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64726U - 硅片电池吸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硅片电池吸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64726U
CN205564726U CN201620130152.8U CN201620130152U CN205564726U CN 205564726 U CN205564726 U CN 205564726U CN 201620130152 U CN201620130152 U CN 201620130152U CN 205564726 U CN205564726 U CN 205564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chip
sucker
chip battery
conservancy diversion
water conserv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301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伯平
陈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BI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BI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BI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BI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301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64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64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647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brid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片电池吸盘装置。所述硅片电池吸盘装置,包括非接触吸盘和导流护板,所述非接触吸盘包括吸盘体,所述吸盘体的底端形成有气体导流槽;所述导流护板上设置有顶端大而底端小的锥形通孔,所述锥形通孔的小端直径大于所述吸盘体的底端直径,所述吸盘体的底端伸入所述锥形通孔内,且所述导流护板的底表面低于所述吸盘体的底端面;所述导流护板与所述吸盘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气体导流槽相连通的气体导流间隙。本实用新型能够安全、稳定地吸起硅片电池,能够有效降低硅片电池取放过程中的碎片率。

Description

硅片电池吸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片电池吸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生产的电池片多为单晶或多晶5”(125X125X0.18毫米)或8”(156X156X0.18毫米)规格。在硅片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片在设备与设备、夹具与设备或夹具与夹具之间进行转移。因其材料为非常薄的单晶硅或多晶硅,在生产过程的移动中,很容易出现破碎或隐裂等损坏电池片的现象。各生产厂家对这些转移操作普遍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其中硅片电池的取放通过吸盘来实现。
目前的吸盘主要由以下两种:一种是真空吸杯,通过真空直接吸住硅片的表面,进行硅片取放操作,这样的吸盘通容易在硅片表面留下痕迹,影响电池的外观以及电池性能,另外由于真空吸杯局部作用力较大,很容易造成硅片电池的破碎或隐裂;另一种是伯努利吸盘(非接触吸盘),通过压缩空气由中心向圆周外形吹送,使中心部分产生负压从而吸取硅片。目前这种吸盘在硅片电池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压缩空气从圆周向外吹出,容易造成吸附的硅片电池受气流影响而上下扰动,亦会使硅片出现破裂或隐裂。
随着硅片电池的工艺不断拓展,现有的吸盘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如一种单晶硅片放置在平板玻璃夹具上进行工艺处理,由于单晶硅片表面以及玻璃夹具的表面都非常光滑,加上工艺处理时硅片与玻璃夹具间有潮湿气体的存在,硅片会黏在玻璃夹具上,此时以上两种吸盘都无法稳定、可靠地吸起硅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安全、稳定地吸起硅片电池,能够有效降低碎片率的硅片电池吸盘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硅片电池吸盘装置,包括:
非接触吸盘,所述非接触吸盘包括吸盘体,所述吸盘体的底端形成有气体导流槽;
导流护板,所述导流护板上设置有顶端大而底端小的锥形通孔,所述锥形通孔的小端直径大于所述吸盘体的底端直径,所述吸盘体的底端伸入所述锥形通孔内,且所述导流护板的底表面低于所述吸盘体的底端面;所述导流护板与所述吸盘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气体导流槽相连通的气体导流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硅片电池吸盘装置还包括两对称设置于硅片电池两侧的风刀;
其中,所述风刀包括沿硅片电池侧边布置的输风壳体,所述输风壳体设有进风孔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孔的输风道,所述输风壳体底端内侧倾斜设置有朝向硅片电池的出风面,所述出风面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输风道的出风孔。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护板与所述吸盘体之间的气体导流间隙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输风壳体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进风孔,两端所述进风孔分别连通有输风道,两条所述输风道分别由外向内延伸靠近。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孔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且0°<a<90°。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孔处安装有风量调节装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硅片电池吸盘装置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分别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吸盘体、导流护板和输风壳体。
本硅片电池吸盘装置,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1)当压缩空气从非接触吸盘(伯努利吸盘)底部的气体导流槽吹出,气流碰到导流护板,便会沿导流护板的锥形通孔的斜面向上排出,从而可以避免气流对硅片造成扰动,使硅片能够被吸盘安全稳定吸取;
(2)通过两组所述风刀,从出风孔输出的风吹在硅片电池外侧的玻璃夹具上,再冲击硅片电池与玻璃夹具的接缝处,可以使硅片电池与玻璃夹具有效分离,从而辅助实现吸盘对硅片电池的吸取,解决了硅片电池在平板夹具上不易被吸起的问题,能够有效降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碎片率。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取硅片电池时的气流流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风刀和风量调节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风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风刀的作用状态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非接触吸盘;11-吸盘体;12-气体导流槽;2-导流护板;21-锥形通孔;22-气体导流间隙;3-硅片电池;4-风刀;41-输风壳体;42-进风孔;43-输风道;44-出风面;45-出风孔;5-玻璃夹具;6-安装板;7-连接柱;8-风量调节装置;81-节流阀;82-进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硅片电池吸盘装置,包括:
非接触吸盘1,所述非接触吸盘1包括吸盘体11,所述吸盘体11的底端形成有气体导流槽12,其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伯努利吸盘,其原理为利用压缩空气向气体导流槽12圆周曲面流动,在其中心区域形成负压,吸取其下方不远处的物体;
导流护板2,所述导流护板2上设置有顶端大而底端小的锥形通孔21,所述锥形通孔21的小端直径D1略大于所述吸盘体11的底端直径D2,直径差2~6mm左右;所述吸盘体11的底端伸入所述锥形通孔21内,且所述导流护板2的底表面略低于所述吸盘体11的底端面,导流护板2设置在吸盘体11外周,所述导流护板2与所述吸盘体11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气体导流槽12相连通的气体导流间隙22,两者之间的间隙沿圆周最好均匀分布;参考图2,当气流从吸盘体11吹出,碰到导流护板2,气流便沿导流护板2的锥形通孔21斜面向上排出,从而避免了气流对硅片电池3的扰动。
