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0999U - 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60999U
CN205460999U CN201520802570.2U CN201520802570U CN205460999U CN 205460999 U CN205460999 U CN 205460999U CN 201520802570 U CN201520802570 U CN 201520802570U CN 205460999 U CN205460999 U CN 205460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t
control system
altitude control
balloon altitude
propellers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025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兴文
孙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60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609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力学领域。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电动机,电动机连接有螺旋桨;还包括电源系统和电动机控制系统,电源系统连接电动机控制系统;电动机控制系统设有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以及电机控制机构;电机控制机构连接电动机;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连接电机控制机构;还包括外壳,外壳上还设有固定机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接收元件;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朝向外壳外侧,红外接收元件的光线接收方向也朝向外壳外侧。在距离地面或者其他物体较近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经过地面或者其他物体反射,被红外接收元件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实现监测传感。

Description

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力学领域,具体涉及浮力飞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气球在是一种常用的玩具、装饰品、会场用品。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气球。气球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气球的形状、颜色越来越丰富,材料也越来越牢固。但是整体变化不大。在整个设计中,相对单调,缺乏创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连接有一螺旋桨;
还包括一电源系统和一电动机控制系统,所述电源系统连接所述电动机控制系统;
所述电动机控制系统设有一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以及一电机控制机构;所述电机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电动机;
所述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机构;
还包括一外壳,所述电动机、电源系统以及电动机控制系统,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包括至少一红外发光二极管,和至少一红外接收元件;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外壳外侧,所述红外接收元件的光线接收方向也朝向所述外壳外侧;
所述外壳设有一腔体,腔体设有开口,且开口向下,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一用于固定气球的固定机构。
在距离地面或者其他物体较近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经过地面或者其他物体反射,被红外接收元件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实现监测传感。在距离地面或者物体较远时,则因为红外接收元件难以接收到达到阈值的反射光线,而不转换为有效的电信号。
所述外壳设有一腔体,腔体设有开口,且开口向下,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进而避免螺旋桨在旋转时,碰到其他物体。
所述螺旋桨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开口。
所述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选择为感应距离大于10cm,小于500cm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
进一步优选为,选择为感应距离大于30cm,小于300cm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
进一步优选为,选择为感应距离大于30cm,小于200cm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
通过上述设计,可以通过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监测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与地面的距离,进而根据距离反馈,调整电动机的转动状况,进而调整螺旋桨的推力。所固定的气球,可以是氢气球或者氦气球。
所述固定机构可以是固定在外壳上的不干胶、夹子、挂钩或者绳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上部。
优选为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
所述外壳上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连接所述电源系统。
所述外壳内可以设有至少两个电动机。以便于提供更强动力,并且便于调整飞行方式。
还设有至少两个螺旋桨,至少两个电动机分别连接至少两个螺旋桨。
至少两个螺旋桨可以由一个电动机通过驱动机构分别驱动。
至少两个螺旋桨同一高度平行放置。以便于消除旋转时造成的反向作用 力,避免气球自传。
优选为,所述螺旋桨的旋转平面,与所述开口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40度。可以尽量设置为,所述螺旋桨的旋转平面与所述开口所在平面夹角小于10度。旋转平面与所述开口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开口处设有栅格,称为遮挡栅格。以尽量避免外物接触螺旋桨。
所述遮挡栅格,可以是网状栅格。所述遮挡栅格可以是相间隔的平行条组成的栅格。
所述外壳优选为塑料外壳,所述栅格优选为塑料栅格。
所述腔体设有一上方透气口,所述上方透气口位置的高度,高于所述螺旋桨所在高度。
优选为所述上方透气口设置在所述腔体侧面。可以不设置在腔体上方。
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接收元件,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设置在高度低于螺旋桨高度的位置。
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方向朝下,所述红外接收元件的光线接收方向朝下。
所述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构成一红外接近传感器。在接近物体,特别是接近地面时,做成信号反应。
所述电源系统,采用电池盒。优选为纽扣电池盒或者7号电池盒。进一步优选为单节7号电池盒。
所述电源系统也可以采用蓄电池系统。
所述电动机设有转动轴,所述螺旋桨中部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插接在所述转动轴上。采用直接插接的方式,可以使系统更加简化。当然也可以使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比如变速齿轮机构连接螺旋桨。
具体结构可以设置为,所述电动机以及电机控制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位置高度高于螺旋桨高度。
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红外接收元件设置在外壳上,且位于螺旋桨高度以下。
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通过栅格上的孔透射光线。
