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5101U - 龟养殖池 - Google Patents

龟养殖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85101U
CN205585101U CN201620211604.5U CN201620211604U CN205585101U CN 205585101 U CN205585101 U CN 205585101U CN 201620211604 U CN201620211604 U CN 201620211604U CN 205585101 U CN205585101 U CN 205585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udinis
depth
pond
degree
culturing 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116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ylian Health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ilian Turt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ilian Turt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ilian Turt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116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85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85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851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龟养殖池,包括第一深度龟池、第二深度龟池和第三深度龟池,第一深度龟池环绕第二深度龟池,第二深度龟池环绕第三深度龟池,第二深度龟池的深度大于第一深度龟池的深度,第三深度龟池的深度大于第二深度龟池的深度。由此,通过设置多层次不同浓度的龟池,不仅满足了龟的水陆两栖需求、提供了足够大的养殖空间,而且可以同时满足对多个龟种、多个生活周期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需求。

Description

龟养殖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龟设施,特别涉及一种龟养殖池。
背景技术
龟在动物分类学中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龟的分布广泛且常见,其肉不但可食用,亦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尤其近些年龟类宠物市场的发展迅速,具有极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发展养龟业,尤其近些年,市场对龟的消费需求逐年增加,为解决这一供需矛盾,我国在南方多省市先后建立了一批龟鳖养殖场,这些养殖场主要以池塘养殖模式为主,这种养殖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龟的养殖通量。但是由于乌龟生长迟缓,其市场供给量仍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这一供需矛盾的推助下,龟的庭院式养殖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庭院式养殖由于资金和土地面积的限制,难以复制池塘式养殖模式,一般会采用建造龟池的方式进行乌龟养殖。
目前,庭院式养殖的龟池在设计上往往比较单一,一般是水池、花木池和产卵池依次排列的矩形池体,水池中水体的深度往往也只有一个层次的深度差,这样的水池设计一般难以满足多个龟种、同一龟种多个生活周期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1)适用于养殖深水龟的池塘往往就不能对浅水龟进行养殖,反之亦然;2)乌龟的自然冬眠一般需要深水环境才能减小外部环境造成的较大温差和噪音,而一般的龟池设计难以达到冬眠的水深要求,冬眠时往往需要对饲养池进行更换,频繁的变更生活环境会降低龟的免疫力;3)杂交龟的饲养和繁育需要在同一龟池中同时对不同种类的龟进行饲养,这些龟对水深的要求往往是不一样的,而目前庭院式养殖的龟池基本不能同时满足对不同品种龟的饲养要求,导致杂交成功率难以提高。因此,有必要为龟养殖领域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多种饲养需求的龟池,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飞速健康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具体要提供的是一种龟养殖池,至少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龟养殖池,包括第一深度龟池、第二深度龟池和第三深度龟池,第一深度龟池环绕第二深度龟池,第二深度龟池环绕第三深度龟池,第二深度龟池的深度大于第一深度龟池的深度,第三深度龟池的深度大于第二深度龟池的深度。由此,通过设置多层次不同浓度的龟池,不仅满足了龟的水陆两栖需求、提供了足够大的养殖空间,而且可以同时满足对多个龟种、多个生活周期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深度龟池、第二深度龟池和第三深度龟池为同心圆布置,第三深度龟池的池壁为球面形。由此,圆形的池体可以保证乌龟在水体深处沿任何一个角度行进均能游出水面,可以有效防止溺水现象发生。不同深度层次的设计保证了龟池的利用率,满足了多种条件的养龟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龟养殖池还包括饲喂池和过滤桶,饲喂池设置于第一深度龟池中,过滤桶与饲喂池底部连通。