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75875U - 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75875U
CN205575875U CN201620201461.XU CN201620201461U CN205575875U CN 205575875 U CN205575875 U CN 205575875U CN 201620201461 U CN201620201461 U CN 201620201461U CN 205575875 U CN205575875 U CN 205575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tank
eco
circulation system
filtering baffle
water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14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华荣
周文君
李朋远
韩启斌
王楚君
龚大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Shenzhen Garden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Shenzhen Garden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Shenzhen Garden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Donghua Shenzhen Garden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014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75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75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75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池、用于收集生活用水的生活用水收集池、用于污水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池、用于储存处理污物的污物收集池、用于养水产的水产养殖池、用于植被养殖的植被蓄水池;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第一级污水处理池和第二级污水处理池,其中,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与水产养殖池相连接,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与污物收集池通过第六管道相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生态屋中,实现了流动水的可行的污水净化与污染物降解的时空解离,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与能耗,实现生态屋中水的循环利用,有效的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日益严重,水污染控制、水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我国现在新建城市或城区采用雨污分流制,但老城市或老城区大多仍然是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许多合流污水是直接排放到水体。而将旧合流制改为分流制,受现状条件限制大,许多老城区建成年代较长,地下管线基本成型,地面建筑拥挤,路面狭窄,旧合流制改分流制难度较大。合流污水的一大特点是旱季和雨季的水质、水量变化大,雨季污水BOD浓度低,不利于生化处理。国家提出,2010的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要求达到40%,因此,研究有效的合流污水处理方法,对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在生态环境中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与能耗,实现污水的再利用,有效的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解决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池、用于收集生活用水的生活用水收集池、分别与雨水收集池和生活用水收集池相连接且用于污水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池、与污水处理池相连接且用于储存处理污物的污物收集池、与污水处理池相连接且用于养水产的水产养殖池、与污水处理池相连接且用于植被养殖的植被蓄水池;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第一级污水处理池和第二级污水处理池,其中,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与水产养殖池相连接,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分别与植被蓄水池和污物收集池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内从上自下设置有第一过滤挡板、第二过滤挡板和第三过滤挡板;其中,所述第一过滤挡板、第二过滤挡板和第三过滤挡板分别向内倾斜,便于污水充分流入和充分净化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过滤挡板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管连接第二过滤挡板的中部和第三过滤挡板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过滤管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上设置有高密度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底部设置有第一管道连接第二级污水处理池,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底部设置有第二管道连接水产养殖池;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与污物收集池通过第六管道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过滤管分别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连接,用于将第一级污水处理池净化的水分别排送至第二级污水处理池和水产养殖池。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过滤挡板采用多孔型过滤网,所述多孔型过滤网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孔,便于过滤颗粒过大的污物,实现固液分离;所述第二过滤挡板采用多层竹炭过滤网,便于吸附污水中的微小污物;所述第三过滤挡板采用好氧菌和细石砂混合制成的过滤网,便于净化污水中的有机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三过滤挡板中的好氧菌和细石砂的混合比例为3:7。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底部设置有第三管道连接植被蓄水池;所述雨水收集池通过第四管道与污水处理池相连接;所述生活用水收集池通过第五管道与污水处理池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内设置有微生物群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避免植物蓄水池中滋生浮游生物,便于植被生长。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了在生态屋中,实现了流动水的可行的污水净化与污染物降解的时空解离,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与能耗,达到污染物与水体的高效分离和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实现生态屋中循环利用,有效的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00、雨水收集池,200、生活用水收集池,300、污水处理池,400、污物收集池,500、水产养殖池,600、植被蓄水池,310、第一级污水处理池,320、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11、第一过滤挡板,312、第二过滤挡板,313、第三过滤挡板,314、过滤管,710、第一管道,720、第二管道,730、第三管道,740、第四管道,750、第五管道,760、第六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池100、用于收集生活用水的生活用水收集池200、分别与雨水收集池100和生活用水收集池200相连接且用于污水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池300、与污水处理池300相连接且用于储存处理污物的污物收集池400、与污水处理池300相连接且用于养水产的水产养殖池500、与污水处理池300相连接且用于植被养殖的植被蓄水池600;所述污水处理池300包括第一级污水处理池310和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其中,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310与水产养殖池500相连接,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分别与植被蓄水池600和污物收集池400相连接。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内从上自下设置有第一过滤挡板311、第二过滤挡板312和第三过滤挡板313;其中,所述第一过滤挡板311、第二过滤挡板312和第三过滤挡板313分别向内倾斜,便于污水充分流入和充分净化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过滤挡板311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管连接第二过滤挡板312的中部和第三过滤挡板313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过滤管314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上设置有高密度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310底部设置有第一管道710连接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310底部设置有第二管道720连接水产养殖池500;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与污物收集池400通过第六管道760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过滤管314分别与第一管道710和第二管道720相连接,用于将第一级污水处理池310净化的水分别排送至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和水产养殖池500。