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89781U - 电压调整电路以及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压调整电路以及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89781U
CN205489781U CN201521139971.0U CN201521139971U CN205489781U CN 205489781 U CN205489781 U CN 205489781U CN 201521139971 U CN201521139971 U CN 201521139971U CN 205489781 U CN205489781 U CN 205489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witch
coil
voltage
out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99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卫军
谢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RP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RP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RP,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11399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89781U/zh
Priority to US15/063,942 priority patent/US987140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89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89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using multi-primary transformers, e.g. transformer having one primary for each AC energy source and a secondary for the loa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压调整电路以及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该电压调整电路运用于一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中,包括有一输入端、一输出端、一保护开关、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一第三开关、一第一线圈以及一第二线圈。该第三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与一第二接点,该第三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三接点。该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二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三接点;该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三开关的一第一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一第四接点。藉由不同的开关切换对应于该第一、第二线圈而产生不同的电压调整模式,减少线圈的能量转换损失,提升能量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电压调整电路以及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有关于一种电压调整电路以及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尤指一种应用于一不断电电源供应统中的电压调整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断电电源供应统中的电压调整电路,由于切换开关所连接于变压器线圈的设置方式,仍会造成变压器线圈的损失,以及现有电压调整电路的线圈切换连接模式的选择尚有不足,有待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有关于一种电压调整电路,主要运用于一不断电电源供应统中。藉由提供不同开关与变压器线圈的切换连接的不同模式,有效达成减少线圈的损失,提升变压器能量转换的效率。
本申请的电压调整电路,包括:一种电压调整电路,运用于不断电电源供应统中,该电压调整电路则包括一输入端,连接一市电电源而设有一输入端火线及一输入端中性线;一保护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一第四接点;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于该输入端火线,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三接点连接于该输入端中性线。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还包括有:一第一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二接点;一第二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该第二开关的该第 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三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一第三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与一第二接点,该第三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还包括有:一第一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一第二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三开关的第一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四接点;以及一输出端,包括有一输出端火线与一输出端中性线。
其中,该保护开关的该第四接点连接该输出端中性线。
其中,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该输出端火线。
其中,该保护开关当该电压调整电路在输出电压过高、输出电流过大、线圈电流过大或线圈温度过高等异常现象发生时,将该电压调整电路断路而不运作。
其中,该电压调整电路的该输入端设置有一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以及该电压调整电路的输出端设置有一输出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
