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90709U - 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90709U
CN205490709U CN201620096935.9U CN201620096935U CN205490709U CN 205490709 U CN205490709 U CN 205490709U CN 201620096935 U CN201620096935 U CN 201620096935U CN 205490709 U CN205490709 U CN 205490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sliding part
face
emerg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969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969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90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90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90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涉及机械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使用户设备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滑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且第一滑动件可在第二滑动件上相对第二滑动件滑动;第一滑动件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磁铁;第二滑动件具有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上沿第一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磁铁、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其中,第一磁铁显露在第一表面外的端面极性与第二磁铁和第四磁铁显露在第二外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反,而与第三磁铁显露在第二外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同。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使用户设备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

Description

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上雨后春笋板涌现出各种各样的通讯产品,例如手机的外形、结构也呈现多样化。
滑盖结构属于其中的一种结构,配置该滑盖结构的手机具有两部分,分别取为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能够通过滑盖结构相对滑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手机。现有技术中,滑盖结构的功能通常采用异形弹簧来实现。其中,异形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滑动件连接,异形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动件连接,从而通过压缩或拉伸异形弹簧实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的相对滑动。
如前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滑盖结构通过压缩或拉伸异形弹簧实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的相对滑动,这需要在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上分别设置连接异形弹簧的固定点,以实现异形弹簧的连接,结构和制造工艺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主要目的是使用户设备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且所述第一滑动件可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上相对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
所述第一滑动件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磁铁;
所述第二滑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沿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磁铁、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
其中,所述第一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一表面外的端面极性与所述第二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二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反,而与所述第三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二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同。
具体地,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具体地,所述第一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一表面外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齐平;
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二表面外的端面均与所述第二表面齐平。
具体地,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胶粘接;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胶粘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均为长条形;
所述第一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一表面外的端面上固定贴合有防护垫,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二表面外的端面上均固定贴合有所述防护垫。
具体地,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均为圆柱形;
所述第一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一表面外的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二表面的端面为弧形面。
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分为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两侧,所述第一磁铁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分为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两侧,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具体地,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成容置空间,所述顶壁上设置有长条形通孔,所述底壁的内表面作为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滑动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第一滑动件上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所述凸柱插设于所述长条形通孔内,且所述凸柱随着所述第一滑动件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滑动在所述长条形通孔内滑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其具有前述的滑动结构。