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4290U - 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84290U
CN205584290U CN201520980166.4U CN201520980166U CN205584290U CN 205584290 U CN205584290 U CN 205584290U CN 201520980166 U CN201520980166 U CN 201520980166U CN 205584290 U CN205584290 U CN 205584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mobile terminal
pin shaft
groov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801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9801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84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84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8429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它包括基板、滑动组件、⊥型旋转柱、中间连接件和指环扣件。滑动组件安装在基板上。⊥型旋转柱安装在滑动组件上,并可自转。中间连接件与⊥型旋转柱的上端经第一铰接销轴相互铰接,中间连接件的上端与指环扣件经第二铰接销轴相互铰接,第一、二铰接销轴相互平行。指环扣件上设置有中间卡槽,当指环扣件沿第二铰接销轴向下翻转后,中间连接件能卡接在中间卡槽中。在不使用的时候,指环扣件和中间连接件可折叠收纳起来。该指环结构不包括手机保护壳,不受手机保护壳本身的限制,可以应用在任何一种手持的移动终端(手机等)上,通用性强,且使用方便。在不需要保护壳的情况下也能将其固定在手指上,以达到解放手指,舒缓手指长期持握的疲劳,同时还可以防止手机滑落或掉落。

Description

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环结构组件,尤其是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随着网络和技术朝着越来越宽带化的方向的发展,手机早已不是一种简单的通讯工具了,它是集商务、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新型电子产品,其功能逼近电脑。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人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有些人甚至超过了使用电脑的时间。而长时间手握着大屏幕的手机,手指容易疲劳,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手机滑落或掉落,造成手机的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发明人于2013年08月13日提出了一件名称为“一种可佩带在手指上的手机保护套”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并于2013年12月25日获得授权。该可佩带在手指上的手机保护套,包括手机保护套,所述手机保护套的后壳中部设置有用于套置在手指上的手指环或T型结构。虽然该手指环和T型结构可以解放手指,不仅可以防止手机滑落或掉落,同时还可以消除手指长期持握的疲劳。但由于手机保护套需要根据特定手机的型号设定,不同型号的手机所对应的手机保护套也不同,导致这项技术的通用性不强,无法更加广泛的推广使用。
又如,2014年08月06日公开的一种手指套紧型手机套壳,它包括壳体、连接块、指套;所述壳体为手机外壳形状,包裹在手机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为方块形状,装配在所述壳体的背部,所述连接块上加工有对称侧面贯穿的安装槽,所述指套为套于手指上的圆环形状,所述指套通过插入所述安装槽的插片与壳体连接。虽然该套壳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手指插入所述指套内,这样人们就可以直接使用手指将壳体连同手机直接带起,这样在观看或者使用手机时可以防止其掉落,同时手机通过指套连接在手上,人们使用时不需时时托住或者握紧,人们拿起手掌时,壳体连同手机自然随带而起,使用更加的方便。但同样地,其产品本身是一种手机套壳,在生产该手机套壳时,同样需要根据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的手机来设计相应的手机套壳。换句话说,手机套壳的通用性受到其自身的限定,导致这项技术的通用性不强,无法更加广泛的推广使用。
再如,2015年04月15日公开了一种可套在手指上的手机壳,包括呈手机外壳形状、包裹在手机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背板为柔软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壳体背板上开有互不连通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之间的带状壳体背板区域撑起后形成可容纳一个或多个手指大小的空间。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手机壳,可套在手机上,则使用人使用手机时,只需将手指套在手机壳的手指套内,即可将手机暂时固定在使用人的手上,无论使用人是单手持手机进行滑屏操作,还是暂时不用手机,将手垂下,都可以保证手机不掉落,使得手机的使用过程更加安全方便。该技术同样摆脱不了手机壳本身的限定,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的手机需要不同的手机套壳,导致这项技术的通用性不强,无法更加广泛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该指环结构不包括手机保护壳,不受手机保护壳本身的限制,可以应用在任何一种手持的移动终端(手机等)上,通用性强,且使用方便。它不仅可以直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保护壳的后壳上,将普通的手机保护壳改装成能固定在手指上的手机保护壳,还可以将其直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后壳上,在不需要保护壳的情况下也能将其固定在手指上,以达到解放手指,舒缓手指长期持握的疲劳,同时还可以防止手机滑落或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包括基板、滑动组件、⊥型旋转柱、中间连接件和指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安装在基板上;所述⊥型旋转柱安装在滑动组件上,并可沿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所述中间连接件与⊥型旋转柱的上端经第一铰接销轴相互铰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上端与指环扣件经第二铰接销轴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铰接销轴和第二铰接销轴相互平行;所述指环扣件上设置有中间卡槽,当指环扣件沿第二铰接销轴向下翻转后,所述中间连接件能卡接在中间卡槽中。