参考图1和图3,为了解决硅片电池3在平板(如玻璃)夹具上不易被吸起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碎片率,所述硅片电池吸盘装置还包括两对称设置于硅片电池3两侧的风刀4,其用于吹开粘结在玻璃夹具5上的硅片电池3;
参考图3至图6,所述风刀4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沿硅片电池3侧边布置的输风壳体41,所述输风壳体41设有进风孔42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孔42的输风道43,所述输风壳体41底端内侧倾斜设置有朝向硅片电池3的出风面44,所述出风面44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输风道43的出风孔45。其中,出风孔45的轴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a,且0°<a<90°,相邻出风孔45之间的排列距离为t(1~10毫米),孔径为∮(0.1~1.0毫米),这样,如图6所示,从出风孔45吹出来的风吹在硅片电池3外侧的玻璃夹具5面上再冲击硅片电池3与玻璃夹具5的接缝处,从而使硅片电池3与玻璃夹具5有效分离。
参考图4,所述输风壳体41的两端部最好分别设置所述进风孔42,且两端所述进风孔42分别连通有输风道43,两条所述输风道43分别由外向内延伸靠近但不连通,以保证吹风均匀、稳定。另外,所述进风孔42处安装有风量调节装置8,其包括节流阀81,节流阀81连接进风管82,通过节流阀81可以方便对送风风量及压力进行控制,从而控制风刀4的作用力。
参考图7,为了保证以上部件的组合工作性能,本吸盘装置还包括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分别通过连接柱7固定连接所述吸盘体11、导流护板2和输风壳体41,从而使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固定并形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替代普通真空吸盘或伯努利吸盘吸取放置在平板(如玻璃)夹具上的硅片电池,通过风刀、导流护板,能够保证硅片电池安全吸起并有效降低碎片率,适于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广泛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硅片电池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非接触吸盘(1),所述非接触吸盘(1)包括吸盘体(11),所述吸盘体(11)的底端形成有气体导流槽(12);
导流护板(2),所述导流护板(2)上设置有顶端大而底端小的锥形通孔(21),所述锥形通孔(21)的小端直径大于所述吸盘体(11)的底端直径,所述吸盘体(11)的底端伸入所述锥形通孔(21)内,且所述导流护板(2)的底表面低于所述吸盘体(11)的底端面;所述导流护板(2)与所述吸盘体(11)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气体导流槽(12)相连通的气体导流间隙(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电池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对称设置于硅片电池两侧的风刀(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片电池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刀(4)包括沿硅片电池(3)侧边布置的输风壳体(41),所述输风壳体(41)设有进风孔(42)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孔(42)的输风道(43),所述输风壳体(41)底端内侧倾斜设置有朝向硅片电池(3)的出风面(44),所述出风面(44)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输风道(43)的出风孔(4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电池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护板(2)与所述吸盘体(11)之间的气体导流间隙(22)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电池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风壳体(4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进风孔(42),两端所述进风孔(42)分别连通有输风道(43),两条所述输风道(43)分别由外向内延伸靠近。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电池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45)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且0°<a<90°。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电池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42)处安装有风量调节装置(8)。
8.如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硅片电池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分别通过连接柱(7)固定连接所述吸盘体(11)、导流护板(2)和输风壳体(41)。
CN201620130152.8U 2016-02-19 2016-02-19 硅片电池吸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64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0152.8U CN205564726U (zh) 2016-02-19 2016-02-19 硅片电池吸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0152.8U CN205564726U (zh) 2016-02-19 2016-02-19 硅片电池吸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64726U true CN205564726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1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3015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64726U (zh) 2016-02-19 2016-02-19 硅片电池吸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647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4707A (zh) * 2021-10-20 2022-03-01 贝隆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式自动上料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4707A (zh) * 2021-10-20 2022-03-01 贝隆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式自动上料设备
CN114104707B (zh) * 2021-10-20 2024-04-30 贝隆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式自动上料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64726U (zh) 硅片电池吸盘装置
CN105551948B (zh) 一种提高太阳电池扩散均匀性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1658327U (zh) 带甩水器的水气分离式吸尘器
CN201991191U (zh) 烟气道用自力式防雨风帽
CN204974125U (zh) 地坑皮带廊除尘装置
CN207233711U (zh) 应用于光伏电池片加工的上料分片装置
CN20331234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硅电池片真空吸笔
CN207520981U (zh) 一种硅粉下料提速装置
CN210030881U (zh) 一种平板式pecvd设备进出料腔
CN204912089U (zh) 多级调风装置
CN211099625U (zh) 一种新型防扬尘高效的旋风分离器
CN208977067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激光切割上表面吸尘装置
CN210443539U (zh) 一种用于单面制绒的分片吸盘
CN206000750U (zh) 一种通风机的进气箱装置
CN208453957U (zh) 一种集成式平面吸盘
CN201364890Y (zh) 半导体电子行业便携式吸笔
CN203610850U (zh) 太阳能电池片自动串焊机的平面负压出料装置
CN205944127U (zh) 一种适用于太阳能电池喷淋扩散的装置
CN206271688U (zh) 一种用于高效异质结电池片的真空吸笔
CN204144235U (zh) 硅片自动分选真空吸盘
CN206660791U (zh) 一种负压车间排风净化装置
CN206619606U (zh) 匹配链式扩散的刻蚀槽的槽盖结构
CN209044357U (zh) 一种坯片到位吹片系统
CN212695165U (zh) 吹扫装置
CN201447420U (zh) 一种荧光灯管封口机火焰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