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22537U - 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22537U
CN205622537U CN201620191229.2U CN201620191229U CN205622537U CN 205622537 U CN205622537 U CN 205622537U CN 201620191229 U CN201620191229 U CN 201620191229U CN 205622537 U CN205622537 U CN 205622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shell
container
control device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12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航
戴国权
陈扬
邹志刚
黎林
周立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Yang Smart Ene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ngyang Longyuan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ngyang Longyuan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ngyang Longyuan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912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22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22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22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包括一集装箱式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抗器柜、变流器柜,电抗器柜、变流器柜排列成一字型设置在外壳内的中部,电抗器柜及变流器柜与集装箱外壳距离充足,装配容易,也有充足的空间进行后期维修,集装箱内设备的布局也较为美观,另外,选用多台空调对电抗器柜和变流器柜进行散热,多角度对集装箱外壳内部进行制冷,可以兼顾到外壳内各个设备的散热需求,更充分地对各个设备进行散热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逆变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日益被人们重视,由于陆地上经济并可开发的风力资源越来越少,风电场的建设逐渐从陆地向海上发展,海上风电场的能量效益比陆地风电场高20%-40%,海上风电场具有风湍流强度小,风切变小,风电场建设受噪音、景观、鸟类、电磁波等问题限制少,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等优势,因此,海上风电已经成为未来风电开发的主战场。
3MW海上风电属于大型的风力发电装置,与其配套的逆变控制装置是由3MW变流器(4)、电抗器(3)组成的一个集装箱,如图1、图2所示,旧式的逆变控制装置中的电抗器(3)放在集装箱的一角,电抗器(3)与集装箱外壳(1)之间的距离较少,电抗器(3)被吊进集装箱中安装时,容易碰到外壳(1),另外电抗器(3)放在角落里,电抗器(3)靠近集装箱外壳(1)一边的侧板比较难于打开,后期的维护比较困难。
在散热方面,集装箱中的设备总的发热量为30KW,旧式的逆变控制装置中的散热装置选用1台35KW风冷机柜(5),如图1、图2所示,旧式的控制装置中电抗器(3)设置在外壳(1)的一角,变流器(4)设置在外壳(1)的中部,风冷机柜(5)设置在变流器(4)一侧并向变流器(4)送风散热,风冷机柜(5)上端设置有离心风机(51),离心风机(5)将设备发出来的热风带入风冷机柜(51),经过集装箱外冷风冷却后,再从风冷机柜(5)的下端将冷风带入集装箱给集装箱散热,此方式导致靠近风冷机柜(5)的变流器(4)散热良好,而离风冷机柜(5)较远的电抗器(4)散热不充分,严重情况会使整个风场出现停运风险。
在防腐方面,旧的集装箱外壳(1)采用corten A的钢材材质,外壳(1)冲剪前先进行整板打砂处理,喷砂除锈至Sa2级,外壳(1)上设置有防腐涂层(2),防腐涂层(2)从内到外依次由80um环氧磷酸锌底漆、180um环氧云铁漆、40um聚氨酯面漆、60um氟碳涂料组成,然而外壳(1)仍然存在腐蚀的风险;
在排线布局方面,旧式的逆变控制装置内的电缆设置在集装箱底部的电缆线槽内,这些线槽直接放在集装箱底部,此设计电缆走线杂乱,整体布局不太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简便、散热好、防腐性好、排线布局合理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包括一集装箱式外壳、外壳表面的防腐涂层、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抗器柜、变流器柜,该电抗器柜与变流器柜电性连接,所述电抗器柜、变流器柜排列成一字型设置在外壳内的中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降温系统,该降温系统用于对电抗器柜、变流器柜降温,所述防腐涂层从内到外依次由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漆、聚氨酯面漆、氟碳隔热涂料组成,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用于电缆走线的镂空层。
所述降温系统包括三台空调及其散热风机,其中两台空调分别设置在变流器柜一侧用于对变流器柜降温,另一台空调设置在电抗器柜一侧用于对电抗器柜降温,该散热风机设置在外壳外部。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配电箱,该配电箱与装置外部的配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降温系统与配电箱电性连接。
