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91352U - 可控硅调光电路 - Google Patents

可控硅调光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91352U
CN205491352U CN201620277062.1U CN201620277062U CN205491352U CN 205491352 U CN205491352 U CN 205491352U CN 201620277062 U CN201620277062 U CN 201620277062U CN 205491352 U CN205491352 U CN 205491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audion
diode
connects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770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浪宇
冯志刚
张耐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ongrui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ONIC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ONIC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ONIC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770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91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91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91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光领域,提供了一种电路简单且成本低廉的可控硅调光电路,并进一步实现色温的调节。包括可控硅调光电源、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至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其中,可控硅调光电源的正极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电阻的一端;可控硅调光电源的负极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用可控硅调光方式的电路。

Description

可控硅调光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光领域,特别涉及可控硅调光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兼容可控硅调光的LED灯,一般只能调节单一色温灯珠的亮度,即:可控硅导通切相时,只能引起输出电流的变化,从而改变输出电流,调节亮度。并不能通过调节可控硅来改变整灯的色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路简单且成本低廉的可控硅调光电路,并进一步实现色温的调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可控硅调光电源、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至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其中,可控硅调光电源的正极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电阻的一端;可控硅调光电源的负极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为不同色温的LED。两种色温不同的LED混色,在亮度调节的时候,可以实现整个电路的色温调节。
进一步的,第一二极管或第二二极管为LED灯串。第一二极管或第二二极管不局限与单颗LED,还可以是多颗LED串并联方式组成的灯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阻检测流过第一二极管的电流大小来控制第一三极管的开关,进而控制第二三极管的开关来控制流过第二二极管的电流大小,当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为不同色温的LED时,实现了既调了整灯的亮度,又调了整灯的色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中标号:R1-R4为第一至第四电阻,LED1为第一发光二极管,LED2第二发光二极管,Q1为第一三极管,Q2为第二三极管,i1为通过第一二极管的电流,i2为通过第二二极管的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可控硅调光电源、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至第四电阻R1-R4、第一二极管LED1、第二二极管LED2。其中,具体连接方式为:可控硅调光电源的正极接第一二极管LED1的正极、第二二极管LED2的正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可控硅调光电源的负极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二极管LED1的负极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第二二极管LED2的负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阻R1检测流过第一二极管LED1的电流大小来控制第一三极管Q1的开关,进而控制第二三极管Q2的开关来控制流过第二二极管Q2的电流大小。
为了便于描述,下面将通过第一二极管的电流记为i1,第一二极管两端的电压记为U1,通过第二二极管的电流记为i2,第一二极管两端的电压记为U2,第一至第四电阻的阻值分别记为K1-K4,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记为Ube2,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记为Uce2,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如下:
1、当i1的纹波最小值大于0.7/K1时,第一二极管Q1导通,Ube2小于0.7V,第二三极管Q2关断进而i2为0。
2、当i1的纹波电流最小值小于0.7/K2,且i1的纹波电流最大值大于K1/0.7时,第一三极管Q1按一定占空比(记为D)导通,其中第二三极管Q2导通的占空比为(1-D),此时i2等于(1-D)*(U1-U2-Uce2)/K4。
3、当i1的纹波电流的最大值小于0.7/K1时,第一三极管Q1完全关断,第二三极管Q2完全导通,此时i2等于(U1-U2-Uce2)/K4。
4、当可控硅调光导通角继续减小,i2由(U1-U2-Uce2)/K4跟随导通角减小而减小。
由如上过程可知,在i1减小的过程中,i2由0逐渐增大到(U1-U2-Uce2)/K4后再减小,如此就实现了i1和i2两种色温的灯珠不同的混色,实现了既调了整灯的亮度,又调了整灯的色温。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特征,说明书的描述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3)

1.可控硅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硅调光电源、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至第四电阻(R1-R4)、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其中,可控硅调光电源的正极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可控硅调光电源的负极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为不同色温的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控硅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或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为发光二极管灯串。
CN201620277062.1U 2016-04-05 2016-04-05 可控硅调光电路 Active CN205491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7062.1U CN205491352U (zh) 2016-04-05 2016-04-05 可控硅调光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7062.1U CN205491352U (zh) 2016-04-05 2016-04-05 可控硅调光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91352U true CN205491352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47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77062.1U Active CN205491352U (zh) 2016-04-05 2016-04-05 可控硅调光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91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72516U (zh) 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
CN102917486A (zh) 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
CN102573213B (zh) 一种led调光系统
CN101657057A (zh) Led电源电路
CN203708590U (zh) 一种具有高功率因数高效率的led线性恒流控制电路
WO2018076574A1 (zh) 带标识负载的电源输出参数自调节系统
US20190008008A1 (en) Light-Actuated Wide Voltage Range LED Lamp Driver Circuit
CN103561509A (zh) 开关管分离式led驱动电路结构
CN205160868U (zh) Led电路以及led灯具
CN203136242U (zh) 一种带pwm调光的led恒流电路
CN204929313U (zh) Led灯具发光控制装置和系统
CN102685989A (zh) 高压直流集中供电led恒流源pwm调光方法及电路
CN103781234B (zh) 具有维持电流电路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CN205491352U (zh) 可控硅调光电路
CN103763825B (zh) Led恒流pwm驱动电路及三基色led混光驱动电路
CN203872404U (zh) 通过可控硅调光器进行调光调色的led驱动电源的电路结构
CN105611672A (zh) 一种与可控硅调光器兼容的led驱动电路
CN203435180U (zh) 低成本led灯自适应调光控制电路
CN203340368U (zh) 一种led调光台灯
CN202587529U (zh) 高压直流集中供电led恒流源pwm调光电路
CN205726502U (zh) 一种led灯调光控制电路
CN201509348U (zh) Led电源电路
CN205336602U (zh) 一种多led灯可调光电路
CN205213103U (zh) 基于llc拓扑的驱动电源及显示装置
CN105282905A (zh) 调光电路及具有该调光电路的led电源供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24

Address after: 621000 Exit Processing Zone 201 Factory Building, 261 Feiyun Avenue East Section, Mianyang High-tech Zon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ongrui Electr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County 622651 Sichuan city of Mianyang Province Hua Gai Zhen Luo Sheng Jie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ONIC PART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