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35611U - 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 - Google Patents

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35611U
CN205635611U CN201620455308.XU CN201620455308U CN205635611U CN 205635611 U CN205635611 U CN 205635611U CN 201620455308 U CN201620455308 U CN 201620455308U CN 205635611 U CN205635611 U CN 205635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ater
heat
main body
pond
su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553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秀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4553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35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35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3561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包括:池主体、保温底和集热顶,池主体侧壁呈螺旋状且最内一圈为保温水箱、底部为呈圆弧状且向下凹陷的钢板,钢板内侧铺有热水循环盘管,流道内分段设置有搅拌机,物料在其内进行螺旋单向循环发酵;保温底采用圈梁作为侧壁,圈梁内为复合保温层,池主体的底部设置在复合保温层之上;集热顶利用太阳能集热,向保温水箱和热水循环盘管提供热水,包括:集热水箱和外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池主体侧壁呈螺旋状,新料与旧料不互混,新料发酵充分,排出的旧料中无新料、无病毒和病菌;(2)在50℃‑55℃下高温运行,产气率达到普通池的3倍以上;(3)可一体化建造成任意大小。

Description

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池,具体涉及一种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属于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沼气池,又名发酵池,其建设和使用是一项绿色环保工程。
目前,已有的发酵池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干湿不兼容
现有的发酵池,分为湿法发酵池和干法发酵池,二者不能兼容,即湿法发酵池不能用于干法发酵,干法发酵池不能用于湿法发酵。
二、高温发酵成本高
发酵池内的物料,其发酵所需要的温度完全依靠锅炉加热提供。若要进行高温发酵,则需要提供很多的热量来是物料达到高温,这就需要使用掉较多的能源,进而导致产气的成本加大。
三、产气率受限
为了控制产气成本,现有的发酵池通常只进行中温发酵。然而,高温厌氧发酵产气率是中温厌氧发酵产气率的3倍以上,故相比于高温发酵,中温发酵的产气率受到了限制。
四、规模小、造价高
现有的发酵池,其最大只能建造成2500立方米的单体,规模小,所以造价高。
五、进料与排料混合
由于进料与排料混合,所以,一方面发酵不充分,排出的物料通常会带有好多未发酵的物料,不仅造成了物料浪费,而且还带来了二次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还有好多多年发酵完成的物料,将永远无法排出池体,占据池体,造成池体容积减少,进而导致产气量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包括:池主体(1)、保温底(2)和集热顶(3),三者密封连接,为发酵提供厌氧环境,其特征在于,
前述池主体(1)的侧壁(101)呈螺旋状,最外一圈设置有保温层,最内一圈采用保温水箱作为池壁,保温水箱中的热水来自集热顶(3),池主体(1)的底部(102)为呈圆弧状且向下凹陷的钢板,前述钢板的内侧铺设有热水循环盘管(103),热水循环盘管(103)内的热水来自集热顶(3),池主体(1)的流道内分段设置有若干搅拌机(4),物料从池主体(1)的最外圈进入到池主体(1)内,在池主体(1)内经过螺旋单向循环厌氧发酵后,从最内圈的底部排出池主体(1),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通过沼气导管进入到储气柜中;
前述保温底(2)呈圆弧状,向下凹陷,大小和凹陷的弧度与池主体(1)的底部(102)保持一致,保温底(2)采用圈梁(201)作为侧壁,圈梁(201)内为复合保温层,前述复合保温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原土夯实层(202)、素混凝土垫层(203)、第一防水层(204)、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05)、第二防水层(206)和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07),池主体(1)的底部(102)焊接在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07)之上;
前述集热顶(3)利用太阳能集热,包括:集热水箱(301)和外罩(302),集热水箱(301)在下、外罩(302)在上,二者密封连接,集热水箱(301)上设置有热水出口和冷水回收口;
池主体(1)中的保温水箱、热水循环盘管(103)以及集热顶(3)中的集热水箱(301)三者是贯通的,集热水箱(301)中的热水通过热水循环泵(9)送入池主体(1)中的保温水箱和热水循环盘管(103)中,形成热水循环,保温水箱和热水循环盘管(103)中的冷水通过冷水循环泵(10)送回集热水箱(301)中,形成冷水循环,热水循环泵(9)和冷水循环泵(10)的启闭由控制柜和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
