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39892U - 光学固定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固定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39892U
CN205539892U CN201521029631.2U CN201521029631U CN205539892U CN 205539892 U CN205539892 U CN 205539892U CN 201521029631 U CN201521029631 U CN 201521029631U CN 205539892 U CN205539892 U CN 205539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element
light source
reflecting mirror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96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壮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39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39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13Plural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6Reflectors in illumination be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73Polarisers in the lamp hou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Homogenising, shap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3/00Colour photography, other than mere exposure or projection of a colour film
    • G03B33/06Colour photography, other than mere exposure or projection of a colour film by additive-colour projection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02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04N9/311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the colours sequentially, e.g. by using sequentially activated light sources
    • H04N9/3114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the colours sequentially, e.g. by using sequentially activated light sources by using a sequential colour filter producing one colour at a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4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multipl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Convergence or focus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3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hanced port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1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laser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固定装置,其包括用于固定多个固态光源的光源固定部、用于固定至少一个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用于固定聚光透镜的聚光透镜固定部、第二反射镜固定部。第二反射镜固定部与多个固态光源中的至少部分对应设置,第二反射镜固定部用于固定第二反射镜。第二合光元件透射部分的固态光源所发出并且未经反射的光线或者/和反射由第二反射镜所反射的光线,聚光透镜对经过第二合光元件后的光线进行会聚。该光学固定装置的外形尺寸紧凑且生产成本低,固定在光学固定装置之上的光学元件的相对位置准确度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光源装置和投影设备。

Description

光学固定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涉及光学固定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以RGB三色LED为光源的光源装置101包括LED光源器件102、103、104,镀膜玻璃片105、106、107,聚光透镜108以及光棒109.
LED光源器件102、103、104发出红光、绿光、蓝光,通过镀膜玻璃片105、106、107和聚光透镜108,从而产生白光汇聚于光棒109,获得所需要的光源。但是由于目前LED光源器件整体尺寸外形偏大且需要布置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使得光源装置的整体外形尺寸较大,另外,位于LED光源器件的光路上的光学元件较多且对定位准确度要求高,但是现有光源装置101中的光学元件被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固定部件上,为了保证各固定部件相对位置的精准,会造成对不同固定部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高,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形尺寸紧凑、光学元件相对位置准确度高、生产成本低的光学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光学固定装置的投影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源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光学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多个固态光源的光源固定部;与所述多个固态光源中的至少部分对应设置的第二反射镜固定部,所述第二反射镜固定部用于固定第二反射镜;用于固定至少一个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所述第二合光元件透射部分的所述固态光源所发出并且未经反射的光线或者/和反射由第二反射镜所反射的光线;用于固定聚光透镜的聚光透镜固定部,所述聚光透镜对经过第二合光元件后的光线进行会聚。
上述光学固定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光学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反射镜的第一反射镜固定部和用于固定第一合光元件的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所反射的光线进一步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
上述光学固定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反射镜为多个,所述光源固定部布置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一合光元件被固定成分别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垂直,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二反射镜被固定成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平行,并且,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为45°。
上述光学固定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光学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三反射镜的第三反射镜固定部,所述固态光源为LED光源。
上述光学固定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光学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三反射镜的第三反射镜固定部和用于固定所述色轮的色轮固定部,所述第三反射镜将经会聚后的所述激发光反射至所述色轮以对所述色轮的波长转换材料进行激发,所述固态光源为激光光源或LED光源。
上述光学固定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反射镜固定部包括朝所述色轮延伸的肋板,所述第三反射镜相对于所述色轮倾斜地固定于所述肋板上。
上述光学固定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光学固定装置为大致漏斗形状,所述光源固定部布置在漏斗口处,所述第一反射镜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固定部分别布置在漏斗的一对内倾斜面上,所述聚光透镜固定部布置在漏斗的颈部,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布置在所述漏斗口和所述颈部之间,所述第三反射镜固定部和所述色轮固定部布置在所述漏斗的与所述漏斗口相对的端部,在所述漏斗口处设有一板件,在所述板件上开设有多个作为所述光源固定部的通孔。
上述光学固定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反射镜固定部、所述第二反射镜固定部、所述第三反射镜固定部、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两个凸台,在相邻的所述凸台之间具有用于填充粘合剂的中空部分。
