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5963U - 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 - Google Patents

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5963U
CN205475963U CN201620178698.0U CN201620178698U CN205475963U CN 205475963 U CN205475963 U CN 205475963U CN 201620178698 U CN201620178698 U CN 201620178698U CN 205475963 U CN205475963 U CN 205475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red ceiling
basic part
interior trim
profile piece
outer bas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786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5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5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9/00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9/06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e.g. cross section or material of framework members
    • E04B9/12Connections between non-parallel members of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 E04B9/16Connections between non-parallel members of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the members lying in different pla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9/00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9/30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edge details of the ceiling; e.g. securing to an adjacent w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还包括挂钩臂和呈型材状的内饰型材件,内饰型材件布置在外基础件的内侧并与外基础件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在内饰型材件与外基础件之间可拆卸地间歇布置有几个挂钩臂并通过挂钩臂定位连接;内饰型材件与外基础件之间还布置有装饰层板,装饰层板位于挂钩臂的下方。这样,不仅便于安装、制造,还能够在挂钩臂上、下位置的空间形成不同区域的灯光效果。

Description

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吊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房屋的顶层立面形成装饰吊顶层的一种复合吊顶层结构以及应用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的二级吊顶层。
背景技术
现有的房屋特别是家居用的房屋,一般都希望在房屋的客厅、餐厅等空间的顶层立面设置有多元化的装饰吊顶层群体,例如在所述顶层立面上形成除一级吊顶层或二级吊顶层之外的复合吊顶层。所述复合吊顶层能够迎合所述一级吊顶层或二级吊顶层的外观风格设置而为装饰吊顶层增添立体感和层级感,还有人希望所述复合吊顶层还具有特定的立体形状,例如圆环状、椭圆形状、花瓣状等由多个圆弧段拼接而成的异型闭环状。过去一般是适用木材或石膏制造复合吊顶层,但随着金属型材件进入吊顶领域后,如何应用型材件快捷地形成所述复合吊顶层,成为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不断发展的个性定制和快装市场的内在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
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复合吊顶层结构,包括呈型材状的外基础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钩臂和呈型材状的内饰型材件,所述内饰型材件布置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在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可拆卸地间歇布置有几个所述挂钩臂并通过所述挂钩臂定位连接;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还布置有装饰层板,所述装饰层板位于所述挂钩臂的下方。
其中,所述外基础件是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件中其中一个主要支撑和骨架部件,成为所述挂钩臂和内饰型材件的主要承重件之一,它能够通过吊杆或螺丝定位到竖立墙面或所述顶层立面上,而所述顶层立面可以是房屋的顶层楼板面,也可以是已经布置的平面方向的吊顶层面,所述竖立墙面或所述顶层立面为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提供一个定位基准。所述外基础件呈型材状从而是一种型材件,能够通过挤压等方式拉伸制造,也可以采用折弯方式制造,其横截面可以是异形的形状构造。为此,所述外基础件具有不仅能够竖向延伸而且也沿横向方向延伸特征;所述外基础件可以是整体上呈直线状横向延伸,或者是呈弧形状横向延伸,又或者呈曲线状横向延伸,具体的形状可以按照使用者的爱好制定。其次,所述外基础件本身可以是一体化的结构,也可以是上、下分体的连接结构,即所述外基础件可以是几块的分板体上下拼接、卡接的组合体。
其中,所述挂钩臂、内饰型材件和所述外基础件三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结构件,即它们之间不是通过一体成形的制造工艺而固定连接一起的一体式结构件,所述挂钩臂和内饰型材件都为附设在所述外基础件上的构件;所述内饰型材件布置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即所述内饰型材件是完全分离地布置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而且所述间隔空间(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的间隔宽度)可以根据现场设计的需要予以定义。