前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前述侧壁(101)的最外圈的保温层包括:热水保温层(104)和空气保温层(105),热水保温层(104)在内、空气保温层(105)在外,热水保温层(104)中的热水来自集热顶(3)。
前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前述空气保温层(105)的中间设置有纸浆板,前述纸浆板的内外两面粘接有防辐射铝箔。
前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05)为双向2-4层钢筋混凝土层,其上表面还浇筑有肋筋(208),前述肋筋(208)呈放射状布置,肋筋(208)和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05)均位于第二防水层(206)的下方。
前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防水层(206)的上表面铺设有防辐射铝箔(209)。
前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前述防辐射铝箔(209)的上表面铺设有高密度泡沫苯板(210),高密度泡沫苯板(210)位于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07)的下方。
前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前述集热顶(3)的集热水箱(301)采用钢板和铝板制成,钢板作底面,铝板做侧面和顶面,底面的内侧焊接有若干道工字钢上翻梁、外侧涂有重防腐涂料,顶面的外表面涂有吸热涂料。
前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前述集热顶(3)的外罩(302)采用双中空pc板或者中空钢化玻璃制成,并且呈北面高、南面低的坡型结构。
前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排料连体池(5),前述进料排料连体池(5)由两圈池壁共同围成,其中,内圈池壁所围成的空间为进料池(501),外圈池壁与内圈池壁之间的空间为排料池(502),进料池(501)内的待发酵物料通过进料管(503)进入到池主体(1)中,发酵完毕的物料通过排料管(504)排出到排料池(502)中,发酵完毕的物料带有余热高温,能够为进料池(501)内的待发酵物料增温。
前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前述进料排料连体池(5)的上方建有阳光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池主体的侧壁呈螺旋状,物料从最外圈进入到池主体内,在池主体内经过螺旋单向循环厌氧发酵后,从最内圈的底部排出池主体,新料与池中旧料不互混,新料发酵充分,产气完全,排出的旧料中无新料、无病毒和病菌,达到了无公害化排放,填补了国内空白;
(2)集热顶利用太阳能集热,集热水箱的涂有吸热涂料的铝板空载运行温度可达到150℃-200℃,满水后温度可达到85℃-95℃,池主体在50℃-55℃下高温运行,产气率是2.5--3.5m3/d.m3,而普通池产气率仅0.7m3/d.m3,产气率达到普通池的3倍以上,这是国内外没有的先例;
(3)可以一体化建造成任意大小,小到几十立方米,大到几万立方米,解决了传统沼气池只能建造2500立方米左右的问题,规模增大,不仅产气率得到提高,而且造价得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池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池主体和进料排料连体池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保温底的剖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池主体、2-保温底、3-集热顶、4-搅拌机、5-进料排料连体池、6-溢流管、7-检测井、8-检测天窗、9-热水循环泵、10-冷水循环泵、101-侧壁、102-底部、103-热水循环盘管、104-热水保温层、105-空气保温层、201-圈梁、202-原土夯实层、203-素混凝土垫层、204-第一防水层、205-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06-第二防水层、207-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08-肋筋、209-防辐射铝箔、210-高密度泡沫苯板、301-集热水箱、302-外罩、501-进料池、502-排料池、503-进料管、504-排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干湿两用的特大型螺旋单向循环高温厌氧发酵池,其包括:池主体1、保温底2和集热顶3,三者密封连接,为发酵提供厌氧环境。
下面分别详细介绍池主体、保温底和集热顶的结构。
一、池主体
参照图1和图2,池主体1的侧壁101呈螺旋状,最外一圈设置有保温层,最内一圈采用保温水箱作为池壁,保温水箱中的热水来自集热顶3,池主体1的底部102为呈圆弧状且向下凹陷的钢板,该钢板的表面涂刷重防腐涂料,并且内侧铺设有热水循环盘管103,热水循环盘管103用于从底部加温池主体1中的物料,其内的热水来自集热顶3,池主体1的流道内分段设置有若干搅拌机4,物料从池主体1的最外圈进入到池主体1内,在池主体1内经过螺旋单向循环厌氧发酵后,从最内圈的底部排出池主体1,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通过沼气导管(未图示)进入到储气柜(未图示)中。
池主体1呈螺旋状,在搅拌机4的搅动下,物料在流道内螺旋单向循环向前推进,最终流到池主体1的中心部位,该中心部位即物料发酵完成的末端,由于进料与排料是分开的,所以排出的物料中不会带有未发酵的物料,既避免了物料浪费,又避免了二次环境污染。