上述光学固定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光学固定装置为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一种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光学固定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队列、聚集系统、第三反射镜、和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包括色轮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光源队列由呈一字型排列的多个光源形成;所述聚集系统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将所述光源队列出射的光聚集至第三反射镜;所述第三反射镜将聚集后的光反射至色轮;所述色轮受到所述第三反射镜反射的光的激发后,产生受激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色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色轮转动;所述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光源队列平行。
上述光源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在所述光源队列所在直线上的投影的超过50%的部分与所述光源队列重叠。
上述光源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色轮垂直于所述转动轴,所述色轮所在平面与所述光源队列的交点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的中部。
上述光源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反射镜与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色轮的同一侧。
上述光源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轴较所述驱动部细长,所述第三反射镜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转动轴以及所述色轮围成的空间内。
上述光源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光源队列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第一光,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第二光,所述第一光源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以及所述第二光源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所述聚集系统包括第二合光元件、第二反射镜和聚光透镜聚光透镜;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路上,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旁侧;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具有透射所述第一光且反射所述第二光的特性,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将入射至其上的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进行合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直接透射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并通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出射光路上,所述聚光透镜将入射至其上的光聚集到所述第三反射镜。
上述光源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镜排列成阶梯形的第二反射镜阵列,每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镜与一个所述第二光源相对应设置,将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所述第二反射镜阵列沿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向所述第二合光元件逐渐靠拢。
上述光源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聚集系统还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一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旁侧,与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异侧;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同侧,且所述第一合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源队列中的两个光源的出射光路之间,不遮挡所述光源队列的光的出射;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具有反射第一光的特性;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并继续经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上述光源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成T型设置。
上述光源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光源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之间的通道出射第一光的光源,该光源出射的第一光透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入射至所述聚光透镜或者不透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而直接入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上述光源装置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具有不同的偏振态;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为偏振片,透射所述第一光和第二光中其中一种偏振态的光而反射另一种偏振态的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队列,由呈一字型排列的多个光源形成;所述光源队列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第一光,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第二光;第一合光元件和第二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具有反射第一光的特性,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具有透射所述第一光且反射所述第二光的特性;所述第二合光元件设置于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的中部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路上,并透射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至聚光透镜;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合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源队列中的两个光源的出射光路之间,不遮挡所述光源队列的光的出射;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相同侧,将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第一端的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将所述第一光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二侧,将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第二端的至少一个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将所述第二光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用于将入射至其上的光进行聚集。
上述光源装置的再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镜排列成阶梯形的第二反射镜阵列,每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镜与一个所述第二光源相对应设置,将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所述第二反射镜阵列沿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向所述第二合光元件逐渐靠拢。
上述光源装置的再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第一反射镜排列成阶梯形的第一反射镜阵列,每一个所述第一反射镜与一个所述第一光源相对应设置,将对应的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反射镜阵列沿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向所述第一合光元件逐渐靠拢。
上述光源装置的再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成T型设置。