其中,所述内饰型材件为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一样都呈型材状从而具有横向方向延伸的长度。为此,所述内饰型材件布置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并以所述外基础件为基准延伸。至于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的竖向延伸高度,最好是所述内饰型材件的竖向延伸高度矮于所述外基础件的竖向延伸高度,这样当所述内饰型材件布置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后,能够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形成一个比较矮的装饰层即所述内饰型材件装饰层。如此情况下所述内饰型材件的内侧还可以设置有可视装饰面,所述可视装饰面是在安装状态下,观察者站在地面向上观察而能够观察到的装饰面,所述可视装饰面可以是所述内饰型材件自身所具有的装饰面,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内饰型材件上附加装饰构件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挂钩臂是将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连接起来的中间连接五金件,而且借助所述挂钩臂在朝内方向上的延伸长度拉开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所述间隔空间,所述装饰层板即能够水平或呈一定倾斜角度方向布置在所述间隔空间中。为此所述挂钩臂并不需要具有与所述内饰型材件或外基础件一样大小的延伸长度,所述挂钩臂可以采用冲压、铸造成型的板状结构,这样,所述挂钩臂能够按照所述内饰型材件的布置灵活地布置在所述外基础件上的任意位置或适当位置上,从而为所述内饰型材件提供均衡平稳的承托力。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它们的连接定位,可以采用卡接的连接方式,例如所述挂钩臂的尾端部卡接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所述内饰型材件卡接到所述挂钩臂的前端部。这样,体现了所述挂钩臂与所述内饰型材件之间,所述挂钩臂和所述外基础件之间是通过卡接实现连接定位,为此安装非常便捷。而为了提高所述挂钩臂的结构强度以及所述挂钩臂与所述内饰型材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挂钩臂呈L型从而其前端具有折弯的臂体部,所述内饰型材件卡接在所述臂体部上。
其中,所述装饰层板可以是事先预制的标准板体,也可以是在现场在整张的板体上裁切出的小块板体。由于在所述间隔空间内布置有所述装饰层板,从而让所述装饰层板能够成为所述复合吊顶层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个外露立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在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可拆卸地间歇布置有几个所述挂钩臂并通过所述挂钩臂定位连接,这样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基础上,利用所述挂钩臂依托所述外基础件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能够定位另一个装饰层即所述内饰型材件,从而形成复合吊顶层。为此与现有技术对比,采用独立的并间歇排列的所述挂钩臂作为连接件,不仅节省了材料,而且可以让所述挂钩臂直接用铁金属等机械强度比较高而价格低廉的材料制造,节省了成本;其次,在安装时可以在所述外基础件内侧的任意位置或者说适当位置随意连接所述挂钩臂,从而大大便利于安装所述内饰型材件从而形成复合吊顶层,例如在转弯部位具有弧形结构的所述内饰型材件及所述外基础件组合结构中,即使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的弧形半径存在较大的误差、或者它们弧形方向也存在不同,但照样可以通过所述挂钩臂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2.由于所述内饰型材件通过所述挂钩臂定位到所述外基础件上,为此在安装时可以事先在地面上将所述内饰型材件、所述装饰层板通过所述挂钩臂与所述外基础件实现组装,让它们形成一个可以整体吊装的整体后再往房顶上吊装,从而大大节省了安装的时间,提高了安装的安全性。特别是对于各种异型形状的吊顶层,完全可以实现工厂预制再在现场吊装,实现复合吊顶层结构件的生产标准化。
3.由于几个所述挂钩臂间歇排列在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这样由于几个所述挂钩臂上、下位置的空间是相通的,几个所述挂钩臂上、下位置的空间中的光线也就可以相互借用,采用一个地方的装饰灯就可以在上、下两个位置形成不同区域的灯光效果,例如安装在下面将要提及的灯卡槽上的装饰灯体。几个所述挂钩臂下方的所述灯卡槽中安装的装饰灯灯光可以照射到上部空间中即下面将要提及的所述顶部复合空间中,并在所述顶部复合空间形成顶部装饰光线;而在所述装饰层板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下,所述装饰灯体还能够同时向下照射并照亮所述装饰层板,使装饰层板成为发光装饰层。而为了能够进一步减少挂钩臂对光照效果的不良影响,进一步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案,所述挂钩臂的尾端部与前端部之间具有水平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在水平方向上大致平行布置的横向臂,左、右所述横向臂之间的空间在竖立方向上是通透的。其中左、右所述横向臂之间的空间在竖立方向上是通透的,是指左、右所述横向臂之间不仅具有间距而且间距空间在竖立方向上是上下通透的从而能够让所述横向臂上方或下方的光线能够在所述间距空间中通过,让左、右所述水平连接部本身不会留下太多的光照阴影。
4.由于所述挂钩臂、内饰型材件和所述外基础件三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结构件,为此能够分开制造而减少制造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分体结构能够为所述内饰型材件、所述外基础件在横向方向上设置特定的延伸形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需要把所述内饰型材件或所述外基础件进行特定整形,例如把所述内饰型材件或所述外基础件的横向延伸形状设置为弧形、曲线形等非直线的形状时,可以分别单独对所述内饰型材件或所述外基础件进行加工,从而降低了整形难度,而且所述内饰型材件、所述外基础件还可以分别整形为不同的横向延伸形状而进一步丰富所述复合吊顶层的立体造型。而不管所述内饰型材件、所述外基础件的横向延伸形状如何,都不需要对所述挂钩臂的横向延伸形状进行修整。再者,分体结构能够使所述挂钩臂的结构得到简化,而不需要其在横向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内饰型材件和所述外基础件一样的长度,大大减少了所述挂钩臂的耗材量。
5.由于所述装饰层板位于所述挂钩臂的下方,这样,借助所述装饰层板能够遮挡所述挂钩臂而把所述挂钩臂予以收藏。另外,所述装饰层板布置在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从而能够填补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的间隔空间并形成水平装饰面。
