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26893U - 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26893U
CN205626893U CN201620455200.0U CN201620455200U CN205626893U CN 205626893 U CN205626893 U CN 205626893U CN 201620455200 U CN201620455200 U CN 201620455200U CN 205626893 U CN205626893 U CN 205626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carriage
oral cavity
upper bracket
training
shelly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552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计海霞
龚桂平
刘安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04552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26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26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268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包括壳状本体,壳状本体前端设有一个开口,壳状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轴,固定轴上连接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的后端套装在固定轴上、前端从壳状本体前端的开口处延伸出来,通过一个张紧机构将上支架和下支架撑开呈V型状,上支架的前端连接有一个上牙套,下支架的前端连接有一个下牙套,上牙套的上端面和下牙套的下端面均设有用于与人体的上牙冠和下牙冠呈咬合匹配的咬合凹槽;壳状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训练棒,训练棒沿前后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紧凑,构思巧妙,训练效果好,且该训练器小巧轻便,可通过在挂绳环上挂一个挂绳,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
背景技术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期有29%-64%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常常导致脱水、饮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从而造成严重的医疗和社会问题。因此针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包括壳状本体,所述壳状本体前端设有一个开口,所述壳状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连接有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后端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前端从所述壳状本体前端的开口处延伸出来,通过一个张紧机构将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撑开呈V型状,所述上支架的前端连接有一个上牙套,所述下支架的前端连接有一个下牙套,所述上牙套的上端面和下牙套的下端面均设有用于与人体的上牙冠和下牙冠呈咬合匹配的咬合凹槽;所述壳状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训练棒,所述训练棒沿前后方向延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训练棒的前端伸出所述壳状本体的前端,且所述训练棒的前端呈圆球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状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伸出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训练棒的后段上设有一段外螺纹段,所述训练棒的外螺纹段穿过所述固定块的安装孔后通过螺母进行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张紧机构为一个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通过所述扭转弹簧将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撑开。
所述下支架的截面成U型状,所述下支架形成U型凹槽,所述下支架的后端设有供所述固定轴穿过的下安装孔,所述上支架的后端设有供所述固定轴穿过的上安装孔,所述上支架后端嵌入所述下支架后端的U型凹槽内,且所述上安装孔和所述下安装孔同圆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状本体的后端设有一个挂绳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训练棒为塑料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牙套和下牙套均为软塑胶套。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其通过张紧机构将上支架和下支架撑开,从而将上牙套和下牙套撑开,方便患者咬紧上下牙套做对抗阻力的咬合运动,有利于锻炼口腔周围肌肉;其壳状本体两侧设置有训练棒,方便患者做触碰训练棒前端的伸舌训练,锻炼患者的舌肌;训练棒后段设置螺纹结构,可对训练棒进行长短的调节,从而对舌肌的训练强度进行调控;挂绳设计,可方便二人配合练习,练习时患者咬紧上下牙套,另外一人牵拉挂绳,让患者做抗阻力咬合运动;结构简单紧凑,构思巧妙,训练效果好,且该训练器小巧轻便,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架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挂绳环、2固定轴、3固定块、4扭转弹簧、5下支架、6上支架、7训练棒、8上牙套,9下牙套,10咬合凹槽,11壳状本体,12安装孔,13U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包括壳状本体11,壳状本体11的后端设有一个挂绳环1,可在该挂绳环1上挂一个挂绳,方便携带。
壳状本体11前端设有一个开口,壳状本体11上设置有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轴2,固定轴2上连接有上支架6和下支架5,上支架6和下支架5的后端套装在固定轴2上、前端从壳状本体11前端的开口处延伸出来,通过一个张紧机构将上支架6和下支架5撑开呈V型状,张紧机构可以为一个扭转弹簧4,扭转弹簧4套装在固定轴2上,通过扭转弹簧4将上支架6和下支架5撑开。
同时参见图3、图4,下支架5的截面成U型状,下支架5形成U型凹槽13,下支架5的后端设有供固定轴2穿过的下安装孔12,上支架6的后端设有供固定轴2穿过的上安装孔12,上支架6后端嵌入下支架5后端的U型凹槽13内,且上安装孔12和下安装孔12安装时同圆心。
上支架6的前端连接有一个上牙套8,下支架5的前端连接有一个下牙套9,上牙套8的上端面和下牙套9的下端面均设有用于与人体的上牙冠和下牙冠呈咬合匹配的咬合凹槽10,上牙套8和下牙套9均为软塑胶套,质地柔软,避免对牙龈造成损伤。