上述光源装置的再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光源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之间的通道出射第一光的光源,该光源出射的第一光透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入射至所述聚光透镜或者不透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而直接入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上述光源装置的再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具有不同的偏振态;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为偏振片,透射所述第一光和第二光中其中一种偏振态的光而反射另一种偏振态的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固定装置,该光学固定装置将多种光学元件安装固定于其上,光学固定装置不仅将各光学元件的相对位置准确固定,光学固定装置的整体外形也尺寸紧凑,并且有助于降低光学固定装置的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源装置的整体外形尺寸较大、光源装置中的光学元件的定位准确度较难保证以及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源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源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投影设备的光源固定装置中固定了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固定装置200,该光学固定装置200用于在其上紧凑地固定多种光学元件,以实现尽可能地减小光学固定装置200及包括该光学固定装置200的投影设备的外形尺寸,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光学元件是对固态光源、光学镜片、透镜等的统称。以下对光学固定装置200做进一步的说明,光学固定装置200包括光源固定部210、第一反射镜固定部220、第二反射镜固定部230、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240和聚光透镜固定部250,为了获得较高的发光亮度,本实用新型优选地采用一字型水平排布的多个固态光源,光源固定部210用于将多个固态光源固定,固态光源可以采用激光光源或RGB三色LED光源(后续将作进一步说明)。第二反射镜固定部230上用于将与一部分固态光源对应设置的第二反射镜固定,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一部分固态光源发出的光线被第二反射镜反射,另一部分固态光源发出的光线直接入射到第二合光元件(以下将作进一步描述)或/和聚光透镜(以下将作进一步描述)上,也就是说,较佳的,第二反射镜的数量小于固态光源的数量,以节约空间及节省成本。另外,也可以将固态光源与第二反射镜一一对应地设置,但是,对于固态光源的数量较少的情形,这会不利于获得较高的发光亮度;而对于固态光源的数量较多的情形,由于需要布置较多的反射镜,这会造成光学固定装置200的尺寸偏大,也不利于光源设备的小型化。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240用于将至少一个第二合光元件固定,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当固态光源的数量较多时,为了使光学固定装置200的尺寸尽可能小,各固态光源被布置成彼此靠近,由于第二合光元件一般在固态光源的布置平面上的投影覆盖了至少一个固态光源,于是,例如被所述投影覆盖的一部分固态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合光元件所透射,一部分的固态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先经第二反射镜所反射再经第二合光元件所反射,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固态光源的数量较少或者固态光源之间间隔较大等情形,第二合光元件也可以仅透射固态光源未经反射的光线或者仅反射经第一反射镜所反射的光线。聚光透镜固定部250用于固定聚光透镜,聚光透镜对经过第二合光元件后的光线进行会聚,容易理解的是,第二合光元件较优的是布置成其中心接近聚光透镜的光轴,另外,当有部分固态光源的光线未经过第二合光元件透射或反射而直接出射时,该聚光透镜也对直接出射的光线进行会聚。
为了配置较多的固定光源,光学固定装置200上设有与第二反射镜固定部230相对的第一反射镜固定部220,第一反射镜固定部220所固定的第一反射镜与固态光源一一对应,光学固定装置200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合光元件的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260,第一合光元件将第一反射镜所反射的光线进一步反射至第二合光元件,进而经第二合光元件元件透射至聚光透镜。
为了配置较多的固态光源,并且光学元件布置得合理,第二反射镜设为多个,在水平方向上,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分别位于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位于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一侧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一合光元件被固定成分别与第二合光元件垂直,位于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二侧的第二反射镜被固定成与第二合光元件平行,该第二合光元件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为45°。通过如此设置,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分别相较于第二合光元件相对布置,以便于将在水平方向上离第二合光元件和聚光透镜较远的固态光源的光线向第二合光元件反射,具体来说,位于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第一反射镜及第二反射镜将相对应的固态光源在竖直方向上发出的光线分别反射成水平方向的光线,以分别进一步被第二合光元件反射和被第一合光元件反射再被第二合光元件透射,从而得到多个平行的、竖直地入射聚光透镜的光线。
为了保证光学元件相对位置准确度高,相较于在光学固定装置200之外的其他部件上固定第三反射镜,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光学固定装置200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三反射镜的第三反射镜固定部270,当固态光源采用RGB三色LED光源时,此时,第二合光元件可采用二向色片,该RGB三色LED光源经过聚光透镜会聚后的混合光作为后续投影光源,第三反射镜将该混合光反射并出射。当固态光源采用激光光源或RGB三色LED光源作为第三反射镜激发光来激发波长转换材料以产生受激光时,此时,第二合光元件可采用偏振片,因此,光学固定装置200除了包括上述的第三反射镜固定部270,还包括用于固定作为波长转换材料的色轮的色轮固定部(未图示),第三反射镜将经会聚后的激发光反射至色轮,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的受激光与未被吸收的激发光混合以作为后续投影光源。如此,通过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光学固定装置200上设置光源固定部210、第一反射镜固定部220、第二反射镜固定部230、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240、聚光透镜固定部250、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260、第三反射镜固定部270和可选的色轮固定部,减小了光学元件被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固定部件上所带来的相对位置误差增大的风险,也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另一较优的实施例,第三反射镜固定部270设有朝色轮延伸的肋板,固定于肋板上的第三反射镜相对于色轮倾斜。通过将第三反射镜相对于色轮倾斜地设置,经过会聚的激发光被第三反射镜以较小光斑的方式反射至色轮的受激发面上,提高了激发光的激发效率。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光学固定装置200设置成大致漏斗形状,也就是一端大另一端渐小,以满足光学固定装置200在固定多个一字型排布的固态光源前提下具有较小的外形尺寸,具体来说,光源固定部210布置在漏斗口处,第一反射镜固定部220和第二反射镜固定部230分别布置在漏斗的一对内倾斜面上,聚光透镜固定部250布置在漏斗的颈部,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260和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240布置在漏斗口和颈部之间,第三反射镜固定部270和色轮固定部布置在与漏斗口相对的端部,在水平方向上,虽然该端部的尺寸较颈部大,但端部的尺寸仍较漏斗口小,从整体来看,光学固定装置200仍类似于倒漏斗形状,且光学固定装置200的整体形状也很紧凑。在上述的漏斗口处设置一板件280,在板件28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81,固态光源被固定于通孔281之中。优选的,该板件280为一水平面板,多个通孔281对固态光源的定位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保证了固态光源的定位准确。
为了获得对光学元件更好的固定效果,第一反射镜固定部220、第二反射镜固定部230、第三反射镜固定部270、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260和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240中至少一个但优选为全部的固定部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凸台290,在两两相邻的凸台290之间具有用于填充粘合剂的中空部分291。因此,中空部分291既提供了足够的填充粘合剂的空间,从而保证有足够的粘合剂来固定光源元件,同时凸台290也能为光学元件提供精准的固定基准面并避免粘合剂的外溢。