由于在流道内分段设置了搅拌机4,搅拌机4可对物料进行分段搅拌、分段接种菌种,所以确保了物料的充分发酵。经检测,排出的废料沼渣与沼液中均无病毒及大肠杆菌,技术指标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侧壁101的最外圈的保温层包括:热水保温层104和空气保温层105,热水保温层104在内、空气保温层105在外,热水保温层104中的热水来自集热顶3。
更为优选的是,空气保温层105的中间设置有纸浆板(未图示),纸浆板的内外两面粘接有防辐射铝箔(未图示),内侧的防辐射铝箔能够把热水保温层104内的热量反射到池主体1内,外侧的防辐射铝箔能够把温度较低的空气反射到外面。
由于池主体1内的物料全部被热水箱(保温水箱、热水保温层)包围,所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就可以控制热水箱永远恒温运行,促使池主体1内的物料水解、酸化、发酵产生大量沼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池主体1的进料端设置有溢流管6。排入到池主体1中的物料超过设计标准时,多余物料就会通过自动回流的溢流管6回流到进料池中。溢流管6的顶端敞口与集热顶3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100mm,以防止集热顶3的集热水箱高温杀死池主体1内的发酵菌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池主体1的进料端设置有地下式检测井7,井内设置有鼓风机(未图示),同时,集热顶3的外罩302上设置有检测天窗8,窗口处安装有排风扇(未图示),鼓风机和排风扇用于净化池主体1内部的空气,以便安全检修。
为了防止池主体1的进料端的池壁被物料压力传导涨坏,我们在池壁的内侧焊接了支拉点,通过支拉点和支拉线我们实现了支撑与拉接池主体1的进料端的池壁,使其牢固、不变形。
二、保温底
发酵池的底部约占发酵池表面积的1/3-1/4,散热面积很大,传统的发酵池不但未考虑发酵池底部的保温问题,也未考虑发酵池底部的增温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池,其底部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增温效果。
参照图1和图3,保温底2呈圆弧状,向下凹陷,其大小和凹陷的弧度与池主体1的底部102保持一致,该种形状的保温底整体性和力分散性好,不仅可以抵抗几百吨乃至上万吨物料所产生的向下的巨大压力,而且自身可以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压力接近平衡状态,从而有利于降低保温底2涨开、断裂、漏水的危险。保温底2采用圈梁201作为侧壁,圈梁201内为复合保温层,该复合保温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原土夯实层202、素混凝土垫层203、第一防水层204、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05、第二防水层206和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07。使用时,池主体1的底部102焊接在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07之上。在该复合保温层中,第二防水层206用来防止水渗漏及防止因潮湿导热降温;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07一方面为了防止池主体1的底部102(钢板)凹陷,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焊接池主体1的底部102(钢板)时,高温烧坏底部的其他结构,例如后面将要提到的高密度泡沫苯板210。
保温底2采用双层防水,既保证了保温底2干燥,又促进了保温底2保温,因为潮湿环境会加快导热、散热。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05为双向2-4层钢筋混凝土层,保证了保温底2不会断裂、拉开,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05的上表面还浇筑有肋筋208,该肋筋208呈放射状布置,主要是对池主体1的底部102(钢板)起支承作用,防止池主体1的底部102(钢板)在物料的重压下塌陷,肋筋208和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05均位于第二防水层206的下方。
更为优选的是,第二防水层206的上表面铺设有防辐射铝箔209,防辐射铝箔209用来防止热量向保温底2的底部辐射散失,其可减少70%因辐射而散失的热量,同时用来将保温底2内的温度反射到池主体1中,大量减少向池主体1外的散热途径。
更为优选的是,防辐射铝箔209的上表面铺设有高密度泡沫苯板210,高密度泡沫苯板210位于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07的下方,能够防止对流与热量传导。
三、集热顶
参照图1,集热顶3利用太阳能集热,其包括:集热水箱301和外罩302,集热水箱301在下、外罩302在上,二者密封连接。其中,集热水箱301上设置有热水出口和冷水回收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集热顶3的集热水箱301采用钢板和铝板制成,钢板作底面,铝板做侧面和顶面,底面的内侧焊接有若干道工字钢上翻梁(未图示)、外侧涂有重防腐涂料,顶面的外表面涂有吸热涂料,涂有重防腐涂料的集热水箱301可耐35%硫酸腐蚀,工字钢上翻梁保证了集热水箱301的底面不会凹陷。
当阳光照射到集热水箱301的顶面时,涂有吸热涂料的铝板吸热,并把热量传递到集热水箱301内部的水中,从而加热集热水箱301内的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集热顶3的外罩302采用双中空pc板或者中空钢化玻璃制成,外罩302呈北面高、南面低的坡型结构,坡型结构便于吸热采光,只要有阳光就可以集热,由于干燥空气导热系数最低,仅0.023w/m.k(比泡沫苯板的导热系数0.05w/m.k低50%),所以双中空pc板和中空钢化玻璃密封后,保温效果最好,可以有效减少空气对流与传导散热途径。
冬季及晚上可以在外罩302的外面覆盖铝箔卷帘,以防止温度向外辐射,保住集热水箱301内的温度不散失。
