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5113U - 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65113U
CN205465113U CN201620260303.1U CN201620260303U CN205465113U CN 205465113 U CN205465113 U CN 205465113U CN 201620260303 U CN201620260303 U CN 201620260303U CN 205465113 U CN205465113 U CN 205465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adsorbent equipment
tool
disassembles
dismant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603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豪
安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603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65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65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65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拆解区,所述拆解区设有第一吸附装置和遮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用于吸附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下表面,所述遮挡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上面,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吸附面的尺寸;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第二吸附装置,所述第二吸附装置用于吸附放置于所述拆解区的所述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吸附装置和第二吸附装置对待拆解显示模组进行拆解,在显示模组拆解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显示模组的损伤,降低显示模组拆解的报废率,节约成本,节省人工,同时还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
背景技术
显示模组通常包括由胶带连接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源。因此,对背光源进行清洁、维修或更换等操作时,通常需要将显示面板和背光源进行拆解。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模组的厚度越来越薄,边框也越来越窄,与此同时,显示模组的拆解难度也随之加大。
传统方式拆解方法中,作业人员将贴附在显示模组边缘的胶带撕除后,用吸球手动吸取显示面板,用力将显示面板与背光源分开。采用上述方法,显示面板受力不均,在背光源上胶带的粘附下,显示面板的端子区,十分容易产生破损,甚至造成报废,使得拆解时的破片率大幅上升,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以解决人工拆解显示模组易引起的破片率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所述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拆解区,所述拆解区设有第一吸附装置和遮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用于吸附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下表面,所述遮挡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上面,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吸附面的尺寸;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第二吸附装置,所述第二吸附装置用于吸附放置于所述拆解区的所述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待拆解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所述基座还设有放置区,用于放置所述第二吸附装置所吸附的已拆解的所述背光源或所述显示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一吸附孔和所述第二吸附孔分别与气压供给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装置包括挡板和定位螺丝;所述挡板包括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面,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非工作区,以调整第一吸附装置的吸附面的尺寸;所述第二工作面,用于限定所述拆解区的尺寸;所述定位螺丝与所述挡板螺纹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定位螺丝转动来控制所述挡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截面为L型结构或矩形结构;所述挡板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一工作面和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二工作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竖杆和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上表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横杆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吸附装置沿所述第一导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组拆解治具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装置沿所述第一导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包括吸盘、吸盘臂以及移动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组拆解治具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竖直传动轴和水平传动臂;所述水平传动臂分别与所述竖直传动轴和所述吸盘臂连接;所述水平传动臂为横向伸缩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组拆解治具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装置沿竖直和/或水平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吸附装置和第二吸附装置分别吸附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实现对待拆解显示模组的拆解,在显示模组拆解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显示模组的损伤,降低显示模组拆解的报废率,节约成本,节省人工,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一种截面为L型结构的挡板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一种截面为矩形结构的挡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包括:基座110,基座110设有拆解区120,拆解区120设有第一吸附装置130和遮挡装置140,其中,第一吸附装置130用于吸附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下表面,遮挡装置140设置于第一吸附装置130的上面,用于调节第一吸附装置130的吸附面的尺寸;支撑部件150,支撑部件150与基座110一端固定连接,支撑部件150上设有第二吸附装置160,第二吸附装置160用于吸附放置于拆解区120的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操作方式具体可以为:首先将待拆解模组放置于的拆解区120,然后将拆解区120的非工作面用遮挡装置140进行遮挡,其中,拆解区120的非工作面可以理解为待拆解模组未覆盖的区域;进而采用第一吸附装置130吸附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下表面,使得待拆解模组被吸附固定于拆解区120;再移动设置于支撑部件150上的第二吸附装置160,使得第二吸附装置160与吸附于拆解区120的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上表面充分接触,并通过第二吸附装置160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上表面进行吸附;最后,移动第二吸附装置160,使得第二吸附装置160沿背离拆解区120的方向移动,通过第一吸附装置130和第二吸附装置160对待拆解模组施加呈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实现待拆解显示模组的拆解。
