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16962U - 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16962U
CN205516962U CN201620077264.1U CN201620077264U CN205516962U CN 205516962 U CN205516962 U CN 205516962U CN 201620077264 U CN201620077264 U CN 201620077264U CN 205516962 U CN205516962 U CN 205516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valve
group
auxiliary reclay
intermediate relay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772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惠
李宏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ste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ste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ste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nste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772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16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16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16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所述脉冲阀分为n组,每组再分为h(h=2‑4)列,每组中的一列并联有m个脉冲阀,每一组脉冲阀的一端连接PLC输出点,另一端连接一个中间继电器In,n个中间继电器In的一个开点并连于一个中间继电器K上,所述中间继电器K连接PLC输出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可节省大量电缆和电缆桥架,减少了电缆沟施工工程量和人工成本;2)现场无需设总线或脉冲控制仪,同时节省PLC柜内的电源模块、通讯模块、数字量模块及其它附件;3)线路接点少,抗干扰能力强,故障原因明确,便于查找排除;4)安装、调试周期短。

Description

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机烟气脱硫工艺的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布袋除尘器脉冲阀控制采用点对点控制,即通过PLC模块的一个输出点带一个脉冲阀,由于脉冲阀数量较多,所需PLC模块数量也就多,故在制作柜体、柜体安装、施工调试等方面增加很多的施工工作量和施工时间,浪费电缆材料、施工材料、人工等,不利于工程进度的进展,同时浪费很多资源,对日后设备维护也增加不少的工作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后有采用脉冲控制仪或现场总线控制的方式。再进一步采用二维矩阵控制方式,例如专利文件CN 203244861 U所公开“一种高炉布袋除尘器用反吹脉冲阀控制系统”,上述控制方法虽能够解决一部分设备和材料,但仍没有彻底解决设计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以少点输出控制多点目标,大幅度降低电气设备的投入、建设工程量和人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所述脉冲阀分为n组,每组再分为h(h=2-4)列,每组中的一列并联有m个脉冲阀,每一组脉冲阀的一端连接PLC输出点,另一端连接一个中间继电器In,n个中间继电器In的一个开点并连于一个中间继电器K上,所述中间继电器K连接PLC输出点。所述每组脉冲阀与中间继电器In、中间继电器In与中间继电器K有以下3种连接方式:
1)每组脉冲阀分为h=2列,中间继电器K为2个,2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n两个开点的两个引脚,中间继电器K(1-2)与中间继电器In两个开点的另两个引脚对应连接;
2)每组脉冲阀分为h=3列,中间继电器K为3个,3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n三个开点的三个引脚,中间继电器K(1-3)与中间继电器In三个开点的另三个引脚对应连接;
3)每组脉冲阀分为h=4列,中间继电器K为4个,4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n四个开点的四个引脚,中间继电器K(1-4)与中间继电器In四个开点的另四个引脚对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节省大量电缆和电缆桥架,减少了电缆沟施工工程量和人工成本;
2)现场无需设总线或脉冲控制仪,同时节省PLC柜内的电源模块、通讯模块、数字量模块及其它附件;
3)线路接点少,抗干扰能力强,故障原因明确,便于查找排除;
4)安装、调试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用于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用于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中:J(1-m)是PLC输出点,实施例1中m=4,实施例2中m=5;