本控制装置还包括有用于监测降温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与配电箱、降温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和消防系统,该消防系统分别与吸气式感烟探测器、配电箱电性连接。
本控制装置还包括刹车电阻柜,该刹车电阻柜设置在外壳内并且与配电箱电性连接。
所述镂空层中设置有支撑构架,该支撑构架上部设置有活动隔板。
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与变流器柜配套的用于对变流器柜降温的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集装箱外壳内的电抗器柜和变流器柜排列成一字型设置在外壳的中部,电抗器柜及变流器柜与集装箱外壳距离充足,因此通过吊臂吊装时比较容易,也有充足的空间进行后期维修,集装箱内设备的布局也较为美观,设备间的电缆连接较为方便。
在散热方面,本设计选用三台5P空调,两台空调分别设置在变流器柜一侧用于对变流器柜降温,一台空调设置在电抗器柜一侧用于对电抗器柜降温,多角度对集装箱外壳内部进行制冷,可以兼顾到外壳内各个设备的散热需求,更充分地对各个设备进行散热处理,另外,外壳内设置有监控系统,用户通过监控系统记录可以了解空调的运行情况。空调出现故障,可以通过监控系统检测出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空调进一步损坏。用户还可利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空调各部件(压缩机、风机、加热器、加湿器、去湿器、滤网等) 的运行状态与参数,并可远程修改设置与开关空调。
防腐涂层从内到外依次由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漆、聚氨酯面漆、氟碳隔热涂料组成,选用环氧富锌底漆,加厚环氧云铁漆,防锈能力更强,并且表面改用氟碳隔热涂料,此涂料形成的高反射膜能够反射80%以上太阳红外线,阻挡了热辐射穿过涂层,抑制了热传导。
集装箱外壳底部设置了用于电缆走线的镂空层,使排线更加合理,方便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传统逆变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传统逆变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逆变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逆变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逆变控制装置包括一集装箱式外壳、外壳1表面的防腐涂层2、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电抗器柜3、变流器柜4,该电抗器柜3与变流器柜4电性连接。本逆变控制装置的改进点在于:
在设备布局方面,电抗器柜3、变流器柜4排列成一字型设置在外壳1内的中部,电抗器柜3、变流器柜4设置在集装箱外壳1内,外壳1内还设置有与变流器柜4配套的用于对变流器柜4降温的水泵41,外壳1内设置有降温系统5、配电箱7、刹车电阻柜10,该配电箱7与装置外部的配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配电箱7分别与降温系统5、刹车电阻柜10电性连接,电抗器柜3及变流器柜4与集装箱外壳1距离充足,因此通过吊臂吊装时比较容易,也有充足的空间进行后期维修,集装箱内设备的布局也较为美观,设备间的电缆连接较为方便。
在散热方面,外壳1内设置有降温系统5,该降温系统5用于对电抗器柜3、变流器柜4降温,本实施例中的降温系统5选用三台5P空调51及其散热风机52,两台空调51分别设置在变流器柜4一侧用于对变流器柜4降温,一台空调51设置在电抗器柜3一侧用于对电抗器3降温,散热风机52设置在外壳1外部,多角度对集装箱外壳1内部进行制冷,可以兼顾到外壳1内各个设备的散热需求,更充分地对各个设备进行散热处理,外壳1内还设置有监控系统8,该监控系统8分别与降温系统5、配电箱7电性连接,用户通过监控系统8记录可以了解空调51的运行情况。当空调51出现故障时,用户可以通过监控系统8检测出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空调51进一步损坏。用户还可利用监控系统8实时监控空调51各部件(压缩机、风机、加热器、加湿器、去湿器、滤网等) 的运行状态与参数,并可远程修改设置与开关空调5。
在防腐方面,本设计的外壳1材质为corten A材料,冲剪前先进行整板打砂处理,喷砂除锈至Sa2.5级,清理板材表面并增加其粗糙度,表面粗糙度达Rz60~100um,使其涂层附着力更强,延长涂层寿命,而后在外壳1上涂漆,防腐涂层2从内到外依次由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漆、聚氨酯面漆、氟碳隔热涂料组成,选用环氧富锌底漆,加厚环氧云铁漆,防锈能力更强,并且表面改用氟碳隔热涂料,此涂料形成的高反射膜能够反射80%以上太阳红外线,阻挡了热辐射穿过涂层,抑制了热传导,将变电站室内与室外温差相隔15至20摄氏度。
在排线布局方面,集装箱外壳1底部设置有用于电缆走线的镂空层6,镂空层6中设置有支撑构架61,镂空层6等高度为350mm,支撑构架61上部设置有活动隔板62,活动隔板62为5mm的花纹钢板,当进行维修或者铺设电缆时,用户可打开活动挡板62工作,镂空层6使排线更加合理,方便维修。
