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40861U - 一种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0861U
CN205640861U CN201620447962.6U CN201620447962U CN205640861U CN 205640861 U CN205640861 U CN 205640861U CN 201620447962 U CN201620447962 U CN 201620447962U CN 205640861 U CN205640861 U CN 205640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erforate
sealed tank
water sealed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479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荆华
薄海
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Huadian Qigihar Therm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Huadian Qigihar Therm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Huadian Qigihar Therm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Huadian Qigihar Therm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479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0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0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08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自循环系统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包括炉壁和固定在炉壁外侧的水封槽,水封槽上端具有开口,水封槽横截面大小从上端开口往下逐渐变小,水封槽上端近外侧铰链连接有用于闭合水封槽上端开口的封盖,封盖由滤网和密封卡条组成,炉壁外侧对应密封卡条位置开设有密封卡槽。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通过炉底水封系统的改造,利用洁净的工业水作为水封槽的辅助密封水,可彻底解决过炉底水封槽积渣和水管堵塞的问题,同时这部分工业水可做为捞渣机所消耗水的补偿,通过多个电控水阀调节来保持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系统的水量平衡,并且通过过滤流量控制阀来隔渣预警,大大提升经济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自循环系统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锅炉炉底水封自2012年进行自循环系统改造后,由于锅炉密封水采用捞渣机溢流排水,循环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灰渣,长期运行导致循环水中的灰渣在水封槽内淤积,并严重堵塞炉底水封进水管路,致使锅炉炉底水封部分失效,炉底漏风情况严重,造成水冷壁吸热量减少,蒸发量下降,蒸汽焓增上升,再热汽减温水量增大。同时,由于锅炉炉底漏风导致炉底漏入的冷风风量排挤了通过空气预热器的二次风量,空预器冷却效果下降,致使锅炉排烟温度升高,锅炉燃烧效率下降,严重影响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
以一号炉2014年11月为例,由于一号炉一直采用的内循环,锅炉水封密封水量由于管路堵塞严重,水封槽内存有大量灰渣,炉底密封水量严重不足,锅炉排烟温度(引风机出口额定负荷最高达156℃,再热器减温水量在百分之七十工况下,已无调节余度)。11月份下旬将锅炉水封水导致外循环,并将堵塞的水管进行了简单处理,锅炉排烟温度在额定负荷下降至148℃,但一号炉的炉底漏风依然比较严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可见,锅炉炉底水封槽积渣,水管堵塞后造成炉底漏风严重影响锅炉运行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解决传动的锅炉水封装置容易积渣堵塞,产生锅炉炉底漏风,导致炉底漏入的冷风风量排挤了通过空气预热器的二次风量,空预器冷却效果下降,致使锅炉排烟温度升高,锅炉燃烧效率下降,严重影响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包括炉壁和固定在炉壁外侧的水封槽,所述的水封槽上端具有开口,所述的水封槽横截面大小从上端开口往下逐渐变小,所述的水封槽上端近外侧铰链连接有用于闭合水封槽上端开口的封盖,所述的封盖由滤网和密封卡条组成,所述的炉壁外侧对应密封卡条位置开设有密封卡槽,所述的水封槽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上开孔、第二上开孔、第一下开孔和第二下开孔,所述的水封槽外侧壁对应第一上开孔位置焊接固定有用于外接捞渣机溢流排水管的第一外接上水管,所述的水封槽外侧壁对应第二上开孔位置焊接固定有用于外接工业水出水管的第二外接上水管,所述的水封槽外侧壁对应第一下开孔位置焊接固定有与捞渣机进水管相连通的第一外接下水管,所述的水封槽外侧壁对应第二下开孔位置焊接固定有用于外接工业水出水管的第二外接下水管,所述的水封槽内侧壁对应第一上开孔位置固定连接有可拆卸式过滤流量控制阀,所述的水封槽内侧壁对应第二上开孔、第一下开孔和第二下开孔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电控水阀,所述的过滤流量控制阀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流量报警器。