I(1-n)是中间继电器,实施例1中n=2,实施例2中n=6;
K(1-4)是中间继电器;
1-脉冲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所述脉冲阀分为n组,每组再分为h(h=2-4)列,每组中的一列并联有m个脉冲阀,每一组脉冲阀的一端连接PLC输出点(各组各列中的m个脉冲阀分别并联到m个PLC输出点上),另一端连接一个中间继电器In,n个中间继电器In的一个开点并连于一个中间继电器K上,所述中间继电器K连接PLC输出点。所述每组脉冲阀与中间继电器In、中间继电器In与中间继电器K有以下3种连接方式:
1)每组脉冲阀分为h=2列,中间继电器K为2个,2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n两个开点的两个引脚,中间继电器K(1-2)与中间继电器In两个开点的另两个引脚对应连接;2个中间继电器K分别控制布袋除尘器的两个烟道。
2)每组脉冲阀分为h=3列,中间继电器K为3个,3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n三个开点的三个引脚,中间继电器K(1-3)与中间继电器In三个开点的另三个引脚对应连接;3个中间继电器K分别控制布袋除尘器的三个烟道。
3)每组脉冲阀分为h=4列,中间继电器K为4个,4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n四个开点的四个引脚,中间继电器K(1-4)与中间继电器In四个开点的另四个引脚对应连接;四个中间继电器K分别控制布袋除尘器的四个烟道。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脉冲阀1为16个,将16个脉冲阀分为n=2组,每组再分为h=2列,每组中的一列并联有4个脉冲阀,每一组脉冲阀的一端连接PLC输出点——各组各列中的4个脉冲阀分别并联到4个PLC输出点上;每一组脉冲阀的另一端连接一个中间继电器I(1-2),2个中间继电器I(1-2)的一个开点并连于一个中间继电器K上,中间继电器K连接PLC输出点。每组脉冲阀与中间继电器I(1-2)、中间继电器I(1-2)与中间继电器K的连接方式如下:
第一组的2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1两个开点的引脚I1-11和I1-21。第二组的2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2两个开点的引脚I2-11和I2-21。中间继电器K为2个,此时需要将I1和I2的两个开点分别并联到中间继电器K1和K2上,连接方式为:将中间继电器K1与中间继电器I1和I2两个开点的另两个引脚I1-12、I2-12对应连接;K2与中间继电器I1和I2两个开点的另两个引脚I1-22、I2-22对应连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继电器个数为:脉冲阀控制继电器16+2个中间继电器I+2个中间继电器K=20个继电器。也就是说共需要20个继电器即可实现对16个脉冲阀的控制。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脉冲阀1为120个,将120个脉冲阀分为n=6组,每组再分为h=4列,每组中的一列并联有5个脉冲阀,每一组脉冲阀的一端连接PLC输出点——各组各列中的5个脉冲阀分别并联到5个PLC输出点上;每一组脉冲阀的另一端连接一个中间继电器I(1-6),6个中间继电器I(1-6)的一个开点并连于一个中间继电器K上,所述中间继电器K连接PLC输出点。所述每组脉冲阀与中间继电器I(1-6)、中间继电器I(1-6)与中间继电器K的连接方式如下:
第一组的4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1四个开点的引脚I1-11、I1-21、I1-31、I1-41。第二组的4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2四个开点的引脚I2-11、I2-21、I2-31、I2-41。以此类推,第3组的4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I3-11、I3-21、I3-31、I3-41;第4组的4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I4-11、I4-21、I4-31、I4-41;第5组的4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I5-11、I5-21、I5-31、I5-41;第6组的4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I6-11、I6-21、I6-31、I6-41。
中间继电器K为4个,此时需要将I1-6的四个开点分别并联到中间继电器K1、K2、K3、K4上,连接方式为:将中间继电器K1与中间继电器I1~I6每一个继电器四个开点的其中一个引脚I1-12、I2-12、I3-12、I4-12、I5-12、I6-12对应连接;将中间继电器K2与中间继电器I1~I6每一个继电器四个开点的其中一个引脚I1-22、I2-22、I3-22、I4-22、I5-22、I6-22对应连接;将中间继电器K3与中间继电器I1~I6每一个继电器四个开点的其中一个引脚I1-32、I2-32、I3-32、I4-32、I5-32、I6-32对应连接;将中间继电器K4与中间继电器I1~I6每一个继电器四个开点的其中一个引脚I1-42、I2-42、I3-42、I4-42、I5-42、I6-42对应连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继电器个数为:脉冲阀控制继电器120+6个中间继电器I+4个中间继电器K=130个继电器。也就是说共需要130个继电器即可实现对120个脉冲阀的控制。
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欧姆龙中间继电器MY2NJ/220V;西门子输出模块6ES7-322-1BH01-0AA0;PLC采用SIEMENS S7-300PLC,操作员站采用研华工控机;软件基于西门子的编程及监控软件开发,其中编程软件为step7 V5.4;监控软件为Wincc6.2。