6.由于所述外基础件呈型材状,为此不仅可以借助于所述外基础件形成所述复合吊顶的一个竖向的立面或竖向的外露立面,而且能够将具有所述外基础件横截面的型材能够通过挤压一次性成型后,再在现场根据房屋的结构裁取任意但又适合长度的所述外基础件,这样不仅使挤压制造所述外基础件的过程标准化,而且也能一次性安装定位所述外基础件。
至于所述装饰层板的安装结构,可以优选采用下面的两种方案:
第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外基础件下部设置有朝内方向的外延伸壁,所述内饰型材件的下部设置有朝外方向延伸的内延伸壁,所述装饰层板的两侧端分别搁置在所述外延伸壁和所述内延伸壁上。
其中,所述外基础件下部设置有朝内方向的外延伸壁,不仅定义了所述外延伸壁所设置的位置,而且也定义所述外延伸壁的延伸方向。所述外延伸壁既可以是纵向水平地延伸也可以是稍微倾斜地延伸。由于所述外基础件是型材件,为此所述外延伸边可以是独立的构件而卡装在所述外基础件上,也可以是与所述外基础件一体化成型。
其中,所述内饰型材件的下部设置有朝外方向延伸的内延伸壁,同样地定义了所述内延伸壁的设置位置以及延伸方向。所述内延伸壁既可以是纵向水平地延伸也可以是稍微倾斜地延伸。由于所述内饰型材件是型材件,为此所述内延伸边可以是独立的构件而卡装在所述内饰型材件上,也可以是与所述内饰型材件一体化成型。
这样,所述外延伸壁和所述内延伸壁共同为所述装饰层板提供了搁置平台。
第二种可选方案,所述外基础件下部设置有朝内方向的板体插口,所述内饰型材件的下部设置有朝外方向的装饰板插口,所述装饰层板的两侧端分别插接在所述板体插口和所述装饰板插口上。
其中,所述外基础件下部设置有朝内方向的板体插口,所述内饰型材件的下部设置有朝外方向的装饰板插口,不仅定义所述板体插口和所述装饰板插口的布置位置 ,还定义了所述板体插口和所述装饰板插口的开口朝向,所述板体插口朝向所述内饰型材件方向设置,而所述装饰板插口朝向所述外基础件方向设置。这样,所述装饰层板的两侧端通过分别插接在所述板体插口和所述装饰板插口上而得到稳固的定位。
其次,从所述装饰层板的结构来看,所述装饰层板可以是铝扣板或塑料扣板,为了增强所述装饰层板的装饰性,可以在所述装饰层板上设置各种各样的装饰性图案。又或者,所述装饰层板还可以采用复合结构,例如所述装饰层板是复合板体,包括能够透光的基板和贴合在所述透光的基板内侧的透光膜。其中,所述透光的基板可以是采用透光性材质制成的板体件,例如玻璃板;又或者,所述透光的基板是设置有透光孔的非透光板体。这样,所述装饰层板具有类似透明或者透光的外观效果。当进一步在所述装饰层板的上方安装发光体时,所述发光体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装饰层板而照射下面空间。
而为了能够固定所述发光体,我们对所述外基础件或内饰型材件进行改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或所述内饰型材件的外侧还设置有灯卡槽,所述灯卡槽位于所述装饰层板与所述挂钩臂之间。这样的设置方式,使所述挂钩臂不会遮挡所述发光体从而避免在所述装饰层板上出现阴影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外基础件和所述内饰型材件呈环状布置。从而让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件具有内、外环体,在整体上呈双环形或多环形整体件。形成所述环形结构,可以是几根弧形部件首尾衔接而成,在衔接部分通过连接件予以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还设置有顶层吊顶层,所述顶层吊顶层位于所述内饰型材件的上方。这样所述顶层吊顶层不仅可以形成位于所述内饰型材件上方的一级吊顶层,而且所述内饰型材件低于所述顶层吊顶层从而形成有顶部复合空间,也就是说所述内饰型材件位于所述顶层吊顶层的下方,以站在地面的观察者来看,所述内饰型材件相对所述顶层吊顶层更靠近观察者,所述内饰型材件突出于所述外基础件和顶层吊顶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外基础件的顶部设置有朝向内侧的上部接口,所述顶层吊顶层插接到所述上部接口中。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复合吊顶层结构的二级吊顶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还包括底层吊顶层,所述底层吊顶层结合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底部外侧。
其中,所述顶层吊顶层和底层吊顶层是上下布置的吊顶层,其可以由多个吊顶板相互拼接而成。所述顶层吊顶层和底层吊顶层成为所述二级吊顶中呈高、低错落设置的两个装饰面。
其中,所述底层吊顶层结合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底部外侧,所述顶层吊顶层位于所述外基础件的顶部内侧,这样,所述外基础件衔接于所述底层吊顶层和顶层吊顶层之间,成为所述底层吊顶层和顶层吊顶层的中间过渡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外基础件的下部设置有朝外的下部接口,所述底层吊顶层插接到所述下部接口中。
在本文中多处提及内侧或内侧,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所述内侧是指所述外基础件朝向所述内饰型材件方向的一侧,为此文中提及的内侧端,就是靠近所述内饰型材件方向的端部,而所述内侧方向,也是指朝向所述内饰型材件的方向;而所述外侧、外侧端或外侧方向的含义刚好与所述内侧、内侧端或内侧方向相反。其次,本文中提及竖向方向是指与所述顶层立面垂直的方向,即附图1中的X轴方向;所述纵向方向是指沿所述顶层立面延伸并沿附图1中的Y轴方向延伸的水平方向。而所述横向方向,是指与沿所述顶层立面延伸并同时垂直于附图1中X轴和Y轴的另一种水平方向。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挂钩臂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的立体结构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复合吊顶层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应用本发明的复合吊顶层结构的二级吊顶层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应用本发明的复合吊顶层结构的另一种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100包括呈型材状的外基础件1;还包括挂钩臂2和呈型材状的内饰型材件3,所述内饰型材件3布置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内侧并与所述外基础件1之间具有间隔空间800,在所述内饰型材件3与所述外基础件1之间可拆卸地间歇布置有几个所述挂钩臂2并通过所述挂钩臂2定位连接;所述内饰型材件3与所述外基础件1之间还布置有装饰层板8,所述装饰层板8位于所述挂钩臂2的下方。
