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49229U - 一种睡眠辅助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睡眠辅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49229U
CN205549229U CN201620109529.1U CN201620109529U CN205549229U CN 205549229 U CN205549229 U CN 205549229U CN 201620109529 U CN201620109529 U CN 201620109529U CN 205549229 U CN205549229 U CN 205549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resistance
control unit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95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荣骞
宋传旭
黄毅洲
李荣强
付小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YE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YE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YE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YE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095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49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49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49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睡眠辅助仪。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睡眠辅助仪包括控制器和主机,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主机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述主机包括微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的供电单元、绿光输出单元和脉冲波输出单元。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绿光输出单元可根据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输出特定波长的绿光以调节人体内的褪黑素进而调节人体的生物钟,促进人体进入睡眠,改善人体的睡眠质量;所述脉冲波输出单元可根据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指令输出一脉冲波作用于人体的三叉神经处,通过刺激人体的三叉神经可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睡眠辅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睡眠辅助仪。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偏头痛患者在夜间睡觉时,有时因为头痛难受而无法进入睡眠状态,导致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下降。
传统的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是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和曲普坦类等药物,但通过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出现了一种偏头痛治疗仪,该偏头痛治疗仪利用经皮神经低频电刺激疗法,即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因为偏头痛患者存在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及脑干神经元功能紊乱的状况,电刺激偏头痛患者的三叉神经能有效降低三叉神经血管兴奋性,达到治疗偏头痛的效果。
但现有的偏头痛治疗仪通过电刺激患者的三叉神经,仅可以起到镇痛的作用,无法真正辅助人体快速进入睡眠,改善人体的睡眠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睡眠辅助仪,旨在解决现有的偏头痛治疗仪通过电刺激患者的三叉神经,仅可以起到镇痛的作用,无法真正辅助人体快速进入睡眠,改善人体的睡眠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睡眠辅助仪,包括控制器和主机,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主机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述主机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主机工作的微控制单元;
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为所述主机供电的供电单元;
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根据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输出特定波长的绿光以调节人体内的褪黑素进而调节人体的生物钟,促进人体进入睡眠的绿光输出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还包括:
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将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的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升压控制单元;
分别与所述升压控制单元和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根据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产生一脉冲波并将所述脉冲波输出至人体的三叉神经处以治疗偏头痛的脉冲波输出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绿光输出单元包括:
第一发光二极管D3、第二发光二极管D4、第三发光二极管D5、第四发光二极管D6、第九三极管Q9、第五发光二极管D7、第六发光二极管D8、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和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共接于正电源,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和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共接于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接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和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分别通过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八电阻R8接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和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共接于地。
进一步的,所述脉冲波输出单元包括:
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二二极管D2;
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和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分别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六电阻R6接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共接于所述升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所述升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共接于所述升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所述升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D2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共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共接,所述电极片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检测所述主机的剩余电量的电量检测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量检测模块包括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所述第十电阻R10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串联于电源和地之间,所述第十电阻R10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公共端接所述微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微控制芯片U1的第一波形输出脚RA2、第二波形输出脚RA3、第三波形输出脚RA4、第四波形输出脚RA5分别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和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微控制芯片U1的第一绿光控制脚RC1接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所述微控制芯片U1的二绿光控制脚RC4和第三绿光控制脚RC5分别通过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八电阻R8与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所述微控制芯片U1的电量检测脚RB4接所述第十电阻R10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公共端。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还包括:
