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0282U -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0282U
CN205590282U CN201620375413.2U CN201620375413U CN205590282U CN 205590282 U CN205590282 U CN 205590282U CN 201620375413 U CN201620375413 U CN 201620375413U CN 205590282 U CN205590282 U CN 205590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ite
furnace
heat exchanger
condensate sump
hydrogen chlo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754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颖�
仇晓丰
周毛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Prosperous Graphit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Of Orchi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Prosperous Graphit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Of Orchi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Prosperous Graphit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Of Orchi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Prosperous Graphit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Of Orchi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754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0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0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0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氯化氢合成炉,包括有炉底,炉底内设有石墨炉胆(7),石墨炉胆(7)上连接有氯气入口(8),氯气入口(8)上连接有氢气入口(9);炉底的上方连接有炉膛,炉膛包括有上集水箱(1),上集水箱(1)上设有蒸汽出口(4),上集水箱(1)的下方设有下集水箱(2),下集水箱(2)上设有冷却水入口A(5),下集水箱(2)与上集水箱(1)之间经若干换热竖管(3)连接;所述炉膛的上方连接有石墨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回收合成产生的热量,且产生的蒸汽压较大的有效果,同时还具有耐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合成氯化氢气体纯度高,冷却效果好,组装方便的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化氢合成炉,特别是一种氯化氢合成炉
背景技术
氯化氢合成炉的发展经历了3个重要过程,第一个过程为钢制合成炉阶段,整个炉膛为钢制结构,炉膛外面加装了钢制水夹套,氯气和氢气在钢制炉膛内合成氯化氢气体:H2+Cl2=2HCL+184.6kj/mol,燃烧合成产生的大量热能由冷却水带走,经凉水塔冷风机冷却后把热量排向空中,冷却水降温后重新回到钢制夹套,完成冷却水往复循环,但是钢制合成炉反应产生大量的铁离子,影响盐酸及PVC的质量,以及腐蚀严重、寿命较短。第二个过程为二合一石墨合成阶段,该阶段初期的石墨合成炉和钢制炉的结构相似,只是钢制炉胆改成了石墨结构,石墨炉胆外层加装了钢制水夹套,利用夹套的水来冷却石墨炉胆,确保石墨炉胆的安全运行,此时,氯化氢合成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仍是排向空中,未能回收利用,但是由于石墨的耐腐蚀性以及对氯、氢原料气体的含水率要求不严,合成的氯化氢气体纯度高,炉子的使用寿命长,所以有些石墨炉一直沿用至今;第三个过程是在第二个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把循环冷却水温提高,在闪蒸罐中副产出蒸汽,回收大部分合成炉反应时产生的热能。但是因为石墨炉胆脆性大,抗拉、抗弯强度较低,所产出的蒸汽压力只能控制在0.4MPa以下,并接入专门配接的低压蒸汽管网,而不能接入工厂的蒸汽总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化氢合成炉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回收合成产生的热量,且产生的蒸汽压较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耐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合成氯化氢气体纯度高,冷却效果好的特点,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组装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氯化氢合成炉 ,包括有炉底,炉底内设有石墨炉胆, 石墨炉胆上连接有氯气入口,氯气入口上连接有氢气入口; 炉底的上方连接有炉膛,炉膛包括有上集水箱,上集水箱上设有蒸汽出口,上集水箱的下方设有下集水箱,下集水箱上设有冷却水入口A,下集水箱与上集水箱之间经若干换热竖管连接;所述炉膛的上方连接有石墨换热器。
述的氯化氢合成炉,所述石墨炉胆外设有炉底冷却钢套,炉底冷却钢套上设有冷却水入口B和冷却水出口B。
前述的氯化氢合成炉,所述石墨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冷却钢套,换热器冷却钢套上设有冷却水入口C和冷却水出口C,换热器冷却钢套内设有块孔式石墨换热块,换热器冷却钢套外壁的下方设有合成气出口。
前述的氯化氢合成炉,所述上集水箱、下集水箱和换热竖管均为钢制 ,相邻换热竖管之间经密封钢条隔开。