壳状本体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训练棒7,训练棒7为塑料棒,训练棒7沿前后方向延伸,训练棒7的前端伸出壳状本体11的前端,且训练棒7的前端呈圆球状。壳状本体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伸出的固定块3,固定块3上设有安装孔12,训练棒7的后段上设有一段外螺纹段,训练棒7的外螺纹段穿过固定块3的安装孔12后通过螺母进行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其上支架6和下支架5以扭转弹簧4支撑,从而将上牙套8和下牙套9撑开,方便让患者做对抗阻力的咬合练习,有利于锻炼口腔周围肌肉。壳状本体11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训练棒7,训练棒7的前端呈圆球状,可让患者做触碰圆球的伸舌训练,锻炼患者的舌肌。且训练棒7的外螺纹段穿过固定块3的安装孔12后通过螺母进行螺纹连接,此种螺纹连接方式,可对训练棒7向前端伸出的长度进行调节,以便对舌肌训练的强度进行调节,适用范围广泛。此外,通过在挂绳环1上挂一个挂绳,既可让训练器携带更方便,又可方便二人配合练习,练习时患者咬紧上下牙套,另外一人牵拉挂绳,让患者做抗阻力咬合运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状本体,所述壳状本体前端设有一个开口,所述壳状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连接有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后端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前端从所述壳状本体前端的开口处延伸出来,通过一个张紧机构将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撑开呈V型状,所述上支架的前端连接有一个上牙套,所述下支架的前端连接有一个下牙套,所述上牙套的上端面和下牙套的下端面均设有用于与人体的上牙冠和下牙冠呈咬合匹配的咬合凹槽;所述壳状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训练棒,所述训练棒沿前后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棒的前端伸出所述壳状本体的前端,且所述训练棒的前端呈圆球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伸出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训练棒的后段上设有一段外螺纹段,所述训练棒的外螺纹段穿过所述固定块的安装孔后通过螺母进行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为一个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通过所述扭转弹簧将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撑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的截面成U型状,所述下支架形成U型凹槽,所述下支架的后端设有供所述固定轴穿过的下安装孔,所述上支架的后端设有供所述固定轴穿过的上安装孔,所述上支架后端嵌入所述下支架后端的U型凹槽内,且所述上安装孔和所述下安装孔同圆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本体的后端设有一个挂绳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棒为塑料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套和下牙套均为软塑胶套。
CN201620455200.0U 2016-05-17 2016-05-17 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26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55200.0U CN205626893U (zh) 2016-05-17 2016-05-17 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55200.0U CN205626893U (zh) 2016-05-17 2016-05-17 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26893U true CN205626893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56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5520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26893U (zh) 2016-05-17 2016-05-17 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2689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2864A (zh) * 2019-01-25 2019-04-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下颌骨运动功能恢复训练器
CN110975229A (zh) * 2019-12-11 2020-04-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用于鼻咽癌放疗后张口训练工具
CN113181597A (zh) * 2021-03-26 2021-07-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卧床病人吞咽训练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2864A (zh) * 2019-01-25 2019-04-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下颌骨运动功能恢复训练器
CN109662864B (zh) * 2019-01-25 2023-09-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下颌骨运动功能恢复训练器
CN110975229A (zh) * 2019-12-11 2020-04-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用于鼻咽癌放疗后张口训练工具
CN110975229B (zh) * 2019-12-11 2021-04-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用于鼻咽癌放疗后张口训练工具
CN113181597A (zh) * 2021-03-26 2021-07-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卧床病人吞咽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26893U (zh) 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器
CN208274641U (zh) 一种带面罩的开口器
CN204293121U (zh) 一种口腔科用撑开器
CN205832117U (zh) 一种用于视力恢复的训练装置
CN205094493U (zh) 一种彩超科专用床
WO2015106585A1 (zh) 一种耳部按摩器
CN206852768U (zh) 一种可提高眼部舒适度的弱视治疗仪
CN209827144U (zh) 一种中医理疗用配重牵引装置
CN210728584U (zh) 一种康复科用手部训练器
CN108743294B (zh) 一种背部按摩设备
CN208355465U (zh) 一种无菌电极
CN202161428U (zh) 一种口腔吸水管
CN204765545U (zh) 牙医窥视镜
CN205391143U (zh) 一种预防感染的手术拉钩
CN204121676U (zh) 上肢体康复训练器
CN205948289U (zh) 一种上肢与肩关节肌力康复滑轮吊环训练器
CN2865618Y (zh) 一种助勃栓
CN204600519U (zh) 一种新型听诊器
CN205729639U (zh) 一种移动式医用护理装置
CN204972101U (zh) 一种个体化治疗颈椎牵引椅
CN208552168U (zh) 可调节式颈椎牵引弓
CN204600958U (zh) 一种儿科护理床
CN205145253U (zh) 小儿肩背式可伸缩输液架
CN209236735U (zh) 一种康复科牵引治疗装置
CN105395161A (zh) 产科用观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