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池,其利用阳光集热,能够把阳光提供的热能存储于集热顶3的集热水箱301中,在池主体1内的物料需要加温时,通过热量交换使物料升温,不再依靠锅炉加热,一方面节约了能源,实现了节能减排,另一方面物料加热不再受产气成本制约,可以实现高温厌氧发酵。
经上万次实验证实,集热顶3利用太阳能集热,集热水箱301的涂有吸热涂料的铝板空载运行温度可达到150℃-200℃,满水后温度可达到85℃-95℃,池主体1在50℃-55℃下高温运行,产气率是2.5--3.5m3/d.m3,而普通池产气率仅0.7m3/d.m3,产气率达到普通池的3倍以上,这是国内外没有的先例。
发酵池保持恒温的过程是:当池主体1内物料的温度降低时,通过控制柜(未图示)及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启动热水循环泵9,把集热水箱301内的高温热水送入侧壁101最内一圈的保温水箱中、热水保温层104中和热水循环盘管103中,进行热水循环,由于发酵池的各水箱和热水循环盘管103都是贯通的,因此池主体1完全被包围在保温水箱中,与此同时启动冷水循环泵10,把各水箱和热水循环盘管103中的低温水送回到集热水箱301内,从而形成冷热水循环;夏季温度过高时,还可以与自来水自动启动连接降温,从而始终保持池主体1内物料恒温。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池还包括:进料排料连体池。
四、进料排料连体池
下面详细介绍进料排料连体池的结构。
参照图2,进料排料连体池5由两圈池壁共同围成,其中,内圈池壁所围成的空间为进料池501,外圈池壁与内圈池壁之间的空间为排料池502。养殖场内的物料经过预处理后,通过地下管道流入到进料池501内,进料池501内的待发酵物料经过位于进料池501上部的搅拌机(未图示)搅拌均匀后,在进料泵(未图示)的带动下,经由进料管503进入到池主体1中,发酵完毕的物料通过排料管504排出到排料池502中,发酵完毕的物料(沼渣与沼液)带有余热高温,能够为进料池501内的待发酵物料增温,以利于向池主体1内进料时物料达到高温恒温产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进料排料连体池5的上方建有阳光房(未图示)。
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池可对人畜禽的粪便、作物秸秆以及餐厨垃圾进行发酵,发酵的类型包括:中温厌氧发酵、高温厌氧发酵。采用高温厌氧发酵时,产气率是传统池的3倍。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池实现了干湿两用,既可以用来进行湿法发酵,又可以进行干法发酵,一池两用,大大提高了发酵池的使用率。
经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池可以一体化建造成任意大小,小到几十立方米,大到几万立方米(属于超大型发酵池),解决了传统沼气池只能建造2500立方米左右的问题,与中小型发酵池相比,不仅产气率得到大幅提高,而且工程造价可以减少两倍以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池,其既可以建造在地上,也可以建造在地下,还可以一部分建造在地上、一部分建造在地下,限制条件少,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当然,发酵池以建在地下为优选,因为地下保温性能好,可以防止寒冷季节冷空气侵袭,从而保证发酵池内的物料正常发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包括:池主体(1)、保温底(2)和集热顶(3),三者密封连接,为发酵提供厌氧环境,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主体(1)的侧壁(101)呈螺旋状,最外一圈设置有保温层,最内一圈采用保温水箱作为池壁,保温水箱中的热水来自集热顶(3),池主体(1)的底部(102)为呈圆弧状且向下凹陷的钢板,所述钢板的内侧铺设有热水循环盘管(103),热水循环盘管(103)内的热水来自集热顶(3),池主体(1)的流道内分段设置有若干搅拌机(4),物料从池主体(1)的最外圈进入到池主体(1)内,在池主体(1)内经过螺旋单向循环厌氧发酵后,从最内圈的底部排出池主体(1),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通过沼气导管进入到储气柜中;
所述保温底(2)呈圆弧状,向下凹陷,大小和凹陷的弧度与池主体(1)的底部(102)保持一致,保温底(2)采用圈梁(201)作为侧壁,圈梁(201)内为复合保温层,所述复合保温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原土夯实层(202)、素混凝土垫层(203)、第一防水层(204)、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05)、第二防水层(206)和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07),池主体(1)的底部(102)焊接在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07)之上;
所述集热顶(3)利用太阳能集热,包括:集热水箱(301)和外罩(302),集热水箱(301)在下、外罩(302)在上,二者密封连接,集热水箱(301)上设置有热水出口和冷水回收口;