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滑动件的第一表面设置第一磁铁,在第二滑动件的第二表面沿第一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第二磁铁、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而且,第一磁铁显露在第一表面外的端面极性与第二磁铁和第四磁铁显露在第二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反,与第三磁铁显露在第二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同,因此,当第一滑动件相对第二滑动件滑动时,第一滑动件会由于磁铁的异极相吸和同极排斥的原理,而停留在第二滑动件的第二磁铁或第四磁铁的位置处,而不会停留在第三磁铁的位置处,使第一滑动件从第二滑动件的第二磁铁位置处开始滑动,直至第四磁铁位置处停止,或者从第二滑动件的第四磁铁位置处开始滑动,直至第二磁铁的位置处停止,从而实现了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二者之间的滑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磁铁的异极相吸和同极排斥的原理实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之间的相对滑动及连接,在结构和制造工艺上均相对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滑动件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滑动件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件1和第二滑动件2,且第一滑动件1可在第二滑动件2上相对第二滑动件2滑动;第一滑动件1具有第一表面11,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第一磁铁3;第二滑动件2具有与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221,第二表面221上沿第一滑动件1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其中,第一磁铁3显露在第一表面11外的端面极性与第二磁铁4和第四磁铁6显露在第二表面221外的端面极性相反,与第三磁铁5显露在第二表面221外的端面极性相同。
以下通过描述滑动结构的工作原理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在第二滑动件2的第二表面221上沿第一滑动件1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使三者在第二滑动件2的第二表面221构成供第一滑动件1滑动的轨道,由于第一磁铁3显露在第一表面11外的端面极性与第二磁铁4和第四磁铁6显露在第二表面221外的端面极性相反,而与第三磁铁5显露在第二表面221外的端面极性相同,又由于磁铁的异极相吸和同极排斥的原理,因此,当第一滑动件1在第二滑动件2上滑动时,第一磁铁3会先与第二磁铁4相吸引,再与第三磁铁5相排斥,最后与第四磁铁6相吸引,使第一滑动件1停留在第二滑动件2的第四磁铁6的位置处而不会停留在第三磁铁5位置处,或者第一磁铁3先与第四磁铁6相吸引,再与第三磁铁5相排斥,最后与第二磁铁4相吸引,使第一滑动件1停留在第二滑动件2的第二磁铁4的位置处而不会停留在第三磁铁5的位置处,从而使第一滑动件1和第二滑动件2利用磁铁的异极相吸和同极排斥的原理实现二者之间的相对滑动及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动结构,在滑动结构中的第一滑动件的第一表面设置第一磁铁,在第二滑动件的第二表面沿第一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第二磁铁、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而且,第一磁铁显露在第一表面外的端面极性与第二磁铁和第四磁铁显露在第二外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反,与第三磁铁显露在第二外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同,因此,当第一滑动件相对第二滑动件滑动时,第一滑动件会由于磁铁的异极相吸和同极排斥的原理,而停留在第二滑动件的第二磁铁或第四磁铁的位置处,而不会停留在第三磁铁的位置处,使第一滑动件从第二滑动件的第二磁铁位置处开始滑动,直至第四磁铁位置处停止,或者从第二滑动件的第四磁铁位置处开始滑动,直至第二磁铁的位置处停止,从而实现了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二者之间的滑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磁铁的异极相吸和同极排斥的原理实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之间的相对滑动及连接,在结构和制造工艺上均相对简单。同时,当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引,或第一磁铁与第四磁铁相吸引时,会产生咔哒声,用户使用时可以通过咔哒声判断第一滑动件在第二滑动件上的滑动位置,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地,参见图2和图3,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1,第一磁铁3设置于第一凹槽111内;第二表面22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211,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均设置于第二凹槽2211内。通过将第一磁铁3设置在第一表面11的第一凹槽111内,将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均设置在第二表面221的第二凹槽2211内,可以节省四个磁铁在整个滑动结构中的占用空间,避免滑动结构的体积过大,而影响用户设备中其它部件的布局。
为了使第一滑动件1能够顺畅地相对第一滑动件1滑动,第一磁铁3显露在第一表面11外的端面与第一表面11齐平;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显露在第二表面221外的端面均与第二表面221齐平。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设置有第一磁铁3的第一表面11平整,以及使设置有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的第二表面221平整,而平整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221可以使第二滑动件2相对第一滑动件1的滑动更加顺利。
具体地,第一磁铁3与第一凹槽111的内壁胶粘接;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与第二凹槽2211的内壁胶粘接。其中,第一磁铁3在第一凹槽111内的设置方式,以及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在第二凹槽2211内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只要实现四个磁铁固定设置在各自相对应的凹槽内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方式为胶粘接,可以使四个磁铁稳固的粘接在各自对应的凹槽内的同时,又不影响磁铁的磁性。
具体地,参见图2和图3,第一磁铁3、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均为长条形;第一磁铁3显露在第一表面11外的端面上固定贴合有防护垫,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显露在第二表面221外的端面上均固定贴合有防护垫。通过防护垫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一滑动件1在第二滑动件2上滑动时,磁铁之间产生摩擦而造成磁铁的磨损,减短磁铁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护垫的外表面可以为光滑表面,这样还可以减小磁铁之间相互摩擦时的摩擦力,使第一滑动件1和第二滑动件2之前的相对滑动更加顺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防护垫的材料应选用非隔磁材料,避免防护垫影响磁铁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而使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4,或者第一磁铁3和第四磁铁6不能相互吸引,例如,防护垫可以选用塑料等非隔磁材料制成。
当然,为了减小各个磁铁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将第一磁铁3、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均设计为圆柱形;第一磁铁3显露在第一表面11外的端面为弧形面,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显露在第二表面221的端面为弧形面。这样可以使第一磁铁3与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均为线接触,而线接触的接触面积最小,因此,这样可以使磁铁件的摩擦力最小,避免造成磁铁的磨损,导致磁铁的使用寿命减短。
