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81777U - 开水器的水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开水器的水箱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81777U CN205481777U CN201620095995.9U CN201620095995U CN205481777U CN 205481777 U CN205481777 U CN 205481777U CN 201620095995 U CN201620095995 U CN 201620095995U CN 205481777 U CN205481777 U CN 2054817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tank
- storage tank
- tank
- boi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包括:加热水箱以及位于加热水箱上方的储水箱,加热水箱设有冷水入口,储水箱设有开水供水口,其中,所述加热水箱与储水箱通过输水管路连接,所述输水管路设有用于将所述加热水箱中的开水输送至储水箱的耐高温水泵,所述加热水箱与储水箱之间还设有供所述储水箱内的水向所述加热水箱回流的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设有回水阀,所述回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底部的回水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热水箱顶部的回水入口连通,所述回水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回水入口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可完全避免冷热混水的问题,彻底杜绝使用者饮用到生水的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开水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开水器的水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开水器,其内部的水箱多为一体式结构,即是由上下贯通的加热水箱10和储水箱20一体组成。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磁感应加热的开水器工作原理是通过操作控制面板50控制与其电连接的或信号连接的控制电路板40,经由加热水箱10的冷水进水口11注入冷水,当冷水注入到一定水位时,通过电磁感应线圈30激磁使加热水箱10的金属水箱壁升温,将水加热达到一定的温度,当使用者由热水出水口21取用开水时,储水箱20内的水位下降到一定水位,此时再由冷水进水口11注入冷水,继续由加热水箱10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开水器提供开水的功能。现有的开水器的水箱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元器件,这些元器件与控制电路板40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从而通过预先编程,达到一定的控制开水器内水箱工作的效果。
由于加热水箱10和储水箱20是上下贯通,整体直接接合而成的,因此,冷水注入到加热水箱10后,会向上涌动与原来储水箱20中已经完成加热的开水混合形成冷热混水,此时若使用者取水饮用,则可能会饮入未充分烧开的生水,从而有导致疾病的隐患。即便在储水箱20中形成冷热混水时,记忆在控制电路板40的预设程序阻止热水出水口21提供饮用出水,但是这样就会延长使用者取水的时间,使用者必须等待冷热混水继续烧开,无法满足使用者即用即取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可完全避免冷热混水的问题,彻底杜绝使用者饮用到生水的隐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包括:加热水箱以及位于所述加热水箱上方的储水箱,所述加热水箱设有冷水入口,所述储水箱设有开水供水口,其中,所述加热水箱与储水箱通过输水管路连接,所述输水管路设有用于将所述加热水箱中的开水输送至储水箱的耐高温水泵,所述加热水箱与储水箱之间还设有供所述储水箱内的水向所述加热水箱回流的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设有回水阀,所述回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底部的回水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热水箱顶部的回水入口连通,所述回水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回水入口的位置。
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中,所述输水管路的开水入口伸入至加热水箱的底部,所述输水管路的开水出口伸入至储水箱的底部,并且所述开水出口向上弯折。
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中,所述加热水箱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沉淀部,所述沉淀部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加热水箱的冷水入口设置在所述沉淀部上方。
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中,所述加热水箱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该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探测头部位于所述冷水入口下方,所述储水箱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该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探测头部位于所述开水供水口下方。
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中,所述加热水箱内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冷水入口设置,并且位于不低于所述冷水入口的位置,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加热水箱顶壁设置;所述储水箱内设有第三水位传感器和第四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水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开水供水口设置,并且位于不低于所述开水供水口的位置,所述第四水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储水箱顶壁设置。
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中,所述加热水箱外侧套设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冷水入口设置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下方。
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第三水位传感器、第四水位传感器、耐高温水泵、电磁感应线圈,以及回水阀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
