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3726U - 微藻培养池 - Google Patents

微藻培养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3726U
CN205473726U CN201620292041.7U CN201620292041U CN205473726U CN 205473726 U CN205473726 U CN 205473726U CN 201620292041 U CN201620292041 U CN 201620292041U CN 205473726 U CN205473726 U CN 205473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aeration
algae
air cap
solariza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920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荣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vb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vb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vb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vb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920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3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3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37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藻培养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藻培养池,包括用于盛放和培养微藻的藻池以及用于使藻池内水体翻腾的曝气管,曝气管内通有气体,曝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可排出气体的曝气孔,曝气孔朝向藻池的池底且与该池底的法向成45°夹角,曝气孔均匀地排列于曝气管上。曝气管包括主管和支管,支管设于主管上且与之连通,主管上设有多根支管,支管与池底平行,曝气孔设于支管上。曝气孔设有两排,两排曝气孔之间错位排列。本实用新型的曝气孔朝向藻池的池底且与该池底的法向成45°夹角,气泡从曝气管的斜下方输出,能翻动位于曝气管以下的水体,同时可减少气液界面,尽可能降低曝气带来的充氧作用,为微藻提供低溶氧的培养环境。

Description

微藻培养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藻培养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藻培养池。
背景技术
微藻培养池在养殖微藻时需要时常搅拌水体,防止微藻和营养物质过于局部集中或者沉淀,这样才能够让微藻高效繁殖生长。搅拌水体一般有两种方式:1.用搅拌棍等进行机械式搅拌;2.使用曝气管进行曝气,令水体翻腾,以达到搅拌水体的效果。第1种方式实现成本较高,安装架设不方便,而且搅拌效果并不佳。第2种方式实施成本低,但是目前通常都是使用鱼虾养殖用的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养殖鱼虾的曝气装置主要用于增氧,而不是搅拌水体,因此容易使水体溶氧,不利于微藻的养殖,而且这些曝气装置的动力较小,虽然能用于搅拌水体,但效果并不十分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不易让水体溶氧的微藻培养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藻培养池,包括用于盛放和培养微藻的藻池以及用于使所述藻池内水体翻腾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内通有气体,所述曝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可排出所述气体的曝气孔,所述曝气孔朝向所述藻池的池底且与该池底的法向成45°夹角,所述曝气孔均匀地排列于所述曝气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管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支管设于所述主管上且与之连通,所述主管上设有多根所述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池底平行,所述曝气孔设于所述支管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曝气孔沿所述支管的轴向排列,所述支管上设有两排所述曝气孔,两排所述曝气孔分别位于所述支管的两侧。
优选地,两排所述曝气孔之间错位排列。
具体地,所述曝气孔的孔径为3mm,相邻的所述曝气孔之间在所述支管的轴向上的距离为15cm。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上设有6根或者8根所述支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管距离所述藻池的池底5cm。
具体地,所述藻池的外壁包覆有保温层。
特别地,所述藻池嵌设于地面中。
具体地,所述藻池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藻池在培养微藻时会注入水体,曝气管内的气体由外部气泵供给,高压气体从曝气孔溢出后在水体中形成气泡,气泡向水面上升,随着水深的减小,水压也随之降低,因此气泡体积也随之增大,曝气管上设有多个曝气孔,可以同时溢出多个这样的气泡,这些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促使水体流动,从而使水体翻腾,起到搅拌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曝气孔朝向藻池的池底且与该池底的法向成45°夹角,气泡从曝气管的斜下方输出,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气泡输出的瞬间有一个朝向正下方的初速度和一个朝向正侧方的初速度,气泡离开曝气孔后,先向下沉一段距离,再向上升起,一直浮至水面破裂,这样,气泡就能翻动位于曝气管以下的水体,使这些水体不至于一直沉积于曝气管之下;另外,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还不断向水平方向位移,横向搅动水体,使得曝气管上无需设置太多曝气孔就能够让水体均匀翻腾,减少气液界面,尽可能降低曝气带来的充氧作用,为微藻提供低溶氧的培养环境。多个这样的曝气孔输出气泡,可以起到均匀搅拌水体的效果,促进微藻的培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藻培养池的竖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藻培养池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曝气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藻培养池,它包括用于盛放和培养微藻的藻池1以及用于使所述藻池内水体翻腾的曝气管2,所述曝气管2内通有气体,参见图3,所述曝气管2上开设有若干个可排出所述气体的曝气孔3,参见图4,所述曝气孔3朝向所述藻池的池底4且与该池底4的法向成45°夹角,所述曝气孔3均匀地排列于所述曝气管2上。图3是从曝气管2下方往上观看曝气管2的示意图,图4的正下方界定为池底4。藻池1在培养微藻时会注入水体,曝气管2内的气体由外部气泵供给,高压气体从曝气孔3溢出后在水体中形成气泡,气泡向水面上升,随着水深的减小,水压也随之降低,因此气泡体积也随之增大,曝气管2上设有多个曝气孔3,可以同时溢出多个这样的气泡,这些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促使水体流动,从而使水体翻腾,起到搅拌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曝气孔3朝向藻池的池底4且与该池底4的法向成45°夹角,气泡从曝气管2的斜下方输出,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气泡输出的瞬间有一个朝向正下方的初速度和一个朝向正侧方的初速度,气泡离开曝气孔3后,先向下沉一段距离,再向上升起,一直浮至水面破裂,这样,气泡就能翻动位于曝气管2以下的水体,使这些水体不至于一直沉积于曝气管2之下;另外,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还不断向水平方向位移,横向搅动水体,使得曝气管3上无需设置太多曝气孔3就能够让水体均匀翻腾,减少气液界面,尽可能降低曝气带来的充氧作用,为微藻提供低溶氧的培养环境。多个这样的曝气孔3输出气泡,可以起到均匀搅拌水体的效果,促进微藻的培养。
