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08610U - 一种绝缘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绝缘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08610U
CN205508610U CN201620332763.0U CN201620332763U CN205508610U CN 205508610 U CN205508610 U CN 205508610U CN 201620332763 U CN201620332763 U CN 201620332763U CN 205508610 U CN205508610 U CN 205508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entral cavity
protection structure
insulating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327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和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327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08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08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08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缘防护结构,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为绝缘材质,适于安装在电流互感器(2)的中部空腔(20)中,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供导体(3)穿过的通道,且任意两个所述通道之间互相绝缘隔开;所述通道为并排开设在所述本体(1)上的凹槽(10),且相邻两个所述凹槽(10)的开口方向相反。当需要将导体装配在电流互感器的中部空腔内部时,首先将绝缘本体安装在电流互感器的中部空腔中,然后沿通道穿设导体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在导体上缠绕胶带或套设绝缘套筒,也不用涂抹绝缘漆,即能满足绝缘要求,因而装配方便、省时省力,且不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绝缘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安装在电流互感器中部空腔中的绝缘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诸如漏电断路器等的电器设备中,流经其内部导体的电流有时较大,为了便于测量,往往在该导体外部套设电流互感器,也即使导体穿过电流互感器的中部空腔,以便将流经导体的较大电流转化为流经电流互感器的较小电流,从而方便测量,且能保证安全。
由于电流互感器的中部空腔较小,当有超过两相导体同时穿过该中部空腔时,为了避免发生相间短路,往往需要采取一些绝缘措施。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1)在导体上套设绝缘套管或热缩管;2)在导体上缠绕绝缘胶带;3)在导体上涂抹绝缘漆;然而,无论是在导体上套设绝缘套管或热缩管,还是缠绕绝缘胶带都较为费时费力,而且导体套上套管或缠绕胶带后体积增大,不仅占用空间还给装配增加难度;绝缘漆属有毒化工产品,长期使用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不利。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装配方便,省时省力且不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绝缘结构,是现有技术中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为实现相间绝缘而采取的方案或者安装费时费力、增加装配难度,或者会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装配方便、省时省力且不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导体绝缘防护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缘防护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绝缘材质,适于安装在电流互感器的中部空腔中,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供导体穿过的通道,且任意两个所述通道之间互相绝缘隔开;所述通道为并排开设在所述本体上的凹槽,且相邻两个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槽为三个,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凹槽向与其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凸起,形成位于两侧位置的两个第二凹槽之间的绝缘阻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上还设有两个相对的平板,两个所述平板的外侧边适于抵靠在所述中部空腔的内壁上,从而将所述本体安装在所述中部空腔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相对侧壁的外侧面分别垂直连接,并与两个所述侧壁一起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包括位于所述中部空腔内部的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中部空腔的轴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均位于所述中部空腔外部,并向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延伸方向相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两个第三凹槽,两个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中部空腔外侧,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三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电流互感器,且向着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方向向外弯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防护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绝缘防护结构,包括一个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适于安装在电流互感器的中部空腔中,具有若干个用于供导体穿过的通道,并且,任意两个通道之间互相绝缘隔开;当需要将导体装配在电流互感器的中部空腔内部时,首先将绝缘本体安装在电流互感器的中部空腔中,然后沿通道穿设导体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在导体上缠绕胶带或套设绝缘套筒,也不用涂抹绝缘漆,即能满足绝缘要求,因而装配方便、省时省力,且不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进一步的,通道为并排开设在本体上的凹槽,且相邻两个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反,这样位于相邻两个凹槽内的导体虽然距离较近,也不会轻易接触发生相间短路,位于相邻的两个开口方向相同的凹槽内的导体距离较远,不会轻易发生相间短路。
2.本实用新型的绝缘防护结构,凹槽为三个,且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凹槽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凸起,形成位于两侧位置的两个第二凹槽之间的绝缘阻隔,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三个凹槽基本位于同一个面上,有利于缩小体积,且有效增加相邻的两个开口方向相同的凹槽之间的绝缘阻隔距离。
3.本实用新型的绝缘防护结构,本体上设有两个相对的平板,平板的外侧边抵靠在抵靠在中部空腔的内壁上,从而将本体安装在中部空腔内部,并且平板与第一凹槽的两个相对侧壁的外侧面分别垂直连接,形成两个第二凹槽,这样的设置,不仅能够很方便地将本体安装在中部空腔内部,还形成了具有较大开口的第二凹槽,从而便于导体的安装。
4.本实用新型的绝缘防护结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与第一部分的沿中部空腔轴向延伸的两端连接,且均位于中部空腔外侧,并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这种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大相邻安装的导体之间的距离,使相邻两个导体之间的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满足绝缘要求,保证安全。进一步的,可设置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延伸方向相反,绝缘阻隔效果更好。
5.本实用新型的绝缘防护结构,本体上还开设有两个第三凹槽,两个第三凹槽位于中部空腔外侧,且分别与两个第二凹槽连通,第三凹槽的开口朝向电流互感器,且向着远离第一凹槽的方向向外弯折;第三凹槽能够进一步增加穿设在第二凹槽内的导体从中部空腔向外伸出后与穿设在第一凹槽内的导体之间的电气距离或爬电距离,进一步保证安全,避免发生相间短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绝缘防护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3是图1中的绝缘防护结构与电流互感器配合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另一立体视图。