对于上述的滑动组件,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所述滑动组件为具有上凸部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周部固定在基板上,所述盖板的上凸部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型旋转柱安装在滑槽内,并可沿滑槽左右滑动。
方案二,所述滑动组件为滑杆和滑块,所述滑杆经其两端部的支座固定在基板上,所述滑块安装在滑杆上,并且滑块可沿滑杆左右滑动,所述滑块上侧设置有凹形卡槽,所述⊥型旋转柱的下部卡接在凹形卡槽内。
方案三,所述滑动组件为拉链带和拉头,所述拉链带的周部固定在基板上,所述拉头安装在拉链带的两链牙带上,并且拉头可沿两链牙带左右滑动,所述拉头的上侧设置有凹形卡槽,所述⊥型旋转柱的下部卡接在凹形卡槽内。
对于上述的指环扣件,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所述指环扣件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部左右两侧的弹性C型钩扣,所述弹性C型钩扣至少有两个,所述中间卡槽设置在中间连接部上。
方案二:所述指环扣件为指环板,所述指环板上设置有中间卡槽,所述中间卡槽两侧的指环板上设置有手指穿孔,所述手指穿孔至少有两个。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指环板看上去更美观,或者在没有使用支撑饰片的情况下能够更加时尚、美观,所述指环板的形态并不局限为矩形,它还可以其他艺术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还包括一支撑饰品,所述支撑饰品经第三铰接销轴铰接在指环扣件的上端部,所述第三铰接销轴与第二铰接销轴相互平行。所述支撑饰品不仅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手机能够斜置在桌面等平面上,还是一种装饰品,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体现出时尚性。所述支撑饰品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更换。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指环结构的使用方法有以下两种,其一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直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后壳上。其二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上,或者所述基板与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一体成型。这里所述的固定方式主要是指粘贴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
对于手机屏幕比较小的手机(手机屏幕小于等于4.7英寸),由于手机本身不是很大,单手操作时,手机可以完全触及到屏幕的所有角落,此时采用再使用滑动组件就变得不是十分必要。
为了进一步简化产品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进步提出一个改进方案,具体为: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包括基板、⊥型旋转柱、中间连接件和指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旋转柱安装在基板上,并可沿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所述中间连接件与⊥型旋转柱的上端经第一铰接销轴相互铰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上端与指环扣件经第二铰接销轴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铰接销轴和第二铰接销轴相互平行;所述指环扣件上设置有中间卡槽,当指环扣件沿第二铰接销轴向下翻转后,所述中间连接件能卡接在中间卡槽中。
进一步,所述基板的上侧设置有凹形卡槽,所述⊥型旋转柱的下部卡接在凹形卡槽内。
同理,对于上述的指环扣件,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所述指环扣件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部左右两侧的弹性C型钩扣,所述弹性C型钩扣至少有两个,所述中间卡槽设置在中间连接部上。
方案二:所述指环扣件为指环板,所述指环板上设置有中间卡槽,所述中间卡槽两侧的指环板上设置有手指穿孔,所述手指穿孔至少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还包括一支撑饰品,所述支撑饰品经第三铰接销轴铰接在指环扣件的上端部,所述第三铰接销轴与第二铰接销轴相互平行。所述支撑饰品不仅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手机能够斜置在桌面等平面上,还是一种装饰品,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体现出时尚性。所述支撑饰品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更换。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指环结构的使用方法有以下两种,其一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直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后壳上。其二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上,或者所述基板与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一体成型。这里所述的固定方式主要是指粘贴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是该指环结构不包括手机保护壳,不受手机保护壳只能与特定型号匹配的限制,可以应用在任何一种手持的移动终端(手机等)上,通用性强,且使用方便。