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吸附装置130和第二吸附装置160分别吸附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实现对待拆解显示模组的拆解,在显示模组拆解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显示模组的损伤,降低显示模组拆解的报废率,节约成本,节省人工,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相比较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所述待拆解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基座110还设有放置区210,用于放置第二吸附装置160所吸附的已拆解的背光源或显示面板。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可先将待拆解模组放置于拆解台上,对待拆解模组进行拆解后,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二吸附装置160,通过第二吸附装置160将所吸附的已拆解的背光源或显示面板放置于基座110的放置区210,在第二吸附装置160离开拆解区120时,作业人员可以更换拆解区120的待解拆模组,在第二吸附装置160离开放置区210并移动至拆解区120,进行下一待拆解模组的拆解时,作业人员可以取走放置区210所放置的已拆解的背光源或显示面板放,从而实现流水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第一吸附装置130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吸附孔220;第二吸附装置160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吸附孔230;第一吸附孔220和第二吸附孔230分别与气压供给装置连通。也就是说,第一吸附装置1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吸附孔220;第二吸附装置16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吸附孔230。考虑到对待拆解模组进行拆解时,第一吸附装置130和第二吸附装置160会对待拆解模组的上、下表面产生作用力,为了防止待拆解模组在拆解时受力不均而对待拆解模组造成损伤,优选是第一吸附装置130包括多个第一吸附孔220和/或第二吸附装置160包括多个第二吸附孔230,这样设置还便于遮挡装置140通过遮挡第一吸附装置130的未用于吸附待拆解模组的第一吸附孔220,以调节第一吸附装置130的吸附面的尺寸。气压供给装置可通过提供正负压,控制第一吸附装置130与第二吸附装置160对待拆解显示模组的吸附,例如,可在气压供给装置提供负压时吸附待拆解显示模组,反之,在气压供给装置提供正压时释放待拆解显示模组。
通常,第一吸附装置130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待拆解模组的面积,第二吸附装置160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待拆解模组的面积。考虑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显示面板的破片率较高,可以采用第一吸附装置130将显示面板吸附固定,采用第二吸附装置160吸附背光源,通过移动第二吸附装置160将背光源取走,继而实现拆解待拆解显示模组的目的,使得显示面板均匀吸附于一个平面上,可有效降低拆解过程中显示面板的破片率。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也可以采用第一吸附装置130将背光源吸附固定,采用第二吸附装置160吸附显示面板,通过移动第二吸附装置160将显示面板取走。
实施例三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相比较与上述实施例,区别在于,遮挡装置140包括挡板310和定位螺丝320;挡板310包括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其中,第一工作面,用于遮挡第一吸附装置130的非工作区,以调整第一吸附装置130的吸附面的尺寸;第二工作面,用于限定拆解区120的尺寸;定位螺丝320与挡板310螺纹连接,用于通过定位螺丝320转动来控制挡板310移动。其中,第一工作面可以是挡板310与第一吸附装置130接触的下表面,也可以是远离第一吸附装置130接触的上表面,只要遮挡第一吸附装置130的非工作区即可。示例性地,定位螺丝320可以设置于挡板310的第二工作面的正对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显示模组的拆解治具,可依据不同机种的待拆解显示模组的尺寸进行调整,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待拆解显示模组的拆解。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第一吸附装置130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导槽,挡板310沿导槽运动,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挡板310更加顺畅的移动,使得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省时省力。
考虑到待拆解显示模组的边框形状一般为矩形,第一吸附装置130优选为矩形结构,进一步地,第一吸附装置130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挡板310,用于调节第一吸附装置130的吸附面的尺寸,具体可以是只有第一吸附装置130的其中一侧设置挡板310,也可以是第一吸附装置130的相邻两侧设置有挡板310,还可以是第一吸附装置130的相邻三侧设置有挡板310,或者第一吸附装置130的周边均设有挡板310。
需要说明的是,挡板310相对于第一吸附装置130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挡板的截面为L型结构或矩形结构;挡板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工作面和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工作面。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一种截面为L型结构的挡板结构示意图,如图3B所示,示例性地,挡板的截面为L型结构时,挡板可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工作面311用于遮挡第一吸附装置130的非工作区,挡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工作面312可用于对待拆解模组进行限位。采用本技术方案显示模组的拆解治具,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待拆解显示模组,同时使得待拆解模组在被拆解时更加稳固。其中,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工作面311,与第一吸附装置130上表面平行,工作时与第一吸附装置130的上表面接触。
可选地,挡板的截面也可为矩形结构,如图3C所示,图3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一种截面为矩形结构的挡板示意图,类似地,挡板可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工作面311用于遮挡第一吸附装置130的非工作区,挡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工作面312可用于对待拆解模组进行限位,与截面为L型结构的挡板相比较,区别在于,第二工作面312可以是挡板所邻近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侧面,第二工作面312的高度为挡板的厚度,在调整第一吸附装置的吸附面的尺寸的同时,同时对待拆解模组进行限位。
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吸附装置的上面设置挡板,实现了对第一吸附装置的吸附面的尺寸调整,解决显示模组的拆解治具只能使用与同一特定尺寸的待拆解显示模组的问题,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拆解治具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待拆解显示模组,灵活度更高,实用性更强。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相比较与上述实施例,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拆解治具,支撑部件150包括第一竖杆410和第一横杆420,第一横杆420与第一吸附装置130的上表面平行,且第一横杆420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吸附装置沿第一导轨运动。
进一步地,第二吸附装置的吸附面优选是与第一横杆420平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更好地保证了第二吸附装置与待拆解显示模组的充分接触,且有利于第二吸附装置对待拆解显示模组的吸附力均匀分布在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上表面,有效地避免对待拆解显示模组受力不均而造成损伤,尤其在第二吸附装置用于吸附待拆解模组的背光源时,需要提供能够提起大约0.5千克重物的力,本技术方案,第二吸附装置与待拆解显示模组的充分接触,对待拆解显示模组施加足够的吸附力,可有效保证了拆解过程的安全性。