由此,具有过滤功能的饲喂池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龟池内的水质污染,最大限度了保证了水质清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深度龟池设有圆形的池壁,过滤桶位于饲喂池的下方,过滤桶一侧的池壁设有可打开的门道。由此,可方便对过滤桶的清洗或更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龟养殖池还包括过滤泵和分别与过滤泵连接的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与第三深度龟池连通。由此,龟养殖池内的水通过出水管经过滤泵再通过进水管回流到龟养殖池内,可使水体进行循环,以增加龟池内的含氧量,有利于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培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龟养殖池还包括溢水管,第三深度龟池设有出水孔,溢水管与出水孔连接并密封出水孔,出水管与出水孔连通。由此,排水孔便于更换水体,溢水管不仅可以防止水池中水体过满溢出水池,还可以起到滴滤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管与过滤桶连通。由此,饲喂池内的水经过滤桶进入出水管,再经过滤泵回流到龟养殖池中,可实现水体循环,保证饲喂池内的水体清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深度龟池和第二深度龟池之间设有防滑斜坡,防滑斜坡的表面设设有防滑棱。由此,可防止乌龟向上或者向下爬行时跌落划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龟养殖池还包括多功能箱,多功能箱内设有沙池和晒背台。由此,可供龟进行晒背和产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龟养殖池还包括遮阳棚,遮阳棚设置于第二深度龟池。由此,可以为龟提供遮阳场地,防止龟因夏日暴晒而出现中暑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龟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龟养殖池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龟养殖池。
参照图1和图2,龟养殖池包括第一深度龟池11、第二深度龟池12、第三深度龟池13、溢水管16、饲喂池21、过滤桶22、过滤泵31、出水管32、进水管33、多功能箱4和遮阳棚5。
第一深度龟池11边缘设有圆形的池壁14,第一深度龟池11、第二深度龟池12和第三深度龟池13呈同心圆布置。第一深度龟池11环绕第二深度龟池12,第二深度龟池12环绕第三深度龟池13,第二深度龟池12的深度大于第一深度龟池11的深度,第三深度龟池13的深度大于第二深度龟池12的深度。不同深度层次的设计保证了龟池的利用率,满足了多种条件的养龟需求,同时增加了龟的可观赏性,并且使管理更加便利。
为了使乌龟能从第一深度龟池11平稳进出第二深度龟池12,同时防止乌龟向上或者向下爬行时跌落划伤。第一深度龟池11和第二深度龟池12之间设有防滑斜坡17,防滑斜坡17的表面设有防滑棱。第三深度龟池13的池壁为球面形设计,可在保证足够水深的同时,最大限度增加池体表面积,并且放缓坡度。
第一深度龟池11中设有饲喂池21,过滤桶22与饲喂池21底部连通。过滤桶22位于饲喂池21的下方,过滤桶22一侧的池壁14是设有可打开的门道15。可以方便对过滤桶22进行清洗和安装拆卸。
第三深度龟池13的底部设有出水孔131,溢水管16与出水孔131连接并密封出水孔131,出水管32与第三深度龟池13的出水孔131连通。溢水管16可使池体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可以防止水池中水体过满溢出池壁14。
出水管32和进水管33分别与过滤泵3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连接。出水管32与过滤桶22连通。进水管33的出水端延伸到第一深度龟池11的上方。出水孔131和饲喂池21流出的水通过出水管32进入到过滤泵31进行过滤并抽出,再进水管33送回到池体中。可实现水体的循环和净化,有效防止龟池内的水质污染,最大限度了保证了水质清洁。同时还可以增加龟池内的含氧量,有利于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培养。
多功能箱4为可移动设计,在多功能箱4内设有沙池41和晒背台42。可供龟进行晒背和产卵。
在第二深度龟池12中设置两个遮阳棚5,可供乌龟遮阳,防止中暑。
本实用新型的龟养殖池的尺寸可如下设计:圆形池壁14的半径长度为1.0-10米,第一深度龟池11体宽度为0.4-4.0米,第二深度龟池12体宽度为0.3-3.0米,第一深度龟池11体与第二深度龟池12体之间的防滑斜坡17的投影宽度为0.1-1.0米,防滑斜坡17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30°-60°,第三深度龟池13体直径D为0.4-4.0米,第一深度龟池11深度为0.2-1.0米,最大水深为0.1-0.5米,第二深度龟池12深度为0.2-1.0米,第三深度龟池13深度为0.2-1.0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深度龟池(11)、第二深度龟池(12)和第三深度龟池(13),所述第一深度龟池(11)环绕第二深度龟池(12),所述第二深度龟池(12)环绕第三深度龟池(13),所述第二深度龟池(12)的深度大于第一深度龟池(11)的深度,所述第三深度龟池(13)的深度大于第二深度龟池(12)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度龟池(11)、第二深度龟池(12)和第三深度龟池(13)为同心圆布置,所述第三深度龟池(13)的池壁为球面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饲喂池(21)和过滤桶(22),所述饲喂池(21)设置于第一深度龟池(11)中,所述过滤桶(22)与饲喂池(21)