二是它不仅可以直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保护壳的后壳上,将普通的手机保护壳改装成能固定在手指上的手机保护壳,还可以将其直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后壳上,在不需要保护壳的情况下也能将其固定在手指上,以达到解放手指,舒缓手指长期持握的疲劳,同时还可以防止手机滑落或掉落。
三是指环扣件采用弹性C型钩扣,由于弹性C型钩扣为半包围结构,它不仅具有较强的钩扣了,能够牢牢的抱住手指,而且由于其为弹性部件,能够适应粗细不同的手指,解决了普通指环无法与粗细不同的手指匹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弹性C型钩扣为半包围结构不会像全包围的指环那样,对手指进行全包围,影响血液的循环。
四是在指环扣件上设置支撑饰品,不仅使手机能够斜置在桌面等平面上,便于观看视频等;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体现出时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带有两个弹性C型钩扣的指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带有三个弹性C型钩扣的指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指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滑动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指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滑动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带有两个手指穿孔的指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四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四带有三个手指穿孔的指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五的指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六的指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基板 2-滑动组件 3-⊥型旋转柱 4-中间连接件 5-指环扣件 6-支撑饰品 7-第一铰接销轴 8-第二铰接销轴 9-弹性C型钩 10-中间卡槽 11-第三铰接销轴 12-手指穿孔。
2.1-盖板 2.2-滑槽 2.3-滑杆 2.4-滑块 2.5-支座 2.6-拉链带2.7-拉头 。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主要包括基板1、滑动组件2、⊥型旋转柱3、中间连接件4、指环扣件5和支撑饰品6。
上述滑动组件2安装在基板1上。所述滑动组件2为具有上凸部的盖板2.1,所述盖板的周部固定在基板上,所述盖板的上凸部上开设有滑槽2.2,所述⊥型旋转柱安装在滑槽内,并可沿滑槽左右滑动。
上述⊥型旋转3柱安装在滑动组件上,并可沿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即可沿其中心轴线自转。所述中间连接件4与⊥型旋转柱3的上端经第一铰接销轴7相互铰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上端与指环扣件经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铰接销轴7和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平行。
上述指环扣件5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部左右两侧的弹性C型钩扣9,所述弹性C型钩9扣至少有两个,图1中为两个,图3中为三个。所述指环扣件5上设置有中间卡槽10,所述中间卡槽10设置在中间连接部上。当指环扣件沿第二铰接销轴8向下翻转后,所述中间连接件4能卡接在中间卡槽10中。换句话说,在不使用的时候,指环扣件5和中间连接件4可折叠收纳起来。
上述支撑饰品6经第三铰接销轴11铰接在指环扣件5的上端部,所述第三铰接销轴11与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平行。所述支撑饰品6不仅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手机能够斜置在桌面等平面上,还是一种装饰品,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体现出时尚性。所述支撑饰品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更换。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指环结构的使用方法有以下两种,其一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直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后壳上。其二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上,或者所述基板与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一体成型。这里所述的固定方式主要是指粘贴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主要包括基板1、滑动组件2、⊥型旋转柱3、中间连接件4、指环扣件5和支撑饰品6。
上述滑动组件2安装在基板1上。所述滑动组件2为滑杆2.3和滑块2.4,所述滑杆经其两端部的支座2.5固定在基板1上,所述滑块2.4安装在滑杆2.3上,并且滑块可沿滑杆左右滑动,所述滑块上侧设置有凹形卡槽,所述⊥型旋转柱3的下部卡接在凹形卡槽内。
上述⊥型旋转3柱安装在滑动组件上,并可沿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即可沿其中心轴线自转。所述中间连接件4与⊥型旋转柱3的上端经第一铰接销轴7相互铰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上端与指环扣件经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铰接销轴7和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平行。
上述指环扣件5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部左右两侧的弹性C型钩扣9,所述弹性C型钩9扣至少有两个,图1中为两个,图3中为三个。所述指环扣件5上设置有中间卡槽10,所述中间卡槽10设置在中间连接部上。当指环扣件沿第二铰接销轴8向下翻转后,所述中间连接件4能卡接在中间卡槽10中。换句话说,在不使用的时候,指环扣件5和中间连接件4可折叠收纳起来。