上述的电压调整电路可运用于一不断电电源供应统中,该不断电电源供应统,包括一输入端,连接一市电电源,包括有一火线及一中性线;一保护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一第四接点;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于该火线,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三接点连接于该中性线;一第一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二接点;一第二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三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一第三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与一第二接点,该第三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并还包括有:一变压器,该变压器设有一第一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接点, 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一第二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三开关的第一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四接点;以及一第三线圈,设置对应于该第二线圈的另一侧。所述的不断电电源供应统中还包括有一充电器,连接于该输入端;一电池组,连接于该充电器;一桥式电源转换器,其输入连接于该电池组,该桥式电源转换器的输出连接于该第三线圈;而一输出端相同于该电压调整电路的输出端,该输出端的火线连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一接点,该输出端的中性线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第四接点。其中,当该市电电源正常供电时,经由该充电器对该电池组进行充电;当该市电电源无法供电时,由该电池组经由该桥式电源转换器的转换,提供电源给该不断电电源供应统的输出端;并由该不断电电源供应统中的一控制器执行控制该第一开关、该第二开关、该第三开关之间开关连接的切换,使该变压器产生不同模式的电压调整。
其中,该保护开关当该电压调整电路在输出电压过高、输出电流过大、线圈电流过大或线圈温度过高等异常现象发生时,将该电压调整电路断路而不运作。
其中,该输入端还包括连接有一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该输出端还包括连接有一输出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该输出端的该火线还包括串接有一输出开关;该电池组还包括串接有一保险开关。
其中,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一接点及该第三接点改为连接于该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的输出端,该保护开关的第二接点改为连接至该第一开关的第一接点,并与该充电器的一端连接;该保护开关的第四接点改为连接于该输出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并与该充电器的一端连接。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应用于不断电电源供应统中,其特征在于,该电压调整电路包括:一输入端,连接一市电电源,包括有一输入端火线及一输入端中性线;一保护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 接点、一第三接点、一第四接点;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于该输入端火线,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三接点连接于该输入端中性线;一第一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二接点;一第二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接点;一第三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与一第二接点,该第三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一第一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三接点;一第二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三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一第三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三开关的第一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四接点;以及一输出端,包括有一输出端火线与一输出端中性线;其中该保护开关的该第四接点连接为该输出端中性线;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为该输出端的火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电压调整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不断电电源供应统的电路连接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电压调整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4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不断电电源供应统的电路连接图。
1不断电电源供应统
10第一开关 11第一接点
12第二接点 13第三接点
20第二开关 21第一接点
22第二接点 23第三接点
30第三开关 31第一接点
32第二接点 40保护开关
41第一接点 42第二接点
43第三接点 44第四接点
50输出开关 51第一接点
52第二接点 60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
62输出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 70充电器
80电池组 90保险开关
100桥式电源转换器
L1第一线圈 L2第二线圈
L3第三线圈 Tr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为一种电压调整电路,主要运用于一不断电电源供应统的中,能有效地减少线圈的损失,提供线圈不同的连接方式而形成不同的电压调整,提升线圈能量转换的效率,且可避免线圈无动作时线圈温度上升的现象。
参阅图1,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中包括有一第一开关10、一第二开关20、一第三开关30、一保护开关40、一第一线圈L1以及一第二线圈L2。该电压调整电路有一输入端,输入端的一端为输入端火线(I/P(L)),另一输入端为输入端中性线(I/P(N)),意即该输入端为连接于一市电电源(utility power);该电压调整电路有一输出端,输出端的一端为输出端火线(O/P(L)),另一输出端为输出端中性线(O/P(N))。
该输入端连接于保护开关40,保护开关40有第一接点41、第二接点42、第三接点43以及第四接点44。输入端火线(I/P(L))连接于保护开关40的第一接点41,输入端中性线(I/P(N))连接于保护开关40的第三接点43。保护开关40的作用当该电压调整电路发生异常现象,例如输出电压过高、线圈电流过大、输出电流过大或者是线圈的温度过高,保护开关40会执行断路的动作,使整个电压调整电路不动作。
图1中的第一开关10设有一第一接点11、一第二接点12以及一第三接点13;第二开关20有一第一接点21、一第二接点22以及一第三接点23;而第三开关30有一第一接点31及一第二接点32。以及第一线圈L1的一端为A节点,另一端为B节点;第二线圈L2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三开关30的第一接点31,另一端为C节点。
其中第一开关10的第一接点11连接于该保护开关40的第二接点42;第一开关10的第二接点12与第二开关20的第二接点22相连接,且耦接至该A节点;第一开关10的第三接点13与第二开关20的第三接点23相连接,且耦接至该B节点。该B节点与该第三开关30的第二接点32相耦接。而C节点与该保护开关40的第四接点44相耦接,同时C节点耦接于该输出端中性线(O/P(N))。第二开关20的第一接点21耦接于该输出端火线(O/P(L))。
