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1945U - 智能手环 - Google Patents

智能手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11945U
CN205611945U CN201620251283.1U CN201620251283U CN205611945U CN 205611945 U CN205611945 U CN 205611945U CN 201620251283 U CN201620251283 U CN 201620251283U CN 205611945 U CN205611945 U CN 205611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chip
chip body
ch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512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宇光
王曙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512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11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11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11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涉及佩戴设备领域,主要目的在于使手环能够更加方便的更换腕带,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智能手环包括:智能芯片本体、壳体、腕带。其中,智能芯片本体侧面开设有滑槽,壳体罩设在智能芯片本体上,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壳体能够在智能芯片本体上滑动,腕带穿过壳体及智能芯片本体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腕带与手环本体之间采用固定的连接方式,腕带拆卸较为困难,本实用新型中,当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二端时,壳体能够与智能芯片本体分离,从而可以直接更换腕带,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更换智能手环的腕带,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智能手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佩戴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智能终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特别是智能手环等佩戴设备已经成为电子设备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手环作为一种智能佩戴设备使用非常普遍,如今的智能手环具有智能信息存储、智能提醒、智能健康监测等诸多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现有的智能手环通常为腕带式手环,即类似于手表,通过一条腕带将智能手环的手环本体贴附于手腕处,再根据手腕的大小来调整腕带,使智能手环能够舒适的佩戴于手腕上,现有技术的智能手环结构中,腕带与手环本体之间采用固定的连接方式,用户在使用智能手环的过程中只能使用同一款腕带,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及喜好来更换腕带的种类及颜色。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手环,主要目的在于使手环能够更加方便的更换腕带及壳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环,其包括:
智能芯片本体,所述智能芯片本体侧面开设有滑槽;
壳体,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智能芯片本体上,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轨,所述壳体能够在所述智能芯片本体上滑动;
腕带,所述腕带穿过所述壳体及所述智能芯片本体之间;
所述壳体滑动至所述滑槽第一端时,所述智能芯片本体隐藏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能够将所述腕带紧固在所述智能芯片本体上;
所述壳体滑动至所述滑槽第二端,所述壳体能够与所述智能芯片本体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智能手环,所述智能芯片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卡接部;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
所述壳体滑动至所述滑槽第一端,所述第一卡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使所述壳体固定在当前位置。
前述的智能手环,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顶针及用于控制所述顶针移动的推手;
当所述推手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顶针内缩在所述智能芯片本体内;
当所述推手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顶针从所述智能芯片本体内伸出。
前述的智能手环,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壳体端面设置的用于与所述顶针相卡挂的边沿,当所述壳体滑动至所述智能芯片本体的滑槽第一端,所述推手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顶针从所述智能芯片本体内伸出,所述顶针与所述壳体边沿相卡挂,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当前位置。
前述的智能手环,所述顶针与所述智能芯片本体的滑槽第一端相邻。
前述的智能手环,所述顶针弹性连接于所述智能芯片本体内。
前述的智能手环,所述滑槽第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用于对所述壳体进行限位。
前述的智能手环,所述滑轨为T形滑轨。