上述支撑饰品6经第三铰接销轴11铰接在指环扣件5的上端部,所述第三铰接销轴11与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平行。所述支撑饰品6不仅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手机能够斜置在桌面等平面上,还是一种装饰品,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体现出时尚性。所述支撑饰品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更换。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指环结构的使用方法有以下两种,其一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直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后壳上。其二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上,或者所述基板与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一体成型。这里所述的固定方式主要是指粘贴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
实施例3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主要包括基板1、滑动组件2、⊥型旋转柱3、中间连接件4、指环扣件5和支撑饰品6。
上述滑动组件2安装在基板1上。所述滑动组件2为拉链带2.6和拉头2.7,所述拉链带2.6的周部固定在基板1上,所述拉头2.7安装在拉链带2.6的两链牙带上,并且拉头可沿两链牙带左右滑动,所述拉头2.7的上侧设置有凹形卡槽,所述⊥型旋转柱3的下部卡接在凹形卡槽内。
上述⊥型旋转3柱安装在滑动组件上,并可沿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即可沿其中心轴线自转。所述中间连接件4与⊥型旋转柱3的上端经第一铰接销轴7相互铰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上端与指环扣件经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铰接销轴7和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平行。
上述指环扣件5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部左右两侧的弹性C型钩扣9,所述弹性C型钩9扣至少有两个,图1中为两个,图3中为三个。所述指环扣件5上设置有中间卡槽10,所述中间卡槽10设置在中间连接部上。当指环扣件沿第二铰接销轴8向下翻转后,所述中间连接件4能卡接在中间卡槽10中。换句话说,在不使用的时候,指环扣件5和中间连接件4可折叠收纳起来。
上述支撑饰品6经第三铰接销轴11铰接在指环扣件5的上端部,所述第三铰接销轴11与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平行。所述支撑饰品6不仅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手机能够斜置在桌面等平面上,还是一种装饰品,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体现出时尚性。所述支撑饰品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更换。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指环结构的使用方法有以下两种,其一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直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后壳上。其二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上,或者所述基板与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一体成型。这里所述的固定方式主要是指粘贴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
实施例4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主要包括基板1、滑动组件2、⊥型旋转柱3、中间连接件4、指环扣件5和支撑饰品6。
上述滑动组件2安装在基板1上。所述滑动组件2为具有上凸部的盖板2.1,所述盖板的周部固定在基板上,所述盖板的上凸部上开设有滑槽2.2,所述⊥型旋转柱安装在滑槽内,并可沿滑槽左右滑动。
上述⊥型旋转3柱安装在滑动组件上,并可沿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即可沿其中心轴线自转。所述中间连接件4与⊥型旋转柱3的上端经第一铰接销轴7相互铰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上端与指环扣件经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铰接销轴7和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平行。
上述指环扣件5为指环板,所述指环板上设置有中间卡槽10,所述中间卡槽10两侧的指环板上设置有手指穿孔12,所述手指穿孔12至少有两个,图8中为两个,图10中为三个。当指环扣件5沿第二铰接销轴8向下翻转后,所述中间连接件4能卡接在中间卡槽10中。换句话说,在不使用的时候,指环扣件5和中间连接件4可折叠收纳起来。
上述支撑饰品6经第三铰接销轴11铰接在指环扣件5的上端部,所述第三铰接销轴11与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平行。所述支撑饰品6不仅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手机能够斜置在桌面等平面上,还是一种装饰品,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体现出时尚性。所述支撑饰品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更换。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指环结构的使用方法有以下两种,其一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直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后壳上。其二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上,或者所述基板与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一体成型。这里所述的固定方式主要是指粘贴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
实施例5