所述红外接收元件通过所述栅格上的孔接收光线。
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透射光线的孔,与所述红外接收元件接收光线的孔,不是同一个孔。以避免干扰。
所述红外接收元件,可以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红外光接收头中的至少一种。特别优选红外光接收头。红外光接收头是一种常用于电视、空调遥控的接收元件,集成有光敏三极管和信号处理电路,具有集成化高、性能可靠成本低等优点。
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通过一功率可调机构连接电源系统。功率可调机构目的是调整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光亮度。可以是一可调电阻。
所述功率可调机构设有一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调节开关为至少两段的拨钮开关。
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电源开关合成在一个拨钮开关上。
所述拨钮开关为双排式拨钮开关,一排作为所述电源开关,另一排作为所述调节开关。
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连接有一延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机构,进而连接所述电动机。以实现一次触发后,进行时间延时,使电动机持续工作一设定时间。避免电动机频繁启停,以保护电动机和降低能耗。
所述延时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入端和一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连接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机构。
所述延时模块,可以采用电容充放电延时模块,还可以采用单片机架构的延时模块。
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时间为3秒~40秒的延时模块。优选为5秒~20秒的延时模块。
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一配重调整机构,所述配重调整机构包括一配重固定机构,以及至少一配重,所述配重固定机构与所述配重可拆卸连接。
通过调整配重的数量,可以调整整体重量,金额适应不同的气球。
所述配重固定机构可以为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至少一开口,所述配重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配重固定机构还可以是一立柱,所述配重挂在所述立柱上。
所述固定机构可以是一挂钩,所述配重挂在所述挂钩上。
电动机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一:
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连接有一频率发生模块,所述红外接收元件连接有一选频模块,所述选频模块为一,与所述频率发生模块信号频率匹配的选频模块。通过选频,增加灵敏度,进而增加接近传感工作的监测距离。
所述选频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机构,进而连接所述电动机。实现对电动机的控制。
所述电机控制机构可以为一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
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控制极,所述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控制连接所述电动机。
控制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所述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两个受控极一个连接电源系统,另一个受控极连接电动机的一个电源端。电动机的另一个电源端连接电源系统。
在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有效信号时,驱动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两个受控极导通,进而为电动机供电,实现螺旋桨旋转,产生推力,调整与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固定连接的气球的高度。
还可以是,所述选频模块的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有一延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机构,进而连接所述电动机。以实现一次触发后,进行时间延时,使电动机持续工作一设定时间。避免电动机频繁启停,以保护电动机和降低能耗。
所述延时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入端和一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连接所述选频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机构。
电动机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二:
电动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机控制机构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可以为单片机系统、ARM系统或其他类似小型处理器系统。
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连接有一频率发生模块,所述红外接收元件连接有一选频模块,所述选频模块为一与所述频率发生模块信号频率匹配的选频模 块;
所述选频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
或者,一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设有一脉冲输出管脚,以微型处理器系统作为所述频率发生模块,所述脉冲输出管脚连接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
大部分单片机都设有一脉冲输出管脚。
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可以为单片机系统,所述选频模块,也可以采用单片机的计数功能实现。所述延时模块,也可以采用单片机的延时程序实现。
通过选频,增加灵敏度,进而增加接近传感工作的监测距离。
所述电机控制机构可以为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控制极,所述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控制连接所述电动机。
控制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所述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两个受控极一个连接电源系统,另一个受控极连接电动机的一个电源端。电动机的另一个电源端连接电源系统。
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一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配套有一无线遥控终端。
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遥控终端实现信息交互。并通过无线遥控终端实现遥控。
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也连接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以实现数据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机控制系统采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一种电路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机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二的一种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电动机3,电动机3连接有一螺旋桨51;还包括一电源系统1和一电动机控制系统2,电源系统1连接电动机控制系统2;电动机控制系统2设有一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22,以及一电机控制机构21;电机控制机构21连接电动机3;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22连接电机控制机构21;还包括一外壳,电动机3、电源系统1以及电动机控制系统2,均设置在外壳上;外壳上还设有一用于固定气球的固定机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22,包括至少一红外发光二极管31,和至少一红外接收元件33;红外发光二极管31的发光方向朝向外壳外侧,红外接收元件33的光线接收方向也朝向外壳外侧。在距离地面或者其他物体较近时,红外发光二极管31发出的红外光经过地面或者其他物体反射,被红外接收元件33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实现监测传感。在距离地面或者物体较远时,则因为红外接收元件33难以接收到达到阈值的反射光线,而不转换为有效的电信号。