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中,所述储水箱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沉降部,所述沉降部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储水箱的回水出口和开水供水口设置在 所述沉降部上方。
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中,所述加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一导气孔,该第一导气孔通过第一导气管与大气连通,该第一导气管上设有第一导气阀,所述储水箱顶部设有第二导气孔,该第二导气孔通过第二导气管与大气连通,该第二导气管上设有第二导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将加热水箱与储水箱进行分体设置,只有通过充分烧开的水才有可能被输送到储水箱内,借此可完全避免冷热混水的问题,彻底杜绝使用者饮用到生水的隐患,同时还能够满足使用者即用即取的使用需求,同时由于将加热水箱与储水箱进行分体设置,可大幅降低水垢进入储水箱的机率,从而提供更为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开水器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水器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主要是设置在开水器的内部,使用者可通过控制面板500以及与控制面板500电连接或信号连接的控制电路板400控制开水器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主要包括加热水箱100以及与加热水箱100分体设置,并且位于所述加热水箱100上方的储水箱200,所述加热水箱100设有冷水入口110,加热水箱100外侧套设电磁感应线圈600,通过电磁感应线圈600激磁使加热水箱100的金属水箱壁升温,将冷水加热达到沸腾状态。所述冷水入口110设置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600下方。所述储水箱200设有开水供水口210,加热水箱100和储水箱200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加热水箱100与储水箱200通过输水管路310连接,所述输水管路310串联设有耐高温水泵300,用于将加热水箱100中的开水输送至储水箱200,该耐高温水泵300可用于泵送100℃的开水,并且具有体积小巧,工作噪音小等优点。所述加热水箱100与储水箱200之间还设有供所述储水箱200内的水向所述加热水箱200回流的回水管路230,所述回水管路230设有回水阀231,回水管路230的一端与储水箱200底部的 回水出口220连通,另一端与加热水箱100顶部的回水入口120连通,也可以由回水入口120穿伸入加热水箱100内部,所述回水出口220的位置高于回水入口120的位置,当储水箱200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240测定到储水箱200内的开水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回水阀231可以被打开,借助重力的作用,使储水箱200内的部分降低温度的开水回流至加热水箱100进行再次加热。同时,所述输水管路310的开水入口311可以伸入至加热水箱100的底部,而所述输水管路310的开水出口312也可伸入至储水箱200的底部,开水出口312可设置为向上弯折,从而避免开水对于储水箱200壁面的直接冲击,进一步减小由于开水冲击所造成的噪音。
所述加热水箱100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40,由于冷水下沉热水上升的原理,加热水箱100底部的温度比顶部的温度略低,因此需要将该第一温度传感器140的探测头部设置于靠近箱体底部的冷水入口110下方,用于探测加热水箱100内的最低温度,同理,所述储水箱200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240的探测头部位于靠近箱体底部的所述开水供水口210下方,用于探测储水箱200内的最低温度。
所述加热水箱100内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151和第二水位传感器152,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151靠近所述冷水入口110设置,并且位于不低于所述冷水入口110的位置,该位置可作为加热水箱100的安全水位警戒线,当水位降低至这个位置时,则需要注入冷水,而第二水位传感器152靠近加热水箱100顶壁设置,当水位升高到这个位置时,则需要停止注水。所述储水箱200内设有第三水位传感器251和第四水位传感器252,所述第三水位传感器251靠近所述开水供水口210设置,并且位于不低于所述开水供水口210的位置,该位置可作为储水箱200的安全水位警戒线,当水位降低至这个位置时,则需要注入开水,以供使用的需要,所述第四水位传感器252靠近所述储水箱200顶壁设置,当水位升高到这个位置时,则停止注入开水。
所述加热水箱100顶部设有第一导气孔161,该第一导气孔161通过第一导气管162与大气连通,该第一导气管162上设有第一导气阀163,所述储水箱200顶部设有第二导气孔261,该第二导气孔261通过第二导气管262与大气连通,该第二导气管262上设有第二导气阀263。上述第一导气阀163和第二导气阀263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开启,用于稳定加热水箱100和储水箱200内的压力。
结合上述结构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上述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耐高温水泵300、电磁感应线圈600,以及各个阀体分别与控制电路板400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该控制电路板400又与控制面板500电连接或信号连接,使用者可通过操作控制面板500来控制开水器内的各个电器元件的开关,同时,控制电路板400中也记录有预先编制的程序,用于达成在预先设定的条件下加热、送水、排污等工作目的。工作状态时,当加热水箱100注入冷水后,开始加热,待加热至100℃后,启动耐高温水泵300将开水输送至储水箱200中备用,使用者可通过操作控制面板500来打开开水供水阀212取水。当储水箱200中的开水水温降低至预设温度时,可以使回水阀231开启,令低温开水回流至加热水箱100进行再次加热,同时开启耐高温水泵300向储水箱200输送开水,既可保持储水箱200内的水位保持在警戒线以上,又可有效的保持储水箱内的开水水温维持在预设温度之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加热和混水加热都是在加热水箱100内完成,只有充分加热的开水才可能被输送至储水箱200,因此可完全避免冷热混水的问题,彻底杜绝使用者饮用到生水的隐患,同时还能够满足使用者即用即取的使用需求。
再者,请参阅图2所示,加热水箱100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沉淀部170,加热水箱100的冷水入口110设置在所述沉淀部170上方,该沉淀部170是由加热水箱100底部壁面向下倾斜而形成,所述沉淀部170的底部设有排污口180,该排污口180连接有排污管181,该排污管181上设有排污阀182,用于将沉淀在加热水箱100底部的水垢排出。所述储水箱200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沉降部270,所述储水箱200的回水出口220和开水供水口210设置在所述沉降部270上方,所述沉降部270的底部设有排水口280,该排水口280连接有排水管281,该排水管281上设有排水阀282,用于将沉降在加热水箱100底部的水垢排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垢是在加热时产生的,因此大多数的水垢会形成在加热水箱内,而输送至储水箱200内的开水所含有的水垢量会比加热水箱100内少很多,又因沉降部270的沉降作用,进一步的减少了储水箱200内的开水水垢含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加热水箱100与储水箱200进行分体设置,只有通过充分烧开的水才有可能被输送到储水箱200内,借此可完全避免冷热混水的问题,彻底杜绝使用者饮用到生水的隐患,同时还能够满足使用者即 用即取的使用需求,同时由于将加热水箱100与储水箱200进行分体设置,可大幅减少进入储水箱200的水垢量,从而提供更为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包括:加热水箱以及位于所述加热水箱上方的储水箱,所述加热水箱设有冷水入口,所述储水箱设有开水供水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水箱与储水箱通过输水管路连接,所述输水管路设有用于将所述加热水箱中的开水输送至储水箱的耐高温水泵,