藉由上述的电路组件连接方式,使得第一开关10对应连接于第二开关20的开关切换方式可以产生有四种不同的线圈连接方式,再进一步搭配第三开关30的使用,则可以有八种不同的线圈连接方式。尤其,对于第一线圈L1以及第二线圈L2而言,该第三开关30设置于第一线圈L1以及第二线圈L2之间,使得第一线圈L1以及第二线圈L2所能进行的电压调整模式不仅仅有多种电压值调整的选择,并且可以达成减少线圈的能量损失,提升能量转换的效率,且线圈不作用时,不会产生温度增加的现象。
本申请的图1电路,其实施例于实际运用时,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开关10、20、30藉由一个控制器(Controller)(图中并未标示)控制该三个开关的切换动作以形成不同的线圈电压模式,该控制器为一不断电电源供应统(UPS)中的一控制器,包括但不限定为控制芯片、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央运算单元或单芯片控制器,可用以执行控制第一、第二、第三开关10、20、30的不同切换连接方式形成不同的线圈连接线路。例如一种接线方式为:第一开关10的第一接点11、第二接点12相连接;及第二开关20的第一接点21、第三接点23相连接;以及第三开关30的第一接点31、第二接点32相连接。如此变化不同对应开关的连接点,可形成有八种不同的变化。
图2中,将图1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运用于一不断电电源供应统1中。除了同于图1的第一开关10、第二开关20、第三开关30以及保护开关40外,其中有一变压器Tr,该变压器Tr中除了有第一线圈L1以及第二线圈L2外,包括有一第三线圈L3,所述的第三线圈L3为变压器Tr相对于第二线圈L2的另一侧。以及有一输出开关50、一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60、一输出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62、一充电器70、一电池组80、一保险开关90以及一桥式电源转换器100(Bridge Inverter)。
不断电电源供应统1的输入端中的一端为市电(utility power)的火线(L),另一端为市电的中性线(N);其输出端还为一火线(L)与一中性线(N)。该输入端先连接于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60,用以滤除电磁波所造成的讯号干扰,而于实际电路运用实施时还可以不装设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60。的后再连接于保护开关40,以保护不断电电源供应统1于异常发生时停止运作,例如线圈温度过高、输出电压过高或线圈电流、输出电流过大等异常发生时。同时该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60的输出耦接于充电器70,充电器70则连接有一电池组80,可于平时由市电的电源对该电池组80进行充电。
电池组80与保险开关90串接。当市电停止供电时,该不断电电源供应统1,由该电池组80持续供电,此时,若电池组80的输出电流过大时,保险开关90会断开,以避免电路烧毁;于实际电路运用实施时,所述的保险开关90还可省略而不使用。电池组80再连接于桥式电源转换器(Bridge Inverter)100,而桥式电源转换器(Bridge Inverter)100的输出连接至该变压器Tr的第三线圈L3。当不断电电源供应统1运作时,电池组80所输出的电源经由桥式电源转换器(Bridge Inverter)100传送至第三线圈L3,再进一步由变压器T r感应,所感应的电源经由第二开关20的连接,进一步连接于输出开关50,的后再将感应的电源传送至输出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62进而输出一火线(L)一中性线(N)的电源输出,而于实际电路运用实施时,还可不装设输出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62。当不断电电源供应统1需要停止供应电源至输出端时,可将输出开关50的第一接点51与第二接点52断路即可。于实际电路运用实施时,还可省略而不使用该输出开关50。
不断电电源供应统1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开关10、20、30于实际电路运用实施时,藉由一个控制器(Controller)(图中并未标示)控制该三个开关的切换动作以形成不同的线圈电压模式。实际上该控制器为一不断电电源供应统(UPS)中的一控制器,包括但不限定为控制芯片、微控 制器、微处理器、中央运算单元或单芯片控制器,可用以执行控制第一、第二、第三开关10、20、30的不同切换连接方式形成不同的变压器Tr的第一~第三线圈L1~L3的不同连接线路。
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电压调整电路,同样运用于不断电电源供应统中。其中包括有:一输入端,连接一市电电源(utility power),包括有一输入端火线(I/P(L))及一输入端中性线(I/P(N));该电压调整电路有一输出端,输出端的一端为输出端火线(O/P(L)),另一输出端为输出端中性线(O/P(N))。
图3的电压调整电路中还包括有一保护开关40、一第一开关10、一第二开关20、一第三开关30、一第一线圈L1、一第二线圈L2、以及一第三线圈L3。其中保护开关40包括有一第一接点41、一第二接点42、一第三接点43以及一第四接点44。保护开关40的该第一接点41连接于该输入端火线(I/P(L)),保护开关40的该第三接点43连接于该输入端中性线(I/P(N))。
所述的第一开关10包括有一第一接点11、一第二接点12以及一第三接点13。第一开关10的该第一接点11连接于该保护开关40的该第二接点42。所述的第二开关20包括有一第一接点21、一第二接点22以及一第三接点23。第二开关20的该第二接点22连接于该第一开关10的该第二接点12,并且为一A节点。所述的第三开关30包括有一第一接点31与一第二接点32,第三开关30的该第二接点32连接于第一开关10的该第三接点13,为一D节点。
图3中的第一线圈L1,其一端连接于第一开关10的该第二接点12,即A节点;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开关20的该第三接点23,为一B节点。所述的第二线圈L2,其一端连接于第二开关20的第三接点23,为该B节点;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开关10的该第三接点13,为该D节点。所述的第三线 圈L3,其一端连接于第三开关30的第一接点31,另一端连接于保护开关40的该第四接点44,为一C节点。其中该保护开关40的该第四接点44,意即C节点,连接为该输出端中性线(O/P(N));该第二开关20的该第一接点21连接为该输出端的火线(O/P(L))。
图4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电路连接图,依据图2的实施例所做的优化保护,主要差异在于将保护开关40所设置的位置向输入端移动。其中保护开关40的第一、三接点41、43连接至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60;保护开关40的第二接点42连接至第一开关10的第一接点11,同时与充电器70的一端相连接;保护开关40的第四接点44连接至输出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62,并与第二线圈L2的一端及充电器70的一端相连接。同样地,主要作用为保护整个不断电电源供应统,当统发生异常情形而需要执行断路时,该保护开关40于输入防电磁干扰滤波器60的后端即执行断路的动作,以保护后端的电路避免进一步被毁损。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运用于不断电电源供应统的电压调整电路,藉由第一、第二、第三开关10、20、30,使得第一线圈L1、第二线圈L2以及第三线圈L3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式,形成不同的电压输出,减少线圈的能量损失,提升能量转换的效率,且线圈不作用时,不会产生线圈温度增加的现象。本申请内容的所述,仅为较佳实施例的举例说明,当不能以的限定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任何局部变动、修正或增加的技术,仍不脱离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符号说明】
