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2497U - 一种送检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检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12497U
CN205612497U CN201620121741.XU CN201620121741U CN205612497U CN 205612497 U CN205612497 U CN 205612497U CN 201620121741 U CN201620121741 U CN 201620121741U CN 205612497 U CN205612497 U CN 205612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outer blank
bottle
tub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17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6201217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12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12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12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检瓶,包括外瓶、外瓶瓶盖、内管,所述外瓶瓶盖拧紧在所述外瓶瓶口处,且所述外瓶瓶盖上有开口,所述内管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外瓶内,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瓶瓶盖上的开口采用紧配合,使得所述内管能够固定在所述开口上并形成密封。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送检瓶可保证内管内标本管恒温干燥并防止条形码被浸泡,同时,在运输时外瓶内所盛内容物不会溢出或倾洒。

Description

一种送检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送检瓶。
背景技术
有些血液标本在采血后需要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立刻送检,如血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而传统的方式是将采好血标本的标本管直接浸泡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内送检,这样血液标本管上的条形码容易浸湿损坏,影响后续检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并且开口的冰水混合物容器在运输时容易溢出倾洒。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特殊血液标本管上的条形码送检时由于直接放入冰水混合物中会被冰水混合物浸湿,以及冰水混合物易溢出倾洒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检瓶,在外瓶内盛有冰水混合物,并在外瓶瓶盖上固定有内管,血液标本试管置于内管内,使得血液标本不直接与冰水混合物接触,保证血液试管的干燥,并且由于外瓶是密封的,所以运输时冰水混合物不会溢出倾洒。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检瓶,包括外瓶、外瓶瓶盖、内管,所述外瓶瓶盖拧紧在所述外瓶瓶口处,且所述外瓶瓶盖上有开口,所述内管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外瓶内,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瓶瓶盖上的开口采用紧配合,使得所述内管能够紧密固定在所述开口上并形成密封。使用时,所述外瓶内盛有冰水混合物。由于外瓶是密封的,所以冰水混合物不易溢出倾洒。
在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内管盖,所述内管盖能够盖紧在所述内管管口处,使得所述内管内可形成密封环境。
在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标本管,所述标本管置于所述内管内。
在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标本管内盛有标本。
在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标本管外贴有条形码。
在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标本管管口处设置有密封胶塞。
在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标本管管口处套有密封盖。
在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可将所述内管盖连接在所述内管上,使得所述内管盖在开启时不易丢落。
在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瓶内盛有冰水混合物。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送检瓶,通过采用外瓶内盛有冰水混合物等内容物,而在外瓶瓶盖上固定有内管的形式,外瓶内容物与内管物相隔离,从而具有以下优点:外瓶内冰水混合物等内容物能够使内管内容物温度确定在一定范围内,并且由于置于密闭环境内,在运输时不易溢出倾洒;由于内管的隔离,冰水混合物不会浸湿内管内标本管外条形码。
附图说明
图1为送检瓶的示意图。
图中:
1、外瓶;2、外瓶瓶盖;3、内管;4、标本管;5、内管盖;6、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检瓶,包括:外瓶1、外瓶瓶盖2、内管3。外瓶瓶盖2拧紧在外瓶1瓶口处,并且外瓶瓶盖2上有开口,内管3通过开口伸入外瓶1内但不碰触外瓶1的底部,内管3与外瓶瓶盖2上的开口采用紧配合,使得内管3能够紧密固定在开口上并形成密封。这样,内管3将外瓶1内除内管3以外的空间与内管3内的空间隔离开,相互之间不接触,达到隔离的目的。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检瓶,包括:外瓶1、外瓶瓶盖2、内管3、标本管4。外瓶1内盛有冰水混合物,外瓶瓶盖2拧紧在外瓶1瓶口处,并且外瓶瓶盖2上有开口,内管3通过开口伸入外瓶1内但不碰触外瓶1的底部,使得内管3伸入外瓶1内部分与冰水混合物充分接触,达到保持内管3中标本管4内标本的温度需求的目的,内管3与外瓶瓶盖2上的开口采用紧配合,使得内管3能够紧密固定在开口上并形成密封,这样冰水混合物处于密封环境内,在运输时不会溢出或倾洒。置于内管3内的标本管4内盛有标本,标本管4外贴有条形码,由于内管3的隔离,可以使标本管4保持干燥防止条形码被浸泡。