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54944U - 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54944U
CN205554944U CN201620159842.6U CN201620159842U CN205554944U CN 205554944 U CN205554944 U CN 205554944U CN 201620159842 U CN201620159842 U CN 201620159842U CN 205554944 U CN205554944 U CN 205554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hamber
box body
pad
lid
support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598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媛
罗菁菁
王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unyuan Kai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unyuan Kai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unyuan Kai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unyuan Kai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598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54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54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54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盒盖和盒本体,所述盒盖可沿着折叠板翻转到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盒本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的内腔,所述盒本体的内腔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通过所述盒盖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第二内腔通过所述盒本体的上表面形成另一个封闭空间,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通过第一支撑片在所述盒本体的腔体内分割开,所述第一支撑片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盒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卡口,所述盒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口对应的突片。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物品在放置时的整齐,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有链状或线状部分的物品在放置过程中容易凌乱的问题。

Description

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盛放带有链状或线状部分物品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装盒大都用一个较大的内置空间来盛放带有链状或线状部分的物品,不仅不能对物品进行很好的固定,而且容易使得物品的线状部分或链状部分凌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装盒,可以解决带有链状或线状部分的物品在放置过程中容易凌乱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括:
盒盖和盒本体,所述盒盖可沿着折叠板翻转到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盒本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的内腔,所述盒本体的内腔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通过所述盒盖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第二内腔通过所述盒本体的上表面形成另一个封闭空间,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通过第一支撑片在所述盒本体的腔体内分割开,所述第一支撑片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盒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卡口,所述盒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口对应的突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腔中还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的一个侧边与所述第一支撑片相连,所述第一垫片上开设有孔,所述第一垫片的与所述一个侧边相对应的另一个侧边固设有第二支撑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腔中还设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的一个侧边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片的底部空隙插入到所述盒本体的第二内腔中,所述第二垫片上开设有孔,所述第二垫片的与所述一个侧边相对应的另一个侧边固设有第二支撑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盒盖、所述盒本体的上表面、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位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折叠板为一体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上表面通过一个粘接面粘接在一起,所述粘接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将物品的链状或线状部分固定在第二内腔中,以及将物品的非链状或线状部分通过第一支撑片上的开口固定在第一内腔中,确保了物品在放置时的整齐,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有链状或线状部分的物品在放置过程中容易凌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第一垫片与第一支撑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第二垫片的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的一个展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装盒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该包装盒可以包括:盒盖1和盒本体2,盒盖1可沿着折叠板3翻转到盒本体2的上表面5,其中,盒本体2的内部形成中空的内腔10,内腔10包括第一内腔7和第二内腔4,第一内腔7通过盒盖1形成一个封闭空间,第二内腔4通过盒本体2的上表面5形成另一个封闭空间,第一内腔7和第二内腔4通过第一支撑片11在盒本体2的腔体内分割开,第一支撑片11上开设有开口12,盒本体2的上表面5开设有卡口6,盒盖1上设置有与卡口6对应的突片13。
以包装盒需要盛放的带有链状或线状的物品为适配器的适配线部分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可以将该适配线部分放置在第二内腔4中,然后可以将适配线上与适配器相连的那一端穿过第一支撑片11上的开口12,从而可以将适配器放置在第一内腔7中,然后,可以将盒盖1沿着折叠板3翻转到盒本体2的上表面5,盒盖1可以将突片13插入到盒本体2的卡口中,从而可以与盒本体2的第一内腔7形成一个封闭空间。
由上述示例性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将带有链状或线状部分的物品的链状或线状部分固定在第二内腔4中,以及将物品非链状或线状的部分通过第一支撑片11上的开口12固定在第一内腔7中,确保了物品在放置时的整齐,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有链状或线状部分的物品在放置过程中容易凌乱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片1可以与盒本体2的上表面5垂直,从而可以减少该包装盒内的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在盒本体2的垂直方向上受到的挤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内腔7中还可以设置有第一垫片8,该第一垫片8的一个侧边22可以与第一支撑片11相连,该第一垫片上可以开设有孔14,第一垫片8与侧边22相对应的另一个侧边23固设有第二支撑片9。
通过该第一垫片8,可以将带有链状或线状物品上非链状或线状的部分固定在第一垫片8上的孔14中,从而可以确保物品在放置时的整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垫片8上的孔14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或心形等,具体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或者产品要求来进行选择和限定。
