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43605U -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43605U
CN205543605U CN201620073099.2U CN201620073099U CN205543605U CN 205543605 U CN205543605 U CN 205543605U CN 201620073099 U CN201620073099 U CN 201620073099U CN 205543605 U CN205543605 U CN 205543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circuit
female seat
resistanc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730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德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ishun Sou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ishun Sou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ishun Sou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ishun Sou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730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43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43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4360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其包括壳体,于壳体中设有主板,主板上固定有插头、插头母座和开关,插头、插头母座和开关通过低音提升电路连接,低音提升电路包括麦克风线路、R线路、L线路和接地线路,麦克风线路一端连接插头的第一插脚,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的第一连接端;R线路的一端连接插头的第二插脚,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的第三连接端;L线路的一端连接插头的第三插脚,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的第二连接端;接地线路的一端连接插头的第四插脚,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的第四连接端,R线路设有电阻R2,L线路上设有电阻R1,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国标美标互转,很方便地提高低音,不需要借助其他调音设备或软件,满足人们对重低音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头,特别涉及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
背景技术
现代是通信时代,智能手机、智能手环、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层出不穷,已经深深地融进进入了人们生活、工作中,耳机是一种与移动终端紧密应用的电子产品。
目前,传统的3.5mm转接头只是简单地将国标与美标互转,当因有些人偏好重低音或有些特殊场合需要提升低音时,就显得无能为力。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成为了需求,通过该低音提升转换头的使用,能够在进行国标和美标转换时,实现提升低音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其包括壳体,于该壳体中设有主板,所述主板上固定有插头、插头母座和开关,该插头、插头母座和开关通过低音提升电路连接,该插头、开关的拨杆伸出该壳体,该壳体上对应插头母座设有圆形开口,所述低音提升电路包括麦克风线路、R线路、L线路和接地线路,该麦克风线路一端连接插头的第一插脚,该麦克风线路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的第一连接端,该R线路的一端连接插头的第二插脚,该R线路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的第三连接端,该L线路的一端连接插头的第三插脚,该L线路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的第二连接端,该接地线路的一端连接插头的第四插脚,该接地线路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的第四连接端,所述R线路设有电阻R2,所述L线路上设有电阻R1,该L线路与接地线路之间分别接有音频输出电压V2和音频输入电压V1,该R线路与接地线路之间串联有所述开关、电阻R4和电容C2,该L线路与接地线路之间串联有所述开关、电阻R3和电容C1。
所述音频输出电压V2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1与插头母座的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线路上,该音频输出电压V2的负极连接到接地线路上。
所述音频输入电压V1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1与插头的第三插脚之间的线路上,该音频输入电压V1的负极连接到接地线路上。
所述开关的固定端分别连接在电阻R2与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线路上和电阻R1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线路上,该开关的一活动端分别与电阻R4、电阻R3的一端连接,该开关的另一活动端分别与第二插脚、第三插脚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相扣合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主板固定于该上壳、下壳扣合形成的空腔底部,所述插头设置于该主板顶部的右端,该插头母座设置于该主板顶部的左端,该开关设置于该主板顶部的中间位置。
所述主板的顶部左端设有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插头母座外径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插头母座固定于该弧形凹槽上,该插头母座的插接部朝向所述圆形开口。
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中部对应所述开关的拨杆设有长条状开口,于该壳体的右端面上对应插头的头部设有避让孔。
所述插头为3.5mm插头,所述插头母座为3.5mm插头母座。
一种通过前述低音提升转换头实施的低音提升方法,当将开关打到off状态时,分别将电阻R1和电阻R2短路,音源将直接有插头连接到插头母座输出;
当将开关打到on状态时,R、L音源分别通过电阻R1、电阻R3、电容C1和电阻R2、电阻R4与电容C2分压滤波后,信号传输比V2/V1≈R3/(R1+R3),衰减约3.5dB,低音提升转折频率为24Hz,低音由提升转入平坦的转折频率为75Hz,从而达到提升低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能够在实现国标美标互转的同时,很方便地提高低音,不需要借助其他调音设备或软件,满足人们对重低音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低音提升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其包括壳体,于该壳体中设有主板1,所述主板1上固定有插头2、插头母座3和开关4,该插头2、插头母座3和开关4通过低音提升电路连接,该插头2、开关4的拨杆伸出该壳体,该壳体上对应插头母座3设有圆形开口,所述低音提升电路包括麦克风线路5、R线路6、L线路7和接地线路8,该麦克风线路5一端连接插头2的第一插脚21,该麦克风线路5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3的第一连接端31,该R线路6的一端连接插头2的第二插脚22,该R线路6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3的第三连接端33,该L线路7的一端连接插头2的第三插脚23,该L线路7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3的第二连接端32,该接地线路8的一端连接插头2的第四插脚24,该接地线路8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3的第四连接端34,所述R线路6设有电阻R2,所述L线路7上设有电阻R1,该L线路7与接地线路8之间分别接有音频输出电压V2和音频输入电压V1,该R线路6与接地线路8之间串联有所述开关4、电阻R4和电容C2,该L线路7与接地线路8之间串联有所述开关4、电阻R3和电容C1。
所述音频输出电压V2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1与插头母座3的第二连接端32之间的线路上,该音频输出电压V2的负极连接到接地线路8上。
所述音频输入电压V1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1与插头2的第三插脚23之间的线路上,该音频输入电压V1的负极连接到接地线路8上。
所述开关4的固定端41分别连接在电阻R2与第三连接端33之间的线路上和电阻R1与第二连接端32之间的线路上,该开关4的一活动端42分别与电阻R4、电阻R3的一端连接,该开关4的另一活动端43分别与第二插脚22、第三插脚23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相扣合的上壳91和下壳92,所述主板1固定于该上壳91、下壳92扣合形成的空腔底部,所述插头2设置于该主板1顶部的右端,该插头母座3设置于该主板1顶部的左端,该开关4设置于该主板1顶部的中间位置。
