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37798U - 水量平衡场 - Google Patents

水量平衡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37798U
CN205537798U CN201620225658.7U CN201620225658U CN205537798U CN 205537798 U CN205537798 U CN 205537798U CN 201620225658 U CN201620225658 U CN 201620225658U CN 205537798 U CN205537798 U CN 205537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fflux groove
water balance
core wall
balance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256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佳
田育新
李锡泉
张灿明
牛艳东
杨楠
周小玲
曾掌权
何华林
胡任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to CN2016202256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37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37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377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量平衡场,沿坡面方向设有深至母岩层(2)且左、上和右连成一体的长方形隔水墙(1),在所述的长方形隔水墙(1)的下边设有由透水砖砌成的透水不透土墙(3),在所述的透水不透土墙(3)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的长方形隔水墙(1)中的A层集流槽(4)、B层集流槽(5)和C层集流槽(6),所述的A层集流槽(4)连接有翻斗式自计雨量仪,所述的B层集流槽(5)和C层集流槽(6)分别连接有一个自记录雨量计。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测量林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的水量平衡场。

Description

水量平衡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量平衡场,特别是涉及一种林地水量平衡场。
背景技术
水量平衡场是指一个有代表性的封闭小区,与周围没有水平的水分交换。一般水量平衡场是建筑在土壤层下面具有粘士或重壤土构成的不透水层的地方,以便于精确测量和分析各个分量的数值和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水量平衡场一般在有林地和无林地两个或多个相似的场地上建立,即在某流域选择植被(森林类型)、地形、土壤、地质、坡向、坡度有代表性的地区。对照区的自然地貌,植被与试验区相类似,其距离相隔不远。
水循环的数量表示在给定任意尺度的时域空间中,水的运动(包括相变)有连续性,在数量上保持着收支平衡。平衡的基本原理是质量守恒定律。水量平衡是水文现象和水文过程分析研究的基础,也是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计算及评价的依据。研究林地水量平衡可以比较全面的认识林区水资源的分配状况,揭示降水在运动中所具有的各种形式之间的联系。森林植被是影响生态系统中水分循环的重要因素,森林植被变化对森林水文过程的影响将会改变水量平衡的各个环节,影响森林水分状况。大气降水到达森林群落后一部分被蒸散回大气中,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土层中,这种水量收支数量的平衡关系称为森林的水量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测量林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量的水量平衡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量平衡场,沿林地的坡面方向设有深至母岩层且左、上和右连成一体的长方形隔水墙,在所述的长方形隔水墙的下边设有由透水砖砌成的透水不透土墙,在所述的透水不透土墙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的长方形隔水墙中的土壤分层的A层集流槽、B层集流槽和C层集流槽,所述的A层集流槽连接有翻斗式自计雨量仪,所述的B层集流槽和C层集流槽分别连接有一个自记录雨量计。
所述的长方形隔水墙围成的区域为:坡顶宽10米,两侧为20米。
包括一个监测用房,所述的A层集流槽的翻斗式自计雨量仪、所述的B层集流槽和C层集流槽的自记录雨量计设置在所述的监测用房内。
根据实际土壤状况,进行土壤分层,基脚第一层与第二层,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的均存在一定距离。
所述的透水砖为硅砂滤水砖。
所述的A层集流槽、B层集流槽和C层集流槽采用在PVC管上方开集流缝制成。
所述的长方形隔水墙的上缘向小区外倾斜30度。
长方形隔水墙1高出地面2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水量平衡场,长方形隔水墙围成的区域与其他区域分隔开,A层集流槽、B层集流槽和C层集流槽分别收集林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各自的翻斗式自计雨量仪或自记录雨量计分别计量地表径流量与壤中流量。
长方形隔水墙围成的区域为:坡顶宽10米,两侧为20米,土壤分层,基脚第一层与第二层,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监测用房便于管护监测仪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测量林地地表径流、壤中流的水量平衡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长方形隔水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建设水量平衡场1个(20m×10m),沿林地的坡面方向设有深至母岩层2且左、上和右连成一体的长方形隔水墙1,长方形隔水墙1围成的区域为:坡顶宽10米,两侧为20米,长方形隔水墙1围成的土壤分层,土壤实际状况,根据基脚第一层与第二层,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在长方形隔水墙1的下边设有由硅砂滤水砖11砌成的透水不透土墙3,在透水不透土墙3上设有对应于长方形隔水墙中的土壤的A层集流槽4、B层集流槽5和C层集流槽6,A层集流槽4连接有翻斗式自计雨量仪7,B层集流槽5连接有第二自记录雨量计8,C层集流槽6连接有第三自记录雨量计9。A层集流槽4、B层集流槽5和C层集流槽6采用在PVC管上方开集流缝制成。
参见图1,还包括一个监测用房10,A层集流槽4、B层集流槽5、 C层集流槽6、翻斗式自计雨量仪7(根据标准样地大小,选择QT-50ml或者QT-100ml)、第二自记录雨量计8和第三自记录雨量计9设置在监测用房10内。
参见图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水量平衡场,长方形隔水墙1围成的区域与其他区域分隔开,A层集流槽4、B层集流槽5和C层集流槽6分别收集林地地表径流、壤中流,翻斗式自计雨量仪7、第二自记录雨量计8和自记录雨量计9分别计量林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
A层集流槽4、B层集流槽5和C层集流槽6采用在PVC管上方开集流缝制成,降低了制造成本,也提高了制造效率,同时,选用硅砂滤水砖作为透水不透土墙3,透水系数高达3.4mm/s,后期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使用周期结束后可再生循环利用。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是:
1、利用全站仪设置10m(平行等高线)×20m(垂直等高线)面积为200平米标准样地,长方形四周挖好宽1米、深至母岩层壕沟,然后坡面向上三方(坡顶宽10米,两侧为20米)装模用混凝土浇注的长方形隔水墙1厚度为约0.1米、高出土壤约0.2米。
2、坡下方基脚用混凝土砌筑长10米、高0.4米、厚0.3米与隔水围墙相连,再用PVC管上方开集流缝制成底面集流槽6,用不锈钢板的0.18米这面插入墙内,距离基脚0.3米,不锈钢板上用硅砂滤水砖11(规格为300㎜×150㎜×80㎜,长×宽×厚)砌成透水不透土墙3,根据土壤分层砌墙到一定,放第二块不锈钢板与第一块不锈钢板一样,地面放第三块不锈钢板。长方形隔水墙1由水泥板围成矩形,长方形隔水墙1高出地面20㎝,水泥板(现浇)的长、高、厚分别为50㎝、40㎝和8㎝,为了防止标准样地外的降雨流入小区影响测试准确性,水泥板围埂即长方形隔水墙1的上缘12应向小区外倾斜30度。长方形隔水墙1埋设完毕后,应将长方形隔水墙1两侧的土壤夯实,尽量使小区土壤与长方形隔水墙1紧密接触,防止小区内径流直接流出小区或小区外的径流流入小区内等现象发生,影响观测精度。
3、透水不透土墙3砌好后,用镀铅管焊接墙面并用铅管顶住墙面防止倒下来,再用2寸的PVC管中间开槽连接好制成A层集流槽4、B层集流槽5和C层集流槽6,分别接住不锈钢板流出来的水量,PVC管的一端接好一弯头,另一端用PVC管分别接入第一翻斗式自计雨量仪7、第二自记录雨量计8和第三自记录雨量计9中。
翻斗式自计雨量仪:用于自动计量地表径流量。类似于普通雨量筒,但根据实际计量需要进行了改良。按照标准样地面积大小,选择设计翻斗式雨量筒内翻斗大小,可选50ml,100ml等。根据导水管口 径,将大漏斗设计在箱外便于接收大口径导水管进水。大漏斗直径根据导水管口径大小确定,一般15cm左右。