前述的氯化氢合成炉,所述炉底与炉膛之间以及炉膛与石墨换热器之间分别经连接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炉膛是经上集水箱、下集水箱以及连接在上集水箱和下集水箱之间的换热竖管围成,纯水从冷却水入口进入下集水箱,然后经换热竖管吸热后形成蒸汽并进入上集水箱,从蒸汽出口流出,对蒸汽再利用后即可实现热量的回收利用,同时,其形成封闭独立的换热结构,由于采用的是若干换热竖管并列,与在石墨炉胆外设置换热夹套相比,单条换热竖管的受力面积更小,因此,其具有更高的抗拉、抗弯强度,所以,本实用新型在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的情况下,能产出更高蒸汽压的蒸汽,可直接接入工厂蒸汽总管。
经实践证明: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在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的情况下,可产出0.8-1.2MPa蒸汽压的蒸汽。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合成炉设置为炉底、炉膛和换热器三段,炉底内设置石墨炉胆,氯气和氢气在石墨炉胆内燃烧,燃烧形成的氯化氢气体后再进入炉膛内与换热竖管内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避免了氯气和氢气直接在炉膛内燃烧对炉膛造成腐蚀和烧伤,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抗腐蚀能力和使用寿命,且由于石墨炉胆的耐腐蚀性以及对氯、氢原料气体的含水率要求不严,合成的氯化氢气体纯度高;同时通过在炉膛的顶部再设置石墨换热器,进一步将合成气体的温度降低,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石墨炉胆外设置炉底冷却钢套,对石墨炉胆进行冷却,避免了高温对石墨炉胆造成破坏,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合成气体经炉膛冷却以后温度仍在250℃左右,普通的换热器一是冷却效果差,二是耐高温能力差,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石墨换热器设置成具有换热器冷却钢套和块孔式石墨换热块的结构,块孔式石墨换热块的耐高温能力强,同时,换热器冷却钢套内通入冷却水以后冷却水在块孔式石墨换热块内流动与合成气交换热量,最终将合成气的热量降低至40℃左右,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下集水箱和换热竖管均采用钢制,而钢制的炉膛内的氯化氢气体在温度低于108℃以下时,会在钢制炉膛壁上形成氯化氢冷凝酸,腐蚀换热竖管,而由于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进入下集水箱后水温较低,如果换热竖管相互并列接触,势必会造成换热竖管下方的管与管相接触的地方温度较低而容易产生冷凝酸,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密封钢条将换热竖管隔开,密封钢条能保持较高的温度,使与之相接触的换热竖管的接触的地方也能保持较高的温度,减少冷凝酸的形成,进一步增强了炉膛的抗腐蚀能力。
最后,本实用新型的炉底、炉膛以及炉顶(石墨换热器)之间分别经法兰连接,连接简便,安装快速。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回收合成产生的热量,且产生的蒸汽压较大的有效果,同时还具有耐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合成氯化氢气体纯度高,冷却效果好,组装方便的有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炉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炉膛的横向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集水箱,2-下集水箱,3-换热竖管,4- 蒸汽出口,5-冷却水入口A,6-密封钢条,7- 石墨炉胆,8-氯气入口,9-氢气入口,10-炉底冷却钢套,11-冷却水出口B,12-冷却水入口B,13-换热器冷却钢套,14-冷却水入口C,15-冷却水出口C,16-块孔式石墨换热块,17-合成气出口,18-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氯化氢合成炉,如附图1-3所示,包括有炉 底,炉底内设有石墨炉胆7, 石墨炉胆7上连接有氯气入口8,氯气入口8上连接有氢气入口9; 炉底的上方连接有炉膛,炉膛包括有上集水箱1,上集水箱1上设有蒸汽出口4,上集水箱1的下方设有下集水箱2,下集水箱2上设有冷却水入口A5,下集水箱2与上集水箱1之间经若干换热竖管3连接(换热竖管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上集水箱1和下集水箱2上,并且上集水箱1、换热竖管3和下集水箱2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炉膛的上方连接有石墨换热器。
所述石墨炉胆7外设有炉底冷却钢套10,炉底冷却钢套10上设有冷却水入口B12和冷却水出口B11。
所述石墨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冷却钢套13,换热器冷却钢套13上设有冷却水入口C14和冷却水出口C15,换热器冷却钢套13内设有块孔式石墨换热块16,换热器冷却钢套13外壁的下方设有合成气出口17。
所述上集水箱1、下集水箱2和换热竖管3均为钢制 ,相邻换热竖管3之间经密封钢条6隔开(密封钢条6和换热竖管3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所述炉底与炉膛之间以及炉膛与石墨换热器之间分别经连接法兰18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氯气和氢气通过氯气入口8和氢气入口9通入石墨炉胆7内,并在石墨炉胆7内燃烧形成氯化氢气体,燃烧过程中,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B12流入炉底冷却钢套10内,对石墨炉胆7进行冷却,冷却水吸收热量后从冷却水出口B流出;燃烧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进入炉膛内,此时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A5进入下集水箱2中,然后流经换热竖管3后进入上集水箱1内,冷却水在流经换热竖管3的时候与炉膛内的氯化氢气体发生热交换,吸收热量后形成水蒸气,并从蒸汽出口4流出,并接入工厂蒸汽总管进行热量回收利用,冷却后的氯化氢气体进入石墨换热器内,并从块孔式石墨换热块16内的空隙中上升至换热器的顶部,然后向下回流至换热器的底部,从换热器冷却钢套13外壁下方的合成气出口17流出,与此同时,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C14流入石墨换热器内与氯化氢气体发生热交换,带走大量热量后从冷却水出口C15流出,而合成气体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延长了气体在换热器内停留的时间,提高了换热效果。