如图1所示,所述外基础件1是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件100中其中一个主要支撑和骨架部件,它能够通过吊杆或螺丝定位到竖立墙面或所述顶层立面上,而所述顶层立面可以是房屋的顶层楼板面,也可以是已经布置的平面方向的吊顶层面,所述竖立墙面或所述顶层立面为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提供一个定位基准。所述外基础件1还成为所述挂钩臂2和内饰型材件3的主要承重件之一。另外,所述外基础件1呈型材状从而是一种型材,能够通过挤压等方式拉伸制造,也可以采用折弯方式制造,其横截面可以是异形的形状构造。为此,所述外基础件1具有不仅能够竖向延伸而且也沿横向方向延伸特征;所述外基础件1可以是整体上呈直线状横向延伸,或者是呈弧形状横向延伸,又或者呈曲线状横向延伸,具体的形状可以按照使用者的爱好制定。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基础件1的横向延伸形状为弧形状。
所述外基础件1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采用多种横截面结构,下面介绍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从横截面看,所述外基础件1是一体化的结构。为了实现与所述挂钩臂2形成卡接连接,在其大致中部位置设置有板体卡槽12,所述板体卡槽12沿所述外基础件1横向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挂钩臂2的尾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板体卡槽12适配的第一T型卡头2110,所述挂钩臂2通过第一T型卡头2110卡接在所述板体卡槽12上,从而能够设置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任意或者说是适当的横向位置上,也就是说,4个所述挂钩臂2能够均匀地间歇排列在所述板体卡槽12上从而能够为所述内饰型材件3提供均衡平稳的承托力。所述外基础件1除了是一体化的结构,在实际的应用中所述外基础件1还可以是上、下分体的连接结构,即所述外基础件1可以是几块的分板体上下拼接、卡接的组合体,
如图1所示,所述内饰型材件3为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1一样都呈型材状从而具有横向方向延伸的长度。而在本实施中,所述内饰型材件3横向延伸形状也为弧形状。这样,所述内饰型材件3布置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内侧并以所述外基础件1为基准延伸。至于所述内饰型材件3与所述外基础件1的竖向延伸高度可以按照实际的设计风格或装饰效果设置,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饰型材件3的竖向延伸高度矮于所述外基础件1的竖向延伸高度,这样当所述内饰型材件3布置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内侧后,能够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内侧形成一个比较矮的装饰层即所述内饰型材件装饰层。如此情况下所述内饰型材件3的内侧还可以设置有可视装饰面,所述可视装饰面是在安装状态下,观察者站在地面向上观察而能够观察到的装饰面。
所述内饰型材件3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采用多种横截面结构,下面介绍其中的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从横截面看,所述内饰型材件3大致呈V型从而具有水平支臂31以及倾斜臂32,在所述倾斜臂32上形成所述可视装饰面。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可视装饰面还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倾斜臂32上附加装饰构件的外表面。而为了能够实现把所述内饰型材件3卡接到所述挂钩臂2的前端部,在所述内饰型材件3和所述挂钩臂2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如图1所示,在所述水平支臂31的内端设置有装饰卡钩311,而在所述倾斜臂32的内端设置有装饰卡槽322。而在所述挂钩臂2的前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装饰卡钩311适配的上卡槽2120,以及设置有与装饰卡槽322适配的第二T型卡头2121。这样所述内饰型材件3通过所述装饰卡钩311和装饰卡槽322即便捷地卡接到所述挂钩臂2上。
如图3和图4所示的复合吊顶层结构件100整体上呈双环形件。安装时采用从内到外的安装方式,即先在地面上把两根内饰型材件3首尾衔接为内环形件,然后把4个所述挂钩臂2的前端部分别卡接到所述内饰型材件3上并沿所述内饰型材件3的环形延伸方向间歇排列;然后把所述装饰层板8布置在内饰型材件3与所述外基础件1之间并放置所述挂钩臂2的下方;最后把两根所述外基础件1卡接到4个所述挂钩臂2的尾端部上,两根所述外基础件1尾衔接为外环形件。所述外环体和所述内环体同心设置并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隔空间800,所述装饰层板8水平或呈一定倾斜角度方向地布置在所述间隔空间800中。这样,完成上述安装后让它们形成一个可以整体吊装的整体后再往房顶上吊装,从而大大节省了安装的时间,提高了安装的安全性。特别是对于各种异型形状的吊顶层,完全可以实现工厂预制再在现场吊装,实现复合吊顶层结构件100的生产标准化。而为了进一步丰富复合吊顶层结构件100的外观效果还可以在上述双环形件的内侧还增设第二内环体时从而使复合吊顶层结构件100整体上呈多环形整体件。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挂钩臂2与所述外基础件1之间,所述内饰型材件3与所述挂钩臂1之间都采用卡接结构,即,所述挂钩臂2的尾端部卡接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内侧,所述内饰型材件3卡接到所述挂钩臂2的前端部。这样,所述挂钩臂2与所述内饰型材件3之间,所述挂钩臂2和所述外基础件1之间都是通过卡接实现连接定位的,安装非常便捷。在上述给予的启示下,所述挂钩臂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挂钩臂之间实际上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结构,例如钩挂或者采用紧固件连接等等,这些连接方式比较简单,在此不作介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所述挂钩臂2成为将所述内饰型材件3和外基础件1连接一起的中间连接五金件,同时借助所述挂钩臂2在朝内方向上的延伸长度确定所述内饰型材件3与所述外基础件1之间的距离,从而在所述内饰型材件3与所述外基础件1之间能够形成所述间隔空间800。