所述加热水箱与储水箱之间还设有供所述储水箱内的水向所述加热水箱回流的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设有回水阀,所述回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底部的回水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热水箱顶部的回水入口连通,所述回水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回水入口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路的开水入口伸入至加热水箱的底部,所述输水管路的开水出口伸入至储水箱的底部,并且所述开水出口向上弯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沉淀部,所述沉淀部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加热水箱的冷水入口设置在所述沉淀部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该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探测头部位于所述冷水入口下方,所述储水箱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该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探测头部位于所述开水供水口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内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冷水入口设置,并且位于不低于所述冷水入口的位置,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加热水箱顶壁设置;所述储水箱内设有第三水位传感器和第四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水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开水供水口设置,并且位于不低于所述开水供水口的位置,所述第四水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储水箱顶壁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外侧套设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冷水入口设置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下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第三水位传 感器、第四水位传感器、耐高温水泵、电磁感应线圈,以及回水阀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沉降部,所述沉降部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储水箱的回水出口和开水供水口设置在所述沉降部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器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顶部设有第一导气孔,该第一导气孔通过第一导气管与大气连通,该第一导气管上设有第一导气阀,所述储水箱顶部设有第二导气孔,该第二导气孔通过第二导气管与大气连通,该第二导气管上设有第二导气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95995.9U CN205481777U (zh) | 2016-02-01 | 2016-02-01 | 开水器的水箱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95995.9U CN205481777U (zh) | 2016-02-01 | 2016-02-01 | 开水器的水箱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81777U true CN205481777U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6671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9599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81777U (zh) | 2016-02-01 | 2016-02-01 | 开水器的水箱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81777U (zh) |
-
2016
- 2016-02-01 CN CN201620095995.9U patent/CN2054817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890825U (zh) | 热水放水系统以及净水机 | |
CN202078153U (zh) | 一种壁挂速热式管线饮水机 | |
CN106940081A (zh) | 一种饮用水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154649A (zh) | 一种步进式开水器 | |
CN203336804U (zh) | 超薄型即热式加热器 | |
JP3166606U (ja) | アンダーカウンター式飲料用ディスペンサ | |
CN201237340Y (zh) | 即热式节能开水器 | |
CN205481777U (zh) | 开水器的水箱结构 | |
CN201593859U (zh) | 一种全自动纯水速热开水器 | |
CN105342459B (zh) | 饮水设备及其定量水供应装置 | |
CN103925692B (zh) | 电热开水器 | |
CN201448994U (zh) | 电即开式开水器 | |
CN208635611U (zh) | 一种蒸汽开水器 | |
CN201582971U (zh) | 一种电开水器 | |
CN204049286U (zh) | 饮水设备及其定量水供应装置 | |
CN103900243A (zh) | 双加热系统的开水器 | |
CN206235032U (zh) | 步进式开水器 | |
CN205536592U (zh) | 节能型太阳能电辅热开水器 | |
CN107367055A (zh) | 一种无压节能箱中胆多胆式步进加热水箱 | |
CN108195075A (zh) | 一种智能节水卫浴系统 | |
CN207778783U (zh) | 一种环保节能电热开水器 | |
CN108224544A (zh) | 一种智能预热卫浴系统 | |
CN201795590U (zh) | 一种新型程控节能开水器 | |
CN106108651A (zh) | 茶吧机 | |
CN104352163B (zh) | 速热饮水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