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4042U - 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84042U
CN205584042U CN201620399237.6U CN201620399237U CN205584042U CN 205584042 U CN205584042 U CN 205584042U CN 201620399237 U CN201620399237 U CN 201620399237U CN 205584042 U CN205584042 U CN 205584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unit
rectangular slab
power supply
protectiv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992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强
章兴建
王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an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an Y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an Yu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an Y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992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84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84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840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为一块矩形板,并在其上设置有:市电接入单元,其布置在矩形板的左下区域;整流滤波单元,其布置在矩形板的左上区域;用于对滤波后的直流电信号进行变压处理以输出相应电压的变压器单元,其包括布置于矩形板中部的变压器T1、和布置于矩形板右上区域的变压输出模块;用于控制变压器单元输入电压的开关电源控制单元,其布置于矩形板中部区域、并位于变压器单元的左侧;以及用于接收变压器单元输出电压并向开关电源控制单元进行电压反馈的稳压反馈单元,其布置于矩形板的右下区域。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源适配器电路板布局清晰,元器件交叉少,性能良好。

Description

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顶盒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按照连接方式通常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其中插墙式也可称为壁插式的电源适配器。在不同供电技术领域,电源适配器的设计虽具有大致相同的电路格局,但是仍然具有特殊的要求。比如,人们工作生活中用到的机顶盒,其就需要通过电源适配器供电。不过现在的一些机顶盒电源适配器电路布局繁乱,各电路单元的元器件交叉多,PCB板面积较大,工作性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布局市电接入单元和整流滤波单元时,器件虽少但种类较多,大小差异大,如果不好好布局,不仅会使输入的交流电信号干扰大影响了后期电压的输出,而且占据的PCB面积大,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电路板的工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该电源适配器的各电路单元布局清晰,使得各单元的元器件交叉少,尤其是对市电接入单元和整流滤波单元进行清晰布局,使得信号的输入干扰小,整个电路板工作性能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其中,所述电路板为一块矩形板,并在其上设置有:
用于接入市电的市电接入单元,其布置在矩形板的左下区域,所述市电接入单元包括市电火、零线接口,保险管F1、保险管F2、压敏电阻ZNR1和热敏电阻NTC1,其中所述市电火、零线接口布置于矩形板的左下角,所述保险管F1和保险管F2呈一列布置于火线接口上侧,且相互串联后连接至火线接口,所述压敏电阻ZNR1斜向布置于零线接口上侧,且一端与零线接口相连,另一端连接至保险管F1和保险管F2的串接点,所述热敏电阻NTC1布置于压敏电阻ZNR1上侧,且一端连接至零线接口;
用于将市电交流电信号转换成直流电信号,并对直流电信号滤波的整流滤波单元,其布置在矩形板的左上区域,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整流桥BD1、一级滤波电容、共模电感L1和二级滤波电容,其中所述整流桥BD1布置于矩形板左上区域、并位于保险管F2上侧,且输入端连接至保险管F2的另一端和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一级滤波电容布置于整流桥BD1上侧,且并联在整流桥BD1的输出端,二级滤波电容布置于整流桥BD1右侧,共模电感L1布置于一级滤波电容的右侧,且连接在一级滤波电容和二级滤波电容之间;