其次还可以发现,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基础上,利用4个所述挂钩臂2依托所述外基础件1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内侧能够定位另一个装饰层即所述内饰型材件3,从而形成复合吊顶层。为此与现有技术对比,采用独立的并间歇排列的所述挂钩臂2作为连接件,不仅节省了材料,而且可以让所述挂钩臂2直接用铁金属等机械强度比较高而价格低廉的材料制造,节省了成本;而且所述挂钩臂2并不需要具有与所述内饰型材件3或外基础件1在横向方向上一样大小的延伸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臂2采用如图5所示的板状结构,大大减少了所述挂钩臂2的耗材量。其次,在安装时可以在所述外基础件1内侧的任意位置或者说适当位置随意卡接所述挂钩臂2,从而大大便利于安装所述内饰型材件3从而形成复合吊顶层,例如在转弯部位具有弧形结构的所述内饰型材件3及所述外基础件1组合结构中,即使所述内饰型材件3与所述外基础件1的弧形半径存在较大的误差、或者它们弧形方向也存在不同,但照样可以通过所述挂钩臂2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再次还可以发现,所述挂钩臂2、内饰型材件3和所述外基础件1三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结构件,为此能够分开制造而减少制造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分体结构能够为所述内饰型材件3、所述外基础件1在横向方向上设置特定的延伸形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需要把所述内饰型材件3或所述外基础件1进行特定整形,例如把所述内饰型材件3或所述外基础件1的横向延伸形状设置为弧形、曲线形等非直线的形状时,只需分别单独对所述内饰型材件3或所述外基础件1进行加工,从而降低了整形难度,而且所述内饰型材件3、所述外基础件1还可以分别整形为不同的横向延伸形状而进一步丰富所述复合吊顶层的立体造型。而不管所述内饰型材件3、所述外基础件1的横向延伸形状如何,都不需要对所述挂钩臂2的横向延伸形状进行修整。
除此之外还可以发现,4个所述挂钩臂2间歇排列的布局方式还可以带来一个光照效果上的优势。 4个所述挂钩臂2上、下位置的上部空间900和下部空间901是相通的,所述上空间900和下空间901中的光线也就可以相互借用,采用一个地方的装饰灯就可以在上、下两个位置形成不同区域的灯光效果。
针对上述的结构优势,我们提供一种优选的灯照方案。首先对所述装饰层板8进行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装饰层板8是复合板体,包括透光基板80和贴合在所述透光基板80内侧的透光膜81。其中,所述透光基板80可以其本身就是采用透光性材质制成的板体件,例如玻璃板;又或者,所述透光基板80还是非透光板体而在其上设置有透光孔。这样,所述装饰层板8具有类似透明或者透光的外观效果。
其次,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内侧设置有灯卡槽15,(或把所述灯卡槽15设置在所述内饰型材件3的外侧也是可行的方案),所述灯卡槽15位于所述装饰层板8与所述挂钩臂2之间,在所述灯卡槽15上安装发光体7。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使所述挂钩臂2不会遮挡所述发光体7从而避免在所述装饰层板8上出现阴影部。其次,所述发光体7的光线能够向下照射并透过所述装饰层板8而照射所述装饰层板8下面的空间。再次,所述发光体7还可以向上照射到上部空间900中,并在所述顶部复合空间形成顶部装饰光线。当把所述透光膜81设置为彩色时,所述发光体7的灯光颜色可以通过所述透光膜81进行修改,从而在所述挂钩臂2上、下位置形成不同色彩的灯光效果。这样,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100具有了照明的功能和灯光装饰效果。
而为了能够进一步减少所述挂钩臂2对光照效果的不良影响,下面对所述挂钩臂2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挂钩臂2包括大致呈L型并左右设置的左钩臂22和右钩臂22a、以及连接于所述左钩臂22的尾端部和右钩臂22a的尾端部之间的尾端连接臂24、连接于所述左钩臂22的中部和右钩臂22a的中部之间的中间连接臂23。所述左钩臂22和右钩臂22a具有类似的结构,下面以所述左钩臂22的结构为例作介绍。
所述左钩臂22包括尾端部21、前端部20,以及设置在尾端部21与前端部20之间的左横向臂220,在所述尾端部21上具有第一T型卡头2110,而在所述前端部20上具有折弯的臂体部212。而在所述臂体部21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上卡槽2120和所述第二T型卡头2121。所述挂钩臂2通过所述第一T型卡头2110卡接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板体卡槽12上,还通过所述上卡槽2120和所述第二T型卡头2121与所述内饰型材件3实现卡接连接,这样,通过所述臂体部2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内饰型材件3形成卡接的连接关系,所述内饰型材件3得到更稳固的定位。同样地,所述左钩臂22a包括有与所述左横向臂220在水平方向上大致平行布置的右横向臂220a,所述左、右横向臂(220、220a)之间的空间、所述左钩臂22和右钩臂22a的尾端部(21、21a)之间的空间、所述左钩臂22和右钩臂22a的前端部(20、20a)之间的空间在竖立方向上都是通透的。所述左横向臂220和右横向臂220a组成所述挂钩臂2的水平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也就位于所述挂钩臂2的尾端部与前端部之间。其中所述左、右横向臂(220、220a)、所述左钩臂22和右钩臂22a的尾端部(21、21a)、所述左钩臂22和右钩臂22a的前端部(20、20a)之间的空间在竖立方向上都是通透的,是指左、右所述横向臂(220、220a)之间、所述左钩臂22和右钩臂22a的尾端部(21、21a)之间、所述左钩臂22和右钩臂22a的前端部(20、20a)之间不仅具有间距而且间距空间在竖立方向上是上下通透的从而能够让所述左、右横向臂(220、220a)、所述左钩臂22和右钩臂22a的尾端部(21、21a)、所述左钩臂22和右钩臂22a的前端部(20、20a)上方或下方的光线能够在所述间距空间中通过,让左钩臂22和右钩臂22a本身不会留下太多的光照阴影。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只需左、右所述横向臂之间的空间在竖立方向上是通透的也是可行的。
而为了装点所述间隔空间800,所述装饰层板8水平或呈一定倾斜角度方向地布置在所述内饰型材件3与所述外基础件1之间,并且所述装饰层板8位于所述挂钩臂2的下方,这样,借助所述装饰层板8能够遮挡所述挂钩臂2而把所述挂钩臂2予以收藏。至于所述装饰层板8的安装结构,可以优选采用下面的两种方案:
第一种,所述外基础件1下部设置有朝内方向的外延伸壁(图中未画出),所述内饰型材件3的下部设置有朝外方向延伸的内延伸壁,所述装饰层板8的两侧端分别搁置在所述外延伸壁和所述内延伸壁上。
其中,所述外基础件1下部设置有朝内方向的外延伸壁,不仅定义了所述外延伸壁所设置的位置,而且也定义所述外延伸壁的延伸方向。所述外延伸壁既可以是纵向水平地延伸也可以是稍微倾斜地延伸。由于所述外基础件1是型材件,为此所述外延伸边可以是独立的构件而卡装在所述外基础件1上,也可以是与所述外基础件1一体化成型。
其中,所述内饰型材件3的下部设置有朝外方向延伸的内延伸壁,同样地定义了所述内延伸壁的设置位置以及延伸方向。所述内延伸壁既可以是纵向水平地延伸也可以是稍微倾斜地延伸。由于所述内饰型材件3是型材件,为此所述内延伸边可以是独立的构件而卡装在所述内饰型材件3上,也可以是与所述内饰型材件3一体化成型。
这样,所述外延伸壁和所述内延伸壁共同为所述装饰层板8提供了搁置平台。
第二种,如图4所述,所述外基础件1下部设置有朝内方向的板体插口14,所述内饰型材件3的下部设置有朝外方向的装饰板插口323,所述装饰板插口323也设置在所述倾斜臂32的内端并位于所述装饰卡槽322的下方。所述装饰层板8的两侧端分别插接在所述板体插口14和所述装饰板插口323上。
