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27610U - 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27610U
CN205627610U CN201620137096.0U CN201620137096U CN205627610U CN 205627610 U CN205627610 U CN 205627610U CN 201620137096 U CN201620137096 U CN 201620137096U CN 205627610 U CN205627610 U CN 205627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nozzle
absorption tower
alkali method
circulatory 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370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官积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Pu L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官积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官积猛 filed Critical 官积猛
Priority to CN2016201370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27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27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276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再生池、沉淀池、循环池和板框压滤机,所述的沉淀池包括阻隔装置,所述的阻隔装置设置在进浆口前方,该阻隔装置下端设有大颗粒过滤层,该阻隔装置和大颗粒过滤层将沉淀池分隔有沉淀腔和过滤腔,所述的过滤腔上方设有压力喷嘴,所述的喷淋装置与循环池连接,所述的冲洗装置与水罐连接;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稳定性好、资源再次利用效果明显、脱硫效果好的双碱法脱硫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是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是为了克服石灰石-石膏湿法中脱硫塔容易结垢和堵塞的缺点发展而来的,但现有的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中,资源再次利用较低;脱硫产物进入再生池后还原不完全,导致循环使用时降低脱硫效果,稳定性较差;而且目前的双碱法脱硫装置大多存在脱硫产物氧化结晶不完全而难以脱水,且杂质过多而难以综合利用。
双碱法脱硫过程中容易产生石膏或氢氧化钙等物质,混水比较浓稠,容易进入循环池,导致后续的工序带来不便,而且沉淀池内壁容易越积越厚,不能及时的清洁,最终影响沉淀池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情况提供一种稳定性好、资源再次利用效果明显、沉淀池清洁方便、脱硫效果好的双碱法脱硫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再生池、沉淀池、循环池和板框压滤机,所述的吸收塔的下方设有进烟口,上方设有出烟口,所述的吸收塔内分别设有喷淋装置和冲洗装置,所述的循环池与钠碱罐连接,所述的再生池与石灰罐连接,所述的再生池与吸收塔底部相连接,该再生池一侧与加药池相连接,所述的再生池上设有氧化风机,所述的沉淀池通过进浆口与加药池连接,沉淀池通过出液口与循环池连接,沉淀池通过浆料出口与出板框压滤机相连接,所述的沉淀池包括阻隔装置,所述的阻隔装置设置在进浆口前方,该阻隔装置下端设有大颗粒过滤层,该阻隔装置和大颗粒过滤层将沉淀池分隔有沉淀腔和过滤腔,所述的过滤腔上方设有压力喷嘴,所述的喷淋装置与循环池连接,所述的冲洗装置与水罐连接。
上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中,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连通管、放射性喷管、导烟板和环形管,所述的放射性喷管上端与连通管连接,该放射性喷管下端与导烟板相对应。
上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中,所述的环形管围绕在吸收塔外侧,该环形管通过连通管与循环池连接,所述的环形管与塔壁喷头连接,所述的塔壁喷头设置在吸收塔内壁。
上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中,所述的阻隔装置上设有双头喷嘴,所述的双头喷嘴一端与沉淀腔相对应,另一端与过滤腔相对应。
