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33229U -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33229U
CN205533229U CN201620128181.0U CN201620128181U CN205533229U CN 205533229 U CN205533229 U CN 205533229U CN 201620128181 U CN201620128181 U CN 201620128181U CN 205533229 U CN205533229 U CN 205533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heat exchanger
piston
eccentric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81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延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Toshiba Compressor Corp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281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33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33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33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储液器和压缩机构,壳体具有排出口;储液器设在壳体外;压缩机构设在壳体内且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沿第一气缸的内周壁可滚动的第一活塞、沿第二气缸的内周壁可滚动的第二活塞以及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传动连接的曲轴,压缩机构具有分别与储液器和第一气缸连通的第一吸气口、与第一气缸连通的第一排气口以及分别与第二气缸连通的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其中,第一气缸沿其轴向的高度为h1,第二气缸沿其轴向的高度为h2,h1和h2满足:0.13≤h2/h1≤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具有低温制热效果好、能效高、成本低、性价比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旋转式压缩机,能效较低,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其制热能力将大幅衰减,无法达到用户的制热需求。为此,出现了一些双缸旋转式压缩机,但是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成本较高,性价比低下,能效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具有低温制热效果好、能效高、成本低、性价比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换热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排出口;用于存储冷媒的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在所述壳体外;用于压缩冷媒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沿所述第一气缸的内周壁可滚动的第一活塞、沿所述第二气缸的内周壁可滚动的第二活塞以及与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传动连接的曲轴,所述压缩机构具有分别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第一气缸连通的第一吸气口、与所述第一气缸连通的第一排气口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气缸连通的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其中,所述第一气缸沿其轴向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气缸沿其轴向的高度为h2,h1和h2满足:0.13≤h2/h1≤0.9。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利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能够实现对旋转式压缩机的增焓,增强了旋转式压缩机的低温制热效果,并且通过对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能够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保证旋转式压缩机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性价比。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h1和h2进一步满足:0.26≤h2/h1≤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气缸的内直径为D1,第二气缸的内直径为D2,D1和D2满足:0.48≤D2/D1≤1。
优选地,D1和D2进一步满足:0.79≤D2/D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曲轴包括:传动轴;第一偏心部,所述第一偏心部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且中心轴线偏离所述传动轴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偏心部与所述第一活塞配合;第二偏心部,所述第二偏心部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且中心轴线偏离所述传动轴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偏心部与所述第二活塞配合,所述第一偏心部的偏心量为e1,所述第二偏心部的偏心量为e2,e1和e2满足:0.08≤e2/e1≤0.86。