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22,选择为感应距离大于10cm,小于500cm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进一步优选为,选择为感应距离大于30cm,小于300cm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进一步优选为,选择为感应距离大于30cm,小于200cm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通过上述设计,可以通过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22监测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与地面的距离,进而根据距离反馈,调整电动机3的转动状况,进而调整螺旋桨51的推力。所固定的气球,可以是氢气球或者氦气球。
固定机构可以是固定在外壳上的不干胶、夹子43、挂钩或者绳子中的至少一种。固定机构设置在外壳上部。优选为设置在外壳顶部。
外壳上设有电源开关42,电源开关42连接电源系统1。
外壳设有一腔体,腔体设有开口,且开口向下,螺旋桨51设置在腔体内。进而避免螺旋桨51在旋转时,碰到其他物体。螺旋桨51的吹风方向朝向开口。
外壳内可以设有至少两个电动机3。以便于提供更强动力,并且便于调整飞行方式。还设有至少两个螺旋桨51,至少两个电动机3分别连接至少两个螺旋桨51。
至少两个螺旋桨51可以由一个电动机3通过驱动机构分别驱动。
至少两个螺旋桨51同一高度平行放置。以便于消除旋转时造成的反向作用力,避免气球自传。
优选为,螺旋桨51的旋转平面,与开口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40度。可以尽量设置为,螺旋桨51的旋转平面与开口所在平面夹角小于10度。旋转平面与开口所在平面平行。
开口处设有栅格9,称为遮挡栅格。以尽量避免外物接触螺旋桨51。遮挡栅格,可以是网状栅格。遮挡栅格可以是相间隔的平行条组成的栅格。
外壳优选为塑料外壳,栅格9优选为塑料栅格。腔体设有一上方透气口8,上方透气口8位置的高度,高于螺旋桨51所在高度。优选为上方透气口8设置在腔体侧面。可以不设置在腔体上方。
红外发光二极管31和红外接收元件33,均设置在外壳上,且设置在高度低于螺旋桨51高度的位置。红外发光二极管31的发射方向朝下,红外接收元件33的光线接收方向朝下。
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22构成一红外接近传感器。在接近物体,特别是接近地面时,做成信号反应。
电源系统1,采用电池盒。优选为纽扣电池盒或者7号电池盒。进一步优选为单节7号电池盒。电源系统1也可以采用蓄电池系统。
电动机3设有转动轴,螺旋桨51中部设有插接孔,插接孔插接在转动轴上。采用直接插接的方式,可以使系统更加简化。当然也可以使电动机3通过传动机构,比如变速齿轮机构连接螺旋桨51。
具体结构可以设置为,电动机3以及电机控制机构21,均设置在外壳内,且位置高度高于螺旋桨51高度。
红外发光二极管31和红外接收元件33设置在外壳上,且位于螺旋桨51高度以下。红外发光二极管31通过栅格9上的孔透射光线。红外接收元件33通过栅格9上的孔接收光线。
红外发光二极管31透射光线的孔,与红外接收元件33接收光线的孔,不是同一个孔。以避免干扰。
红外接收元件33,可以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红外光接收头中的至少一种。特别优选红外光接收头。红外光接收头是一种常用于电视、空调遥控的接收元件,集成有光敏三极管和信号处理电路,具有集成化高、性能可靠成本低等优点。
红外发光二极管31通过一功率可调机构连接电源系统1。功率可调机构目的是调整红外发光二极管31发光亮度。可以是一可调电阻。
功率可调机构设有一调节开关,调节开关设置在外壳上。调节开关为至少两段的拨钮开关。调节开关与电源开关合成在一个拨钮开关上。拨钮开关为双排式拨钮开关,一排作为电源开关,另一排作为调节开关。
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22连接有一延时模块,延时模块连接电机控制机构21,进而连接电动机3。以实现一次触发后,进行时间延时,使电动机3持续工作一设定时间。避免电动机3频繁启停,以保护电动机3和降低能耗。
延时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入端和一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入端连接连接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22,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控制机构21。延时模块,可以采用电容充放电延时模块,还可以采用单片机架构的延时模块。延时模块的延时时间为3秒~40秒的延时模块。优选为5秒~20秒的延时模块。
外壳上还设有一配重调整机构,配重调整机构包括一配重固定机构7,以及至少一配重,配重固定机构7与配重可拆卸连接。
通过调整配重的数量,可以调整整体重量,金额适应不同的气球。
配重固定机构7可以为一容纳腔,容纳腔设有至少一开口,配重放置在容纳腔内。配重固定机构7还可以是一立柱,配重挂在立柱上。
固定机构可以是一挂钩,配重挂在挂钩上。
电动机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一:
参见图4,红外发光二极管31连接有一频率发生模块32,红外接收元件33连接有一选频模块34,选频模块34为一,与频率发生模块32信号频率匹配的选频模块34。通过选频,增加灵敏度,进而增加接近传感工作的监测距离。
选频模块34设有一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控制机构21,进而连接电动机3。实现对电动机3的控制。
电机控制机构21可以为一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
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控制极,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控制连接电动机3。
控制连接的方式可以为,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两个受控极一个连接电源系统,另一个受控极连接电动机的一个电源端。电动机的另一个电源端连接电源系统。
在信号输出端输出有效信号时,驱动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两个受控极导通,进而为电动机3供电,实现螺旋桨旋转,产生推力,调整与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固定连接的气球的高度。
还可以是,选频模块3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一延时模块35,延时模块35连接电机控制机构21,进而连接电动机3。以实现一次触发后,进行时间延时,使电动机3持续工作一设定时间。避免电动机3频繁启停,以保护电动机3和降低能耗。
延时模块35设有一信号输入端和一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入端连接连接选频模块34,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控制机构21。
电动机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二:
参见图5,电动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5,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5的信号输入端;电机控制机构2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5的信号输出端。微型处理器系统5可以为单片机系统、ARM系统或其他类似小型处理器系统。
红外发光二极管31连接有一频率发生模块,红外接收元件33连接有一选频模块34,选频模块34为一与频率发生模块信号频率匹配的选频模块34;选频模块34设有一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5的信号输入端。或者,一微型处理器系统5设有一脉冲输出管脚,以微型处理器系统5作为频率发生模块,脉冲输出管脚连接红外发光二极管31。
大部分单片机都设有一脉冲输出管脚。
