使第一部位55相对于第二部位56在筒体圆周方向上旋转,成为将第一部位55的卡定爪55a卡定于第二部位56的另一被卡定部56a的状态。这样,能将全部挂接的皮筋1同时扭转,各组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将配置成比各组的后侧皮筋卡定部14向筒体10的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
再有,在图7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在前侧皮筋卡定部13及后侧皮筋卡定部14标注标记。标注了相同标记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及后侧皮筋卡定部14构成了一个组。
即、序号“1”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及后侧皮筋卡定部14挂接此次发射的皮筋1。
序号“2”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已经发射皮筋1,且向筒体10的圆周方向一侧旋转。
序号“3”的前侧皮筋卡定部13及后侧皮筋卡定部14挂接下次发射的皮筋1。
在图7的左图中,成为在位于发射位置的一个皮筋1的后端部挂接钩部31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在用手使滑动体30向后方移动时,如中央图示那样,钩部31挂接的一个皮筋1的后端部被向后方拉伸并使该皮筋1张紧。此外,在如上述那样使皮筋1张紧的同时,以后端部被向后方拉伸的皮筋1为动力而使筒体10旋转,皮筋1的前端部移动到位于前进一个间距相应量的位置处的皮筋1的发射位置。
在该状态下,在操作扳机20时,解除滑动体30的卡定,滑动体30向前方位置移动。而且,解除钩部31对张紧的皮筋1的后端部的挂接,并将该皮筋1向前方发射。此时,筒体10旋转,如右图所示,下次发射的皮筋1的后端部移动到皮筋1的发射位置。而且,与滑动体30一同向前方移动的钩部31挂接此次发射的皮筋1的后端部。
在图7中,示意地表示以上那样的皮筋1的发射及筒体10的旋转方式。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挂在前侧皮筋卡定部13和后侧皮筋卡定部14的皮筋1向后方拉伸以使皮筋张紧,而能使筒体10旋转,因此,能将发射的皮筋1自身用作使筒体10旋转用的动力。这样,由于不需要很多的部件来作为使筒体10旋转的构件,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连续发射皮筋1且能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利用辅助构件B来导引筒体10向圆周方向一侧的旋转,并使前侧皮筋卡定部13移动到皮筋1的发射位置,因此能使筒体10可靠地旋转一个间距相应量。因此,能更正确地发射皮筋1。
再有,由于能由设置于筒体10和枪主体2之间的辅助构件B辅助以该皮筋1为动力的筒体10的旋转,因此能简化枪主体2的内部机构。
此外,能由定位构件C限制皮筋1的非紧张时的筒体10的旋转,因此易于进行将皮筋1向后方拉伸时的操作和/或安装皮筋1的作业。即、由于能由定位构件C抑制进行操作等时的筒体10的旋转,因此能提高操作涉及的精度。
另外,通过间距切换构件D,而在前侧皮筋卡定部13和后侧皮筋卡定部14的各组挂接皮筋1时成为使间距对齐的状态,在前侧皮筋卡定部13和后侧皮筋卡定部14的各组挂接皮筋1后,仅通过使第一部位55相对于第二部位56在圆周方向上旋转,便能偏移一个间距地成为使皮筋1扭转的状态,因此,皮筋1对于筒体10的安装变得容易。再有,能一下使安装于筒体10的全部皮筋1都成为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因此效率好。
(变形例)
再有,能适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能进行适当改变。下面举出的变形例可尽可能地进行组合。
(变形例1)
例如,作为框架2b中的、从筒体10的下方向前方设置的大体L形部位2b1,可采用前后方向的长度更长的部件或更短的部件。在采用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的大体L形部位的情况下,采用长度长的辅助筒体,在采用前后方向的长度短的大体L形部位的情况下,采用长度短的辅助筒体,或者不采用辅助筒体10C也可。
重要的是,采用以下结构:构成筒体10的前部筒体10A和后部筒体10B及辅助筒体10C以将方轴插入方孔中的形式连结。这样,与辅助筒体10C的有无和/或长短无关地,筒体10整体能联动地旋转。
(变形例2)
在框架2b的下侧,可安装位于比枪柄2a靠前方处、使用者能握持的前枪柄(未图示)。这样,使用者能握持枪柄2a和前枪柄两者来双手持连发式皮筋枪100,且能更高精度地发射皮筋1。
(变形例3)
在框架2b,可安装例如在后端部存储多个皮筋1的部件。这样,能减少去其他场所补充皮筋1的时间和/或拾取已发射的皮筋1的时间。
(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除了扳机20之外设置卡定部件23来卡定滑动体30,但是,也可采用由扳机20来卡定滑动体30的结构。
(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筒体10的外周一个个地安装共计六个皮筋1,但是,也可在每一个部位各安装多个皮筋1。

Claims (4)

1.一种连发式皮筋枪,具备筒体,该筒体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多个作为发射单位的用于卡定皮筋的前侧皮筋卡定部和后侧皮筋卡定部所构成的组、并且由枪主体将所述前侧皮筋卡定部和所述后侧皮筋卡定部能向圆周方向一侧旋转地保持,通过在每个发射单位将所述皮筋向后方拉伸而使皮筋张紧以进行发射,该连发式皮筋枪的特征在于,
各组的所述前侧皮筋卡定部以比同组的所述后侧皮筋卡定部向所述筒体的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配置于所述筒体,
所述筒体构成为:在所述皮筋的张紧时通过该皮筋的拉伸而向所述一侧旋转一个间距相应量,以使张紧的所述皮筋所挂接的所述前侧皮筋卡定部移动到位于前进一个间距相应量的所述皮筋的发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发式皮筋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能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且由第一弹簧向前方施力,