为了使第一滑动件1更稳固地在第二滑动件2上滑动,以及更稳固地吸合在第二滑动件2上,参见图2或图3,使第一凹槽111的数量为两个,分为对称设置于第一表面11的两侧,第一磁铁3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凹槽2211的数量为两个,分为对称设置于第二表面221的两侧,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111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二凹槽2211之间的距离相等。将第一磁铁3的数量设计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滑动件1的第一表面11的两侧,同时,将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的数量亦设计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二滑动件2的第二表面221的两侧,提高了第一磁铁3与第二磁铁4,以及第一磁铁3与第四磁铁6之前的吸引力,可以使第一滑动件1更稳固地在第二滑动件2上滑动。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第二滑动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顶壁21、底壁22和侧壁23,顶壁21、底壁22和侧壁23围成容置空间,顶壁21上设置有长条形通孔211,底壁的内表面作为第二表面221;第一滑动件1置于容置空间内;第一滑动件1上设置有凸柱12,凸柱12与第一表面11相背,凸柱12插设于长条形通孔211内,且凸柱12随着第一滑动件1在容置空间内的滑动在长条形通孔211内滑动。通过第一滑动件1的凸柱12和第二滑动件1上的长条形通孔211相互配合,为第一滑动件1在第二滑动件2上滑动时提供导向作用,进一步使第一滑动件1顺利地在第二滑动件2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具有前述的滑动结构,该滑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件1和第二滑动件2,且第一滑动件1可在第二滑动件2上相对第二滑动件2滑动;第一滑动件1具有第一表面11,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第一磁铁3;第二滑动件2具有与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221,第二表面221上沿第一滑动件1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磁铁4、第三磁铁5和第四磁铁6;其中,第一磁铁3显露在第一表面11外的端面极性与第二磁铁4和第四磁铁6显露在第二外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反,与第三磁铁5显露在第二外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同。其中,该用户设备可以为具有该滑动结构的滑盖手机,或者为具有该滑动结构的摄像头的一体机,亦或者为具有该滑动结构的镜头盖的相机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具有滑动结构,在滑动结构中第一滑动件的第一表面设置第一磁铁,在第二滑动件的第二表面沿第一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第二磁铁、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而且,第一磁铁显露在第一表面外的端面极性与第二磁铁和第四磁铁显露在第二外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反,与第三磁铁显露在第二外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同,因此,当第一滑动件1相对第二滑动件滑动时,第一滑动件会由于磁铁的异极相吸和同极排斥的原理,而停留在第二滑动件的第二磁铁或第四磁铁的位置处,而不会停留在第三磁铁的位置处,使第一滑动件从第二滑动件的第二磁铁位置处开始滑动,直至第四磁铁位置处停止,或者从第二滑动件的第四磁铁位置处开始滑动,直至第二磁铁的位置处停止,从而实现了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二者之间的滑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磁铁的异极相吸和同极排斥的原理实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之间的相对滑动及连接,在结构和制造工艺上均相对简单。同时,当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引,或第一磁铁与第四磁铁相吸引时,会产生咔哒声,用户使用时可以通过咔哒声判断第一滑动件在第二滑动件上的滑动位置,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且所述第一滑动件可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上相对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
所述第一滑动件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磁铁;
所述第二滑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沿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磁铁、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
其中,所述第一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一表面外的端面极性与所述第二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二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反,而与所述第三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二表面外的端面极性相同。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一表面外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齐平;
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二表面外的端面均与所述第二表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胶粘接;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胶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均为长条形;
所述第一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一表面外的端面上固定贴合有防护垫,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二表面外的端面上均固定贴合有所述防护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均为圆柱形;
所述第一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一表面外的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显露在所述第二表面的端面为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分为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两侧,所述第一磁铁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分为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两侧,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成容置空间,所述顶壁上设置有长条形通孔,所述底壁的内表面作为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滑动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第一滑动件上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所述凸柱插设于所述长条形通孔内,且所述凸柱随着所述第一滑动件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滑动在所述长条形通孔内滑动。
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结构。
CN201620096935.9U 2016-01-29 2016-01-29 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205490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96935.9U CN205490709U (zh) 2016-01-29 2016-01-29 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96935.9U CN205490709U (zh) 2016-01-29 2016-01-29 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90709U true CN205490709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72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96935.9U Active CN205490709U (zh) 2016-01-29 2016-01-29 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90709U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1912A (zh) * 2016-08-30 2016-11-09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01910A (zh) * 2016-08-30 2016-11-09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01911A (zh) * 2016-08-30 2016-11-09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31736A (zh) * 2016-08-30 2016-11-16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62411A (zh) * 2016-08-30 