1不断电电源供应统
10第一开关 11第一接点
12第二接点 13第三接点
20第二开关 21第一接点
22第二接点 23第三接点
30第三开关 31第一接点
32第二接点 40保护开关
41第一接点 42第二接点
43第三接点 44第四接点
50输出开关 51第一接点
52第二接点 60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
62输出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 70充电器
80电池组 90保险开关
100桥式电源转换器 Tr变压器
L1第一线圈 L2第二线圈 L3第三线圈
A、B、C、D节点

Claims (10)

1.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应用于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中,其特征在于,该电压调整电路包括:
一输入端,连接一市电电源,包括有一输入端火线及一输入端中性线;
一保护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一第四接点;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于该输入端火线,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三接点连接于该输入端中性线;
一第一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二接点;
一第二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三接点系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
一第三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与一第二接点,该第三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
一第一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
一第二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三开关的第一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四接点;以及
一输出端,包括有一输出端火线与一输出端中性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四接点连接该输出端中性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该输出端火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开关当该电压调整电路在输出电压过高、输出电流过大、线圈电流过大或线圈温度过高的异常现象发生时,将该电压调整电路断路而不运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压调整电路的该输入端设置有一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以及该电压调整电路的输出端设置有一输出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
6.一种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输入端,连接一市电电源,包括有一火线及一中性线;
一保护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一第四接点;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于该火线,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三接点连接于该中性线;
一第一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二接点;
一第二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三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
一第三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与一第二接点,该第三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
一变压器,包括有:
一第一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
一第二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三开关的第一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四接点;
一第三线圈,设置于对应于该第二线圈的另一侧;
一充电器,连接于该输入端;
一电池组,连接于该充电器;
一桥式电源转换器,其输入连接于该电池组,该桥式电源转换器的输出连接于该第三线圈;以及
一输出端,包括有一火线与一中性线,该输出端的火线连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一接点,该输出端的中性线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第四接点;
其中,当该市电电源正常供电时,经由该充电器对该电池组进行充电;当该市电电源无法供电时,由该电池组经由该桥式电源转换器的转换,提供电源给该输出端;并由该不断电电源供应统中的一控制器执行控制该第一开关、该第二开关、该第三开关之间开关连接的切换,使该变压器产生不同模式的电压调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断电电源供应统,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开关当该电压调整电路在输出电压过高、输出电流过大、线圈电流过大或线圈温度过高的异常现象发生时,将该电压调整电路断路而不运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断电电源供应统,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端还包括连接有一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该输出端还包括连接有一输出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该输出端的该火线还包括串接有一输出开关;该电池组还包括串接有一保险开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断电电源供应统,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一接点及该第三接点改为连接于该输入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的输出端,该保护开关的第二接点改为连接至该第一开关的第一接点,并与该充电器的一端连接;该保护开关的第四接点改为连接于该输出端防电磁干扰滤波器,并与该充电器的一端连接。
10.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应用于不断电电源供应统中,其特征在于,该电压调整电路包括:
一输入端,连接一市电电源,包括有一输入端火线及一输入端中性线;