附图标记:1-本体,10-凹槽,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第三凹槽,2-电流互感器,20-中部空腔,3-导体,4-平板,5-侧壁,6-底面,61-第一部分,62-第二部分,63-第三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实用新型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绝缘防护结构,以使用在三相导体用电设备上为例,如图1-4所示,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为绝缘材质,适于安装在电流互感器2的中部空腔20中,设有三个用于供导体3穿过的通道,且任意两个所述通道之间互相绝缘隔开。
本实施例的绝缘防护结构,当需要将导体3装配在电流互感器2的中部空腔20内部时,首先将绝缘本体1安装在电流互感器2的中部空腔20中,然后沿通道穿设导体3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在导体3上缠绕胶带或套设绝缘套筒,也不用涂抹绝缘漆,即能满足绝缘要求,因而装配方便、省时省力,且不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道为并排开设在所述本体1上的凹槽10,且相邻两个所述凹槽10的开口方向相反,且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凹槽11向与其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凸起,形成位于两侧位置的两个第二凹槽12之间的绝缘阻隔。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三个凹槽10基本位于同一个面上,有利于缩小体积,且有效增加相邻的两个开口方向相同的凹槽10之间的绝缘阻隔距离。
当使用在具有两相或更多相导体的用电设备上时,可以增设用于容纳相应导体3的凹槽10。
所述本体1上还设有两个相对的平板4,两个所述平板4的外侧边适于抵靠在所述中部空腔20的内壁上,从而将所述本体1安装在所述中部空腔20内部。所述平板4与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两个相对侧壁5的外侧面分别垂直连接,并与两个所述侧壁5一起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凹槽12。这样的设置,不仅能够很方便地将本体1安装在中部空腔20内部,还形成了具有较大开口的第二凹槽12,从而便于导体3的安装。
所述第一凹槽11的底面6包括位于所述中部空腔20内部的第一部分61,在所述第一部分61沿所述中部空腔20的轴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部分62和第三部分63,所述第二部分62和所述第三部分63均位于所述中部空腔20外部,并向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这种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大相邻安装的导体3之间的距离,使相邻两个导体3之间的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满足绝缘要求,保证安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部分62和第三部分63的延伸方向相反,绝缘阻隔效果更好。
所述本体1上还开设有两个第三凹槽13,两个所述第三凹槽13位于所述中部空腔20外侧,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凹槽12连通,所述第三凹槽13的开口朝向所述电流互感器2,且向着远离所述第一凹槽11的方向向外弯折。第三凹槽13能够进一步增加穿设在第二凹槽12内的导体3从中部空腔20向外伸出后与穿设在第一凹槽11内的导体3之间的电气距离或爬电距离,进一步保证安全,避免发生相间短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绝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为绝缘材质,适于安装在电流互感器(2)的中部空腔(20)中,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供导体(3)穿过的通道,且任意两个所述通道之间互相绝缘隔开;所述通道为并排开设在所述本体(1)上的凹槽(10),且相邻两个所述凹槽(10)的开口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为三个,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凹槽(11)向与其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凸起,形成位于两侧位置的两个第二凹槽(12)之间的绝缘阻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还设有两个相对的平板(4),两个所述平板(4)的外侧边适于抵靠在所述中部空腔(20)的内壁上,从而将所述本体(1)安装在所述中部空腔(20)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4)与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两个相对侧壁(5)的外侧面分别垂直连接,并与两个所述侧壁(5)一起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凹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的底面(6)包括位于所述中部空腔(20)内部的第一部分(61),在所述第一部分(61)沿所述中部空腔(20)的轴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部分(62)和第三部分(63),所述第二部分(62)和所述第三部分(63)均位于所述中部空腔(20)外部,并向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62)和所述第三部分(63)的延伸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还开设有两个第三凹槽(13),两个所述第三凹槽(13)位于所述中部空腔(20)外侧,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凹槽(12)连通,所述第三凹槽(13)的开口朝向所述电流互感器(2),且向着远离所述第一凹槽(11)的方向向外弯折。
CN201620332763.0U 2016-04-18 2016-04-18 一种绝缘防护结构 Active CN205508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32763.0U CN205508610U (zh) 2016-04-18 2016-04-18 一种绝缘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32763.0U CN205508610U (zh) 2016-04-18 2016-04-18 一种绝缘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08610U true CN205508610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05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32763.0U Active CN205508610U (zh) 2016-04-18 2016-04-18 一种绝缘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086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1525A (zh) * 2022-06-22 2022-07-26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传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1525A (zh) * 2022-06-22 2022-07-26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传感器
CN114791525B (zh) * 2022-06-22 2022-09-27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08610U (zh) 一种绝缘防护结构
CN108831716B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绝缘结构
CN205723140U (zh) 剩余电流检测装置
CN205487728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组件
CN204189498U (zh) 一种等电位屏蔽筒绝缘母线
CN210865855U (zh) 一种全防护电力变压器
CN107464680A (zh) 一种互感器防护罩
CN209641511U (zh) 一种防止产生悬浮电压的电流互感器
CN208046150U (zh) 绝缘套管
CN206349231U (zh) 一种变压器
CN206564143U (zh) 电力电缆
CN206420988U (zh) 一种母线槽接头漏电报警装置
CN205863849U (zh) 一种母线槽结构
CN205753019U (zh) 全绝缘计量柜
CN205723139U (zh) 剩余电流检测装置
CN206498033U (zh) 一种具有接头防脱装置的母线槽
CN216250271U (zh) 一种35kV全封闭型电流互感器
WO2012074303A2 (ko) 버스바 및 전력선으로 사용되는 고압 대전류용 이중표면도체
CN206349230U (zh) 一种水冷变压器
CN109346863A (zh) 一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
CN204809648U (zh) 紧凑型集合式电容器成套装置
CN114759440B (zh) 一种110kV变压器低压侧出线电缆联络柜
CN208607960U (zh) 一种建筑物用组合通信电缆
CN211296040U (zh) 一种新型电线保护套管
CN208207039U (zh) 一种接线盒盖板及可插拔式电能表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