以上各实施例所述的光学固定装置200为一体成型,具体来说,光学固定装置200是模具成型或机加工成形的结构零件,光学元件装配位置的精度要求只需要一次装夹并配合数控加工中心的加工即可确保。以下以图3为例来说明光学固定装置200的制作过程。首先以聚光透镜固定部250为定位基础,加工光源固定部210的基准面A,然后加工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240、第一反射镜固定部220、第二反射镜固定部230、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260和第三反射镜固定部270的固定基准面,最后加工色轮固定部的固定基准面。依靠数控加工中心本身的加工精度就能很好控制光学固定装置200对光学器件安装及固定的尺寸精度,以满足使用要求。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做出更具体说明,以下以图4所示的采用5个固态光源为例,并参照图2和图3,来对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做出详细说明。在大致倒漏斗形状的光学固定装置200的漏斗口处的板件280上开设有作为光源固定部210的5个通孔281,在5个通孔281中各分别固定装配了1个蓝色激光光源310、311、312、313、314,其中,优选的,蓝色激光光源310、311、312具有第一偏振态,蓝色激光光源313、314具有第二偏振态,位于光学固定装置200的左侧内倾斜面上和右侧内倾斜面上的第一反射镜固定部220上分别固定装配了一个第一反射镜320和两个第二反射镜321,在连接左侧倾斜面和右侧内倾斜面的底壁上设置了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240、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260和聚光透镜固定部250,聚光透镜固定部250位于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240和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260的上方,也就是聚光透镜340布置在大致漏斗颈部的位置,其中,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240上固定装配的第二合光元件采用偏振片330,偏振片330的第一面面对第二反射镜321,第一合光元件350面对第一反射镜320,第一合光元件350采用反射镜,偏振片330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为45°,并且,第一反射镜320和第一合光元件350被固定成分别与偏振片330垂直,由蓝色激光光源313和314在竖直方向上射出的激发光经第二反射镜321水平地反射之后,在偏振片330的第一面被进一步竖直地反射,由蓝色激光光源310在竖直方向上射出的激发光经第一反射镜320水平地反射之后,再被第一合光元件350竖直地反射并进一步经偏振片330的第二面透射进入聚光透镜340,对于其它部分的蓝色激光光源311和312,蓝色激光光源312未经反射就直接经偏振片330的第二面透射进入聚光透镜340,蓝色激光光源311未经偏振片330的反射和透射就直接射入聚光透镜340,因此,光源固定部210、第一反射镜固定部220、第二反射镜固定部230、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260、偏振片固定部240和聚光透镜固定部250的具体数量和位置的设置,可以根据蓝色激光光源的数量及排布方式而定,比如当取消上述蓝色激光光源310时,相应的,也就不需要设置第一反射镜固定部220和一合光元件固定部260了,但是这减少了固态光源的数量,从而不利于获得较高的发光亮度。在各激发光射入聚光透镜340,并被聚光透镜340会聚后,被会聚的激发光射向第三反射镜360,该第三反射镜360固定在由左侧内倾斜面向与上述漏斗口相对的端部延伸出的、作为第三反射镜固定部270的肋板上,第三反射镜360朝色轮370延伸,该色轮370与驱动装置371固定连接并在驱动装置371的驱动下旋转工作,并且驱动装置371在上述端部被轴套型的开孔所固定,从而将色轮370固定。经第三反射镜360反射的激发光以较小光斑的方式射向色轮370的受激发面上,该受激发面上均布有作为波长转换材料,比如GRBW四色荧光粉,于是荧光粉在蓝色激光的激发下产生受激光并混合后形成用于后续的投影光源。优选的,上述第一反射镜固定部220、第二反射镜固定部230、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260、第三反射镜固定部270和偏振片固定部240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凸台290,在相邻两个凸台290之间设置了用于填充粘合剂的中空部分291,各固定部的至少两个凸台290共同形成用于固定相应光学元件的固定基准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尤其可以是一种要求外形尺寸尽可能小的微型投影设备,其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固定装置200,参照以上所描述的光学固定装置200所具有的优点,由于光学固定装置200的外形尺寸紧凑相应地使投影设备的外形尺寸被减小,光学固定装置200中固定的光学元件的相对位置准确度高从而提高了投影设备的投影画面质量,另外,投影设备的生产成本也相应被降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光源装置,包括光源队列、聚集系统、第三反射镜、和波长转换装置,波长转换装置包括色轮和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光源队列由呈一字型排列的多个光源形成;
所述聚集系统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将所述光源队列出射的光聚集至第三反射镜;
所述第三反射镜将聚集后的光反射至色轮;
所述色轮受到所述第三反射镜反射的光的激发后,产生受激光;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色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色轮转动;
所述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光源队列平行。所述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光源队列平行可以理解为所述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光源队列大致平行。
转动轴的方向也即驱动装置的中心轴方向,同时也是波长转换装置的中心轴方向。
由于光源队列呈一字型,长度相对较长,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与一字型光源队列大致平行,在光源队列的平行方向而不是在三维空间的其它方向设置元件,配合了一字型光源队列长度较长的特点,从而可以减小光源装置的外接长方体的体积。所谓光源装置的外接长方体指的是可以包围光源装置的最小的长方体。容易理解的,从而可以减小固定或容纳光源装置的壳体的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队列出射的光大致在同一平面内被聚集到所述第三反射镜,所述光源队列出射的光从出射至到达所述第三反射镜所形成的光路大致位于同一平面;或者,该所形成的光路大致位于平行的平面且该平行的平面之间的距离较小,例如,小于1厘米;或者,该所形成的光路大致位于相交的平面且该平行的平面的夹角较小,例如,小于30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在所述光源队列所在直线上的投影的超过50%的部分与所述光源队列重叠。本实施例中节省了光源装置在光源队列方向上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在所述光源队列所在直线上的投影大致位于所述光源队列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轮垂直于所述转动轴,所述色轮所在平面与所述光源队列的交点大致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的中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反射镜与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色轮的同一侧。本实施例可以避免波长转换装置的长度与第三反射镜至色轮的距离的叠加而造成光源装置在转动轴方向上的长度的增大,从而有助于减少光源转换的体积。而且,被色轮反射回的光可以继续经第三反射镜反射至色轮,从而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较所述驱动部细长,所述第三反射镜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转动轴以及所述色轮围成的空间内。本实施例中,有效地利用了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转动轴以及所述色轮围成的空间,减少了光源装置在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上的长度,从而可以减小光源装置的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队列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第一光,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第二光,所述第一光源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以及所述第二光源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
所述聚集系统包括第二合光元件、第二反射镜和聚光透镜;
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路上,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旁侧;
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具有透射所述第一光且反射所述第二光的特性,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将入射至其上的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进行合光;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直接透射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并通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所述聚光透镜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出射光路上,所述聚光透镜将入射至其上的光聚集到所述第三反射镜。
本实施例中,第二合光元件位于至少一个第一光源的出射光路的,第一合光透射入射至其上的第一光,从而可以避免光源队列与第二合光元件相对的位置留有空档而没有设置光源,可以实现光源队列上的光源的紧密排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镜排列成阶梯形的第二反射镜阵列,每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镜与一个所述第二光源相对应设置,将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所述第二反射镜阵列沿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向所述第二合光元件逐渐靠拢。
出射的第二光通过第二反射镜反射至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二光源排列于光源队列的队尾或队首而非光源队列的中部;可以理解的,若该类第二光源包含多个,则该类第二光源集中排列于或者说连续排列于光源队列的队尾或队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集系统还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一合光元件;
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旁侧,与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异侧;