其中,所述外基础件1下部设置有朝内方向的板体插口14,所述内饰型材件3的下部设置有朝外方向的装饰板插口323,不仅定义所述板体插口14和所述装饰板插口323的布置位置 ,还定义了所述板体插口14和所述装饰板插口323的开口朝向,所述板体插口14朝向所述内饰型材件3方向设置,而所述装饰板插口323朝向所述外基础件1方向设置。这样,所述装饰层板8的两侧端通过分别插接在所述板体插口14和所述装饰板插口323上而得到稳固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外基础件1的内侧还设置有顶层吊顶层6,所述顶层吊顶层6位于所述内饰型材件3的上方。所述顶层吊顶层6可以通过吊杆件连接到顶层楼板面上,或者直接结合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内侧。为了使所述顶层吊顶层6能够直接结合在所述外基础件1上,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顶部设置有朝内的上部接口11,所述顶层吊顶层6插接到所述上部接口11中。这样所述顶层吊顶层6不仅可以形成位于所述内饰型材件3上方的一级吊顶层,而且所述内饰型材件3低于所述顶层吊顶层6从而形成有顶部复合空间,也就是说所述内饰型材件3位于所述顶层吊顶层6的下方,以站在地面的观察者来看,所述内饰型材件3相对所述顶层吊顶层6更靠近观察者,所述内饰型材件3突出于所述外基础件1和顶层吊顶层6。
本发明的复合吊顶层结构100在室内装饰领域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例如可以直接安装在顶层楼板面上而成为独立地突兀出所述顶层楼板面的立体造型;又或者如图5所示成为二级吊顶层中的一部分。
如图5所示,所述二级吊顶层包括有复合吊顶层结构100和底层吊顶层61。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100是通过所述外基础件1结合到顶层楼板面9上而得到定位。具体说在安装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100前,事先在所述顶层楼板面9上的放线确定所述外基础件1的延伸方向和角度,再在放线位置预先设置可以定位拉钩4的定位孔,将所述拉钩4插接到所述外基础件1上,再将所述外基础件1连同所述拉钩4一体抬升到所述顶层立面,再通过螺丝5和螺母51紧固所述拉钩4到所述楼板面上,从而随之也就将所述外基础件1定位到所述顶层楼板面9上。而为了把所述底层吊顶层61结合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底部外侧,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外侧的下部接口13,所述底层吊顶层61插接到所述内结合槽13内。
其中,所述顶层吊顶层6和底层吊顶层61是上下布置的吊顶层,其可以由多个吊顶板相互拼接而成。所述顶层吊顶层6和底层吊顶层61成为所述二级吊顶层两个高低错落的吊顶装饰面。所述底层吊顶层61结合在所述外基础件1的底部外侧,所述顶层吊顶层6位于所述外基础件1的顶部内侧,这样,所述外基础件1衔接于所述底层吊顶层61和顶层吊顶层6之间,成为所述底层吊顶层61和顶层吊顶层6的中间过渡部。
如图6所示,是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100的另一种应用。与图5中所示的应用相比,主要的区别点在于:所述外基础件1a的竖向延伸高度小于所述内饰型材件3a竖向延伸高度,并且所述外基础件1a通过螺丝定位到竖立墙面90上,而所述内饰型材件3a的倾斜臂32a倾斜向上延伸并靠近所述顶层立面9。此时所述顶层立面9成为一级吊顶层可以省略顶层吊顶层6的设置,而由于复合吊顶层结构100靠墙设置,为此也可以省略所述底层吊顶层61的设置。在这种应用环境中,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100可以用于装饰室内屋顶的转角部位。

Claims (15)

1.复合吊顶层结构,包括呈型材状的外基础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钩臂和呈型材状的内饰型材件,所述内饰型材件布置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在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可拆卸地间歇布置有几个所述挂钩臂并通过所述挂钩臂定位连接;所述内饰型材件与所述外基础件之间还布置有装饰层板,所述装饰层板位于所述挂钩臂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基础件的竖向延伸高度大于所述内饰型材件的竖向延伸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臂的尾端部卡接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所述内饰型材件卡接到所述挂钩臂的前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基础件下部设置有朝内方向的外延伸壁,所述内饰型材件的下部设置有朝外方向延伸的内延伸壁,所述装饰层板的两侧端分别搁置在所述外延伸壁和所述内延伸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基础件下部设置有朝内方向的板体插口,所述内饰型材件的下部设置有朝外方向的装饰板插口,所述装饰层板的两侧端分别插接在所述板体插口和所述装饰板插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板是复合板体,包括能够透光的基板和贴合在所述透光的基板内侧的透光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的基板是设置有透光孔的非透光板体。
8.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或所述内饰型材件的外侧还设置有灯卡槽,所述灯卡槽位于所述装饰层板与所述挂钩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臂呈L型从而其前端具有折弯的臂体部,所述内饰型材件卡接在所述臂体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臂的尾端部与前端部之间具有水平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在水平方向上大致平行布置的横向臂,左、右所述横向臂之间的空间在竖立方向上是通透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基础件和所述内饰型材件呈环状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基础件的内侧还设置有顶层吊顶层,所述顶层吊顶层位于所述内饰型材件的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基础件的顶部设置有朝内的上部接口,所述顶层吊顶层插接到所述上部接口中。