微型处理器系统5可以为单片机系统,选频模块34,也可以采用单片机 的计数功能实现。延时模块,也可以采用单片机的延时程序实现。
通过选频,增加灵敏度,进而增加接近传感工作的监测距离。
电机控制机构21可以为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微型处理器系统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控制极,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控制连接电动机。
控制连接的方式可以为,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两个受控极一个连接电源系统,另一个受控极连接电动机的一个电源端。电动机的另一个电源端连接电源系统。
微型处理器系统5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一无线通信系统6,无线通信系统6配套有一无线遥控终端。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通过无线通信系统6和无线遥控终端实现信息交互。并通过无线遥控终端实现遥控。微型处理器系统5的信号输出端也连接无线通信系统6。以实现数据交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2)

1.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连接有一螺旋桨;
还包括一电源系统和一电动机控制系统,所述电源系统连接所述电动机控制系统;
所述电动机控制系统设有一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以及一电机控制机构;所述电机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电动机;
所述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机构;
还包括一外壳,所述电动机、电源系统以及电动机控制系统,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包括至少一红外发光二极管,和至少一红外接收元件;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外壳外侧,所述红外接收元件的光线接收方向也朝向所述外壳外侧;
所述外壳设有一腔体,腔体设有开口,且开口向下,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所述外壳内还设有至少两个螺旋桨,至少两个螺旋桨同一高度平行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螺旋桨由一个电动机通过驱动机构分别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是固定在外壳上的不干胶、夹子、挂钩或者绳子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连接所述电源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一腔体,腔体设有开口,且开口向下,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体设有一上方透气口,所述上方透气口位置的高度,高于所述螺旋桨所在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连接有一延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入端和一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机控制机构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一用于固定气球的所述固定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选择为感应距离大于10cm,小于500cm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选择为感应距离大于30cm,小于300cm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选择为感应距离大于30cm,小于200cm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上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外壳内设有至少两个电动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电动机分别连接至少两个螺旋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的旋转平面,与所述开口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40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的旋转平面与所述开口所在平面夹角小于10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平面与所述开口所在平面平行。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设有栅格,称为遮挡栅格。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栅格是网状栅格。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栅格是相间隔的平行条组成的栅格。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塑料外壳。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为塑料栅格。
2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透气口设置在所述腔体侧面。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接收元件,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设置在高度低于螺旋桨高度的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方向朝下,所述红外接收元件的光线接收方向朝下。
3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系统构成一红外接近传感器。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采用电池盒。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为纽扣电池盒或者7号电池盒。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为单节7号电池盒。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采用蓄电池系统。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设有转动轴,所述螺旋桨中部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插接在所述转动轴上。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以及电机控制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位置高度高于螺旋桨高度。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红外接收元件设置在外壳上,且位于螺旋桨高度以下。
3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通过栅格上的孔透射光线。
3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元件通过所述栅格上的孔接收光线。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透射光线的孔,与所述红外接收元件接收光线的孔,不是同一个孔。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元件,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红外光接收头中的至少一种。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元件,为红外光接收头。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通过一功率可调机构连接电源系统。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可调机构是一可调电阻。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可调机构设有一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开关为至少两段的拨钮开关。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连接所述电源系统,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电源开关合成在一个拨钮开关上。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开关为双排式拨钮开关,一排作为所述电源开关,另一排作为所述调节开关。
