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2618U - 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 Google Patents

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12618U
CN205612618U CN201620214674.6U CN201620214674U CN205612618U CN 205612618 U CN205612618 U CN 205612618U CN 201620214674 U CN201620214674 U CN 201620214674U CN 205612618 U CN205612618 U CN 205612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layer
interlayer
inner chamber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146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小梅
姜溢波
顾爱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Meilan Commod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Meilan Commod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Meilan Commod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Meilan Commod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146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12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12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1261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包括外袋和内袋,内袋包括上袋层和下袋层,上袋层的内壁上设置有隔层,内袋和隔层采用无纺布制成,隔层占上袋层面积的2/3~3/4,隔层与上袋层之间形成子内腔,子内腔中和内袋的内腔中分别填充有发热材料;子内腔内设置有密封薄膜层,内袋上连接有气管,气管的一端置于子内腔中,气管的另一端伸出内袋,气管的伸出端上设置有密封阀盖;下袋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粘结层,上袋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粘结层。本实用新型的暖宝宝可以进行正反面使用,可进行二次发热,使暖宝宝具备更多的功能。

Description

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背景技术
传统的暖宝宝一般都是一个外袋包装袋,里面内袋,内袋中装有发热材料,当拆出外袋的时候,空气经内袋与发热材料接触,经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目前市场的暖宝宝一般保暖时间在6-8小时,内袋中发热材料一旦开始使用就只能一次使用完成,如果早上贴上,那么到傍晚基本无热量了,晚上就不能继续使用;可见,传统热量一次性用完的暖宝宝存在使用不便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包括外袋和内袋,所述内袋包括上袋层和下袋层,所述上袋层的内壁上设置有隔层,所述内袋和隔层采用无纺布制成,所述隔层占上袋层面积的2/3~3/4,所述隔层与上袋层之间形成子内腔,所述子内腔中和内袋的内腔中分别填充有发热材料;
所述子内腔内设置有密封薄膜层,所述内袋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置于子内腔中,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伸出内袋,所述气管的伸出端上设置有密封阀盖;所述下袋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粘结层,所述上 袋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在上袋层表面的位置与子内腔的位置上下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的周边经热压设置在上袋层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薄膜层为PE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暖宝宝可以进行正反面使用,可进行二次发热,使暖宝宝具备更多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暖宝宝的示意图;
其中,1、外袋,2、内袋,3、隔层,4、密封薄膜层,5、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包括外袋1和内袋2,内袋2包括上袋层和下袋层,上袋层的内壁上设置有隔层3,内袋2和隔层3采用无纺布制成,隔层3占上袋层面积的2/3~3/4,隔层3与上袋层之间形成子内腔,子内腔中和内袋2的内腔中分别填充有发热材料。
子内腔内设置有密封薄膜层4,内袋2上连接有气管5,气管5的一端置于子内腔中,气管5的另一端伸出内袋2,气管5的伸出端上设置有密封阀盖;下袋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粘结层,上袋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粘结层,第二粘结层在上袋层表面的位置与子内腔的位置上下相对 应。
隔层3的周边经热压设置在上袋层的内表面。密封薄膜层4为PE膜。发热材料包括铁粉、水、活性炭、蛭石、吸水性树脂和盐。发热材料中添加活性炭,延长其发热时间,提高其取暖效果。
正常使用的时候,撕开外袋1,内袋2经第一粘结层粘附在衣服上,内袋2内腔中发热材料接触空气进行发热工作,处于子内腔内的发热材料,由于密封薄膜层4的包覆,因此与空气隔绝便不能进行发热工作;当热量使用完毕之后,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行二次发热的时机,当需要使用子内腔内的发热材料时,撕下暖宝宝,经第二粘结层粘附在衣服上,打开密封阀盖,空气经气管5进入子内腔的发热材料中,子内腔的发热材料进行发热工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3)

1.一种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其特征是,包括外袋(1)和内袋(2),所述内袋(2)包括上袋层和下袋层,所述上袋层的内壁上设置有隔层(3),所述内袋(2)和隔层(3)采用无纺布制成,所述隔层(3)占上袋层面积的2/3~3/4,所述隔层(3)与上袋层之间形成子内腔,所述子内腔中和内袋(2)的内腔中分别填充有发热材料;
所述子内腔内设置有密封薄膜层(4),所述内袋(2)上连接有气管(5),所述气管(5)的一端置于子内腔中,所述气管(5)的另一端伸出内袋(2),所述气管(5)的伸出端上设置有密封阀盖;所述下袋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粘结层,所述上袋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在上袋层表面的位置与子内腔的位置上下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其特征是,所述隔层(3)的周边经热压设置在上袋层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薄膜层(4)为PE膜。
CN201620214674.6U 2016-03-18 2016-03-18 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12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4674.6U CN205612618U (zh) 2016-03-18 2016-03-18 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4674.6U CN205612618U (zh) 2016-03-18 2016-03-18 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12618U true CN205612618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31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14674.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12618U (zh) 2016-03-18 2016-03-18 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1261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6194A (zh) * 2016-03-18 2016-07-06 泰州梅兰日用品有限公司 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CN107238208A (zh) * 2017-06-13 2017-10-10 黎明职业大学 暖宝宝
CN107307938A (zh) * 2017-06-21 2017-11-03 沈水木 持续发热的热敷发热包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6194A (zh) * 2016-03-18 2016-07-06 泰州梅兰日用品有限公司 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CN105726194B (zh) * 2016-03-18 2019-01-08 泰州梅兰日用品有限公司 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CN107238208A (zh) * 2017-06-13 2017-10-10 黎明职业大学 暖宝宝
CN107238208B (zh) * 2017-06-13 2019-10-01 黎明职业大学 暖宝宝
CN107307938A (zh) * 2017-06-21 2017-11-03 沈水木 持续发热的热敷发热包
CN107307938B (zh) * 2017-06-21 2020-01-14 山东朱氏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持续发热的热敷发热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12618U (zh) 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CN207323218U (zh) 带有吸嘴的两用杯盖及具有该杯盖的保温杯
CN105726196A (zh) 带多个子内袋的暖宝宝
CN206675179U (zh) 一种拉线式加热饭盒
CN205612620U (zh) 带多个子内袋的暖宝宝
CN105726194A (zh) 可正反向使用的暖宝宝
CN205757396U (zh) 一种新型发热手套
CN205698532U (zh) 一种用于中药提取的蒸煮箱
CN205866935U (zh) 双内袋暖宝宝
CN201375441Y (zh) 易拉真空暖瓶塞
CN105769422A (zh) 双内袋暖宝宝
CN209467569U (zh) 一种自热牛奶盒
CN206473183U (zh) 新型锅
CN205525847U (zh) 一种茶叶密封罐
CN206499339U (zh)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水壶
CN205872634U (zh) 自动包装机四边压边机构
CN205940302U (zh) 一种烟花药物真空烘干系统
CN205234249U (zh) 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加热器
CN207870706U (zh) 一种真空咖啡壶
CN208582223U (zh) 一种咖啡桶的新型结构
CN206358655U (zh) 一种一次性茶叶袋
CN201314694Y (zh) 一种保温洗澡盆
CN203041878U (zh) 茶壶
CN202476600U (zh) 保暖鞋垫
CN207101416U (zh) 一种中草药热水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