2016-11-23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10957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10959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10958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31466A (zh) * 2016-08-30 2016-12-14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54988A (zh) * 2016-08-30 2016-12-21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54987A (zh) * 2016-08-30 2016-12-21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54986A (zh) * 2016-08-30 2016-12-21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331926A (zh) * 2016-08-30 2017-01-11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358107A (zh) * 2016-08-30 2017-01-25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358106A (zh) * 2016-08-30 2017-01-25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WO2020019523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滑轨及移动终端
CN111131560A (zh) * 2018-11-01 2020-05-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1912B (zh) * 2016-08-30 2020-12-0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10958B (zh) * 2016-08-30 2021-02-09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01911A (zh) * 2016-08-30 2016-11-09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31736A (zh) * 2016-08-30 2016-11-16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62411A (zh) * 2016-08-30 2016-11-23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10957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358106A (zh) * 2016-08-30 2017-01-25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10958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31466A (zh) * 2016-08-30 2016-12-14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54988A (zh) * 2016-08-30 2016-12-21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54987A (zh) * 2016-08-30 2016-12-21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54986A (zh) * 2016-08-30 2016-12-21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331926A (zh) * 2016-08-30 2017-01-11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358107A (zh) * 2016-08-30 2017-01-25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54987B (zh) * 2016-08-30 2021-05-11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01910A (zh) * 2016-08-30 2016-11-09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10959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01911B (zh) * 2016-08-30 2020-12-0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54986B (zh) * 2016-08-30 2020-12-0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54988B (zh) * 2016-08-30 2020-12-0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10957B (zh) * 2016-08-30 2020-12-0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31736B (zh) * 2016-08-30 2020-12-0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231466B (zh) * 2016-08-30 2020-12-0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331926B (zh) * 2016-08-30 2020-12-0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01912A (zh) * 2016-08-30 2016-11-09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62411B (zh) * 2016-08-30 2020-12-0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358106B (zh) * 2016-08-30 2020-12-0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358107B (zh) * 2016-08-30 2020-12-0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06101910B (zh) * 2016-08-30 2020-12-0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连接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WO2020019523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滑轨及移动终端
CN111131560B (zh) * 2018-11-01 2021-10-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131560A (zh) * 2018-11-01 2020-05-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90709U (zh) 滑动结构及用户设备
TWD208795S (zh) 手機
CN108886544B (zh) 设置有具有防止发生气泡的结构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移动通信装置
US7991444B2 (en) Slide mechanism for slide-type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s
TWD207906S (zh) 手機
CN205945714U (zh) 一种卡托与卡座的结合结构及移动终端
US20110051331A1 (en) Slidabl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6231512A (zh) 一种声管道、扬声器总成和双侧出声手机
CN108022786A (zh) 按键结构及键盘
CN204009394U (zh) 智能手环
CN205950502U (zh) 一种内撑式镐光固定装置
CN207340027U (zh) 监控设备
CN206004651U (zh) 电子设备
US20130000433A1 (en) Dual sliding assembly
KR101632906B1 (ko) 스마트기기의 가구용 충전 거치대
US20200178687A1 (en) Sliding rail
CN206136003U (zh) 一种具有镜头的手机壳
KR20080077865A (ko) 슬라이더 모듈 및 힌지 장치
CN205847510U (zh) 一种可用作手机支撑架的耳机绕线板
CN208188786U (zh) 具有掌托结构的单手操作键盘
CN105245642B (zh) 一种卡托及终端
CN203399162U (zh) 一种手机壳
CN105098919B (zh) 伸缩夹持式移动充电设备及其基于该设备的固定方法
CN208597099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手机套
CN214424971U (zh) 一种新型滑动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