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同侧,且所述第一合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源队列中的两个光源的出射光路之间,不遮挡所述第一光源的第一光的出射;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具有反射第一光的特性;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并继续经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出射的第一光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至第一合光元件的第一光源排列于光源队列的队尾或队首而非光源队列的中部;可以理解的,若该类第一光源包含多个,则该类第一光源集中排列于或者说连续排列于光源队列的队尾或队首。
本实施例中,部分第一光源(例如一字型光源队列队尾或队首的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经第一反射镜反射至第一合光元件,可以减小一字型排列的光源队列出射的光斑。
而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合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源队列中的两个光源的出射光路之间,可以不遮挡光源队列的光的出射,从而使得可以在第二合光元件相对于光源队列的位置排布光源,有助于光源队列中光源的紧凑排布。
另外,由于第一合光元件反射第一反射镜的光、且设置于所述光源队列中的两个光源的出射光路之间,因此,可方便于在第一合光元件朝向光源队列的一侧设置支柱支撑固定第一合光元件和第二合光元件,该支柱可以与第一合光元件的反射面的反面的全部面积相支撑固定,以及与第二合光元件的小部分面积相支撑固定,以不遮挡光源队列的光的出射为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成T型设置。T型包含两个直角,其中一个直角面向光源队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第一反射镜排列成阶梯形的第一反射镜阵列,每一个所述第一反射镜与一个所述第一光源相对应设置,将对应的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反射镜阵列沿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向所述第一合光元件逐渐靠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之间的通道出射第一光的光源,该光源出射的第一光透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入射至所述聚光透镜或者不透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直接入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由于在一些微型投影设备中,光源装置需要满足体积较小的需求,其中即使包含5个光源的一字型光源阵列的长度也可能不超过5厘米;而光源装置所包含的光学元件又比较多,因此,在比较狭小的空间内需要分布较多的光学元件,而且,还需要给粘接/固定光学元件这些操作留有一定的空间;本实施例有助于适应这些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具有不同的偏振态;
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为偏振片,透射所述第一光和第二光中其中一种偏振态的光而反射另一种偏振态的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光源装置,包括:
光源队列,由呈一字型排列的多个光源形成;所述光源队列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第一光,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第二光;
第一合光元件和第二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具有反射第一光的特性,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具有透射所述第一光且反射所述第二光的特性;
所述第二合光元件设置于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的中部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路上,并透射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至聚光透镜;
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合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源队列中的两个光源的出射光路之间,不遮挡所述光源队列的光的出射;
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相同侧,将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第一端的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将所述第一光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二侧,将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第二端的至少一个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将所述第二光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所述聚光透镜,用于将入射至其上的光进行聚集。
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将位于光源队列两端的第一光和第二光分别反射至第一合光元件和第二合光元件,并进一步补反射至聚光透镜,可以减小入射至聚光透镜的光斑的大小;由于第一合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源队列中的两个光源的出射光路之间,不遮挡所述光源队列的光的出射,因此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的中部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可以透射第二合光元件从而入射至聚光透镜,从而可以避免光源队列与第二合光元件相对的位置留有空档而没有设置光源,可以实现光源队列上的光源的紧密排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镜排列成阶梯形的第二反射镜阵列,每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镜与一个所述第二光源相对应设置,将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所述第二反射镜阵列沿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向所述第二合光元件逐渐靠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第一反射镜排列成阶梯形的第一反射镜阵列,每一个所述第一反射镜与一个所述第一光源相对应设置,将对应的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反射镜阵列沿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向所述第一合光元件逐渐靠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成T型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之间的通道出射第一光的光源,该光源出射的第一光透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入射至所述聚光透镜或者不透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而直接入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由于在一些微型投影设备中,光源装置需要满足体积较小的需求,其中即使包含5个光源的一字型光源阵列的长度也可能不超过5厘米;而光源装置所包含的光学元件又比较多,因此,在比较狭小的空间内需要分布较多的光学元件,而且,还需要给粘接/固定光学元件这些操作留有一定的空间;本实施例有助于适应这些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具有不同的偏振态;
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为偏振片,透射所述第一光和第二光中其中一种偏振态的光而反射另一种偏振态的光。
下文参照图4对本文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光源装置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光源装置,包括:第一光源310、第一光源311和第一光源312,以及第二光源313和第二光源314;还包括第一合光元件350、第二合光元件330、第一反射镜320、两个第二反射镜321、聚光透镜340、第三反射镜360和波长转换装置。波长转换装置包括驱动装置371和色轮370。
第一光源310、311和312出射第一偏振态(例如S偏振态)的第一光,第二光源313和314出射第二偏振态(例如P偏振态)的第二光;第一偏振态与第二偏振态不同。第一光源310、311和312和第二光源313和314都为蓝色激光光源。
各个光源排列成一字型的光源队列。第一光源310、第一光源311和第一光源312连续排列,以及第二光源313和第二光源314连续排列。
本实施例中,第二合光元件330为偏振片,偏振片330设置于第一光源312的出射光路上,透射第一光源312出射的第一光至聚光透镜340。第二合光元件330与光源队列成45度角设置。
第一合光元件350为反射镜,与第二合光元件330成T型设置。第一合光元件350与第二合光元件330相交于第二合光元件的中部。第一合光元件350设置于第一光源311与第一光源312的出射光路之间,不遮挡第一光源311与第一光源312的光的出射。
第一反射镜320反射第一光源310出射的第一光至第一合光元件350,第一合光元件350将第一光反射至聚光透镜340。
两个第二反射镜321分别反射第二光源313和第二光源314出射的第二光至第二合光330,第二合光元件将第二光反射至聚光透镜340。
两个第二反射镜321排列成阶梯形的第二反射镜阵列。第二反射镜阵列沿着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逐渐向第二合光元件靠拢。
第一光源311出射的第一光经过第一反射镜320和第一合光元件350之间的通道出射入射至聚光透镜340。
聚光透镜340将入射至其上的光聚集至第三反射镜360。聚光透镜340的出光方向与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大致相同。
第三反射镜360将聚集后的光反射至色轮370,激发370上的波长转换材料以产生受激光。
驱动装置371包括驱动部和转动轴,转动轴与色轮370固定连接,驱动部驱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色轮370转动。