如果藻池宽度较窄,那么可能仅仅一根曝气管就足够搅拌均匀水体,但是,如果藻池较宽,那么就可能需要扩大曝气管的覆盖面积,例如,为曝气管设计一些分支。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曝气管2包括主管5和支管6,所述支管6设于所述主管5上且与之连通,所述主管5上设有多根所述支管6,所述支管6与所述池底4平行,所述曝气孔3设于所述支管6上,从整体上看,曝气管2呈鱼骨状,这样,就能够扩大曝气管2的覆盖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是单根曝气管2,那么曝气孔3的布局可以如图3和图4所示的设置。如果曝气管2含有支管6,那么图3和图4也可以用于示意支管6(即将标号2改为标号6),所述曝气孔3沿所述支管6的轴向排列,所述支管6上设有两排所述曝气孔3,两排所述曝气孔3分别位于所述支管6的两侧。
参见图3,两排所述曝气孔3之间错位排列,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可以避免两个气泡之间挨得太近,导致两个气泡融合在一起形成大气泡,如果曝气孔之间错开位置,那么就能够避免这个问题。
经多次试验发现,曝气孔3的孔径设置为3mm,相邻的曝气孔3之间在支管6的轴向上的距离设置为15cm,其搅拌效果是最佳的。
在主管5上设置6根或者8根支管6是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使得曝气管重量适中,也便于安装。当然,主管5上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支管6,藻池1内也可设置多套这样的“主管-支管”组合。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支管6距离藻池1的池底5cm也是一个效果较好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藻池1的外壁包覆保温层7,用于隔热保温;也可以将藻池1嵌设于地面8中。
藻池1内的水体可以通过外部管道排入和排出,也可以在藻池1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排入和排出水体,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设置可以根据常规技术进行设置,因此附图不具体示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藻培养池,包括用于盛放和培养微藻的藻池以及用于使所述藻池内水体翻腾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内通有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可排出所述气体的曝气孔,所述曝气孔朝向所述藻池的池底且与该池底的法向成45°夹角,所述曝气孔均匀地排列于所述曝气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培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支管设于所述主管上且与之连通,所述主管上设有多根所述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池底平行,所述曝气孔设于所述支管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藻培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孔沿所述支管的轴向排列,所述支管上设有两排所述曝气孔,两排所述曝气孔分别位于所述支管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藻培养池,其特征在于:两排所述曝气孔之间错位排列。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藻培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孔的孔径为3mm,相邻的所述曝气孔之间在所述支管的轴向上的距离为15c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藻培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上设有6根或者8根所述支管。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藻培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距离所述藻池的池底5cm。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微藻培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池的外壁包覆有保温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藻培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池嵌设于地面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培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池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CN201620292041.7U 2016-03-30 2016-03-30 微藻培养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3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2041.7U CN205473726U (zh) 2016-03-30 2016-03-30 微藻培养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2041.7U CN205473726U (zh) 2016-03-30 2016-03-30 微藻培养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3726U true CN205473726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43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9204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3726U (zh) 2016-03-30 2016-03-30 微藻培养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37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2876A (zh) * 2017-11-10 2018-06-01 蒋花 一种微藻连续收割装置和方法
CN114557300A (zh) * 2022-03-25 2022-05-31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贝类精准育肥设施及育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2876A (zh) * 2017-11-10 2018-06-01 蒋花 一种微藻连续收割装置和方法
CN108102876B (zh) * 2017-11-10 2021-10-12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一种微藻连续收割装置和方法
CN114557300A (zh) * 2022-03-25 2022-05-31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贝类精准育肥设施及育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8421B2 (en) Circulatory photobioreactor
CN205473726U (zh) 微藻培养池
CN108575868A (zh) 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及用该装置的水产养殖方法
CN103999757B (zh) 一种新型植物溶液培养箱
CN204742224U (zh)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
CN107619104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生物水质净化装置
CN206828182U (zh) 一种高效生物膜反应器
CN207125163U (zh) 螺旋循环回流鳝鱼养殖系统
CN203048674U (zh) 一种立体组合生态浮床
CN202514435U (zh) 生物除沫过滤器
CN104003511B (zh) 一种海水养殖水体充氧与净化一体式装置
CN207828285U (zh) 一种沼气池搅拌装置
CN209567874U (zh) 一种漂浮式微生物发生器
CN203407348U (zh) 一种鱼苗孵化池
CN105950447A (zh) 一种沼液处理装置
CN211035879U (zh) 微藻养殖跑道池
CN208857014U (zh) 一种管道复式曝气装置
CN101692794B (zh) 水产品养殖装置及设备
CN203457656U (zh) 一种鱼苗室内孵化装置
CN105010213A (zh)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
CN205727667U (zh) 一种应用生物絮团技术的虾贝混养系统
CN204907558U (zh) 一种重力射流式景观增氧机
CN205052539U (zh) 一种新型鱼苗培育池的进出水系统
CN203555046U (zh) 可结合增氧机干扰水生生物生殖及改善底质水质的构造
CN109220978A (zh) 梯田式养殖池塘底层与上层水体循环交换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