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23606U - 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23606U
CN205623606U CN201620438446.7U CN201620438446U CN205623606U CN 205623606 U CN205623606 U CN 205623606U CN 201620438446 U CN201620438446 U CN 201620438446U CN 205623606 U CN205623606 U CN 205623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p irrigation
cave
irrigation system
liquid manure
equipment ba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384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坤
赵丰云
郁松林
刘光财
王东杰
王金鑫
孙军利
赵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stone giant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Li
Original Assignee
于坤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于坤 filed Critical 于坤
Priority to CN2016204384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23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23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23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其包括由水泵、主管、过滤器、施肥器、水表、控制阀、滴灌管、毛管和地下穴滴管构成的滴灌系统,还包括供氧机构,所述供氧机构包括充气装置,在所述主管与滴灌管之间设有进气口,充气装置通过输气管连接至进气口,为植株根部注入氧气。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实用,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设计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滴灌技术解决葡萄果实转色及品质的改善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地下穴贮滴灌技术,将地下滴灌和加气灌溉结合起来,在灌溉水的同时加以氧气的供应,提高植株的有氧呼吸,加快根系生长。

Description

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灌溉的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植物的根系需要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来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和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缺氧会导致根系呼吸作用减弱,由有氧呼吸转换为无氧呼吸,根系生长停止,离子运移减慢,根系液流失控,进而影响整个植株的生长。地下滴灌条件下由于滴头的不断冲刷,植物根系缺氧现象尤其明显,Silberbush 等研究了滴灌条件下土壤灌层中氧气的分布情况,发现滴头中心区域的氧气扩散率(oxygen division rate)最低。因此,如何改变地下滴灌中根系土壤气体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向根际加气的方法来改变土壤气体环境,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Bhattarai 等利用地下滴灌系统把过氧化氢加入南瓜根际进行灌溉,与对照相比,南瓜数量增加了29%,产量增加了25%;Goorahoo等通过文丘里计加气,加气处理瓜果数提高13%,产量提高了18%;Saiful、Boru、Czyz等的研究也认为,采用加气处理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产量。赵旭等认为加气栽培可显著改善番茄根际加气环境,提高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吸收能力,增加番茄产量。因此,本实用新型积极探索出了一套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在滴灌的同时为植株根部供氧,提高植株的有氧呼吸,加快根系生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包括由水泵、主管、过滤器、施肥器、水表、控制阀、滴灌管、毛管和地下穴滴管构成的滴灌系统,还包括供氧机构,所述供氧机构包括充气装置,在所述主管与滴灌管之间设有进气口,充气装置通过输气管连接至进气口,为植株根部注入氧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氧机构还包括调控装置、太阳能板和导线,太阳能板通过导线连接至调控装置,调控装置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的充气装置,太阳能板为调控装置提供电源,调控装置控制充气装置的工作,及时补充氧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 供氧机构还包括定时器,定时器置于连接调控装置与充气装置的导线上,通过时间的设定,可以间歇性对充气装置中的氧气浓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主管与滴灌管之间还设有一控制阀,可以及时关闭供氧机构对植株根部的输出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该设备还包括补光灯,补光灯通过导线连接至调控装置,及时地为植株提供光照,加快葡萄等时令水果的成熟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实用,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设计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滴灌技术解决葡萄果实转色及品质的改善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地下穴贮滴灌技术,将地下滴灌和加气灌溉结合起来,在灌溉水的同时加以氧气的供应,提高植株的有氧呼吸,加快根系生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泵、2-主管、3-过滤器、4-施肥器、5-水表、6-控制阀、7-进气口、8-输气管、9-充气装置、10-太阳能板、11-导线、12-补光灯、13-调控装置、14-定时器、15-毛管、16-地下穴滴管、17-滴灌管。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没有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零部件和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或若干处进行标示。
请结合参考图1,下面就通过这个给出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包括由水泵1、主管2、过滤器3、施肥器4、水表5、控制阀6、滴灌管17、毛管15和地下穴滴管16构成的滴灌系统,还包括供氧机构,所述供氧机构包括充气装置9,在所述主管与滴灌管之间设有进气口7,充气装置通过输气管8连接至进气口,为植株根部注入氧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氧机构还包括调控装置13、太阳能板10和导线11,太阳能板通过导线连接至调控装置,调控装置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的充气装置9,太阳能板为调控装置提供电源,调控装置控制充气装置的工作,及时补充氧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 供氧机构还包括定时器14,定时器置于连接调控装置13与充气装置9的导线上,通过时间的设定,可以间歇性对充气装置中的氧气浓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主管2与滴灌管17之间还设有一控制阀,可以及时关闭供氧机构对植株根部的输出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该设备还包括补光灯12,补光灯通过导线连接至调控装置13,及时地为植株提供光照,加快葡萄等时令水果的成熟速度。
以上仅以举例方式来详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这些个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并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5)