优选地,为了方便安装,所述的第一上开孔、第二上开孔、第一下开孔和第二下开孔大小相同。
优选地,为了隔渣,所述的过滤流量控制阀包括近第一上开孔的过滤装置和流量传感控制器。
优选地,为了降低成本,所述第一外接上水管、第二外接上水管、第一外接下水管和第二外接下水管的管径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通过炉底水封系统的改造,利用洁净的工业水作为水封槽的辅助密封水,可彻底解决过炉底水封槽积渣和水管堵塞的问题,同时这部分工业水可做为捞渣机所消耗水的补偿,通过多个电控水阀调节来保持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系统的水量平衡,并且通过过滤流量控制阀来隔渣预警,大大提升经济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流量控制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连接图。
图中:1.炉壁,2.水封槽,3.滤网,4.密封卡条,5.密封卡槽,6.第一上开孔,7.第二上开孔,8.第一下开孔,9.第二下开孔,10.第一外接上水管,11.第二外接上水管,12.第一外接下水管,13.第二外接下水管,14.过滤流量控制阀,15.电控水阀,16.流量报警器,17.过滤装置,18.流量传感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包括炉壁1和固定在炉壁外侧的水封槽2,水封槽2上端具有开口,水封槽2横截面大小从上端开口往下逐渐变小,水封槽2上端近外侧铰链连接有用于闭合水封槽2上端开口的封盖,封盖由滤网3和密封卡条4组成,炉壁1外侧对应密封卡条4位置开设有密封卡槽5,水封槽2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上开孔6、第二上开孔7、第一下开孔8和第二下开孔9,水封槽2外侧壁对应第一上开孔6位置焊接固定有用于外接捞渣机溢流排水管的第一外接上水管10,水封槽2外侧壁对应第二上开孔7位置焊接固定有用于外接工业水出水管的第二外接上水管11,水封槽2外侧壁对应第一下开孔8位置焊接固定有与捞渣机进水管相连通的第一外接下水管12,水封槽2外侧壁对应第二下开孔9位置焊接固定有用于外接工业水出水管的第二外接下水管13,水封槽2内侧壁对应第一上开孔6位置固定连接有可拆卸式过滤流量控制阀14,水封槽2内侧壁对应第二上开孔7、第一下开孔8和第二下开孔9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电控水阀15,过滤流量控制阀1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流量报警器16。
优选地,为了方便安装,第一上开孔6、第二上开孔7、第一下开孔8和第二下开孔9大小相同,优选地,为了隔渣,过滤流量控制阀14包括近第一上开孔6的过滤装置17和流量传感控制器18,优选地,为了降低成本,第一外接上水管10、第二外接上水管11、第一外接下水管12和第二外接下水管13的管径大小相同,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通过炉底水封系统的改造,利用洁净的工业水作为水封槽的辅助密封水,可彻底解决过炉底水封槽2积渣和水管堵塞的问题,同时这部分工业水可做为捞渣机所消耗水的补偿,通过多个电控水阀15调节来保持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系统的水量平衡,并且通过过滤流量控制阀14来隔渣预警,大大提升经济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流量传感控制器18根据流量来自动控制第二上开孔7位置电控水阀15启闭,第一下开孔8和第二下开孔9主要用于对水封槽2内部进行冲洗。
如图3所示的捞渣机水封水溢流管道用连接管引入渣浆池。两台渣浆泵出口管水平段连接管加装阀门,门后加装疏水引到渣浆池。2号渣浆泵出口管电动门后接连接管引至捞渣机工业补给水管道对接,此对接管道各加装一个阀门,利用现有的渣浆泵系统自循环对捞渣机水封进行补水。将捞渣机溢流管至渣浆池穿墙管孔洞封闭,在渣浆池围墙侧壁开孔加溢流管道用连接管引入地沟。渣浆池盖板封闭。将负压吸尘冲灰槽溢流水管和燃料五段冲洗水管接至地沟。将捞渣机链条冲洗和磨煤机排渣小喷淋水管接至低压泵来水管门后。将负压吸尘冲灰水管接入两台渣浆泵出口管水平连接管。渣浆泵出口加装再循环管路和手动截门(2套),便于渣浆泵最小流量维持正常运行。渣浆泵工业水冲洗水门更换为调节门(2个),作用于水封水损耗部分的补偿和进行渣浆池水位及捞渣机箱体水温调节。在集控室操作员站DCS中增加“捞渣机水封自循环控制系统”操作界面。渣浆泵出口母管压力接点,和捞渣机水温测点上传DCS便于运行调整和监视。捞渣机水封槽溢流管入口加装突起式滤网。捞渣机水封槽处加装摄像头和照明,便于监视水位。
逻辑控制方式:1.渣浆池水位和捞渣机箱体水温的控制通过自动调节渣浆池工业水补水门开度来控制。2.正常运行中渣浆泵工业水补水门投入自动控制,当渣浆池液位低I值(<2.5米)时报警,显示滚动报警工具条渣浆池液位低,渣浆池液位低II值(<2.0米)报警。浆池液位高I值时(<4米)报警,浆池液位高II值时(<4.5米)报警。捞渣机水温高于60℃时报警。渣浆泵出口压力<0.25MPa报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4)