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度龟池(11)设有圆形的池壁(14),所述过滤桶(22)位于饲喂池(21)的下方,所述过滤桶(22)一侧的池壁(14)设有可打开的门道(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泵(31)和分别与过滤泵(31)连接的出水管(32)和进水管(33),所述出水管(32)与第三深度龟池(1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水管(16),所述第三深度龟池(13)设有出水孔(131),所述溢水管(16)与出水孔(131)连接并密封出水孔(131),所述出水管(32)与出水孔(13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2)与过滤桶(2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度龟池(11)和第二深度龟池(12)之间设有防滑斜坡(17),所述防滑斜坡(17)的表面设有防滑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功能箱(4),所述多功能箱(4)内设有沙池(41)和晒背台(4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阳棚(5),所述遮阳棚(5)设置于第二深度龟池(12)。
CN201620211604.5U 2016-03-18 2016-03-18 龟养殖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85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1604.5U CN205585101U (zh) 2016-03-18 2016-03-18 龟养殖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1604.5U CN205585101U (zh) 2016-03-18 2016-03-18 龟养殖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5101U true CN205585101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29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1160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85101U (zh) 2016-03-18 2016-03-18 龟养殖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851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4281A (zh) * 2016-10-24 2017-05-10 蔡凤文 一种室内生态养龟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4281A (zh) * 2016-10-24 2017-05-10 蔡凤文 一种室内生态养龟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85616U (zh) 一种居家用鱼菜共生装置
CN204244906U (zh) 鳗鱼养殖装置
CN106719246A (zh) 基于气提循环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和方法
CN105454143B (zh) 一种封闭循环水系统养殖池全自动定时排污装置
CN204206934U (zh) 萤火虫循环水养殖器具
CN107125186A (zh) 大型溞养殖采集池以及采集方法
CN205648734U (zh) 一种龙虾养殖池
CN104996344B (zh) 一种鲍鱼育苗方法
CN102845367B (zh) 一种大型溞自动化流水式养殖装置
CN205585101U (zh) 龟养殖池
CN103907555B (zh) 一种青虾的健康高产养殖池
CN205492162U (zh) 一种繁养小丑鱼的设备
CN204244924U (zh) 用于鳗鱼养殖的净化系统
CN204499129U (zh) 一种循环水养殖池
CN204443504U (zh) 一种规模化养殖海藻的装置
CN207040584U (zh) 一种花鱼共养装置
CN206629789U (zh) 一种带吸污装置的养殖池
CN203416723U (zh) 免换水生态养鱼过滤装置
CN110122383A (zh) 一种淡水螺养殖装置
CN104365514A (zh) 一种鳗鱼工厂化养殖系统
CN205357782U (zh) 一种生态循环景观种植池
CN208354368U (zh) 一种石蛙高密度养殖池
CN204616749U (zh) 水产养殖池
CN207491843U (zh) 一种生态鱼缸
CN208370688U (zh) 一种鱼种生态养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07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New South Road, Nansha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Hyde tower A 8 floor 804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aylian Health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shan District New South Road,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Shenzhen Haide building A block 8 Building 805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AILIAN TURTL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