14.应用权1到权13任一所述的复合吊顶层结构的二级吊顶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所述复合吊顶层结构,还包括底层吊顶层,所述底层吊顶层结合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底部外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级吊顶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基础件的底部设置有朝外的下部接口,所述底层吊顶层插接到所述下部接口中。
CN201620178698.0U 2015-07-01 2016-03-09 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 Active CN20547596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6549.5A CN104989024A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拆装式转角吊顶层及其形成方法
CN2015103765495 2015-07-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5963U true CN205475963U (zh) 2016-08-17

Family

ID=54300905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6549.5A Pending CN104989024A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拆装式转角吊顶层及其形成方法
CN201610011070.6A Active CN105464280B (zh) 2015-07-01 2016-01-10 一种拆装式转角吊顶层及其形成方法
CN201620015864.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57972U (zh) 2015-07-01 2016-01-10 一种拆装式转角吊顶层
CN201620178698.0U Active CN205475963U (zh) 2015-07-01 2016-03-09 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
CN201610132228.5A Active CN105587065B (zh) 2015-07-01 2016-03-09 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6549.5A Pending CN104989024A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拆装式转角吊顶层及其形成方法
CN201610011070.6A Active CN105464280B (zh) 2015-07-01 2016-01-10 一种拆装式转角吊顶层及其形成方法
CN201620015864.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57972U (zh) 2015-07-01 2016-01-10 一种拆装式转角吊顶层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2228.5A Active CN105587065B (zh) 2015-07-01 2016-03-09 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049890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7065A (zh) * 2015-07-01 2016-05-18 胡崇亮 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9256B (zh) * 2016-01-10 2018-07-06 佛山力亮科技有限公司 吊顶竖立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及转角吊顶层
CN106088444A (zh) * 2016-06-21 2016-11-09 苏州华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吊顶设置方法
CN106193415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冯文 一种型材及吊顶结构
CN106760137B (zh) * 2016-12-26 2022-11-25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装饰面板余量的收边及其应用
CN106760414A (zh) * 2017-01-17 2017-05-31 优居优住家居装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卫浴房吊顶隐形检修口施工方法
CN106958316A (zh) * 2017-03-17 2017-07-18 长葛市金福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可形成凸台的天花板
CN107143828B (zh) * 2017-06-22 2023-05-26 胡崇亮 用于灯槽安装的内卡组合件以及简易吊顶灯槽
CN108331233A (zh) * 2017-07-08 2018-07-27 胡崇亮 用于形成吊顶系统的饰板型材组件及其应用的吊顶系统
CN107859225B (zh) * 2017-09-29 2023-12-12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吊顶饰面板收口板块自动卡接结构
CN107559778B (zh) * 2017-09-29 2023-11-21 广州积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天花灯槽连接结构
CN107559272A (zh) * 2017-10-25 2018-01-09 湖州美诺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欧式转角件
CN108049547A (zh) * 2018-02-06 2018-05-18 佛山博亚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吊顶修边角结构
CN108265858B (zh) * 2018-02-12 2023-08-25 浙江顶上集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墙板顶部中岛错层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08385864B (zh) * 2018-05-11 2023-10-10 浙江爱尔菲集成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排插组合墙板
CN209261108U (zh) * 2018-05-17 2019-08-16 山东铝佰汇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端悬空的铝合金吊顶
CN113137028A (zh) * 2020-01-19 2021-07-20 上海郎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11519817A (zh) * 2020-04-28 2020-08-11 河南远大可持续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楼盖二次吊顶的施工工艺