上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中,所述的冲洗装置包括喷洒板,所述的喷洒板上设有多个冲洗喷嘴,所述的冲洗喷嘴与滤尘罩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滤尘罩下端为滤层,所述的喷洒板下方设有相对应的冲洗板,该喷洒板与水罐连接。
上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中,所述的冲洗喷嘴上设有第一卡条,所述的滤尘罩内壁设有与第一卡条相配合的第二卡条,冲洗喷嘴和滤尘罩通过第一卡条、第二卡条拆卸连接。
上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中,所述的加药池上设有搅拌装置。
上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中,所述的循环池通过两个管道与板框压滤机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中,所述的进烟口上方设有挡流板,所述的挡流板固定在吸收塔内壁。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喷淋装置可充分与烟气接触,提高脱硫效果,再生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加药池,可充分使脱硫产物还原,提高稳定性;沉淀池通过大颗粒过滤层可防止其他杂质等进入循环池,双头喷嘴和压力喷嘴可用于清理沉淀池内部,防止堵塞;脱硫 产物氧化结晶、杂质或砂石混合物可通过板框压滤机综合利用,资源的二次利用效果明显;冲洗喷嘴和滤尘罩拆卸连接,可方便将滤尘罩拆除清洗,防止喷嘴长期使用被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环形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滤尘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吸收塔1、进烟口2、导烟板3、放射性喷管4、冲洗板5、连通管6、喷洒板7、出烟口8、水罐9、反冲洗手泵10、再生池11、石灰罐12、氧化风机13、加药池14、搅拌器15、沉淀池16、循环池17、钠碱罐18、排浆泵19、板框压滤机20、循环泵21、环形管22、塔壁喷头23、挡流板24、进浆口25、出液口26、阻隔装置27、大颗粒过滤层28、双头喷嘴29、压力喷嘴30、沉淀腔31、过滤腔32、浆料出口33、冲洗喷嘴34、滤尘罩35、第一卡条36、第二卡条37、滤层38。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1、再生池11、沉淀池16、循环池17和板框压滤机20,所述的吸收塔1的下方设有进烟口2,上方设有出烟口8,所述的进烟口2上方设有挡流板24,所述的挡流板24固定在吸收塔1内壁,所述的吸收塔1内分别设有喷淋装置和冲洗装置,所述的循环池17与钠碱罐18连接,所述的再生池11与石灰罐12连接,所述的再生池11与吸收塔1底部相连接,该再生池11一侧与加药池14相连接,所述的再生池11上设有氧化风机13,所述的沉淀池16通过进浆口25与加药池14连接,沉淀池16通过出液口26与循环池17连接,沉淀池16通过浆料出口33与出板框压滤机20相连接,该浆料出口33上设有排浆泵19,所述的沉淀池16包括阻隔装置27,所述的阻隔装置27设置在进浆口25前方,该阻隔装置27下端设有大颗粒过滤层28,该阻隔装置27和大颗粒过滤层28将沉淀池16分隔有沉淀腔31和过滤腔32,所述的过滤腔32上方设有多个压力喷嘴30,该压力喷嘴30垂直向下,与大颗粒过滤层28相对应,所述的阻隔装置27上设有双头喷嘴29,所述的双头喷嘴29一端与沉淀腔31相对应,另一端与过滤腔32相对应,所述的加药池14上设有搅拌装置15,所述的喷淋装置与循环池17连接,该喷淋装置通过循环泵21与循环池17 连接,,所述的冲洗装置与水罐9连接,所述的循环池17通过两个管道与板框压滤机20相连接。
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连通管6、放射性喷管4、导烟板3和环形管22,所述的连通管6设有四条分管,所述的放射性喷管4上端与连通管6连接,该放射性喷管4分别与相对应的分管相通,所述的放射性喷管4下端与导烟板3相对应,所述的环形管22围绕在吸收塔1外侧,该环形管22通过连通管与循环池17连接,所述的环形管22与塔壁喷头23连接,所述的塔壁喷头23设置在吸收塔内壁。
所述的冲洗装置包括喷洒板7,所述的喷洒板7上设有多个冲洗喷嘴34,所述的冲洗喷嘴34与滤尘罩35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滤尘罩35下端为滤层38,所述的喷洒板7下方设有相对应的冲洗板5,该喷洒板7与水罐9连接,所述的冲洗喷嘴34上设有第一卡条36,所述的滤尘罩35内壁设有与第一卡条36相配合的第二卡条37,冲洗喷嘴34和滤尘罩35通过第一卡条36、第二卡条37拆卸连接,可方便将滤尘罩35拆除清洗,防止喷嘴长期使用被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喷淋装置可充分与烟气接触,提高脱硫效果,再生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加药池,可充分使脱硫产物还原,提高稳定性, 而且脱硫产物氧化结晶、杂质或砂石混合物可通过板框压滤机综合利用,资源的二次利用效果明显。