考虑到机械化生产的便利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显示模组拆解治具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吸附装置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吸附装置沿第一导轨运动。本技术方案,采用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吸附装置沿第一导轨运动,机械代替人工,可以实现对第二吸附装置的精确控制,而且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考虑第二吸附装置需要沿水平方向和/或竖直方向移动,且需要对到拆解模组的上表面进行吸附,优选地,第二吸附装置包括吸盘430、吸盘臂440以及移动手柄450。其中,吸盘430用于直接与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上表面接触,对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上表面进行吸附,吸盘臂440用于供吸盘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作业人员可通过移动手柄450控制第二吸附装置沿水平方向和/或竖直方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显示模组拆解治具还可包括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竖直传动轴460和水平传动臂470,水平传动臂470分别与竖直传动轴460和吸盘臂440连接;水平传动臂470为横向伸缩机构。其中,竖直传动轴460可供第二吸附装置沿竖直方向运动,水平传动臂470可通过横向伸缩随吸盘臂440在水平方向移动,同时还可以为第二吸附装置提供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力,使得显示模组的拆解治具的结构更加稳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显示模组拆解治具还可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装置沿竖直和/或水平方向运动。示例性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可以为电动马达。进一步地,电动马达可通过顺时针旋转驱动竖直转动轴470下降,反之,电动马达可通过逆时针旋转驱动竖直转动轴470上升。本技术方案,采用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装置运动,可以实现对传动装置的精确控制,进一步节省人力,提升工作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显示模组拆解治具还可包括上升按钮480和下降按钮490,上升按钮480用于控制竖直转动轴460上升,下降按钮490用于控制竖直转动轴460下降,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更加简单、便捷、直观地实现对竖直转动轴460的控制,进而实现对第二吸附装置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有拆解区,所述拆解区设有第一吸附装置和遮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用于吸附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下表面,所述遮挡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上面,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吸附面的尺寸;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第二吸附装置,所述第二吸附装置用于吸附放置于所述拆解区的所述待拆解显示模组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拆解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
所述基座还设有放置区,用于放置所述第二吸附装置所吸附的已拆解的所述背光源或所述显示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吸附孔;
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吸附孔;
所述第一吸附孔和所述第二吸附孔分别与气压供给装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挡装置包括挡板和定位螺丝;
所述挡板包括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面,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非工作区,以调整第一吸附装置的吸附面的尺寸;所述第二工作面,用于限定所述拆解区的尺寸;
所述定位螺丝与所述挡板螺纹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定位螺丝转动来控制所述挡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的截面为L型结构或矩形结构;
所述挡板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一工作面和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二工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竖杆和第一横杆;
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上表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横杆上设置有第一导轨;
所述第二吸附装置沿所述第一导轨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拆解治具还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装置沿所述第一导轨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包括吸盘、吸盘臂以及移动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拆解治具还包括:
传动装置;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竖直传动轴和水平传动臂;
所述水平传动臂分别与所述竖直传动轴和所述吸盘臂连接;
所述水平传动臂为横向伸缩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拆解治具还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装置沿竖直和/或水平方向运动。
CN201620260303.1U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 Active CN205465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60303.1U CN205465113U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60303.1U CN205465113U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65113U true CN205465113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45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60303.1U Active CN205465113U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651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8875A (zh) * 2017-09-04 2018-01-23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全贴合重工装置
CN112775656A (zh) * 2021-01-25 2021-05-11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拆解治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8875A (zh) * 2017-09-04 2018-01-23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全贴合重工装置
CN112775656A (zh) * 2021-01-25 2021-05-11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拆解治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1930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工位镭雕设备
CN205465113U (zh) 一种显示模组拆解治具
CN104589641B (zh) 玻璃基材贴合设备及方法
CN104220924B (zh) 面板附着装置
CN205029982U (zh) 一种装载柔性电路板的料盘的输送系统
CN107088667A (zh) 一种新材料打孔设备
CN105676387B (zh) 一种集上盘、点胶和穿光纤于一体的自动装配陶瓷尾柄和光纤的设备
CN206831787U (zh) 可升降出风口及空气净化器
CN205869717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工位镭雕设备
CN207573477U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模组的镜片组装机
CN206478075U (zh) 一种前档附件安装工装
CN106742467B (zh) 一种方便双面铺设贴面材料的自动铺纸机
CN105323968A (zh) 一种无人看管的柔性电路板烧录机
CN203884084U (zh) 补强片吸附机构
CN103929888B (zh) 补强片吸附机构
CN106348010A (zh) 自动取片装置
CN208390347U (zh) 一种ccd点胶固化一体机
CN207212131U (zh) 一种自动旋转门
CN209020672U (zh) 一种八轴侧立式全自动点胶机
CN210925950U (zh) 一种新型多层芯片焊接固晶机
CN108377455A (zh) 一种扬声器调音布组装设备
CN205095424U (zh) 水中喷泉白鹭表演装置
CN106141631B (zh) 一种fpc反组机
CN206585835U (zh) 产品基板旋转互换装置
CN104284523B (zh) 一种贴片机的吸取电阻元件装置及贴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