驱动装置371的转动轴与光源队列平行。
第三反射镜360与驱动装置371位于色轮370的同一侧。
转动轴较驱动部细长,第三反射镜360至少部分位于驱动部与转动轴以及色轮370围成的空间内。
波长转换装置在光源队列所在直线上的投影大致位于光源队列上。
光源队列、聚集系统、第三反射镜、和波长转换装置,波长转换装置包括色轮和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光源队列由呈一字型排列的多个光源形成;
所述聚集系统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将所述光源队列出射的光聚集至第三反射镜;
所述第三反射镜将聚集后的光反射至色轮;
所述色轮受到所述第三反射镜反射的光的激发后,产生受激光;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色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色轮转动;
所述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光源队列平行。所述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光源队列平行可以理解为所述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光源队列大致平行。
转动轴的方向也即驱动装置的中心轴方向,同时也是波长转换装置的中心轴方向。
由于光源队列呈一字型,长度相对较长,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与一字型光源队列大致平行,在光源队列的平行方向而不是在三维空间的其它方向设置元件,配合了一字型光源队列长度较长的特点,从而可以减小光源装置的外接长方体的体积。所谓光源装置的外接长方体指的是可以包围光源装置的最小的长方体。容易理解的,从而可以减小固定或容纳光源装置的壳体的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队列出射的光大致在同一平面内被聚集到所述第三反射镜,所述光源队列出射的光从出射至到达所述第三反射镜所形成的光路大致位于同一平面;或者,该所形成的光路大致位于平行的平面且该平行的平面之间的距离较小,例如,小于1厘米;或者,该所形成的光路大致位于相交的平面且该平行的平面的夹角较小,例如,小于30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在所述光源队列所在直线上的投影的超过50%的部分与所述光源队列重叠。本实施例中节省了光源装置在光源队列方向上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在所述光源队列所在直线上的投影大致位于所述光源队列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轮垂直于所述转动轴,所述色轮所在平面与所述光源队列的交点大致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的中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反射镜与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色轮的同一侧。本实施例可以避免波长转换装置的长度与第三反射镜至色轮的距离的叠加而造成光源装置在转动轴方向上的长度的增大,从而有助于减少光源转换的体积。而且,被色轮反射回的光可以继续经第三反射镜反射至色轮,从而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较所述驱动部细长,所述第三反射镜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转动轴以及所述色轮围成的空间内。本实施例中,有效地利用了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转动轴以及所述色轮围成的空间,减少了光源装置在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上的长度,从而可以减小光源装置的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队列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第一光,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第二光,所述第一光源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以及所述第二光源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
所述聚集系统包括第二合光元件、第二反射镜和聚光透镜;
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路上,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旁侧;
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具有透射所述第一光且反射所述第二光的特性,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将入射至其上的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进行合光;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直接透射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并通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所述聚光透镜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出射光路上,所述聚光透镜将入射至其上的光聚集到所述第三反射镜。
本实施例中,第二合光元件位于至少一个第一光源的出射光路的,第一合光透射入射至其上的第一光,从而可以避免光源队列与第二合光元件相对的位置留有空档而没有设置光源,可以实现光源队列上的光源的紧密排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镜排列成阶梯形的第二反射镜阵列,每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镜与一个所述第二光源相对应设置,将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所述第二反射镜阵列沿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向所述第二合光元件逐渐靠拢。
出射的第二光通过第二反射镜反射至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二光源排列于光源队列的队尾或队首而非光源队列的中部;可以理解的,若该类第二光源包含多个,则该类第二光源集中排列于或者说连续排列于光源队列的队尾或队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集系统还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一合光元件;
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旁侧,与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异侧;
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同侧,且所述第一合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源队列中的两个光源的出射光路之间,不遮挡所述第一光源的第一光的出射;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具有反射第一光的特性;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并继续经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出射的第一光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至第一合光元件的第一光源排列于光源队列的队尾或队首而非光源队列的中部;可以理解的,若该类第一光源包含多个,则该类第一光源集中排列于或者说连续排列于光源队列的队尾或队首。
本实施例中,部分第一光源(例如一字型光源队列队尾或队首的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经第一反射镜反射至第一合光元件,可以减小一字型排列的光源队列出射的光斑。
而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合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源队列中的两个光源的出射光路之间,可以不遮挡光源队列的光的出射,从而使得可以在第二合光元件相对于光源队列的位置排布光源,有助于光源队列中光源的紧凑排布。
另外,由于第一合光元件反射第一反射镜的光、且设置于所述光源队列中的两个光源的出射光路之间,因此,可方便于在第一合光元件朝向光源队列的一侧设置支柱支撑固定第一合光元件和第二合光元件,该支柱可以与第一合光元件的反射面的反面的全部面积相支撑固定,以及与第二合光元件的小部分面积相支撑固定,以不遮挡光源队列的光的出射为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成T型设置。T型包含两个直角,其中一个直角面向光源队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第一反射镜排列成阶梯形的第一反射镜阵列,每一个所述第一反射镜与一个所述第一光源相对应设置,将对应的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反射镜阵列沿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向所述第一合光元件逐渐靠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之间的通道出射第一光的光源,该光源出射的第一光透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入射至所述聚光透镜或者不透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直接入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由于在一些微型投影设备中,光源装置需要满足体积较小的需求,其中即使包含5个光源的一字型光源阵列的长度也可能不超过5厘米;而光源装置所包含的光学元件又比较多,因此,在比较狭小的空间内需要分布较多的光学元件,而且,还需要给粘接/固定光学元件这些操作留有一定的空间;本实施例有助于适应这些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具有不同的偏振态;
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为偏振片,透射所述第一光和第二光中其中一种偏振态的光而反射另一种偏振态的光。