前述的智能手环,所述滑轨与所述壳体焊接或一体成型。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智能手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智能手环包括:智能芯片本体,壳体、腕带。其中,智能芯片本体侧面开设有滑槽;壳体罩设在智能芯片本体上,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壳体能够在智能芯片本体上滑动;腕带穿过壳体及智能芯片本体之间;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一端时,智能芯片本体隐藏在壳体内,壳体能够将腕带紧固在智能芯片本体上;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二端,壳体能够与智能芯片本体分离。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腕带与手环本体之间采用固定的连接方式,腕带拆卸较为困难,本实用新型中,智能芯片本体上开设有滑槽,壳体能够在滑槽上滑动,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一端时,能够将腕带紧固在智能芯片本体上,当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二端时,壳体能够与智能芯片本体分离,从而可以更换腕带,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更换智能手环的腕带,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智能手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其包括智能芯片本体1、壳体2、腕带3。具体的,智能芯片本体侧面开设有滑槽;壳体罩设在智能芯片本体上,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壳体能够在智能芯片本体上滑动,腕带穿过壳体及智能芯片本体之间,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一端时,智能芯片本体隐藏在壳体内,壳体能够将腕带紧固在智能芯片本体上,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二端,壳体能够与智能芯片本体分离。
具体的,这里的智能芯片本体为智能手环的智能核心,这里的智能芯片本体具有记步功能、定时功能、监测功能等智能手环的常规功能,智能手环支持活动、锻炼、睡眠等模式,可以记录使用者的营养情况,还拥有智能闹钟、健康提醒等功能。这里的智能芯片本体侧面一周开设有滑槽,智能芯片本体设计为带有弧度的扁长状柱形,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增大其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更好的实现手环的具体功能,智能芯片本体最外层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其目的在于易于加工开槽,便于生产加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多种材质或者多种颜色的壳体,多种壳体与腕带相配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及喜好,来选择不同材质的壳体,例如:金属材质、塑料材质、橡胶材质等。这里的壳体罩设在智能芯片本体上,壳体的具体形状可以为槽状,包括一个顶面及与顶面相连接的两侧面,两侧面相对,在壳体两侧面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壳体罩设在智能芯片本体上,其顶面贴合于智能芯片本体的顶面,壳体两侧面分别贴合于智能芯片本体的两侧,并且壳体两侧面的滑轨插入至智能芯片本体侧面开设的滑槽中,腕带穿过壳体及智能芯片本体之间,当壳体罩设在智能芯片本体上,壳体顶面与智能芯片本体将腕带相对应的部分压紧,这里的腕带可以为带有弹性的弹性腕带也可以为带有针孔及插针的传统式腕带。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一端时,智能芯片本体隐藏在壳体内,即壳体能够将整个智能芯片本体所覆盖,此时,壳体能够将腕带紧固在智能芯片本体上;这时用户可以佩戴智能手环,并将手环系在手腕上,壳体能够对智能芯片本体进行保护,智能芯片本体能够对身体进行监测并实现其具体功能;当用户需要对腕带或者壳体进行更换时,需要将壳体朝着智能芯片本体滑槽的第二端滑动,这时,智能芯片本体能够逐渐从壳体内露出,当壳体沿着滑槽滑离滑槽的第二端时,壳体与智能芯片本体相分离,此时腕带也可以与智能芯片本体相分离,用户此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需要对腕带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环,智能手环包括:智能芯片本体,壳体、腕带。其中,智能芯片本体侧面开设有滑槽,壳体罩设在智能芯片本体上,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壳体能够在智能芯片本体上滑动,腕带穿过壳体及智能芯片本体之间,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一端时,智能芯片本体隐藏在壳体内,壳体能够将腕带紧固在智能芯片本体上,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二端,壳体能够与智能芯片本体分离。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腕带与手环本体之间采用固定的连接方式,腕带拆卸较为困难,本实用新型中,智能芯片本体上开设有滑槽,壳体能够在滑槽上滑动,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一端时,能够将腕带紧固在智能芯片本体上,当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二端时,壳体能够与智能芯片本体分离,从而可以更换腕带,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更换智能手环的腕带,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环,智能芯片本体1上还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壳体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壳体2滑动至滑槽第一端,第一卡接部能够与第二卡接部卡接,使壳体2固定在当前位置。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智能芯片本体上的第一卡接部包括顶针10及用于控制顶针移动的推手(图中未示出);第二卡接部为壳体端面设置的用于与顶针10相卡挂的边沿,当壳体2滑动至智能芯片本体1的滑槽第一端,推手移动至第二位置,顶针10从智能芯片本体1内伸出,顶针10与壳体2边沿相卡挂,将壳体2固定在当前位置。另外,在滑槽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来保证当壳体2滑动到滑槽的第一端时,无法继续滑动,从而起到对壳体2进行限位的作用。