用于对滤波后的直流电信号进行变压处理以输出相应电压的变压器单元,其包括布置于矩形板中部的变压器T1、和布置于矩形板右上区域的变压输出模块,所述变压输出模块连接在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侧;
用于控制变压器单元输入电压的开关电源控制单元,其布置于矩形板中部区域、并位于变压器单元的左侧;以及
用于接收变压器单元输出电压并向开关电源控制单元进行电压反馈的稳压反馈单元,其布置于矩形板的右下区域。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主要通过对市电接入单元、整流滤波单元、变压器单元、开关电源控制单元和稳压反馈单元在电路板上的布局进行了有效分区,使得各单元之间不会出现过多的元器件交叉,尤其是市电接入单元和整流滤波单元的布局巧妙,从而获得了布局紧凑、空间利用率高的小面积PCB板,同时还获得了抗干扰性能、整机效率提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的PCB布局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见图1并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100,其中,所述电路板100为一块矩形板,并在其上设置有:
用于接入市电的市电接入单元200,其布置在矩形板的左下区域,所述市电接入单元200包括市电火、零线接口,保险管F1、保险管F2、压敏电阻ZNR1和热敏电阻NTC1, 其中所述市电火、零线接口布置于矩形板的左下角,所述保险管F1和保险管F2呈一列布置于火线接口L上侧,且相互串联后连接至火线接口L,所述压敏电阻ZNR1斜向布置于零线接口N上侧,且一端与零线接口N相连,另一端连接至F1和F2的串接点,所述热敏电阻NTC1布置于压敏电阻ZNR1上侧,且一端连接至零线接口N;
用于将市电交流电信号转换成直流电信号,并对直流电信号滤波的整流滤波单元300,其布置在矩形板的左上区域,所述整流滤波单元300包括整流桥BD1、一级滤波电容(C2、C11)、共模电感L1和二级滤波电容(C1、C12),其中所述整流桥BD1布置于矩形板左上区域、并位于保险管F2上侧,且输入端连接至保险管F2的另一端和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一级滤波电容布置于整流桥BD1上侧,且并联在整流桥BD1的输出端,二级滤波电容布置于整流桥BD1右侧,共模电感L1布置于一级滤波电容的右侧,且连接在一级滤波电容和二级滤波电容之间;
用于对滤波后的直流电信号进行变压处理以输出相应电压的变压器单元400,其包括布置于矩形板中部的变压器T1、和布置于矩形板右上区域的变压输出模块,所述变压输出模块连接在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侧(A、B);用于控制变压器单元400输入电压的开关电源控制单元500,其布置于矩形板中部区域、并位于变压器单元400的左侧;以及用于接收变压器单元400输出电压并向开关电源控制单元500进行电压反馈的稳压反馈单元600,其布置于矩形板的右下区域。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对市电接入单元200、整流滤波单元300、变压器单元400、开关电源控制单元500和稳压反馈单元600在电路板100上的布局进行了有效分区,使得各单元之间不会出现过多的元器件交叉,从而获得了布局紧凑的小面积PCB板。尤其是对市电输入单元和整流滤波单元进行了可靠布局,保证了信号输入无干扰,整机性能提到提升。在市电输入单元200中,当压敏电阻ZNR1两端的电压发生急剧变化时,电阻短路,保险管F1、F2熔断,断开市电。因此压敏电阻ZNR1和保险管F1、F2在电路中起到电源过压保护和稳压的作用。在整流滤波单元300中,整流桥BD1先对送进的交流信号进行交/直流的转换、再经一级滤波电容(C2、C11)初次滤波、共模电感L1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二级滤波电容(C1、C12)二次滤波,以使得到的直流电压信号更加稳定,无干扰。
如图1所示,所述变压输出模块包括整流二极管D1、吸收保护电路、电容C4、电容C5和电感L2;其中,所述吸收保护电路布置于矩形板的右上角,所述整流二极管D1、电容C4、电感L2和电容C5按由上往下的顺序布置于所述吸收保护电路下侧,且整流二极管D1位于变压器T1右上方,电容C4、电感L2和电容C5位于变压器T1的右侧。所述吸收 保护电路由R15、R25、C9构成,其作用是抑制反向峰值电压(浪涌电压)对整流二极管D1的影响,以保护整流二极管D1耐压不足不致引起可能的损坏。图2中的V+、V-为电源适配器的电压输出端,即变压输出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变压器T1在副边绕组侧A、B输出的信号经过D1整流,C4、L2、C5滤波后输出一个较低的直流电压。
参照图1-2,所述开关电源控制单元500控制芯片U1和控制芯片U1的外围连接电路,所述外围连接电路包括取压电路、功率管电路和尖峰电压吸收电路;其中,所述尖峰电压吸收电路布置于矩形板中部,且处于共模电感L1的下侧,所述控制芯片U1、取压电路、功率管电路均位于尖峰电压吸收电路下侧,并位于变压器T1左侧。