如图2所示,该第一垫片8的一侧22可以与第一支撑片11相连,当需要取出该包装盒内物品的链状或线状部分时,可以拉起第一垫片8,此时,第一支撑片11可以以盒本体2上表面5与第一支撑片11的相交线为翻转轴从垂直于上表面5的方向开始顺着第一垫片8拉起的方向翻转,从而可以较为容易的取出该包装盒内的链状或线状部分。
该第一垫片8的一侧23上可以固设有第二支撑片9,第二支撑片9可以垂直于盒本体2的上表面5,从而可以减少第一内腔7中位于第一垫片8上的孔14中的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在盒本体2的垂直方向上受到的挤压。本实用新型对第二支撑片9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具体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或包装盒的整体需求来进行选择和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内腔7中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垫片18(如图4所示),该第二垫片18的一个侧边24可以通过第一支撑片11的底部空隙插入到盒本体2的第二内腔4中,第二垫片18上开设有孔20,第二垫片的与侧边24相对应的另一个侧边25固设有第三支撑片19。
通过第二垫片18,可以将带有链状或线状物品上非链状或线状的部分固定在第二垫片18上的孔20中,从而可以确保物品在放置时的整齐。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垫片18上的孔2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或心形等,具体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或者产品要求来进行选择和限定。
该第二垫片18的一侧24可以通过第一支撑片11的底部空隙插入到盒本体2的第二内腔4中,当需要取出该包装盒内物品的链状或线状部分时,可以将第二垫片18拉出,从而可以较为容易的取出该包装盒内的链状或线状部分。
该第二垫片18一侧25上可以固设有第三支撑片19,第三支撑片19可以垂直于盒本体2的上表面5,从而可以减少第一内腔7中位于第二垫片18上的孔20中的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在盒本体2的垂直方向上受到的挤压。本实用新型对第三支撑片19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具体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或包装盒的整体需求来进行选择和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5所示,盒盖1、盒本体2的上表面5、与上表面5相对的下表面15、位于上表面5和下表面15之间的第一侧面16和第二侧面17以及折叠板3可以为一体结构。因此,该包装盒可以由一块基板经加工而成,不仅结构简单,还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第二侧面17与上表面5可以通过一个粘接面21粘接在一起,粘接面21与第二侧面17可以为一体结构。粘接面21与第二侧面17相连,在组成该包装盒的过程中,可以将粘接面21和上表面5的一部分叠加粘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第二侧面17可以和上表面5相连。通过第二侧面17和上表面5相连,盒本体2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从而可以将包装盒的内的物品封闭在该包装盒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盖和盒本体,所述盒盖可沿着折叠板翻转到所述盒本体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盒本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的内腔,所述盒本体的内腔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通过所述盒盖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第二内腔通过所述盒本体的上表面形成另一个封闭空间,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通过第一支撑片在所述盒本体的腔体内分割开,所述第一支撑片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盒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卡口,所述盒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口对应的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中还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的一个侧边与所述第一支撑片相连,所述第一垫片上开设有孔,所述第一垫片的与所述一个侧边相对应的另一个侧边固设有第二支撑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中还设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的一个侧边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片的底部空隙插入到所述盒本体的第二内腔中,所述第二垫片上开设有孔,所述第二垫片的与所述一个侧边相对应的另一个侧边固设有第二支撑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所述盒本体的上表面、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位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折叠板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上表面通过一个粘接面粘接在一起,所述粘接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为一体结构。
CN201620159842.6U 2016-03-02 2016-03-02 包装盒 Active CN205554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9842.6U CN205554944U (zh) 2016-03-02 2016-03-02 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9842.6U CN205554944U (zh) 2016-03-02 2016-03-02 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54944U true CN205554944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16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59842.6U Active CN205554944U (zh) 2016-03-02 2016-03-02 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549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967A (zh) * 2016-09-06 2019-08-09 库基纳控股公司 可关闭的烹饪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967A (zh) * 2016-09-06 2019-08-09 库基纳控股公司 可关闭的烹饪袋
CN110113967B (zh) * 2016-09-06 2021-07-09 库基纳控股公司 可关闭的烹饪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822499S1 (en) Container
USD824380S1 (en) Car mount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D814857S1 (en) Cap
USD804419S1 (en) Desktop receptacle
USD812009S1 (en) Desktop receptacle
USRE47162E1 (en) Proppant vessel
USD584952S1 (en) Container body portion
USD628375S1 (en)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USD847249S1 (en) Eyewear frames
USD831478S1 (en) Packaging for bed linen
USD833771S1 (en) Product container holder
USD850411S1 (en) Audio mixing console
USD831827S1 (en) Dental scalar
USD684462S1 (en) Container
USD901255S1 (en) Container base
USD902992S1 (en) Gift card holder
USD629605S1 (en) Cinch bag
USD839445S1 (en) Pipette tip device in package
USD853249S1 (en) Package for a wax article
USD784803S1 (en) Package sleeve
USD583549S1 (en) Tool holder
USD915516S1 (en) Electronic label flip holder for T-scan hook
USD851778S1 (en) Fluid testing base station
USD840681S1 (en) Multi-surface bag
CN205554944U (zh) 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