在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3)

1.光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固定多个固态光源的光源固定部;
与所述多个固态光源中的至少部分对应设置的第二反射镜固定部,所述第二反射镜固定部用于固定第二反射镜;
用于固定至少一个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所述第二合光元件透射部分的所述固态光源所发出并且未经反射的光线或者/和反射由第二反射镜所反射的光线;
用于固定聚光透镜的聚光透镜固定部,所述聚光透镜对经过第二合光元件后的光线进行会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反射镜的第一反射镜固定部和用于固定第一合光元件的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所反射的光线进一步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反射镜为多个,所述光源固定部布置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一合光元件被固定成分别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垂直,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二反射镜被固定成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平行,并且,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三反射镜的第三反射镜固定部和用于固定色轮的色轮固定部,所述第三反射镜将经会聚后的激发光反射至所述色轮以对所述色轮的波长转换材料进行激发,所述固态光源为激光光源或LED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反射镜固定部、所述第二反射镜固定部、第三反射镜固定部、第一合光元件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固定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 少两个凸台,在相邻的所述凸台之间具有用于填充粘合剂的中空部分。
6.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固定装置。
7.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队列、聚集系统、第三反射镜、和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包括色轮和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光源队列由呈一字型排列的多个光源形成;
所述聚集系统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将所述光源队列出射的光聚集至第三反射镜;
所述第三反射镜将聚集后的光反射至色轮;
所述色轮受到所述第三反射镜反射的光的激发后,产生受激光;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色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色轮转动;
所述驱动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光源队列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队列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第一光,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第二光,所述第一光源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以及所述第二光源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
所述聚集系统包括第二合光元件、第二反射镜和聚光透镜;
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路上,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旁侧;
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具有透射所述第一光且反射所述第二光的特性,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将入射至其上的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进行合光;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直接透射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并通过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所述聚光透镜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出射光路上,所述聚光透镜将入射至其上的光聚集到所述第三反射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镜排列成阶梯形的第二反射镜阵列,每 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镜与一个所述第二光源相对应设置,将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所述第二反射镜阵列沿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向所述第二合光元件逐渐靠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系统还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一合光元件;
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旁侧,与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异侧;
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同侧,且所述第一合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源队列中的两个光源的出射光路之间,不遮挡所述光源队列的光的出射;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具有反射第一光的特性;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并继续经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具有不同的偏振态;
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为偏振片,透射所述第一光和第二光中其中一种偏振态的光而反射另一种偏振态的光。
12.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队列,由呈一字型排列的多个光源形成;所述光源队列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第一光,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第二光;
第一合光元件和第二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具有反射第一光的特性,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具有透射所述第一光且反射所述第二光的特性;
所述第二合光元件设置于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的中部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路上,并透射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至聚光透镜;
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合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源队列中的两个光源的出射光路之间,不遮挡所述光 源队列的光的出射;
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合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相同侧,将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第一端的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将所述第一光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合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合光元件的第二侧,将位于所述光源队列第二端的至少一个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合光元件,所述第二合光元件将所述第二光反射至所述聚光透镜;
所述聚光透镜,用于将入射至其上的光进行聚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第一反射镜排列成阶梯形的第一反射镜阵列,每一个所述第一反射镜与一个所述第一光源相对应设置,将对应的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合光元件,所述第一反射镜阵列沿所述光源队列的出光方向向所述第一合光元件逐渐靠拢。
CN201521029631.2U 2015-11-10 2015-12-10 光学固定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Active CN20553989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28196 2015-11-10
CN201510762819 2015-11-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39892U true CN205539892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627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9631.2U Active CN205539892U (zh) 2015-11-10 2015-12-10 光学固定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CN201510918356.8A Active CN106681091B (zh) 2015-11-10 2015-12-10 光学固定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8356.8A Active CN106681091B (zh) 2015-11-10 2015-12-10 光学固定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2026B2 (zh)
