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64487U - 进出线结构及高耦合分裂电抗器 - Google Patents

进出线结构及高耦合分裂电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64487U
CN205564487U CN201620340866.1U CN201620340866U CN205564487U CN 205564487 U CN205564487 U CN 205564487U CN 201620340866 U CN201620340866 U CN 201620340866U CN 205564487 U CN205564487 U CN 205564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wire
patch bay
several
arm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408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德宇
王勇
刘俊翔
吴杰
陈荣
万锋涛
师利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Xian XD Transform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Xian XD Transform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Xian XD Transform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408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64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64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64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出线结构及高耦合分裂电抗器,其中,进出线结构包括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每个接线架均包括若干个进线臂、出线臂和加强绝缘板;若干个进线臂和出线臂呈辐射状排列,若干个进线臂的内端固定连接并电相通,若干个进线臂的内端与出线臂的内端隔离设置;每相邻的两个进线臂的外端之间、出线臂的外端和与其相邻的两个进线臂的外端之间均连接有加强绝缘板;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相对设置,第一接线架的出线臂与第二接线架的出线臂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进出线结构,便于使用,可以降低对绕组包封的绝缘性能的要求、便于进出线设置和更易实现高耦合系数。

Description

进出线结构及高耦合分裂电抗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的进出线结构及高耦合分裂电抗器。
背景技术
高耦合分裂电抗器通常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进出线结构;所述第一线圈包括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第二线圈包括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与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由内到外交替套设,并位于进出线结构的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之间。目前的进出线结构对绕组包封的绝缘性能的要求高和不利于实现高耦合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进出线结构,其应用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时,可以降低对绕组包封的绝缘性能的要求、便于进出线设置和更易实现高耦合系数。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方案解决:
一种用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的进出线结构,所述高耦合分裂电抗器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进出线结构包括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所述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分别包括若干个进线臂、出线臂和加强绝缘板;所述若干个进线臂和所述出线臂呈辐射状排列,所述若干个进线臂的内端固定连接并电相通,所述若干个进线臂的内端与所述出线臂的内端隔离设置;每相邻的两个进线臂的外端之间、出线臂的外端和与其相邻的两个进线臂的外端之间均连接有加强绝缘板;所述第一接线架和所述第二接线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接线架的出线臂与所述第二接线架的出线臂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接线架的若干个进线臂、出线臂分别作为所述第一线圈的进线连接端、所述第二线圈的出线连接端,所述第二接线架的若干个进线臂、出线臂分别作为所述第二线圈的进线连接端、所述第一线圈的出线连接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分别还包括隔离绝缘板;所述隔离绝缘板固定地设于所述进线臂的内端,并与所述出线臂的内端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绝缘板固定地设于与所述出线臂相邻的两个进线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绝缘板和所述隔离绝缘板均采用环氧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接线架中的进线臂的数量为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个进线臂和所述出线臂呈均匀地辐射状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与所述出线臂相邻的两个进线臂为一体化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出线结构还包括公共连接板,所述公共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线架的一个进线臂与所述第二接线架的一个进线臂之间。
上述进出线结构利用加强绝缘板对若干个进线臂和出线臂进行加固定位,整体稳定性高,便于使用;上述进出线结构应用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时,可以实现两个线圈的绕组包封在不同侧进线和在不同侧出线,使得各绕组包封间的感应电压分布均匀,可以降低对绕组包封的绝缘性能的要求;实现同一线圈的绕组包封在两侧分别进线和出线,从而便于两个线圈的进出线端设置;由于第一接线架的出线臂与第二接线架的出线臂错位设置,可以更容易实现每个线圈的不同绕组包封的出线端布置,同时也使得两个线圈的高耦合系数更易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耦合分裂电抗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出线结构;所述第一线圈包括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所述第二线圈包括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所述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与所述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由内到外交替套设,并位于所述进出线结构的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之间;所述第一接线架的若干个进线臂与所述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的进线端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架的出线臂与所述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的出线端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架的若干个进线臂与所述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的进线端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架的出线臂与所述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的出线端形成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和所述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的同一端均设有用于卡设所述第一接线架的第一卡槽,所述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和所述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的另同一端均设有用于卡设所述第二接线架的第二卡槽。