所述取压电路为相互串联的R6、R7和R8构成,控制芯片U1的电源端VDD从整流滤波单元输出的直流电压中获取启动电压而工作。当其工作后,改由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pin5-pin6产生的感应脉冲电压经R13限流、D2整流后的直流电压为芯片VDD供电。所述尖峰电压吸收电路由R1、R2、R3、R23、R24、C6、D3构成,当功率管Q1截止瞬间,可通过尖峰电压吸收电路抑制变压器pin1-pin3绕组产生的反向尖峰电压,保护功率管不被过高的尖峰电压击穿。由此可见,这里在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设置尖峰电压吸收电路是为了保护功率管Q1不被损坏。所述功率管电路主要由MOS管Q1构成,控制芯片U1的SENSE管脚(电流监测反馈输入引脚)经电阻R10接入到Q1的源极,以检测判断是否达到限流值。
如图2所示,所述稳压反馈单元600包括光电耦合器U2和基准电压提供模块;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器U2布置于矩形板的右下区域,并位于变压器T1的下侧,所述基准电压提供模块布置于光电耦合器U2的右侧,见图1。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V+和基准电压提供模块相连,以将所述变压器T1电压的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提供模块提供的基准电压相比,并在光电耦合器U2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不同信号反馈给控制芯片U1。由图2可得,光电耦合器U2的输出信号是反馈到U1的FB管脚(反馈输入引脚),其输入电平值与SENSE管脚(4脚)的电流侦测值共同确定控制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即GATE管脚输出信号)。如果FB端的输入电压大于某个设定阈值电压,则内部保护电路会自动关断PWM输出。即,当变压器T1的输出电压V+因某种原因升高时,使得光电耦合器U2内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增强,光敏三极管导通增强内阻减小,从而使得控制芯片U1的反馈端FB电压升高,经控制芯片U1内部电路处理后,使功率管Q1导通时间缩短,从而影响了变压器T1的原边电压,经电磁耦合后,使副边的输出电压(V+点电压)下降至额定值,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其中,图2中U1的RI管脚为内部振荡频率设定管脚,工作频率由电阻R14决定。
本实用新型所给出的电源适配器,通过在电路板上将各个单元进行分区布置,并对每个单元的内部布置也进行了相应设计,使得最终获得的电路板结构布局清晰,性能良好,且可使PCB面积更小,设计起散热结构来更加容易。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压输出连接端布置于电路板的右下角。所述电路板100的四角均有圆弧过渡,以与所涉及的壳体相匹配。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一块矩形板,并在其上设置有:
用于接入市电的市电接入单元,其布置在矩形板的左下区域,所述市电接入单元包括市电火、零线接口,保险管F1、保险管F2、压敏电阻ZNR1和热敏电阻NTC1,其中所述市电火、零线接口布置于矩形板的左下角,所述保险管F1和保险管F2呈一列布置于火线接口上侧,且相互串联后连接至火线接口,所述压敏电阻ZNR1斜向布置于零线接口上侧,且一端与零线接口相连,另一端连接至保险管F1和保险管F2的串接点,所述热敏电阻NTC1布置于压敏电阻ZNR1上侧,且一端连接至零线接口;
用于将市电交流电信号转换成直流电信号,并对直流电信号滤波的整流滤波单元,其布置在矩形板的左上区域,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整流桥BD1、一级滤波电容、共模电感L1和二级滤波电容,其中所述整流桥BD1布置于矩形板左上区域、并位于保险管F2上侧,且输入端连接至保险管F2的另一端和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一级滤波电容布置于整流桥BD1上侧,且并联在整流桥BD1的输出端,二级滤波电容布置于整流桥BD1右侧,共模电感L1布置于一级滤波电容的右侧,且连接在一级滤波电容和二级滤波电容之间;
用于对滤波后的直流电信号进行变压处理以输出相应电压的变压器单元,其包括布置于矩形板中部的变压器T1、和布置于矩形板右上区域的变压输出模块,所述变压输出模块连接在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侧;
用于控制变压器单元输入电压的开关电源控制单元,其布置于矩形板中部区域、并位于变压器单元的左侧;以及
用于接收变压器单元输出电压并向开关电源控制单元进行电压反馈的稳压反馈单元,其布置于矩形板的右下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输出模块包括整流二极管D1、吸收保护电路、电容C4、电容C5和电感L2;其中,
所述吸收保护电路布置于矩形板的右上角,所述整流二极管D1、电容C4、电感L2和电容C5按由上往下的顺序布置于所述吸收保护电路下侧,且整流二极管D1位于变压器T1右上方,电容C4、电感L2和电容C5位于变压器T1的右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 单元由控制芯片U1和控制芯片U1的外围连接电路,所述外围连接电路包括取压电路、功率管电路和尖峰电压吸收电路;其中,
所述尖峰电压吸收电路布置于矩形板中部,且处于共模电感L1的下侧,所述控制芯片U1、取压电路、功率管电路均位于尖峰电压吸收电路下侧,并位于变压器T1左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反馈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U2和基准电压提供模块;其中,