对于手机屏幕比较小的手机(手机屏幕小于等于4.7英寸),由于手机本身不是很大,单手操作时,手机可以完全触及到屏幕的所有角落,此时采用再使用滑动组件就变得不是十分必要。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包括基板1、⊥型旋转柱3、中间连接件4、指环扣件5和支撑饰品6,所述⊥型旋转柱3安装在基板1上,所述基板的上侧设置有凹形卡槽,所述⊥型旋转柱3的下部卡接在凹形卡槽内,所述⊥型旋转柱3可沿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所述中间连接件4与⊥型旋转柱3的上端经第一铰接销轴7相互铰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上端与指环扣件经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铰接销轴7和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平行;所述指环扣件5上设置有中间卡槽10,当指环扣件5沿第二铰接销轴8向下翻转后,所述中间连接件4能卡接在中间卡槽10中。
如图11所示,所述指环扣件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部左右两侧的弹性C型钩扣,所述弹性C型钩扣至少有两个,所述中间卡槽设置在中间连接部上。
上述指环扣件5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部左右两侧的弹性C型钩扣9,所述弹性C型钩9扣至少有两个。所述指环扣件5上设置有中间卡槽10,所述中间卡槽10设置在中间连接部上。当指环扣件沿第二铰接销轴8向下翻转后,所述中间连接件4能卡接在中间卡槽10中。换句话说,在不使用的时候,指环扣件5和中间连接件4可折叠收纳起来。
上述支撑饰品6经第三铰接销轴11铰接在指环扣件5的上端部,所述第三铰接销轴11与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平行。所述支撑饰品6不仅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手机能够斜置在桌面等平面上,还是一种装饰品,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体现出时尚性。所述支撑饰品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更换。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指环结构的使用方法有以下两种,其一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直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后壳上。其二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上,或者所述基板与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一体成型。这里所述的固定方式主要是指粘贴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
实施例6
对于手机屏幕比较小的手机(手机屏幕小于等于4.7英寸),由于手机本身不是很大,单手操作时,手机可以完全触及到屏幕的所有角落,此时采用再使用滑动组件就变得不是十分必要。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包括基板1、⊥型旋转柱3、中间连接件4、指环扣件5和支撑饰品6,所述⊥型旋转柱3安装在基板1上,所述基板的上侧设置有凹形卡槽,所述⊥型旋转柱3的下部卡接在凹形卡槽内,所述⊥型旋转柱3可沿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所述中间连接件4与⊥型旋转柱3的上端经第一铰接销轴7相互铰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上端与指环扣件经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铰接销轴7和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平行;所述指环扣件5上设置有中间卡槽10,当指环扣件5沿第二铰接销轴8向下翻转后,所述中间连接件4能卡接在中间卡槽10中。
上述指环扣件5为指环板,所述指环板上设置有中间卡槽10,所述中间卡槽10两侧的指环板上设置有手指穿孔12,所述手指穿孔12至少有两个。当指环扣件5沿第二铰接销轴8向下翻转后,所述中间连接件4能卡接在中间卡槽10中。换句话说,在不使用的时候,指环扣件5和中间连接件4可折叠收纳起来。
上述支撑饰品6经第三铰接销轴11铰接在指环扣件5的上端部,所述第三铰接销轴11与第二铰接销轴8相互平行。所述支撑饰品6不仅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手机能够斜置在桌面等平面上,还是一种装饰品,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体现出时尚性。所述支撑饰品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更换。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指环结构的使用方法有以下两种,其一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直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后壳上。其二是所述指环结构的基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上,或者所述基板与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一体成型。这里所述的固定方式主要是指粘贴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包括基板、滑动组件、⊥型旋转柱、中间连接件和指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安装在基板上;所述⊥型旋转柱安装在滑动组件上,并可沿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所述中间连接件与⊥型旋转柱的上端经第一铰接销轴相互铰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上端与指环扣件经第二铰接销轴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铰接销轴和第二铰接销轴相互平行;所述指环扣件上设置有中间卡槽,当指环扣件沿第二铰接销轴向下翻转后,所述中间连接件能卡接在中间卡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为具有上凸部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周部固定在基板上,所述盖板的上凸部