上述高耦合分裂电抗器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出线结构,实现两个线圈的绕组包封在不同侧进线和在不同侧出线,使得各绕组包封间的感应电压分布均匀,可以降低对绕组包封的绝缘性能的要求;实现同一线圈的绕组包封在两侧分别进线和出线,从而使得两个线圈的进出线容易设置;由于第一接线架的出线臂与第二接线架的出线臂错位设置,可以更容易实现每个线圈的不同绕组包封的出线端布置,同时也使得两个线圈的高耦合系数更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进出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设有公共连接板的进出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耦合分裂电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耦合分裂电抗器的电路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结合图,一种用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的进出线结构100,其中,高耦合分裂电抗器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上述进出线结构100包括第一接线架1和第二接线架2;第一接线架1和第二接线架2分别包括若干个进线臂11、出线臂12和加强绝缘板13;若干个进线臂11和出线臂12呈辐射状排列,若干个进线臂11的内端固定连接并电相通,若干个进线臂11的内端与出线臂12的内端隔离设置;每相邻的两个进线臂11的外端之间、出线臂12的外端和与其相邻的两个进线臂11的外端之间均连接有加强绝缘板13;第一接线架1和第二接线架2相对设置,第一接线架1的出线臂12与第二接线架2的出线臂12错位设置;第一接线架1的若干个进线臂11、出线臂12分别作为第一线圈的进线连接端、第二线圈的出线连接端,第二接线架2的若干个进线臂11、出线臂12分别作为第二线圈的进线连接端、第一线圈的出线连接端。
上述进出线结构100利用加强绝缘板13对若干个进线臂11和出线臂12进行加固定位,整体稳定性高,便于使用;结合图3和图4,上述进出线结构100应用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时,可以实现两个线圈的绕组包封(51、52)在不同侧进线和在不同侧出线,使得各绕组包封间的感应电压分布均匀,可以降低对绕组包封的绝缘性能的要求,提高高耦合分裂电抗器的使用寿命;实现同一线圈的绕组包封在两侧分别进线和出线,从而便于两个线圈的进出线端设置;由于第一接线架1的出线臂12与第二接线架2的出线臂12错位设置,可以更容易实现每个线圈的不同绕组包封(51、52)的出线端布置,同时也使得两个线圈的高耦合系数更易实现。
其中,第一接线架1和第二接线架2分别还包括隔离绝缘板14;隔离绝缘板14固定地设于进线臂11的内端,并与出线臂12的内端相对。该方案通过增设隔离绝缘板14将进线臂11的内端与出线臂12的内端作进一步的隔离,大大提高了安全度,同时也可以适当降低出线臂12到进线臂11的距离,进而使整个产品的外形尺寸得到有效控制。隔离绝缘板14具体是固定地设于与出线臂12相邻的两个进线臂11,安装相对更稳定。
上述加强绝缘板13和隔离绝缘板14都是采用环氧板。
其中,每个接线架中的进线臂11的数量为三,三个进线臂11和出线臂12呈均匀地辐射状设置。因此,在该方案中,三个进线臂11呈T形设置,出线臂12和与其不相邻的进线臂11相对。
在该方案中,与出线臂12相邻的两个进线臂11为一体化设置。该方案简单化了接线架的结构和组装。
其中,如图2所示,上述进出线结构100还包括公共连接板3,公共连接板3连接在第一接线架1的一个进线臂11与第二接线架2的一个进线臂11之间。该方案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只需要外界提供一个电源接头。
结合图1至图4,一种高耦合分裂电抗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上述进出线结构100;第一线圈包括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第二线圈包括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图2和图3所显示的实例中,第一绕组包封51和第二绕组包封52的数量均六,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与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由内到外交替套设,并位于上述进出线结构100的第一接线架1和第二接线架2之间;第一接线架1的若干个进线臂11与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的进线端形成电连接,第一接线架1的出线臂12与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的出线端形成电连接;第二接线架2的若干个进线臂11与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的进线端形成电连接,第二接线架2的出线臂12与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的出线端形成电连接。
在上述高耦合分裂电抗器中,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的进线端位于与第一接线架1相对的一端,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的出线端位于与第二接线架2相对的一端,在实际应用中,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的进线端分散地连接到第一接线架1的若干个进线臂11,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的出线端共同连接到第二接线架2的出线臂12,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并联连接构成第一线圈;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的进线端位于与第二接线架2相对的一端,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的出线端位于与第一接线架1相对的一端,在实际应用中,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的进线端分散地连接到第二接线架2的若干个进线臂11,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的出线端共同连接到第一接线架1的出线臂12,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并联连接构成第二线圈。
高耦合分裂电抗器利用上述进出线结构100,实现两个线圈的绕组包封(51、52)在不同侧进线和在不同侧出线,使得各绕组包封间的感应电压分布均匀,可以降低对绕组包封的绝缘性能的要求;实现同一线圈的绕组包封(51、52)在两侧分别进线和出线,从而便于两个线圈的进出线设置;由于第一接线架1的出线臂12与第二接线架2的出线臂12错位设置,可以更容易实现每个线圈的不同绕组包封的出线端布置,同时也使得两个线圈的高耦合系数更易实现。
其中,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和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的同一端均设有用于卡设第一接线架1的第一卡槽(图中未示出),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和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的另同一端均设有用于卡设第二接线架2的第二卡槽(图中未示出)。第一接线架1安装时是卡设于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和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的第一卡槽中,第二接线架2安装时是卡设于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51和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52的第二卡槽中。