本实用新型中m和n的值需要根据烧结机烟气脱硫系统的设备安装工艺具体设定,到目前为止,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曾经采用过的m的最大值为17个,n的最大值为12个,实际控制脉冲阀的数量为816个,使用继电器的数量为832个。
本实用新型巧妙利用中间继电器In的四个开点,将脉冲阀分组、分列并联,采用多维矩阵控制的形式,实现以少点输出控制多点目标。以此优化设计减少线路的接点,降低电气设备的投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Claims (1)

1.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阀分为n组,每组再分为h列,h=2-4,每组中的一列并联有m个脉冲阀,每一组脉冲阀的一端连接PLC输出点,另一端连接一个中间继电器In,n个中间继电器In的一个开点并连于一个中间继电器K上,所述中间继电器K连接PLC输出点;所述每组脉冲阀与中间继电器In、中间继电器In与中间继电器K有以下3种连接方式:
1)每组脉冲阀分为h=2列,中间继电器K为2个,2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n两个开点的两个引脚,中间继电器K(1-2)与中间继电器In两个开点的另两个引脚对应连接;
2)每组脉冲阀分为h=3列,中间继电器K为3个,3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n三个开点的三个引脚,中间继电器K(1-3)与中间继电器In三个开点的另三个引脚对应连接;
3)每组脉冲阀分为h=4列,中间继电器K为4个,4列脉冲阀组分别连接中间继电器In四个开点的四个引脚,中间继电器K(1-4)与中间继电器In四个开点的另四个引脚对应连接。
CN201620077264.1U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 Active CN205516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7264.1U CN205516962U (zh)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7264.1U CN205516962U (zh)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16962U true CN205516962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70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77264.1U Active CN205516962U (zh)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169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4466A (zh) * 2016-12-27 2017-02-22 重庆智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除尘设备脉冲控制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4466A (zh) * 2016-12-27 2017-02-22 重庆智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除尘设备脉冲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9058U (zh) 一种盾构机管片拼装机电气控制系统
CN205516962U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脉冲阀多维矩阵控制系统
CN103955139A (zh) 采用集散控制系统实现重型燃气轮机仿真的方法
CN102279582B (zh) 多单元组合式控制器
CN202120103U (zh) 用于生产过程自动化的集散控制系统
CN205817131U (zh) 机器人焊接夹具及系统
CN214424822U (zh) 石灰窑液压站通讯故障诊断系统
CN207745630U (zh) 袋式除尘器矩阵式清灰系统
CN203702611U (zh) 一种除尘风机的变频调速装置
CN204905747U (zh) 母联控制器
CN210038522U (zh) 水泥厂设备虚拟调试系统
CN208092510U (zh) 基于触摸屏和plc的教学实验装置
CN202755010U (zh)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自动控制系统
Guo et al.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of PLC for production line of coin cell battery based on LabVIEW
CN203480285U (zh) 具远端监控功能的尿素水生产设备
CN204925759U (zh) 一种工业电气信号采集通讯控制系统
CN203480282U (zh) 余热锅炉除灰机自动控制装置
CN106054757A (zh) 一种dcs自动控制系统
CN215067852U (zh) 一种输入输出通信模块检测系统
CN203244861U (zh) 高炉布袋除尘器用反吹脉冲阀控制系统
CN104267688B (zh) 一种试井机控制系统
CN220455711U (zh) 一种支持分组与合并输入的plc输入点拓展电路
CN204347512U (zh) 喷水织机智能码表
CN202331114U (zh) 一种机器人运动控制器
CN219872170U (zh) 一种基于ff型总线电动执行机构组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