所述主板1的顶部左端设有固定座11,该固定座11上设有与所述插头母座3外径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插头母座3固定于该弧形凹槽上,该插头母座3的插接部朝向所述圆形开口。
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中部对应所述开关4的拨杆设有长条状开口,于该壳体的右端面上对应插头2的头部设有避让孔。
所述插头2为3.5mm插头,所述插头母座3为3.5mm插头母座。
一种通过前述低音提升转换头实施的低音提升方法,当将开关4打到off状态时,开关的固定端41与活动端43连通,分别将电阻R1和电阻R2短路,音源将直接有插头2连接到插头母座3输出;
当将开关4打到on状态时,开关4的固定端41与活动端42连通,R、L音源分别通过电阻R1、电阻R3、电容C1和电阻R2、电阻R4与电容C2分压滤波后,信号传输比V2/V1≈R3/(R1+R3),衰减约3.5dB,低音提升转折频率为24Hz,低音由提升转入平坦的转折频率为75Hz,从而达到提升低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能够在实现国标美标互转的同时,很方便地提高低音,不需要借助其他调音设备或软件,满足人们对重低音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其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于该壳体中设有主板,所述主板上固定有插头、插头母座和开关,该插头、插头母座和开关通过低音提升电路连接,该插头、开关的拨杆伸出该壳体,该壳体上对应插头母座设有圆形开口,所述低音提升电路包括麦克风线路、R线路、L线路和接地线路,该麦克风线路一端连接插头的第一插脚,该麦克风线路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的第一连接端,该R线路的一端连接插头的第二插脚,该R线路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的第三连接端,该L线路的一端连接插头的第三插脚,该L线路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的第二连接端,该接地线路的一端连接插头的第四插脚,该接地线路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母座的第四连接端,所述R线路设有电阻R2,所述L线路上设有电阻R1,该L线路与接地线路之间分别接有音频输出电压V2和音频输入电压V1,该R线路与接地线路之间串联有所述开关、电阻R4和电容C2,该L线路与接地线路之间串联有所述开关、电阻R3和电容C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音提升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电压V2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1与插头母座的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线路上,该音频输出电压V2的负极连接到接地线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音提升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入电压V1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1与插头的第三插脚之间的线路上,该音频输入电压V1的负极连接到接地线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音提升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的固定端分别连接在电阻R2与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线路上和电阻R1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线路上,该开关的一活动端分别与电阻R4、电阻R3的一端连接,该开关的另一活动端分别与第二插脚、第三插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音提升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扣合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主板固定于该上壳、下壳扣合形成的空腔底部,所述插头设置于该主板顶部的右端,该插头母座设置于该主板顶部的左端,该开关设置于该主板顶部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低音提升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顶部左端设有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插头母座外径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插头母座固定于该弧形凹槽上,该插头母座的插接部朝向所述圆形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低音提升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中部对应所述开关的拨杆设有长条状开口,于该壳体的右端面上对应插头的头部设有避让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音提升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3.5mm插头,所述插头母座为3.5mm插头母座。
CN201620073099.2U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43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3099.2U CN205543605U (zh)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3099.2U CN205543605U (zh)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43605U true CN205543605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70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73099.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43605U (zh)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436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4740A (zh) * 2016-01-26 2016-04-20 东莞市逸顺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及低音提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4740A (zh) * 2016-01-26 2016-04-20 东莞市逸顺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及低音提升方法
CN105514740B (zh) * 2016-01-26 2018-07-13 东莞市逸顺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及低音提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90808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
CN105514740A (zh)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及低音提升方法
CN205543605U (zh)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
CN205491095U (zh) 一种高音提升转换头
WO2018018738A1 (zh) 一种多功能音箱
CN207200919U (zh) TypeC接口的耳机
CN205265846U (zh) 一种远程看护智能手表
CN204859523U (zh) 一种led炫彩灯效频谱蓝牙音箱
CN203720550U (zh)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带荧光留言板的闹钟
CN207282152U (zh) 一种多功能童车语音播放装置
CN203340143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2712641U (zh) 多功能音乐插座
CN203055170U (zh) 一种语音播报和图文播放一体的智能控制装置
CN105530568A (zh) 一种高音提升转换头及高音提升方法
CN205335546U (zh) 耳机插座和显示装置
CN203968130U (zh) 基于无线通讯的互联网终端
CN204009411U (zh) 带蓝牙和功放的usb音箱线材用集成双面控制电路板
CN205545872U (zh) 一种spl限制电路喇叭
CN204231596U (zh) 一种磁吸附式音箱
CN204578601U (zh) 一种具有蓝牙音响的手机
CN203104675U (zh) 视频输出装置
CN208908022U (zh) 一种3.5接口一分二音频切换器
CN203324687U (zh) 一种带视频通话的时钟
CN203151615U (zh) 听力无障碍电话机
CN203786668U (zh) 一种可携式通讯装置的具有投影功能的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