CN (2) CN205539892U (zh)
TW (1) TWI60923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0407A1 (zh) * 2015-11-10 2017-05-18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固定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WO2019127825A1 (zh) * 2017-12-25 2019-07-04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安装结构
US10372026B2 (en) 2015-11-10 2019-08-06 Appo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Optical fixing devi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equipment
CN114730062A (zh) * 2019-09-26 2022-07-08 阿迪法科特公司 均用于照明设备、能够产生照明效果的光学设备和包括这种光学设备的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9596A (zh) * 2018-03-16 2018-11-30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模组及激光投影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83247B2 (ja) * 2006-12-22 2012-07-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US20090122272A1 (en) * 2007-11-09 2009-05-14 Silverstein Barry D Projection apparatus using solid-state light source array
CN101446749B (zh) 2007-11-26 2011-07-20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光学系统及其光学投影方法
US7959297B2 (en) * 2008-05-15 2011-06-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Uniform speckle reduced laser projection us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mixing
CN101770078A (zh) 2008-12-30 2010-07-07 昆山扬明光学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合光模块
JP5895226B2 (ja) * 2010-11-30 2016-03-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202041758U (zh) * 2011-01-28 2011-11-16 英济股份有限公司 微投影装置及其光源模块
CN102297389A (zh) * 2011-05-16 2011-12-28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阵列合光模组
JP5817313B2 (ja) * 2011-08-09 2015-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TWI444750B (zh) * 2012-03-09 2014-07-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用於一投影裝置之色輪模組、投影裝置、以及切換顯示一立體影像或一平面影像之方法
CN104516178B (zh) 2013-09-29 2016-08-1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机模块
KR102135356B1 (ko) 2013-10-24 2020-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투사장치
CN205176463U (zh) 2015-11-10 2016-04-20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件、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CN205539892U (zh) 2015-11-10 2016-08-31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固定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0407A1 (zh) * 2015-11-10 2017-05-18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固定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US10372026B2 (en) 2015-11-10 2019-08-06 Appo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Optical fixing devi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equipment
WO2019127825A1 (zh) * 2017-12-25 2019-07-04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安装结构
CN114730062A (zh) * 2019-09-26 2022-07-08 阿迪法科特公司 均用于照明设备、能够产生照明效果的光学设备和包括这种光学设备的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1091B (zh) 2023-08-08
TWI609230B (zh) 2017-12-21
US10372026B2 (en) 2019-08-06
US20180321575A1 (en) 2018-11-08
TW201716852A (zh) 2017-05-16
CN106681091A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39892U (zh) 光学固定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KR101875850B1 (ko) 조명장치와 투영장치
CN104049445B (zh)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JP3992053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4508359B (zh) 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603689A (zh) 光源装置
CN102393597A (zh) 照明光学系统、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CN204028554U (zh)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N204667037U (zh) 一种投影用激光引擎
CN103827572A (zh) 光强度分布转换元件、面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02072358A (ja) 投写型ディスプレイの照明装置及び投写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10585293B2 (en) 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system
CN106549088B (zh)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2565897A (zh) 一种棱镜系统及具有该棱镜系统的投影仪
CN102591120A (zh) 光源装置、光源产生方法及包含光源装置的激光投影机
WO2020248558A1 (zh) 一种激光光源的光学系统
CN108663881A (zh) 一种投影光源及其投影系统
CN116430662B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16794919B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6647032A (zh) 一种偏光透镜、及包含其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6224129U (zh) 一种双色激光光源投影机
CN101995743A (zh) 一种亮度和颜色均匀的投影光学引擎
CN116430600B (zh) 一种合光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10186008A (zh) 车辆照明单元及车辆照明车灯
CN212647254U (zh) 用于投影机的五通道led光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20-22, 20-22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APPOTRONIC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Road, 63 Xuefu Road, high-tech zone, 21 headquarters building, 22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518000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Road, 63 Xuefu Road, high-tech zone, 21 headquarters building, 22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Shenzhe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nd Application Industrial Park 401, No. 1089 Chaguang Road, Xili Tow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PPOTRONICS Corp.,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