进一步地,e1和e2进一步满足:0.125≤e2/e1≤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缩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设在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之间;以及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以分隔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邻近所述主轴承设置且所述第二气缸邻近所述副轴承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气口设在所述第一气缸上且所述第一排气口设在所述主轴承上;所述第二吸气口设在所述第二气缸上且所述第二排气口设在所述副轴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式压缩机采用的冷媒为氢氯氟烃、氢氟烃、碳氢化合物和由碳氢氟组成的烯烃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包括依次相连以构成冷媒回路的闪蒸器、第一换热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和第二换热器,其中,所述储液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连通且所述排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另一连通,所述闪蒸器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利用如上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换热性能好、能效高且成本低、性价比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用于切换冷媒流向以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在制热状态和制冷状态之间切换的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以及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储液器和排出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第一气缸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第二气缸的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系统的压焓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第二气缸沿其轴向的高度和第一气缸沿其轴向的高度之比与所对应的能效的关系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第二气缸的内直径和第一气缸的内直径之比与所对应的能效的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第二偏心部的偏心量和第一偏心部的偏心量之比与所对应的能效的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换热系统1,
旋转式压缩机10,换向装置20,第一接口21,第二接口22,第三接口23,第四接口24,第一换热器30,第二换热器40,闪蒸器50,第一节流件60,第二节流件70,
壳体100,排出口110,
储液器200,
压缩机构300,第一吸气口301,第二吸气口302,
第一气缸310,第一压缩腔311,第一滑片槽312,
第二气缸320,第二压缩腔321,第二滑片槽322,
第一活塞330,第二活塞340,
曲轴350,传动轴351,第一偏心部352,第二偏心部353,
主轴承360,副轴承370,隔板3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该旋转式压缩机10具有低温制热效果好、能效高、成本低、性价比高等优点。其中,旋转式压缩机10可以用于诸如空调等设备的换热系统中。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包括壳体100、储液器200和压缩机构300。
可选地,旋转式压缩机10可以为立式压缩机。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旋转式压缩机10为立式压缩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旋转式压缩机10还可以为卧式压缩机(图中未示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立式压缩机”可以理解为压缩机构300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旋转式压缩机10的安装面的压缩机,例如,如图1所示,压缩机构300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相应地,“卧式压缩机”可以理解为压缩机构300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旋转式压缩机10的安装面的压缩机。
具体而言,壳体100具有排出口110,储液器200用于存储冷媒且设在壳体100外,压缩机构300设在壳体100内以压缩冷媒,且压缩机构300包括第一气缸310、第二气缸320、第一活塞330、第二活塞340、第一滑片(图中未示出)、第二滑片(图中未示出)以及与第一活塞330和第二活塞340传动连接的曲轴350。其中,第一气缸310具有第一压缩腔311,第一活塞330沿第一气缸310的内周壁可滚动地设在第一压缩腔311内,第一气缸310上设有第一滑片槽312,第一滑片设在第一滑片槽312内且常止抵在第一活塞330的外周壁上;第二气缸320具有第二压缩腔321,第二活塞340沿第二气缸320的内周壁可滚动地设在第二压缩腔321内,第二气缸320上设有第二滑片槽322,第二滑片设在第二滑片槽322内且常止抵在第二活塞340的外周壁上。如此,曲轴350驱动第一活塞330和第二活塞340作旋转运动,从而压缩第一气缸310和第二气缸320内的冷媒。
压缩机构300具有第一吸气口301、第一排气口、第二吸气口302以及第二排气口,第一吸气口301分别与储液器200和第一压缩腔311连通,第一排气口与第一压缩腔311连通,第二吸气口302和第二排气口分别与第二压缩腔321连通,其中,第一气缸310沿其轴向(图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为h1,第二气缸320沿其轴向(图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为h2,h1和h2满足:0.13≤h2/h1≤0.9。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的工作原理。
如图1和图2所示,以第一气缸310位于第二气缸320上方为例。在旋转式压缩机10的工作过程中,储液器200向第一气缸310通入低压冷媒,外界向第二气缸320通入中压冷媒,曲轴350驱动第一气缸310和第二气缸320进行旋转式压缩,以将第一气缸310内的低压冷媒压缩为高压冷媒,并将第二气缸320内的中压冷媒压缩为高压冷媒,最后高压 冷媒通过排出口110排出至壳体100外。可以理解地是,低压冷媒的压力小于中压冷媒的压力,中压冷媒的压力小于高压冷媒的压力。
如图7所示,直线段a-b表示第一气缸310将低压冷媒从吸气状态点a等熵压缩至排气状态点b的压缩过程,直线段c-c'表示第二气缸320将中压冷媒等熵压缩至排气状态点c'的压缩过程,冷媒的焓值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参照表1并结合图8,以最佳的缸高比h2/h1所对应的最大能效为1为例,0.13≤h2/h1≤0.9时,旋转式压缩机10的能效相对较高,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较现有的双缸旋转式压缩机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从而降低了旋转式压缩机10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旋转式压缩机10的性价比。
表1h2/h1与其对应的能效和最大能效1的比值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利用第一气缸310和第二气缸320能够实现对旋转式压缩机10的增焓,增强了旋转式压缩机10的低温制热效果,并且通过对第一气缸310和第二气缸320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能够提高旋转式压缩机10的能效,保证旋转式压缩机10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性价比。