CN112252566B (zh) * 2020-10-27 2021-11-05 怀化简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装修用墙角吊顶结构
CN112443131A (zh) * 2020-11-25 2021-03-05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弧形饰面板、吊顶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13323244A (zh) * 2021-06-28 2021-08-31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卫生间装配式弧形吊顶及其安装方法
CN113323233A (zh) * 2021-06-28 2021-08-31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卫生间吊顶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3550484A (zh) * 2021-07-23 2021-10-26 广州市广京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安装且方便调节的建筑用挡光板
CN114961081B (zh) * 2022-06-28 2024-01-16 北京金晟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吊顶端部与墙体转角处装饰节点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02350A (en) * 1964-03-10 1967-02-07 Reynolds Metals Co Molding construction
CH586806A5 (zh) * 1975-01-17 1977-04-15 Thermo Acoustic Products Ltd
EP1165902A1 (de) * 1999-04-06 2002-01-02 Georg Haag AG Satz von konstruktionselementen zur bildung einer gitterförmigen tragstruktur
CN201065633Y (zh) * 2007-07-03 2008-05-28 童明勇 顶角线
CN101509297B (zh) * 2009-03-31 2010-12-01 湖南安雅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叠级龙骨安装方法
CN102678015B (zh) * 2012-05-10 2015-01-07 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 隔热外平开窗扇型材及其内型材与压条座组合结构
CN202840354U (zh) * 2012-08-28 2013-03-27 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外壳汇流排
CN202787616U (zh) * 2012-09-14 2013-03-13 浙江宝兰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结构的室内吊顶
CN203583750U (zh) * 2013-10-12 2014-05-07 嘉兴安邦绿可木科技有限公司 二级顶
CN103572876B (zh) * 2013-11-05 2015-10-28 浙江鼎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灯槽
CN103953153B (zh) * 2014-04-28 2016-05-04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仿形镂空造型饰面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3953150B (zh) * 2014-05-13 2016-06-22 佛山市锦绣明天建材有限公司 组合装饰型材
CN204001362U (zh) * 2014-06-13 2014-12-10 李新平 一种天花二级吊顶型材
CN104566078B (zh) * 2015-02-09 2017-05-17 胡崇亮 能够用于吊顶层中的嵌装式灯具
CN104727478B (zh) * 2015-03-21 2017-05-10 浙江移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吊顶的二层吊顶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04989024A (zh) * 2015-07-01 2015-10-21 胡崇亮 一种拆装式转角吊顶层及其形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7065A (zh) * 2015-07-01 2016-05-18 胡崇亮 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57972U (zh) 2016-09-07
CN105587065B (zh) 2023-02-28
CN105464280B (zh) 2018-02-23
CN104989024A (zh) 2015-10-21
CN105464280A (zh) 2016-04-06
CN105587065A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75963U (zh) 复合吊顶层结构及其应用的二级吊顶层
CN204730046U (zh) 能够结合到建筑顶层上的灯具骨架结构及集成灯岛
CN104018610B (zh) 一种吊顶天花
CN104179282A (zh) 一种吊顶天花
CN103015601B (zh) 二级吊顶结构件
CN204609243U (zh) 具有装饰照明功能的天花二级吊顶装饰条
CN205857511U (zh) 复合边角吊顶层结构
CN106013586B (zh) 复合边角吊顶层结构
CN201225566Y (zh) 艺术灯罩
CN201474134U (zh) 龙骨及吊顶
CN103953152B (zh) 二级吊顶装饰型材
CN201096319Y (zh) 竹制灯具
CN205171800U (zh) 具有双侧发光的铝梁结构集成吊顶
CN205535481U (zh) 一种具有双侧灯组的车辆前大灯
CN207990403U (zh) 用于集成吊顶的吸顶灯通用型安装结构
CN107313546A (zh) 一种可安装灯带的龙骨
CN204438015U (zh) 组合型的装饰灯槽型材
CN206637324U (zh) 一种led暗藏线条灯饰
CN206637265U (zh) 一种led装饰线条平板灯饰
CN205388253U (zh) 一种平板挂墙式彩色闪灯的树形装置
CN205824785U (zh) 吊顶灯具
CN204386070U (zh) 组装式吊顶的结构件
CN104481098B (zh) 组装式吊顶的结构件
CN204554587U (zh) 一种装饰角线同灯具一体的智能化情景光系统
CN205242798U (zh) 一种居室吊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