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型旋转柱安装在滑槽内,并可沿滑槽左右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为滑杆和滑块,所述滑杆经其两端部的支座固定在基板上,所述滑块安装在滑杆上,并且滑块可沿滑杆左右滑动,所述滑块上侧设置有凹形卡槽,所述⊥型旋转柱的下部卡接在凹形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为拉链带和拉头,所述拉链带的周部固定在基板上,所述拉头安装在拉链带的两链牙带上,并且拉头可沿两链牙带左右滑动,所述拉头的上侧设置有凹形卡槽,所述⊥型旋转柱的下部卡接在凹形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扣件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部左右两侧的弹性C型钩扣,所述弹性C型钩扣至少有两个,所述中间卡槽设置在中间连接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扣件为指环板,所述指环板上设置有中间卡槽,所述中间卡槽两侧的指环板上设置有手指穿孔,所述手指穿孔至少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饰品,所述支撑饰品经第三铰接销轴铰接在指环扣件的上端部,所述第三铰接销轴与第二铰接销轴相互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后壳上,或者所述基板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一体成型。
10.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包括基板、⊥型旋转柱、中间连接件和指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旋转柱安装在基板上,并可沿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所述中间连接件与⊥型旋转柱的上端经第一铰接销轴相互铰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上端与指环扣件经第二铰接销轴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铰接销轴和第二铰接销轴相互平行;所述指环扣件上设置有中间卡槽,当指环扣件沿第二铰接销轴向下翻转后,所述中间连接件能卡接在中间卡槽中。
CN201520980166.4U 2015-12-01 2015-12-01 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84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0166.4U CN205584290U (zh) 2015-12-01 2015-12-01 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0166.4U CN205584290U (zh) 2015-12-01 2015-12-01 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4290U true CN205584290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82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80166.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84290U (zh) 2015-12-01 2015-12-01 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842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3345A (zh) * 2015-12-01 2016-02-10 陈德贵 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3345A (zh) * 2015-12-01 2016-02-10 陈德贵 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CN105323345B (zh) * 2015-12-01 2018-06-22 陈德贵 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27071B2 (en) Strap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166707A1 (en) Apparatus with rotating disc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the like
WO2011146575A2 (en) Combination protective case and stand for a tablet device and keyboard
US11844183B2 (en) Low profile computer support
CN105323345B (zh) 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CN205584290U (zh) 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US947110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5490695U (zh) 一种带有隐藏式支架的手机壳
CN205377953U (zh) 一种支架保护壳一体化的手机壳
CN106136493A (zh) 一种具有磁吸式卡座的多功能表带
CN203574698U (zh) 一种可拆卸连接的手机保护件
CN214067604U (zh) 一种具有多种显示状态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4120423U (zh) 一种设有腕带的新型保护套
CN207939579U (zh) 一种电子产品保护壳
JP3206069U (ja) 電子デバイスサポート部材
CN201450134U (zh) 支架式数据连接装置
CN205993775U (zh) 一种具有磁吸式卡座的多功能表带
CN202908060U (zh) 适用于智能终端的多功能保护套
CN216313173U (zh) 一种紧固式手机保护壳
KR102358279B1 (ko) 절첩 가능한 휴대 단말기용 핸드그립
CN210835826U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18974845U (zh) 平板电脑保护套
CN207893350U (zh) 卡簧支架
CN104514965B (zh) 电子设备
CN208941772U (zh) 把手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