标本管4管口处设置有密封胶塞,管口外套有密封盖,在采血前标本管4内为负压。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检瓶,包括:外瓶1、外瓶瓶盖2、内管3、标本管4、内管盖5、连接结构6。外瓶1内盛有冰水混合物,外瓶瓶盖2拧紧在外瓶1瓶口处,并且外瓶瓶盖2上有开口,内管3通过开口伸入外瓶1内但不碰触外瓶1的底部,使得内管3伸入外瓶1内部分与冰水混合物充分接触,达到保持内管3中标本管4内标本的温度需求的目的,内管3与外瓶瓶盖2上的开口采用紧配合,使得内管3能够紧密固定在开口上并形成密封,这样冰水混合物处于密封环境内,在运输时不会溢出或倾洒。内管盖5能够盖紧在内管3管口处,使得内管3内可形成密封环境,便于运输的同时也具有保持温度的作用。置于内管3内的标本管4内盛有标本,标本管4外贴有条形码,由于内管3的隔离,可以使标本管4保持干燥防止条形码被浸泡。标本管4管口处设置有密封胶塞,管口外套有密封盖,在采血前标本管4内为负压。连接结构6一端为圆环形并套装在内管3管口下方,另一端与内管盖5连接,这样可将内管盖5连接在内管3上,使得内管盖5在开启时不易丢落。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检瓶,采用了外瓶内盛有冰水混合物,而在外瓶瓶盖上固定有内管的形式;内管上设置有内管盖;内管盖与内管之间有连接结构,从而具有以下优点:冰水混合物置于密闭环境内,在运输时不易溢出倾洒;由于内管的隔离,标本管可保持干燥;可使内管形成密封环境且内管盖不易丢失。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送检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瓶(1)、外瓶瓶盖(2)、内管(3),所述外瓶瓶盖(2)拧紧在所述外瓶(1)瓶口处,且所述外瓶瓶盖(2)上有开口,所述内管(3)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外瓶(1)内,所述内管(3)与所述外瓶瓶盖(2)上的开口采用紧配合,使得所述内管(3)能够固定在所述开口上并形成密封;还包括标本管(4),所述标本管(4)置于所述内管(3)内;所述标本管(4)管口处设置有密封胶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检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管盖(5),所述内管盖(5)能够盖紧在所述内管(3)管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检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管(4)内盛有标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检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管(4)外贴有条形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检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管(4)管口处套有密封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检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结构(6),所述连接结构(6)可将所述内管盖(5)连接在所述内管(3)上,使得所述内管盖(5)在开启时不易丢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送检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1)内盛有冰水混合物。
CN201620121741.XU 2016-02-16 2016-02-16 一种送检瓶 Active CN205612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1741.XU CN205612497U (zh) 2016-02-16 2016-02-16 一种送检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1741.XU CN205612497U (zh) 2016-02-16 2016-02-16 一种送检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12497U true CN205612497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33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1741.XU Active CN205612497U (zh) 2016-02-16 2016-02-16 一种送检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12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12497U (zh) 一种送检瓶
CN206766657U (zh) 液体定量倒出的瓶嘴适应性瓶盖
CN203727858U (zh) 液体包装瓶
CN205203694U (zh) 一种密封酒瓶盖
CN205203695U (zh) 一种气囊结构酒瓶盖
CN203877148U (zh) 硅胶与塑胶合成的酒塞盖
CN208350463U (zh) 气体取样瓶
CN205850886U (zh) 密封式试管
CN205288444U (zh) 容量瓶
CN205686776U (zh) 一种小包装化学试剂防挥发容器
CN205157237U (zh) 采集含挥发性物质、氧敏感性物质水样的专用采样瓶
CN103818624B (zh) 一种大口陶瓷酒瓶带内密封的倒酒装置及倒酒方法
CN207060675U (zh) 透气装置、瓶盖组件及容器
CN105181387A (zh) 采集含挥发性物质、氧敏感性物质水样的专用采样瓶
CN203170347U (zh) 一种容量瓶
CN205903905U (zh) 一种便于取液的试剂瓶
CN205891602U (zh) 瓶盖
CN2340719Y (zh) 容器盖
CN207595524U (zh) 一种小容量干燥试剂瓶
CN204776573U (zh) 气囊式密封注射剂瓶盖
CN203318937U (zh) 自带开启装置的密封瓶盖
CN204473480U (zh) 无水级化学试剂瓶用密封盖
CN209417994U (zh) 用于演示水蒸气凝结现象的教具
CN207126542U (zh) 一种冻干玻璃结晶皿
CN213824878U (zh) 环保取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Shuhong

Inventor after: He J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Shuho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