该方案便于进出线结构100的快速安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的进出线结构,所述高耦合分裂电抗器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线结构包括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所述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分别包括若干个进线臂、出线臂和加强绝缘板;所述若干个进线臂和所述出线臂呈辐射状排列,所述若干个进线臂的内端固定连接并电相通,所述若干个进线臂的内端与所述出线臂的内端隔离设置;每相邻的两个进线臂的外端之间、出线臂的外端和与其相邻的两个进线臂的外端之间均连接有加强绝缘板;所述第一接线架和所述第二接线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接线架的出线臂与所述第二接线架的出线臂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接线架的若干个进线臂、出线臂分别作为所述第一线圈的进线连接端、所述第二线圈的出线连接端,所述第二接线架的若干个进线臂、出线臂分别作为所述第二线圈的进线连接端、所述第一线圈的出线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分别还包括隔离绝缘板;所述隔离绝缘板固定地设于所述进线臂的内端,并与所述出线臂的内端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绝缘板固定地设于与所述出线臂相邻的两个进线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绝缘板和所述隔离绝缘板均采用环氧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接线架中的进线臂的数量为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进线臂和所述出线臂呈均匀地辐射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出线臂相邻的两个进线臂为一体化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线结构还包括公共连接板,所述公共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线架的一个进线臂与所述第二接线架的一个进线臂之间。
9.一种高耦合分裂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进出线结构;所述第一线圈包括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所述第二线圈包括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所述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与所述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由内到外交替套设,并位于所述进出线结构的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之间;所述第一接线架的若干个进线臂与所述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的进线端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架的出线臂与所述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的出线端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架的若干个进线臂与所述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的进线端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架的出线臂与所述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的出线端形成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耦合分裂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和所述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的同一端均设有用于卡设所述第一接线架的第一卡槽,所述若干个第一绕组包封和所述若干个第二绕组包封的另同一端均设有用于卡设所述第二接线架的第二卡槽。
CN201620340866.1U 2016-04-20 2016-04-20 进出线结构及高耦合分裂电抗器 Active CN205564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0866.1U CN205564487U (zh) 2016-04-20 2016-04-20 进出线结构及高耦合分裂电抗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0866.1U CN205564487U (zh) 2016-04-20 2016-04-20 进出线结构及高耦合分裂电抗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64487U true CN205564487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09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40866.1U Active CN205564487U (zh) 2016-04-20 2016-04-20 进出线结构及高耦合分裂电抗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644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5677A (zh) * 2017-10-10 2019-04-19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限流电抗器多功能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及制造方法
CN113268944A (zh) * 2021-05-21 2021-08-1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高耦合分裂电抗器的宽频建模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5677A (zh) * 2017-10-10 2019-04-19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限流电抗器多功能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及制造方法
CN109655677B (zh) * 2017-10-10 2021-09-03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限流电抗器多功能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及制造方法
CN113268944A (zh) * 2021-05-21 2021-08-1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高耦合分裂电抗器的宽频建模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7986U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5655098B (zh) 变压器及该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CN205564487U (zh) 进出线结构及高耦合分裂电抗器
US9633777B2 (en) High impedance air core reactor
CN210245282U (zh) 一种变压器
CN210608719U (zh) 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扁线定子
CN201527987U (zh) 一种无隔离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5050693U (zh) 平板高压变压器
CN102931241B (zh) 一种晶体硅组件
CN105261468A (zh) 平板高压变压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2948954U (zh) 一种晶体硅组件
CN103325525A (zh) 多容量干式空心电抗器
CN201975242U (zh) 一种用于大容量高阻抗的新型内置电抗器结构
CN201781144U (zh) 电源插头结构
CN203799859U (zh) 一种户外母线式电流互感器
CN210271966U (zh) 端板粘接绝缘结构
CN209046393U (zh) 一种具有单双层绕组的新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01765900U (zh) 新型干式空心电抗器
CN202839258U (zh) 一种开关电源用变压器
CN202512989U (zh) 网络变压器
CN207302846U (zh) 叠层式线组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
CN209200788U (zh) 一种六层扁铜线绕组结构
CN202487366U (zh) 一种油浸式平波电抗器出线装置
CN205376287U (zh) 一种捆扎式电流互感器
CN212115690U (zh) 一种别墅空间的网线布线系统及包括其的别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