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指示所述主机的工作状态的状态指示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第九电阻R9和第七发光二极管D9;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D9的负极接所述微控制芯片U1的工作指示脚DAT,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接正电源。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睡眠辅助仪。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睡眠辅助仪包括控制器和主机,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主机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述主机包括微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的供电单元、绿光输出单元和脉冲波输出单元。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绿光输出单元可根据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输出特定波长的绿光以调节人体内的褪黑素进而调节人体的生物钟,促进人体进入睡眠,改善人体的睡眠质量;所述脉冲波输出单元可根据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指令输出一脉冲波作用于人体的三叉神经处,通过刺激人体的三叉神经可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睡眠辅助仪的模块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睡眠辅助仪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睡眠辅助仪的模块结构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一种睡眠辅助仪,包括控制器1和主机2,控制器1和主机2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主机2包括:
接收控制器1输出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主机2工作的微控制单元21。具体地,主机1和微控制单元21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
与微控制单元21连接,为主机2供电的供电单元22;
与微控制单元21连接,根据微控制单元21的控制指令输出特定波长的绿光以调节人体内的褪黑素进而调节人体的生物钟,促进人体进入睡眠的绿光输出单元2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绿光输出单元24输出波长为505nm的绿光,调节人体自身褪黑素的分泌,帮助调节人体生物钟,使人体快速进入睡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主机2还包括:
与微控制单元21的输出端连接,将微控制单元21输出的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升压控制单元25;
分别与升压控制单元25的输出端和微控制单元21的输出端连接,根据微控制单元21的控制指令产生一脉冲波并将所述脉冲波输出至人体的三叉神经处以治疗偏头痛的脉冲波输出单元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脉冲波输出单元26输出三种不同模式的脉冲波,三种不同模式的脉冲波的脉宽和频率各不相同。具体的,三种不同模式分别为:模式一:脉宽为252us,频率为98.03Hz;模式二:脉宽为304us,频率为59.5Hz;模式三:脉宽为256us,频率为118.7Hz。通过控制器1可选择输出不同模式的脉冲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睡眠辅助仪还包括电极片3,电极片3连接于脉冲波输出单元26的输出端,具体的,电极片3可以为两片,在使用时可将两个电极片3分别贴于人体前额双眉处,以将脉冲波输出单元26输出的脉冲波传递至人体的三叉神经处,刺激人体的三叉神经以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此时人体就相当于一个电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控制器1可以为手机或具有蓝牙功能的终端等,控制器1实现通过无线方式对主机2进行控制。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睡眠辅助仪的电路结构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绿光输出单元24包括:
第一发光二极管D3、第二发光二极管D4、第三发光二极管D5、第四发光二极管D6、第九三极管Q9、第五发光二极管D7、第六发光二极管D8、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
第一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第三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共接于正电源,第一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第二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第三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共接于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接微控制单元21,第五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分别通过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接微控制单元21,第五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共接于地。
绿光输出单元24的工作原理为:当微控制单元21输出一高电平时,第九三极管Q9导通,第一发光二极管D3、第二发光二极管D4、第三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6输出波长为505nm的绿光,微控制单元21输出一高电平时,第五发光二极管D7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8也导通,输出波长为505nm的绿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脉冲波输出单元26包括:
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二二极管D2;
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和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分别通过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接微控制单元21,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共接于升压控制单元25的输出端,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升压控制单元25的输出端,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共接于升压控制单元25的输出端,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升压控制单元25的输出端,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通过第二二极管D2接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共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共接,电极片3接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供电单元22包括:
与微控制单元21连接,检测主机2的剩余电量的电量检测模块2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电量检测模块221包括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
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串联于电源和地之间,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的公共端接微控制单元21。
在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22还包括:充电管理模块、电池保护模块和稳压模块,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出端接稳压模块的输入端,电池保护模块和电量检测模块221分别接于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地之间。充电管理模块用于充电,电池保护模块用于保护充电电池,稳压模块将电压稳定在3.3V,电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剩余电量,当电量过低时提示充电。具体的,微控制单元21将检测到的电压与预先设置的电压阈值进行比较,若电压低于某一阈值时,则提示充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微控制单元21采用微控制芯片U1,微控制芯片U1的第一波形输出脚RA2、第二波形输出脚RA3、第三波形输出脚RA4、第四波形输出脚RA5分别通过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和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微控制芯片U1的第一绿光控制脚RC1接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微控制芯片U1的二绿光控制脚RC4和第三绿光控制脚RC5分别通过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与第五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微控制芯片U1的电量检测脚RB4接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的公共端。
脉冲波输出单元26的工作原理为:当微控制芯片U1的第一波形输出脚RA2和第三波形输出脚RA4输出高电平,第二波形输出脚RA3和第四波形输出脚RA5输出低电平时,第四三极管Q4和第八三极管Q8导通,第五三极管Q5和第七三极管Q7关闭,升压控制单元25输出的电流经第四三极管Q4、电极片3、第八三极管Q8、第二二极管D2后流向地;当微控制芯片U1的第一波形输出脚RA2和第三波形输出脚RA4输出低电平,第二波形输出脚RA3和第四波形输出脚RA5输出高电平时,第四三极管Q4和第八三极管Q8关闭,第五三极管Q5和第七三极管Q7导通,升压控制单元25输出的电流经第七三极管Q7、电极片3、第五三极管Q5、第二二极管D2后流向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主机2还包括:
与微控制单元21连接,指示主机2的工作状态的状态指示单元2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指示单元27包括第九电阻R9和第七发光二极管D9;第七发光二极管D9的负极接微控制芯片U1的工作指示脚DAT,第七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通过第九电阻R9接正电源。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2处于开机状态时第七发光二极管D9一直亮,主机2在工作过程时,第七发光二极管D9进行闪烁,主机2关机时第七发光二极管D9熄灭。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睡眠辅助仪。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睡眠辅助仪包括控制器和主机,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主机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述主机包括微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的供电单元、绿光输出单元和脉冲波输出单元。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绿光输出单元可根据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输出特定波长的绿光以调节人体内的褪黑素进而调节人体的生物钟,促进人体进入睡眠,改善人体的睡眠质量;所述脉冲波输出单元可根据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指令输出一脉冲波作用于人体的三叉神经处,通过刺激人体的三叉神经可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睡眠辅助仪,包括控制器和主机,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主机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主机工作的微控制单元;