1.一种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包括炉壁(1)和固定在炉壁(1)外侧的水封槽(2),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封槽(2)上端具有开口,所述的水封槽(2)横截面大小从上端开口往下逐渐变小,所述的水封槽(2)上端近外侧铰链连接有用于闭合水封槽(2)上端开口的封盖,所述的封盖由滤网(3)和密封卡条(4)组成,所述的炉壁(1)外侧对应密封卡条(4)位置开设有密封卡槽(5),所述的水封槽(2)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上开孔(6)、第二上开孔(7)、第一下开孔(8)和第二下开孔(9),所述的水封槽(2)外侧壁对应第一上开孔(6)位置焊接固定有用于外接捞渣机溢流排水管的第一外接上水管(10),所述的水封槽(2)外侧壁对应第二上开孔(7)位置焊接固定有用于外接工业水出水管的第二外接上水管(11),所述的水封槽(2)外侧壁对应第一下开孔(8)位置焊接固定有与捞渣机进水管相连通的第一外接下水管(12),所述的水封槽(2)外侧壁对应第二下开孔(9)位置焊接固定有用于外接工业水出水管的第二外接下水管(13),所述的水封槽(2)内侧壁对应第一上开孔(6)位置固定连接有可拆卸式过滤流量控制阀(14),所述的水封槽(2)内侧壁对应第二上开孔(7)、第一下开孔(8)和第二下开孔(9)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电控水阀(15),所述的过滤流量控制阀(1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流量报警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上开孔(6)、第二上开孔(7)、第一下开孔(8)和第二下开孔(9)大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滤流量控制阀(14)包括近第一上开孔(6)的过滤装置(17)和流量传感控制器(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外接上水管(10)、第二外接上水管(11)、第一外接下水管(12)和第二外接下水管(13)的管径大小相同。
CN201620447962.6U 2016-05-12 2016-05-12 一种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40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7962.6U CN205640861U (zh) 2016-05-12 2016-05-12 一种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7962.6U CN205640861U (zh) 2016-05-12 2016-05-12 一种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0861U true CN205640861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57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4796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40861U (zh) 2016-05-12 2016-05-12 一种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0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0479A (zh) 一种u型双向煤气水封装置
CN205640861U (zh) 一种锅炉炉底水封自循环装置
CN102230292B (zh) 一种碱回收炉溜槽的循环冷却装置
CN105157046B (zh) 一种渣水超温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165854B (zh) 给水泵密封水自动控制及回收装置
CN107906502B (zh) 一种具有自水封功能的定期排污扩容器、疏水系统及方法
CN202024096U (zh) 一种煤气防泄漏装置
CN201053672Y (zh) 蒸汽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装置
CN104154774A (zh) 一种可自动排气的凝汽器循环水系统
CN202139501U (zh) 一种碱回收炉溜槽的循环冷却装置
CN209309397U (zh) 倒流防止器排水装置
CN207716400U (zh) 锅炉连续排污扩容器的排水系统
CN207035938U (zh) 一种空分系统水冷塔自动溢流装置
CN206157107U (zh) 气化炉开工黑水排放系统
CN202066038U (zh) 冷却水闭式内循环湿式除渣设备
CN103644317A (zh) 摆动闸门式排污阀
CN2898559Y (zh) 自闭式排水器
CN221054987U (zh) 用于电站锅炉贮水箱小流量溢流水的疏水系统
CN219283976U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间接换热能源利用系统
CN218860650U (zh) 流化床气化炉水力排渣结构
CN219082331U (zh) 一种烟管用水封装置
CN201952439U (zh) 一种炉顶布料器的开路水冷系统
CN204372898U (zh) 用于余热锅炉的重力疏水扩容系统
CN109404875A (zh) 一种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无循环泵的冷态冲洗方法
CN101419028B (zh) 一种用于煤气炉风冷器上的安全防泄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