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采用电容充放电延时模块。
5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采用单片机架构的延时模块。
5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时间为3秒~40秒的延时模块。
5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时间为5秒~20秒的延时模块。
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一配重调整机构,所述配重调整机构包括一配重固定机构,以及至少一配重,所述配重固定机构与所述配重可拆卸连接。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固定机构为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至少一开口,所述配重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配重固定机构是一立柱,所述配重挂在所述立柱上。
56.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是一挂钩,所述配重挂在所述挂钩上。
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连接有一频率发生模块,所述红外接收元件连接有一选频模块,所述选频模块为一,与所述频率发生模块信号频率匹配的选频模块。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频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机构,进而连接所述电动机。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机构为一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
60.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控制极,所述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控制连接所述电动机。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连接的方式为,所述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两个受控极一个连接电源系统,另一个受控极连接电动机的一个电源端;电动机的另一个电源端连接电源系统。
62.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频模块的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有一延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机构,进而连接所述电动机。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入端和一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选频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机构。
6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为单片机系统或ARM系统。
6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连接有一频率发生模块,所述红外接收元件连接有 一选频模块,所述选频模块为一与所述频率发生模块信号频率匹配的选频模块;
所述选频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设有一脉冲输出管脚,以微型处理器系统作为所述频率发生模块,所述脉冲输出管脚连接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
67.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为单片机系统,所述选频模块,采用单片机的计数功能实现。
68.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采用单片机的延时程序实现。
6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机构为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的控制极,所述三极管、晶闸管或者场效应管控制连接所述电动机。
7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一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配套有一无线遥控终端。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也连接所述无线通信系统。
CN201520802570.2U 2014-10-14 2015-10-13 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099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2071 2014-10-14
CN2014105420714 2014-10-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60999U true CN205460999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59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0257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0999U (zh) 2014-10-14 2015-10-13 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609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5371A (zh) * 2022-06-20 2022-08-23 江西科技学院 一种关于受力板块的力学性能安全监测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5371A (zh) * 2022-06-20 2022-08-23 江西科技学院 一种关于受力板块的力学性能安全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76819U (zh) 一种智能风扇
CN205047480U (zh) 一种智能电风扇
CN204115150U (zh) 一种远程可遥控空调遥控器
CN109474789B (zh) 补光灯的视场角调整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898826A (zh) 体感控制装置
CN109888867A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5460999U (zh) 螺旋桨内置的气球高度控制系统
CN105311839A (zh) 气球空中高度定位装置
CN202490446U (zh) 一种结合智能终端的玩具
CN203771112U (zh) 一种户外无线感应灯
CN112034890B (zh) 无人机人机协同控制系统
CN204107051U (zh) 充气玩具飞行用控制装置
CN204319762U (zh) 飞行器高度调节装置
CN204463276U (zh) 一种带平板电脑的智能门
CN104648651A (zh) 充气玩具用调控悬浮装置
CN207282003U (zh) 无人机的智能控制手环及无人机系统
CN205633086U (zh) 一种有报警功能的无人机
CN107956725A (zh) 一种智能调节风扇
CN201886317U (zh) 摄影延时控制装置
CN207554388U (zh) 一种智能调节风扇
CN104200800B (zh) 一种机电节拍器
CN209642764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手机支架
CN108076093A (zh) 基于物联网的老年人户外运动监测提醒装置
CN109099558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KR200456248Y1 (ko) 충전형 선풍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