一保护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一第四接点;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于该输入端火线,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三接点连接于该输入端中性线;
一第一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二接点;
一第二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接点;
一第三开关,包括有一第一接点与一第二接点,该第三开关的该第二接点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
一第一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三接点;
一第二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三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三接点;
一第三线圈,其一端连接于该第三开关的第一接点,另一端连接于该保护开关的该第四接点;以及
一输出端,包括有一输出端火线与一输出端中性线;
其中该保护开关的该第四接点连接为该输出端中性线;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一接点连接为该输出端的火线。
CN201521139971.0U 2015-12-31 2015-12-31 电压调整电路以及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 Active CN205489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9971.0U CN205489781U (zh) 2015-12-31 2015-12-31 电压调整电路以及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
US15/063,942 US9871405B2 (en) 2015-12-31 2016-03-08 Voltage regulating circu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9971.0U CN205489781U (zh) 2015-12-31 2015-12-31 电压调整电路以及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89781U true CN205489781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62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9971.0U Active CN205489781U (zh) 2015-12-31 2015-12-31 电压调整电路以及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871405B2 (zh)
CN (1) CN2054897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4815A (zh) * 2017-12-29 2018-05-18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
CN108054815B (zh) * 2017-12-29 2024-06-11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11998A1 (en) * 2018-11-27 2020-06-04 Husqvarna Ab Battery charg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ary transformer circui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3013A (en) * 1987-09-21 1988-08-09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Backup protection switch to prevent reverse power flow in a UPS
US5579197A (en) * 1995-01-24 1996-11-26 Best Power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Backup power system and method
US7141892B2 (en) * 2002-08-20 2006-11-28 Phoenixtec Power Co., Ltd. Power supply method of a line interactive UPS and the line interactive UP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4815A (zh) * 2017-12-29 2018-05-18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
CN108054815B (zh) * 2017-12-29 2024-06-11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71405B2 (en) 2018-01-16
US20170194813A1 (en) 2017-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9797B (zh) 一种具有电弧检测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08110728B (zh) 保护开关
CN203674567U (zh) 一种综合配电箱
CN205489781U (zh) 电压调整电路以及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
CN103378580A (zh) 电源接地保护电路
CN204361791U (zh) 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终端的电路结构
CN204441855U (zh) 一种欠电压脱扣装置
CN207652028U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其保护电路
CN206559074U (zh) 一种供电电路及移动终端
CN204205954U (zh) 反激式隔离dc-dc电源
CN206939100U (zh) 固态配电装置sspc通道的机上测控电路
CN108767974A (zh) 一种带电池欠压关断的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105048633A (zh) 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终端的电路结构
CN203339798U (zh) 消防联动电源模块
CN206412747U (zh) 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漏电断路器
CN207868153U (zh) 用于电力机车主断路器的驱动电路
CN202183903U (zh) 一种调光器
CN201985508U (zh) 断零保护器及其连接结构
CN205039698U (zh) 一种简单的减小多路输出开关电源启动冲击电流的电路
CN101236729A (zh) 电源控制电路和采用该电源控制电路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7359593A (zh) 智能b型漏电流保护开关
CN105896193B (zh) 智能固体低压直流电气接线盒
CN203324852U (zh) Dsrc设备加热装置和dsrc室外单元
CN104184110B (zh) 过压保护电路
CN102436191B (zh)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