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为所述主机供电的供电单元;
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根据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输出绿光以调节人体内的褪黑素进而调节人体的生物钟,促进人体进入睡眠的绿光输出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
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将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的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升压控制单元;
分别与所述升压控制单元和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根据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产生一脉冲波并将所述脉冲波输出至人体的三叉神经处以治疗偏头痛的脉冲波输出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输出单元包括:
第一发光二极管D3、第二发光二极管D4、第三发光二极管D5、第四发光二极管D6、第九三极管Q9、第五发光二极管D7、第六发光二极管D8、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和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共接于正电 源,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和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共接于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接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和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分别通过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八电阻R8接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和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共接于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睡眠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辅助仪还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连接于所述脉冲波输出单元的输出端;
所述脉冲波输出单元包括:
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二二极管D2;
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和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分别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六电阻R6接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共接于所述升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所述升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共接于所述升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 发射极接所述升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D2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共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共接,所述电极片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睡眠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检测所述主机的剩余电量的电量检测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睡眠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检测模块包括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所述第十电阻R10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串联于电源和地之间,所述第十电阻R10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公共端接所述微控制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睡眠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采用微控制芯片U1,所述微控制芯片U1的第一波形输出脚RA2、第二波形输出脚RA3、第三波形输出脚RA4、第四波形输出脚RA5分别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和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微控制芯片U1的第一绿光控制脚RC1接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所述微控制芯片U1的二绿光控制脚RC4和第三绿光控制脚RC5分别通过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八电阻R8与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所述微控制芯片U1的电量检测脚RB4接所述第十电阻R10和所述 第十一电阻R11的公共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睡眠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
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指示所述主机的工作状态的状态指示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睡眠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第九电阻R9和第七发光二极管D9;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D9的负极接所述微控制芯片U1的工作指示脚DAT,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接正电源。
CN201620109529.1U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睡眠辅助仪 Active CN205549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9529.1U CN205549229U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睡眠辅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9529.1U CN205549229U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睡眠辅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49229U true CN205549229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22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9529.1U Active CN205549229U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睡眠辅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4922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9347A (zh) * 2016-02-03 2017-08-11 深圳市是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睡眠辅助仪
CN107772958A (zh) * 2017-12-07 2018-03-09 温四妹 一种智能调节高度的枕头
CN112156371A (zh) * 2020-08-31 2021-01-01 山西义云生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睡眠障碍光动力治疗仪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9347A (zh) * 2016-02-03 2017-08-11 深圳市是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睡眠辅助仪
CN107772958A (zh) * 2017-12-07 2018-03-09 温四妹 一种智能调节高度的枕头
CN112156371A (zh) * 2020-08-31 2021-01-01 山西义云生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睡眠障碍光动力治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22504U (zh) 全效美容理疗面罩装置
CN205162023U (zh) 智能帽子
CN205549229U (zh) 一种睡眠辅助仪
CN102406980B (zh) 一种智能激光治疗仪
CN104941064A (zh) 一种电脉冲偏头痛治疗仪
CN102380169A (zh) 一种led增发膜
CN104740766A (zh) 耳部佩戴经颅微电流刺激器
CN203556061U (zh) 经颅刺激装置
CN207575559U (zh) 一种智能中低频体控电疗仪
CN108578891A (zh) 一种疼痛电脉冲治疗仪的硬件电路
CN104225804B (zh) 一种腕式激光针灸仪
CN109173049A (zh) 听力障碍疾患耳内电子脉冲治疗仪
CN108391881A (zh) 一种激光生发帽及其使用方法
CN2520878Y (zh) 模拟睡眠脑电波的装置
CN209075857U (zh) 听力障碍疾患耳内电子脉冲治疗仪
CN107029347A (zh) 一种睡眠辅助仪
CN206133239U (zh) 一种富氢水杯电解控制器
CN202068978U (zh) 定时催眠按摩服装
CN205031743U (zh) 基于移动设备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
CN208785590U (zh) 一种疼痛电脉冲治疗仪的硬件电路
CN203577138U (zh) 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肠粘连的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
CN207203226U (zh) 一种偏头痛治疗仪
CN106215321A (zh) 便携式经皮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方法
CN207575556U (zh) 一种小型智能健康保健仪
CN111920677A (zh)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穴位电刺激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