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过滤挡板311采用多孔型过滤网,所述多孔型过滤网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孔,便于过滤颗粒过大的污物,实现固液分离;所述第二过滤挡板312采用多层竹炭过滤网,便于吸附污水中的微小污物;所述第三过滤挡板313采用好氧菌和细石砂混合制成的过滤网,便于净化污水中的有机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三过滤挡板313中的好氧菌和细石砂的混合比例为3:7。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底部设置有第三管道730连接植被蓄水池600;所述雨水收集池100通过第四管道740与污水处理池300相连接;所述生活用水收集池200通过第五管道750与污水处理池300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内设置有微生物群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避免植物蓄水池中滋生浮游生物,便于植被生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了在生态屋中,实现了流动水的可行的污水净化与污染物降解的时空解离,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与能耗,达到污染物与水体的高效分离和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实现生态屋中循环利用,有效的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池(100)、用于收集生活用水的生活用水收集池(200)、分别与雨水收集池(100)和生活用水收集池(200)相连接且用于污水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池(300)、与污水处理池(300)相连接且用于储存处理污物的污物收集池(400)、与污水处理池(300)相连接且用于养水产的水产养殖池(500)、与污水处理池(300)相连接且用于植被养殖的植被蓄水池(600);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300)包括第一级污水处理池(310)和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其中,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310)与水产养殖池(500)相连接,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分别与植被蓄水池(600)和污物收集池(40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310)内从上自下设置有第一过滤挡板(311)、第二过滤挡板(312)和第三过滤挡板(313);其中,所述第一过滤挡板(311)、第二过滤挡板(312)和第三过滤挡板(313)分别向内倾斜,便于污水充分流入和充分净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挡板(311)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管(314)连接第二过滤挡板(312)的中部和第三过滤挡板(313)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314)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上设置有高密度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310)底部设置有第一管道(710)连接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池(310)底部设置有第二管道(720)连接水产养殖池;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与污物收集池(400)通过第六管道(760)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314)分别与第一管道(710)和第二管道(720)相连接,用于将第一级污水处理池(310)净化的水分别排送至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和水产养殖池(50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挡板(311)采用多孔型过滤网,所述多孔型过滤网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孔,便于过滤颗粒过大的污物,实现固液分离;所述第二过滤挡板(312)采用多层竹炭过滤网,便于吸附污水中的微小污物;所述第三过滤挡板(313)采用好氧菌和细石砂混合制成的过滤网,便于净化污水中的有机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挡板(313)中的好氧菌和细石砂的混合比例为3: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底部设置有第三管道(730)连接植被蓄水池;所述雨水收集池(100)通过第四管道(740)与污水处理池(300)相连接;所述生活用水收集池(200)通过第五管道(750)与污水处理池(300)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池(320)内设置有微生物群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避免植物蓄水池中滋生浮游生物,便于植被生长。
CN201620201461.XU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 Active CN205575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1461.XU CN205575875U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1461.XU CN205575875U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75875U true CN205575875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69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1461.XU Active CN205575875U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758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7664A (zh) * 2016-12-07 2017-03-22 广西南宁科茂企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猪场污水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7664A (zh) * 2016-12-07 2017-03-22 广西南宁科茂企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猪场污水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35292U (zh) 农村户用污水处理器
CN101333055B (zh) 印染轻污染废水处理回用成套设备
CN208532535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106082562A (zh) 一种社区污水一体化处理回用系统及应用
CN109197735A (zh) 一种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
CN100395194C (zh) 净化雨水和污水的生物-生态过滤系统及方法
CN204509035U (zh) 复合介质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205575875U (zh) 一种生态屋水循环系统
CN208717116U (zh) 一种农村可持续发展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1485894U (zh) 一种城市雨水分类收集处理装置
CN212982578U (zh) 一种一体化村镇污水处理系统
CN209161767U (zh)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
CN202144473U (zh)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复合生态滤池
CN205676313U (zh) 一种喷水池污水循环利用的净化处理系统
CN101397170A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105481098A (zh) 一种生态种植池及生态化粪系统
CN206645974U (zh) 一种污水厂用多功能建筑综合体
CN205528285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智能污水处理及监测系统
CN203639298U (zh) 一种中水回用膜生物处理装置
CN205953780U (zh) 一种社区污水一体化处理回用系统
CN105921332B (zh) 一种喷水池污水循环利用的净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4550333U (zh) 一种简易生活污水净化槽生态处理装置
CN204824546U (zh) 一种接触氧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1620276U (zh) 废水处理装置
CN109231498A (zh) 一种利用生物膜处理有机污水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