在所述筒体和所述枪主体之间设有辅助构件,该辅助构件在所述皮筋的张紧时在所述筒体克服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后方移动时导引所述筒体向所述一侧的旋转,且使所述前侧皮筋卡定部移动到所述皮筋的发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发式皮筋枪,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体和所述枪主体之间设有定位构件,该定位构件在所述皮筋的非张紧时在所述筒体克服第二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前方移动时限制所述筒体向所述一侧的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发式皮筋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具备:
前部筒体,其具有多个所述前侧皮筋卡定部;
后部筒体,其具有多个所述后侧皮筋卡定部;
间距切换构件,其用于成为使所述前侧皮筋卡定部比所述后侧皮筋卡定部向所述筒体的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偏移一个间距的状态,
所述间距切换构件具备:
第一部位,其构成所述后部筒体的后侧的部位且设置所述后侧皮筋卡定部,且能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向所述一侧及其相反侧旋转;
第二部位,其构成所述后部筒体的前侧的部位;
第二弹簧,其将所述第一部位向所述第二部位侧施力;和
凹凸嵌合部,其在使所述第一部位向所述一侧旋转时以及向所述相反侧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二弹簧所产生的作用力而限制所述第一部位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位的旋转以进行定位。
CN201620268234.9U 2016-01-29 2016-03-31 连发式皮筋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4214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5122A JP2017133776A (ja) 2016-01-29 2016-01-29 連発式輪ゴム銃
JP2016-015122 2016-0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2143U true CN205642143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6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6823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42143U (zh) 2016-01-29 2016-03-31 连发式皮筋枪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133776A (zh)
CN (1) CN2056421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2418A (zh) * 2016-11-04 2017-02-01 易延军 一种连发式皮筋机枪
CN112957754A (zh) * 2021-03-19 2021-06-15 滨州学院 一种雪球连发枪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2418A (zh) * 2016-11-04 2017-02-01 易延军 一种连发式皮筋机枪
CN112957754A (zh) * 2021-03-19 2021-06-15 滨州学院 一种雪球连发枪
CN112957754B (zh) * 2021-03-19 2022-05-31 滨州学院 一种雪球连发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33776A (ja) 2017-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3821B2 (en) Toy projectile launch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205642143U (zh) 连发式皮筋枪
US9341422B2 (en) Archery bow
TWI595212B (zh) 氣槍用彈匣
US9772159B2 (en) Paintball marker loading and feeding system
CN104781086B (zh) 旋转操作式书写工具
US1781816A (en) Cartridge holder
US90217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mmunition dispensing from a magazine using a flexible projectile control bar
CN104613810A (zh) 一种快装霰弹弹鼓
CN204478918U (zh) 一种快装霰弹弹鼓
CN204788037U (zh) 连发式皮筋枪
US10082378B2 (en) Shell carrier
US20210199398A1 (en) Revolver reloading device
EP2573499B1 (en) Percussion and magazine revolving device of a toy projectile launcher
CN207456278U (zh) 一种弹匣装置
US2878802A (en) Rubber band gun
US1929440A (en) Loading device for revolvers
RU164917U1 (ru) Многоствольный пистолет
DK2745067T3 (en) Ammunition supply in a multi-pipe weapon
RU21314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наряжения магазинов автоматов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в калибре 5,45х39 мм
RU2392567C2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е оружие
RU2328690C1 (ru) Многозарядное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ое оружие
RU128304U1 (ru) Магазин стрелкового оружия
US2960790A (en) Pistol firing holster set
CN220459894U (zh) 陀螺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