1.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包括由水泵(1)、主管(2)、过滤器(3)、施肥器(4)、水表(5)、控制阀(6)、滴灌管(17)、毛管(15)和地下穴滴管(16)构成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氧机构,所述供氧机构包括充气装置(9),在所述主管与滴灌管之间设有进气口(7),充气装置通过输气管(8)连接至进气口,为植株根部注入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机构还包括调控装置(13)、太阳能板(10)和导线(11),太阳能板通过导线连接至调控装置,调控装置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的充气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供氧机构还包括定时器(14),定时器置于连接调控装置(13)与充气装置(9)的导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管(2)与滴灌管(17)之间还设有一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补光灯(12),补光灯通过导线连接至调控装置(13)。
CN201620438446.7U 2016-05-15 2016-05-15 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 Active CN205623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8446.7U CN205623606U (zh) 2016-05-15 2016-05-15 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8446.7U CN205623606U (zh) 2016-05-15 2016-05-15 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23606U true CN205623606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60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38446.7U Active CN205623606U (zh) 2016-05-15 2016-05-15 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2360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5353A (zh) * 2016-11-02 2017-01-11 石河子大学 地下穴贮滴灌组件和一体化地下穴贮滴灌系统
CN108738611A (zh) * 2018-06-08 2018-11-06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臭氧水的大蒜种植肥水一体化滴灌系统
CN109349020A (zh) * 2018-10-16 2019-02-19 张古权 一种基于加气的西红柿的大棚种植方法
CN110839651A (zh) * 2019-11-21 2020-02-2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毛葡萄生根剂以及毛葡萄扦插育苗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5353A (zh) * 2016-11-02 2017-01-11 石河子大学 地下穴贮滴灌组件和一体化地下穴贮滴灌系统
CN108738611A (zh) * 2018-06-08 2018-11-06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臭氧水的大蒜种植肥水一体化滴灌系统
CN108738611B (zh) * 2018-06-08 2023-06-02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臭氧水的大蒜种植肥水一体化滴灌系统
CN109349020A (zh) * 2018-10-16 2019-02-19 张古权 一种基于加气的西红柿的大棚种植方法
CN110839651A (zh) * 2019-11-21 2020-02-2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毛葡萄生根剂以及毛葡萄扦插育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23606U (zh) 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水肥气一体化设备
CN206078438U (zh) 一种补光型半气雾栽培装置
CN102765797B (zh) 灌溉水增氧设备
CN205623607U (zh) 基于地下穴贮滴灌系统的根际注氧和二氧化碳一体化设备
CN204259549U (zh) 室内滴灌农作物灌溉装置
CN107969205A (zh) 一种滴灌水肥氧一体活化增效灌溉装置
CN105993873A (zh) 一种滴灌式基质培黑番茄种植工艺
CN205912630U (zh) 一种茄果类蔬菜的栽培系统
CN110226509A (zh) 一种气雾栽培装置
CN202823183U (zh) 灌溉水增氧设备
CN203952040U (zh) 深液流循环式气液栽培一体装置
CN202663915U (zh) 封闭式植物栽培装置
CN204518752U (zh) 一种烤烟水培实验装置
CN206042946U (zh) 输水送肥式藤蔓植物用绳架
CN203194143U (zh) 一种水肥气灌溉设备
CN204968847U (zh) 一种喷雾式供液栽培种植系统
CN207948459U (zh) 一种全自动一体化种植植物墙
CN201430824Y (zh) 一种植物营养液气雾式供给系统
CN206323779U (zh) 基于智慧网络的滴灌水肥气一体化设备
CN207185522U (zh) 一种营养液循环式无土栽培系统
CN205567196U (zh) 一种霍山石斛布袋种植架
CN201709208U (zh) 一种栽培蔬菜的水耕系统
CN108849456A (zh) 水培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
CN201004876Y (zh) 一种重力滴灌装置
CN204837237U (zh) 光强可调的作物光照系统及作物土培培养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19

Address after: The 843300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regiment eight original build in Alar City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stone giant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Li

Address before: 832003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ive college of Shihezi municipality,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rovince, Shihezi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Yu K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