Claims (9)

1.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1)、再生池(11)、沉淀池(16)、循环池(17)和板框压滤机(20),所述的吸收塔(1)的下方设有进烟口(2),上方设有出烟口(8),所述的吸收塔(1)内分别设有喷淋装置和冲洗装置,所述的循环池(17)与钠碱罐(18)连接,所述的再生池(11)与石灰罐(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池(11)与吸收塔(1)底部相连接,该再生池(11)一侧与加药池(14)相连接,所述的再生池(11)上设有氧化风机(13),所述的沉淀池(16)通过进浆口(25)与加药池(14)连接,沉淀池(16)通过出液口(26)与循环池(17)连接,沉淀池(16)通过浆料出口(33)与出板框压滤机(20)相连接,所述的沉淀池(16)包括阻隔装置(27),所述的阻隔装置(27)设置在进浆口(25)前方,该阻隔装置(27)下端设有大颗粒过滤层(28),该阻隔装置(27)和大颗粒过滤层(28)将沉淀池(16)分隔有沉淀腔(31)和过滤腔(32),所述的过滤腔(32)上方设有压力喷嘴(30),所述的喷淋装置与循环池(17)连接,所述的冲洗装置与水罐(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连通管(6)、放射性喷管(4)、导烟板(3)和环形管(22),所述的放射性喷管(4)上端与连通管(6)连接,该放射性喷管(4)下端与导烟板(3)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管(22)围绕在吸收塔(1)外侧,该环形管(22)通过 连通管与循环池(17)连接,所述的环形管(22)与塔壁喷头(23)连接,所述的塔壁喷头(23)设置在吸收塔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隔装置(27)上设有双头喷嘴(29),所述的双头喷嘴(29)一端与沉淀腔(31)相对应,另一端与过滤腔(32)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洗装置包括喷洒板(7),所述的喷洒板(7)上设有多个冲洗喷嘴(34),所述的冲洗喷嘴(34)与滤尘罩(35)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滤尘罩(35)下端为滤层(38),所述的喷洒板(7)下方设有相对应的冲洗板(5),该喷洒板(7)与水罐(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洗喷嘴(34)上设有第一卡条(36),所述的滤尘罩(35)内壁设有与第一卡条(36)相配合的第二卡条(37),冲洗喷嘴(34)和滤尘罩(35)通过第一卡条(36)、第二卡条(37)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药池(14)上设有搅拌装置(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池(17)通过两个管道与板框压滤机(20)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烟口(2)上方设有挡流板(24),所述的挡流板(24)固定在吸收塔(1)内壁。
CN201620137096.0U 2016-02-23 2016-02-23 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27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7096.0U CN205627610U (zh) 2016-02-23 2016-02-23 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7096.0U CN205627610U (zh) 2016-02-23 2016-02-23 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27610U true CN205627610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76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3709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27610U (zh) 2016-02-23 2016-02-23 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276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0505A (zh) * 2017-04-14 2017-06-2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过滤沉淀方法
CN108380034A (zh) * 2018-05-14 2018-08-10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塔外循环的双碱法烟气脱硫系统及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0505A (zh) * 2017-04-14 2017-06-2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过滤沉淀方法
CN108380034A (zh) * 2018-05-14 2018-08-10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塔外循环的双碱法烟气脱硫系统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27610U (zh) 一种双碱法脱硫系统
CN204768713U (zh) 一种方便固液分离的反应釜
CN204310884U (zh) 一种易冲洗拆卸式过滤装置
CN208275059U (zh) 一种锂电正极前驱体材料的高效洗涤器
CN211051493U (zh) 一种反应釜的固液分离机构
CN203999122U (zh) 化粪池
CN110559974A (zh) 一种反应釜的固液分离机构
CN20469948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器
CN209237512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双仓式过滤槽
CN104436774B (zh) 机械过滤器
CN204079745U (zh) 一种新型叠螺脱水机
WO2016124026A1 (zh) 一种可回收过滤器
CN2506332Y (zh) 连续式内循环砂滤装置
CN205875296U (zh) 一种厨房清理井
CN208650184U (zh) 一种具备污水处理功能的洗碗池
CN103933849B (zh) 气体净化系统
CN219751935U (zh) 一种造纸污水处理装置
CN205287857U (zh) 一种自冲式净水器
CN216273459U (zh) 一种用于化学专业的废液处理装置
CN205953705U (zh) 一种水泥适配槽的清洗废水循环系统
CN210065381U (zh) 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装置
CN219023573U (zh) 云母粉尘回收处理系统
CN212188145U (zh) 一种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
CN214571157U (zh) 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3253126U (zh) 一种柠檬酸三辛酯的油水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4

Address after: 528226 Guangdong 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lion mountain town Baisha bridge soil name "Dagang" self - made workshop No. 2

Patentee after: Foshan Pu L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226, Nanhai District, Guangdong City, Foshan Province, lion Town, Luo village, North Lake Road three, Southern China (International) light source lighting City, block C, 534-537

Patentee before: Guan Jim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