Claims (8)

1.一种水量平衡场,其特征是:沿林地的坡面方向设有深至母岩层(2)且左、上和右连成一体的长方形隔水墙(1),在所述的长方形隔水墙(1)的下边设有由透水砖砌成的透水不透土墙(3),在所述的透水不透土墙(3)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的长方形隔水墙(1)中的土壤分层的A层集流槽(4)、B层集流槽(5)和C层集流槽(6),所述的A层集流槽(4)连接有翻斗式自计雨量仪,所述的B层集流槽(5)和C层集流槽(6)分别连接有一个自记录雨量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量平衡场,其特征是:所述的长方形隔水墙(1)围成的区域为:坡顶宽10米,两侧为2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量平衡场,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监测用房(10),所述的A层集流槽(4)的翻斗式自计雨量仪、所述的B层集流槽(5)和C层集流槽(6)的自记录雨量计设置在所述的监测用房(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量平衡场,其特征是:根据实际土壤状况,进行土壤分层,基脚第一层与第二层,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的均存在一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量平衡场,其特征是:所述的透水砖为硅砂滤水砖(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量平衡场,其特征是:所述的A层集流槽(4)、B层集流槽(5)和C层集流槽(6)采用在PVC管上方开集流缝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量平衡场,其特征是:所述的长方形隔水墙(1)的上缘(12)向小区外倾斜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量平衡场,其特征是:所述的长方形隔水墙(1)高出地面20㎝。
CN201620225658.7U 2016-03-22 2016-03-22 水量平衡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37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5658.7U CN205537798U (zh) 2016-03-22 2016-03-22 水量平衡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5658.7U CN205537798U (zh) 2016-03-22 2016-03-22 水量平衡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37798U true CN205537798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83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2565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37798U (zh) 2016-03-22 2016-03-22 水量平衡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377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9474A (zh) * 2018-03-14 2018-09-11 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9474A (zh) * 2018-03-14 2018-09-11 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u et al. Role of epikarst in near‐surfac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a soil mantled subtropical dolomite karst slope: Implications of field rainfal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CN103236209B (zh) 一种河道横断面二维地下渗流水力学实验装置
CN105158444B (zh) 坡面壤中流流速和流量测定系统及方法
CN104005363A (zh) 一种三维地下承压水流-地铁隧道结构相互作用模拟装置
Yang et al. Groundwater and surface-water interactions and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Hailiutu catchment, northwest China
CN102096118A (zh) 山坡点降雨径流测量方法
CN104007248A (zh) 一种岩溶地区水土流失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CN102590070A (zh) 耐压多层空腔溶蚀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5092795A (zh)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观测方法
CN103245391A (zh) 一种坝体浸润线监测模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2183623A (zh) 一种排水试验测坑
CN103116001B (zh) 干旱半干旱高山区优先流观测方法
CN103594020B (zh) 一种检测喀斯特坡面产流位置的装置及方法
CN203249668U (zh) 一种坝体浸润线监测模型试验装置
CN202024993U (zh) 一种排水试验测坑
CN205537798U (zh) 水量平衡场
CN205015318U (zh)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
CN102590060B (zh) 不同坡度土壤稳定入渗仪
CN206627512U (zh) 一种测量土壤分层给水度的装置
CN105137042B (zh) 一种确定喀斯特坡面蓄水工程修建位置的方法
CN206223788U (zh) 一种定量测定沙丘向丘间地水分供给量的观测装置
CN102288144A (zh) 确定含水层平均厚度的定量方法
CN104897879B (zh) 一种用于南方果园地表径流原位测量的方法
CN205581667U (zh) 一种试验区地下水位精确控制装置
CN204694307U (zh) 一种用于果园地表径流原位测量简易设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