Claims (5)

1.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炉底,炉底内设有石墨炉胆(7),石墨炉胆(7)上连接有氯气入口(8),氯气入口(8)上连接有氢气入口(9);炉底的上方连接有炉膛,炉膛包括有上集水箱(1),上集水箱(1)上设有蒸汽出口(4),上集水箱(1)的下方设有下集水箱(2),下集水箱(2)上设有冷却水入口A(5),下集水箱(2)与上集水箱(1)之间经若干换热竖管(3)连接;所述炉膛的上方连接有石墨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氢合成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炉胆(7)外设有炉底冷却钢套(10),炉底冷却钢套(10)上设有冷却水入口B(12)和冷却水出口B(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氢合成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换热器包括有换热器冷却钢套(13),换热器冷却钢套(13)上设有冷却水入口C(14)和冷却水出口C(15),换热器冷却钢套(13)内设有块孔式石墨换热块(16),换热器冷却钢套(13)外壁的下方设有合成气出口(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氢合成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水箱(1)、下集水箱(2)和换热竖管(3)均为钢制,相邻换热竖管(3)之间经密封钢条(6)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氢合成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与炉膛之间以及炉膛与石墨换热器之间分别经连接法兰(18)连接。
CN201620375413.2U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 Active CN205590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5413.2U CN205590282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5413.2U CN205590282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0282U true CN205590282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32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75413.2U Active CN205590282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02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0558A (zh) * 2016-04-28 2016-07-27 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回收型氯化氢合成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0558A (zh) * 2016-04-28 2016-07-27 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回收型氯化氢合成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38061U (zh) 一种高压锅炉水折流杆式预热器和化学反应装置
CN104828779A (zh) 副产高压蒸汽的氯化氢合成装置及其合成工艺
CN101476015B (zh) Aod转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5590282U (zh)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
CN203392846U (zh) 一种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系统
CN205590284U (zh) 一种抗腐蚀能力较强的余热回收型氯化氢合成炉
CN107286961A (zh) 一种焦炉荒煤气高温段热量高效回收装置
CN202253560U (zh) 一种一体式冷凝蒸汽锅炉
CN205590283U (zh) 一种用于氯化氢合成炉的热量回收装置
CN105923605A (zh) 一种防腐蚀能力较强的余热回收型氯化氢合成炉
CN105217572A (zh) 三段冷却型低温氯化氢二合一合成炉
RU253281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ИНТЕЗА HCl (ХЛОРОВОДОРОДА) С ВЫРАБОТКОЙ ПАРА
CN105800558A (zh) 一种余热回收型氯化氢合成炉
CN101261005A (zh) 膜式壁密封的、带有省煤器的黄磷燃烧余热锅炉
CN103353107B (zh) 一种从高温高压气体中获取过热蒸汽的装置
CN202729789U (zh) 两段取热型副产蒸汽或热水的四合一盐酸合成炉
CN204958387U (zh) 三段冷却型低温氯化氢二合一合成炉
CN105947982A (zh)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的热量回收装置
CN106839823A (zh) 一种高压锅炉水折流杆式预热器和化学反应装置
CN105716054A (zh) 一种新型抗爆防爆型直立烟道式热管余热锅炉
CN207047150U (zh) 一种焦炉荒煤气高温段热量高效回收装置
CN110500904A (zh) 一体式氨合成热回收设备及氨合成热回收工艺
CN207047151U (zh) 一种焦炉上升管高效导热余热回收系统
CN201155739Y (zh) 新型膜式壁密封的、带有省煤器的黄磷燃烧余热锅炉
CN209352554U (zh) 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