这里的顶针可以为金属式顶针,设置在智能芯片本体侧壁上,顶针与智能芯片本体弹性连接。滑槽用于与壳体内壁上设置滑轨相配合,从而使壳体能够在智能芯片本体上进行滑动,在滑槽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来保证当壳体滑动到滑槽的第一端时,无法继续滑动,从而起到对壳体进行限位的作用,由于金属式顶针设置在智能芯片本体侧壁上与智能芯片本体的滑槽第一端相邻的位置上,当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一端时,由于壳体具有第二卡接部,此时通过推手将顶针推出,是顶针与壳体端面的边沿相卡接,将壳体固定在当前位置。这里的顶针端面可以设计为斜面,这样的设计能保证当在推动壳体沿着滑槽向滑槽第一端移动时,当壳体端面的边沿触碰到顶针端面时,能够自动的将顶针向智能芯片本体内推动,当将其推回智能芯片本体内后,壳体移动至滑槽第一端,将智能芯片本体覆盖,此时由于顶针与智能芯片本体弹性连接,当壳体端面的边沿不在推动顶针时,顶针能够自动从智能芯片本体内弹出,从而自动与壳体端面的边沿卡接,从而壳体无法向滑槽的第二端滑动,使壳体能够固定在当前位置,用户在佩戴智能手环时,壳体不会从智能芯片本体表面脱落,从而穿过壳体与智能芯片本体之间的腕带能够被压紧。当需要拆卸腕带时,手动的通过推手将顶针拉回智能芯片本体内,解除其与壳体边沿的卡接关系,再推动壳体向滑槽第二端移动,当壳体滑动至滑槽第二端时,壳体与智能芯片本体相分离,腕带能够被拆卸与更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环,滑轨为T形滑轨,将壳体内壁上的滑轨设计为T型滑轨,可以进一步保证壳体内壁的滑轨与智能芯片本体侧面的滑槽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由于滑轨为T形滑轨,当其滑入滑槽后,能够与滑槽相挂接,这种连接方式当壳体并未滑到滑槽第二端时,壳体不会与智能芯片本体相分离,进一步增加了智能手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环,滑轨与壳体焊接或一体成型,这里壳体内壁上的滑轨与壳体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采取一体成型,使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能够降低整个智能手环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智能芯片本体,所述智能芯片本体侧面开设有滑槽;
壳体,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智能芯片本体上,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轨,所述壳体能够在所述智能芯片本体上滑动;
腕带,所述腕带穿过所述壳体及所述智能芯片本体之间;
所述壳体滑动至所述滑槽第一端时,所述智能芯片本体隐藏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能够将所述腕带紧固在所述智能芯片本体上;
所述壳体滑动至所述滑槽第二端,所述壳体能够与所述智能芯片本体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芯片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卡接部;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
所述壳体滑动至所述滑槽第一端,所述第一卡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使所述壳体固定在当前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顶针及用于控制所述顶针移动的推手;
当所述推手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顶针内缩在所述智能芯片本体内;
当所述推手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顶针从所述智能芯片本体内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壳体端面设置的用于与所述顶针相卡挂的边沿,当所述壳体滑动至所述智能芯片本体的滑槽第一端,所述推手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顶针从所述智能芯片本体内伸出,所述顶针与所述壳体边沿相卡挂,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当前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针与所述智能芯片本体的滑槽第一端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针弹性连接于所述智能芯片本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第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用于对所述壳体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为T形滑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与所述壳体焊接或一体成型。
CN201620251283.1U 2016-03-29 2016-03-29 智能手环 Active CN205611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51283.1U CN205611945U (zh) 2016-03-29 2016-03-29 智能手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51283.1U CN205611945U (zh) 2016-03-29 2016-03-29 智能手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11945U true CN205611945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32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51283.1U Active CN205611945U (zh) 2016-03-29 2016-03-29 智能手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11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6676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6379984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WO2015192775A1 (zh) 便携式转接线
CN205611945U (zh) 智能手环
CN203789372U (zh) 集成充电、3g/4g上网伴侣以及自动定位功能的智慧包具
CN210929927U (zh) 一种具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手环
CN205795073U (zh) 一种内置充电结构的智能手环
CN201740958U (zh) 数码照相机臂带
CN205757797U (zh) 一种钥匙扣手机套
CN204207214U (zh) 一种具有健康监护功能的智能项链
CN205827126U (zh) 一种智能手环
CN204048341U (zh) 一种可变内径的电子指环
CN205696105U (zh) 一种智能计步手环
CN207969769U (zh) 一种防尘智能手环
CN203121045U (zh) 背心
CN207337086U (zh) 一种改良的手表
CN211459080U (zh) 一种可拆卸的智能腕带表壳
CN206586945U (zh) 一种方便拆装可更换表带的心率监测手环
CN205696125U (zh) 一种两用式首饰
CN205355846U (zh) 一种usb充电头
CN205813171U (zh) 一种智能宠物项圈
CN104360592A (zh) 一种智能手表
CN205492830U (zh) 穿戴设备
CN202721323U (zh) 一种便携式数据线
CN208624751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心率智能手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