另外,集装箱外壳1内设置有吸气式感烟探测器9和消防系统91,该消防系统91分别与吸气式感烟探测器9、配电箱7电性连接,吸气式感烟探测器9及时对变压站进行检测,当站内出现事故,消防系统91进行相应工作,并进行报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包括一集装箱式外壳(1)、外壳(1)表面的防腐涂层(2)、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电抗器柜(3)、变流器柜(4),该电抗器柜(3)与变流器柜(4)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柜(3)、变流器柜(4)排列成一字型设置在外壳(1)内的中部,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降温系统(5),该降温系统(5)用于对电抗器柜(3)、变流器柜(4)降温,所述防腐涂层(2)从内到外依次由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漆、聚氨酯面漆、氟碳隔热涂料组成,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用于电缆走线的镂空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系统(5)包括三台空调(51)及其散热风机(52),其中两台空调(51)分别设置在变流器柜(4)一侧用于对变流器柜(4)降温,另一台空调(51)设置在电抗器柜(3)一侧用于对电抗器柜(3)降温,该散热风机(52)设置在外壳(1)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配电箱(7),该配电箱(7)与装置外部的配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降温系统(5)与配电箱(7)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监测降温系统(5)运行情况的监控系统(8),该监控系统(8)与配电箱(7)、降温系统(5)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吸气式感烟探测器(9)和消防系统(91),该消防系统(91)分别与吸气式感烟探测器(9)、配电箱(7)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电阻柜(10),该刹车电阻柜(10)设置在外壳(1)内并且与配电箱(7)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层(6)中设置有支撑构架(61),该支撑构架(61)上部设置有活动隔板(6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与变流器柜(4)配套的用于对变流器柜(4)降温的水泵(41)。
CN201620191229.2U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 Active CN205622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1229.2U CN205622537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1229.2U CN205622537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22537U true CN205622537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33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1229.2U Active CN205622537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22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46004U (zh) 一种集装箱式发电机组
CN104112992A (zh) 一种用于无功就地补偿的外壳装置
CN208338144U (zh) 一种节能高效控温的通信室外机柜
CN102966249B (zh) 一种用于车载移动式直流融冰装置的集装箱
CN206042650U (zh) 一种机电设备散热器
CN204615236U (zh) 一种带自然通风层的预装式箱式变电站
CN205622125U (zh) 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力发电变电站
CN205622537U (zh) 一种集装箱式海上型风机逆变控制装置
CN106848887A (zh) 一种高压配电散热柜
CN204492262U (zh) 钻机电控系统模块化撬装房
CN204464817U (zh) 一种配电箱
CN208294165U (zh) 一种通信塔房
CN204349274U (zh) 一种用于无功就地补偿的外壳装置
CN201118127Y (zh) 装配式户外变电站箱体
CN202580491U (zh) 用于空调风管的保温风管板材
CN209376048U (zh) 一种模块化快装机柜
CN202160373U (zh) 通过塔壁散热的风机冷却系统
CN206338191U (zh) 一种mvr压缩机隔音冷却装置
CN206559759U (zh) 新型电气柜
CN207050506U (zh) 一种改进型逆流式冷却塔
CN218732632U (zh) 一种环保节能的开关柜
CN203595210U (zh) 一种吊顶辐射板
CN204927900U (zh) 一种具有预装式模块化变电站
CN210602090U (zh) 一种海洋石油平台生活区新风系统
CN203415861U (zh) 一种防腐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2

Address after: 528437 Mingyang Industrial Park, 22 Torch Road, Zhongshan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Ming Yang wisdom Energy Group AG

Address before: 528437 Guangdong Zhongshan Torch Development Zone Torch Road No. 22 Mingyang Longyuan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Mingyang Longyuan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