优选地,如表1和图8所示,h1和h2进一步满足:0.26≤h2/h1≤0.6,从而旋转式压缩机10的能效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气缸310的内直径为D1,第二气缸320的内直径为D2,D1和D2满足:0.48≤D2/D1≤1。参照表2并结合图9,以最佳的内直径比D2/D1所对应的最大能效为1为例,0.48≤D2/D1≤1时,旋转式压缩机10的能效相对较高,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进一步优化了结构设计,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旋转式压缩机10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旋转式压缩机10的性价比。
表2D2/D1与其对应的能效和最大能效1的比值
优选地,如表2和图9所示,D1和D2进一步满足:0.79≤D2/D1≤1,以进一步提高旋转式压缩机10的能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曲轴350可以包括传动轴351、第一偏心部352和第二偏心部353,第一偏心部352和第二偏心部353分别设在传动轴351上,且第一偏心部352和第二偏心部353的中心轴线均偏离传动轴351的中心轴线,第一偏心部352与第一活塞330配合且第二偏心部353与第二活塞340配合。例如,第一偏心部352的中心轴线、第二偏心部353的中心轴线和传动轴351的中心轴线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偏心部352的中心轴线和传动轴351的中心轴线在水平方向上错开,第二偏心部353的中心轴线和传动轴351的中心轴线在水平方向上错开。例如,第一活塞330套设在第一偏心部352上且第二活塞340套设在第二偏心部353上,如此第一偏心部352驱动第一活塞330旋转且第二偏心部353驱动第二活塞340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心部352的偏心量为e1,第二偏心部353的偏 心量为e2,e1和e2满足:0.08≤e2/e1≤0.86。参照表3并结合图10,以最佳的偏心量比e2/e1所对应的最大能效为1为例,0.08≤e2/e1≤0.86时,旋转式压缩机10的能效相对较高,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更进一步优化了结构设计,从而更进一步地降低了旋转式压缩机10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旋转式压缩机10的性价比。
表3e2/e1与其对应的能效和最大能效1的比值
进一步地,如表3和图10所示,e1和e2进一步满足:0.125≤e2/e1≤0.5,以更进一步地提高旋转式压缩机10的能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压缩机构300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曲轴350的主轴承360和副轴承370以及隔板380,第一气缸310和第二气缸320设在主轴承360和副轴承370之间,隔板380设在第一气缸310和第二气缸320之间以分隔第一气缸310和第二气缸320。例如,主轴承360、第一气缸310、隔板380、第二气缸320和副轴承370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可选地,第一气缸310邻近主轴承360设置且第二气缸320邻近副轴承370设置。优选地,第一吸气口301设在第一气缸310上且第一排气口设在主轴承360上,第二吸气口302设在第二气缸320上且第二排气口设在副轴承370上。由此,充分利用旋转式压缩机10的内部空间,旋转式压缩机10的结构更加紧凑,装配更加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旋转式压缩机10采用的冷媒可以为氢氯氟烃(HCFC)、氢氟烃(HFC)、碳氢化合物(HC)和由碳氢氟组成的烯烃(HFO)中的一种,或者,旋转式压缩机10采用的冷媒可以为氢氯氟烃、氢氟烃、碳氢化合物和由碳氢氟组成的烯烃中的至少两种的混合冷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包括壳体100、储液器200和压缩机构300。
壳体100上设有排出口110,储液器200设在壳体100外且压缩机构300设在壳体100内,压缩机构300包括第一气缸310、第一活塞330、第一滑片、第二气缸320、第二活塞340、第二滑片、曲轴350、主轴承360、副轴承370以及隔板380。其中主轴承360、第一气缸310、隔板380、第二气缸320和副轴承370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曲轴350包括传动轴351、第一偏心部352和第二偏心部353,第一偏心部352和第二偏心部353设在传动轴351上且上下间隔开,第一偏心部352位于第二偏心部353的上方,第一偏心部352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偏心部353的中心轴线分别偏离传动轴351的中心轴线,传动轴351分别与主轴承360和副轴承370配合,第一偏心部352与第一活塞330配合且第二偏心部353与第二活塞340配合。
具体地,第一气缸310具有第一压缩腔311,且第一气缸310上设有与储液器200和第一压缩腔311连通的第一吸气口301,主轴承360具有与第一压缩腔311连通的第一排气口。第一气缸310上设有第一滑片槽312,第一滑片设在第一滑片槽312内,第一活塞330套设在第一偏心部352上且位于第一压缩腔311内,第一活塞330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气缸310的中心轴线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水平错开,第一滑片常止抵在第一活塞330的外周壁上。
第二气缸320具有第二压缩腔321,且第二气缸320上设有与第二压缩腔321连通的第二吸气口302,副轴承370具有与第二压缩腔321连通的第二排气口。第二气缸320上设有第二滑片槽322,第二滑片设在第二滑片槽322内,第二活塞340套设在第二偏心部353上且位于第二压缩腔321内,第二活塞340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气缸320的中心轴线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水平错开,第二滑片常止抵在第二活塞340的外周壁上。
其中,第一气缸310沿上下方向的高度为h1,第二气缸320沿上下方向的高度为h2, h1和h2满足:0.13≤h2/h1≤0.9。第一气缸310的内直径为D1,第二气缸320的内直径为D2,D1和D2满足:0.48≤D2/D1≤1。第一偏心部352的偏心量为e1,第二偏心部353的偏心量为e2,e1和e2满足:0.08≤e2/e1≤0.86。参照图8-图10并结合上述表1-表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制热性能好、能效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利用第一气缸310和第二气缸320能够实现对旋转式压缩机10的增焓,增强了旋转式压缩机10的低温制热效果,并且通过对第一气缸310和第二气缸320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得旋转式压缩机10制造更加简单,提高了旋转式压缩机10的可制造性,从而旋转式压缩机10的能效高、安全可靠且生产成本较低、性价比较高。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系统1,包括依次相连以构成冷媒回路的闪蒸器50、第一换热器30、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以及第二换热器40。可选地,换热系统1可以应用到空调等设备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闪蒸器50与第一换热器30之间可以设有第一节流件60,闪蒸器50与第二换热器40之间可以设有第二节流件70,从而可以对进入闪蒸器50的冷媒进行降压。