所述光电耦合器U2布置于矩形板的右下区域,并位于变压器T1的下侧,所述基准电压提供模块布置于光电耦合器U2的右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压输出连接端布置于电路板的右下角。
CN201620399237.6U 2016-05-05 2016-05-05 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84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99237.6U CN205584042U (zh) 2016-05-05 2016-05-05 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99237.6U CN205584042U (zh) 2016-05-05 2016-05-05 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4042U true CN205584042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59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9923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84042U (zh) 2016-05-05 2016-05-05 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840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8680A (zh) * 2019-11-11 2020-02-18 南京宏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源适配器的直流emi滤波器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8680A (zh) * 2019-11-11 2020-02-18 南京宏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源适配器的直流emi滤波器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52856U (zh) 带开路保护的电容降压led照明电源
CN205584042U (zh) 用于机顶盒的电源适配器
CN112072768B (zh) 一种小体积充电器
CN106602850B (zh) 一种自耦合的电源纹波抑制电路和方法
CN107086790A (zh) 反激式开关电源
CN209571955U (zh) 一种电源电路
CN112019063A (zh) 一种超高功率密度的电源系统
CN203482447U (zh) 一种原边反馈单级pfc输出零纹波电路
CN205584043U (zh) 用于医疗器械的电源适配器
CN205265546U (zh) 电源适配器
CN205407375U (zh) 充电器
CN203339979U (zh) 一种应用于医疗液晶显示器的开关电源电路
CN208063038U (zh) 一种电源电路
CN206775388U (zh) 一种隔离数字微型电源
CN206250967U (zh) 抗电磁传导干扰的开关电源
CN205912379U (zh) 一种具有高集成度的电控箱
CN218124373U (zh) 45w小体积pd快充电源电路
CN215682139U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CN110737239A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具有该电源模块的可编程控制器
CN220528283U (zh) 一种电源pcb板
CN205960985U (zh) 一种输入电压电流自动匹配的电源适配电路
CN219678327U (zh) 一种减小ac-dc电源输入电解电容的电路
CN205960982U (zh) 一种自适应大功率匹配的电源适配电路
CN216982166U (zh) 一种适用于带调光控制的橱柜灯恒压开关电源电路
CN207884928U (zh) 一种led恒流恒压电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8

Address after: Hongqi Town Jinwan District golden grain road 519090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City No. 2, No. 1 building sixth room 602

Patentee after: Zhuhai Can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Jiang Xi Road 401336 Chongqing Nan'an District No. 11 No. 11-2 A2 second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BRIGHT SOURCE ELECTRONIC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