池主体(1)中的保温水箱、热水循环盘管(103)以及集热顶(3)中的集热水箱(301)三者是贯通的,集热水箱(301)中的热水通过热水循环泵(9)送入池主体(1)中的保温水箱和热水循环盘管(103)中,形成热水循环,保温水箱和热水循环盘管(103)中的冷水通过冷水循环泵(10)送回集热水箱(301)中,形成冷水循环,热水循环泵(9)和冷水循环泵(10)的启闭由控制柜和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01)的最外圈的保温层包括:热水保温层(104)和空气保温层(105),热水保温层(104)在内、空气保温层(105)在外,热水保温层(104)中的热水来自集热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保温层(105)的中间设置有纸浆板,所述纸浆板的内外两面粘接有防辐射铝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05)为双向2-4层钢筋混凝土层,其上表面还浇筑有肋筋(208),所述肋筋(208)呈放射状布置,肋筋(208)和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05)均位于第二防水层(20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层(206)的上表面铺设有防辐射铝箔(2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铝箔(209)的上表面铺设有高密度泡沫苯板(210),高密度泡沫苯板(210)位于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07)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顶(3)的集热水箱(301)采用钢板和铝板制成,钢板作底面,铝板做侧面和顶面,底面的内侧焊接有若干道工字钢上翻梁、外侧涂有重防腐涂料,顶面的外表面涂有吸热涂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顶(3)的外罩(302)采用双中空pc板或者中空钢化玻璃制成,并且呈北面高、南面低的坡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排料连体池(5),所述进料排料连体池(5)由两圈池壁共同围成,其中,内圈池壁所围成的空间为进料池(501),外圈池壁与内圈池壁之间的空间为排料池(502),进料池(501)内的待发酵物料通过进料管(503)进入到池主体(1)中,发酵完毕的物料通过排料管(504)排出到排料池(502)中,发酵完毕的物料带有余热高温,能够为进料池(501)内的待发酵物料增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排料连体池(5)的上方建有阳光房。
CN201620455308.XU 2016-05-18 2016-05-18 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35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55308.XU CN205635611U (zh) 2016-05-18 2016-05-18 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55308.XU CN205635611U (zh) 2016-05-18 2016-05-18 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35611U true CN205635611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56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55308.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35611U (zh) 2016-05-18 2016-05-18 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356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9281A (zh) * 2016-05-18 2016-07-20 曹秀保 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9281A (zh) * 2016-05-18 2016-07-20 曹秀保 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9281B (zh) 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
CN102533535B (zh) 一种双热能增温型沼气系统
CN201362716Y (zh) 太阳能增温保温沼气池
Nazir Biogas plant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rural areas
CN105567561B (zh) 一种地下式两级厌氧自动高温发酵大中型沼气池
CN112625873A (zh) 一种两相干法厌氧消化发酵系统
CN106010946A (zh) 一种寒区车库式干式沼气发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5635611U (zh) 特大型螺旋式自动高温厌氧发酵池
CN107828649B (zh) 大型全混式厌氧沼气发酵罐热补偿系统及其工艺方法
CN204589167U (zh) 一种新型相变蓄热太阳能助热式地上沼气装置
CN107418882A (zh) 可实现热水系统双级昼夜自循环的相变储能太阳能沼气池
CN2937141Y (zh) 厌氧消化器
CN216550401U (zh) 一种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结合相变蓄能的沼气发酵装置
CN105950446A (zh) 一种利用高温干式厌氧消化处理脱水藻泥和秸秆混合物的装置
CN202945235U (zh) 地下套池二级发酵沼气池
CN201873671U (zh) 阳光大棚沼气制取系统
CN203112586U (zh) 一种沼气工程厌氧发酵系统
CN104593229A (zh) 塑料钢混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
CN207760331U (zh) 一种处理蔬菜尾菜的太阳能户用沼气发酵装置
CN101191116B (zh) 一种组合式沼气发酵池
CN204311055U (zh) 箱式有机废弃物厌氧处理系统
CN109076832A (zh) 一种与沼气池连用的大棚保温系统
CN106047671A (zh) 一种带有循环加热一体化沼气生产装置
CN206232726U (zh) 双列塞流式太阳能厌氧消化器
CN108570407B (zh) 一种适用寒冷地区带增温保温功能一体化沼气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