具体而言,储液器200与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中的一个连通且排出口110与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中的另一连通,闪蒸器50进一步与第二吸气口302连通以向第二气缸320内通入中压冷媒。例如,第一换热器30为室外换热器,第二换热器40为室内换热器,在制冷状态时,储液器200与室内换热器连通且排出口110与室外换热器连通,来自排出口110的温度较高的高压冷媒通入室外换热器并与外界环境进行换热,换热后的高压冷媒经过第一节流件60的降压后进入闪蒸器50,闪蒸器50内的中压冷媒经过第二节流件70的再次降压后通入室内换热器,并与室内环境换热,换热后的冷媒为低压冷媒并流入储液器200,第一气缸310对来自储液器200的低压冷媒进行压缩,同时来自闪蒸器50的中压冷媒进入第二气缸320进行压缩,第一气缸310压缩后的高压冷媒和第二气缸320压缩后的高压冷媒分别进入室外换热器,如此循环往复。
在制热状态时,储液器200与室外换热器连通且排出口110与室内换热器连通,来自排出口110的温度较高的高压冷媒通入室内换热器并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换热后的高压冷媒经过第二节流件70的降压后进入闪蒸器50,闪蒸器50内的中压冷媒经过第一节流件60的再次降压后通入室外换热器,并与室外空气换热,换热后的冷媒为低压冷媒并流入储液器200,第一气缸310对低压冷媒进行压缩,同时来自闪蒸器50的中压冷媒进入第二气缸320进行压缩,第一气缸310压缩后的高压冷媒和第二气缸320压缩后的高压冷媒分别 进入室内换热器,如此循环往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系统1,利用如上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10,换热性能好、能效高且成本低、性价比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换热系统1还可以包括换向装置20,换向装置20分别与第一换热器30、第二换热器40以及旋转式压缩机10的储液器200和排出口110相连,如此,换向装置20切换冷媒流向时实现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在制热状态和制冷状态之间切换。
例如,换向装置20包括第一接口21至第四接口24,第一接口21与排出口110相连,第四接口24与储液器200相连,第二接口22与第一换热器30相连,第三接口23与第二换热器40相连,这样,换向装置20处于制冷状态时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连通,且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连通,由此,储液器200与第二换热器40连通且排出口110与第一换热器30连通,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切换至制冷状态。
如图7所示,直线段a-b表示第一气缸310的压缩过程(低压冷媒被压缩为高压冷媒),直线段c-c'表示第二气缸320的压缩过程(中压冷媒被压缩为高压冷媒),第一气缸310排出的高压冷媒和第二气缸320排出的高压冷媒在壳体100内混合后再进入室外换热器,经过室外换热器的换热后冷凝至状态点e,再被过冷至状态点f。然后,高压冷媒经第一节流件60节流至气液混合状态点g,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进入闪蒸器50后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饱和蒸汽状态点c的冷媒进入第二气缸320、饱和液体状态点j的冷媒经第二节流件70节流至蒸发压力状态点(两相状态点)k。两相状态点k的冷媒经过室内换热器换热至低温低压的过热气体状态点1,最后进入到第一气缸310中。
换向装置20处于制热状态时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连通,且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连通,由此,储液器200与第一换热器30连通且排出口110与第二换热器40连通,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切换至制热状态。
如图7所示,直线段a-b表示第一气缸310的压缩过程(低压冷媒被压缩为高压冷媒),直线段c-c'表示第二气缸320的压缩过程(中压冷媒被压缩为高压冷媒),第一气缸310排出的高压冷媒和第二气缸320排出的高压冷媒在壳体100内混合后再进入室内换热器,经过室内换热器的换热后冷凝至状态点e,再被过冷至状态点f。然后,高压冷媒经第二节流件70节流至气液混合状态点g,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进入闪蒸器50后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饱和蒸汽状态点c的冷媒进入第二气缸320、饱和液体状态点j的冷媒经第一节流件60节流至蒸发压力状态点(两相状态点)k。两相状态点k的冷媒经过室外换热器换热至低温低压的过热气体状态点a,最后进入到第一气缸31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排出口;
用于存储冷媒的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在所述壳体外;
用于压缩冷媒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沿所述第一气缸的内周壁可滚动的第一活塞、沿所述第二气缸的内周壁可滚动的第二活塞以及与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传动连接的曲轴,所述压缩机构具有分别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第一气缸连通的第一吸气口、与所述第一气缸连通的第一排气口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气缸连通的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
其中,所述第一气缸沿其轴向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气缸沿其轴向的高度为h2,h1和h2满足:0.13≤h2/h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h1和h2进一步满足:0.26≤h2/h1≤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的内直径为D1,第二气缸的内直径为D2,D1和D2满足:0.48≤D2/D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D1和D2进一步满足:0.79≤D2/D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包括:
传动轴;
第一偏心部,所述第一偏心部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且中心轴线偏离所述传动轴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偏心部与所述第一活塞配合;
第二偏心部,所述第二偏心部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且中心轴线偏离所述传动轴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偏心部与所述第二活塞配合,所述第一偏心部的偏心量为e1,所述第二偏心部的偏心量为e2,e1和e2满足:0.08≤e2/e1≤0.8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e1和e2进一步满足:0.125≤e2/e1≤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还包括:
用于支撑所述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设在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之间;以及
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以分隔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 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邻近所述主轴承设置且所述第二气缸邻近所述副轴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口设在所述第一气缸上且所述第一排气口设在所述主轴承上;
所述第二吸气口设在所述第二气缸上且所述第二排气口设在所述副轴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采用的冷媒为氢氯氟烃、氢氟烃、碳氢化合物和由碳氢氟组成的烯烃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以构成冷媒回路的闪蒸器、第一换热器、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和第二换热器,其中,所述储液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连通且所述排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另一连通,所述闪蒸器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切换冷媒流向以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在制热状态和制冷状态之间切换的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以及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储液器和排出口相连。
CN201620128181.0U 2016-02-18 2016-02-18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Active CN205533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8181.0U CN205533229U (zh) 2016-02-18 2016-02-18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8181.0U CN205533229U (zh) 2016-02-18 2016-02-18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33229U true CN205533229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78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8181.0U Active CN205533229U (zh) 2016-02-18 2016-02-18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332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8503A (zh) * 2017-07-28 2017-09-19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8503A (zh) * 2017-07-28 2017-09-19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CN107178503B (zh) * 2017-07-28 2021-06-08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o et al. The selection of volume ratio of two-stage rotary compressor and its effects on air-to-water heat pump with flash tank cycle
CN102735085B (zh) 一种双循环动力热管系统
CN203375758U (zh) 制冷循环系统
CN103821716A (zh)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6196678B (zh) 一种带喷射器的泵驱动双蒸发器基站散热装置
CN203756524U (zh)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WO2015131313A1 (zh)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2928188U (zh) 集成换热式双机双级螺杆制冷压缩系统
CN105526166B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CN106089712B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暖型制冷装置、单冷型制冷装置
CN108318273A (zh) 一种多循环热泵实验台
CN106568225B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7191372A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205533229U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CN103968477B (zh) 空调器
CN205858680U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暖型制冷装置、单冷型制冷装置
CN103954065B (zh) 制冷装置
CN205533221U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CN207004814U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5841387A (zh) 制冷装置及压缩机
CN203533671U (zh) 一种用于地板采暖的集成空气能热泵机组
CN102588289A (zh) 密闭式压缩机
CN105508244B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CN205860542U (zh) 二氧化碳制冷系统
CN106246541B (zh) 双缸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