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9685U - 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9685U
CN205449685U CN201521082378.7U CN201521082378U CN205449685U CN 205449685 U CN205449685 U CN 205449685U CN 201521082378 U CN201521082378 U CN 201521082378U CN 205449685 U CN205449685 U CN 205449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ylinder
pouring
drying
laid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823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建东
白金亮
李振国
俞涛
吴荣宽
盛哲
窦海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ical Monitoring Center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Technical Monitoring Center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ical Monitoring Center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 filed Critical Technical Monitoring Center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
Priority to CN2015210823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9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9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96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包括上位监控机、多个查询主机和与上位监控机进行通信的气瓶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多个查询主机均与上位监控机进行双向通信;气瓶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包括对多个被测试气瓶进行夹持的气瓶夹具、对被测试气瓶进行运送的运送小车、对被测试气瓶进行倒水及烘干处理的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和位于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一侧的控制柜,运送小车呈水平布设且其上部设置有供气瓶夹具水平放置的水平放置平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多个碳纤维气瓶的倒水及烘干过程,并且倒水及烘干过程易于控制,并能同步与上位监控机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气瓶是一种承受压力的容器,其生产过程的最后工序是要进行气瓶检测,并以此判断气瓶的质量是否合格。气瓶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水压测试(也称水压试验)和气密性测试(也称气密性试验)等,水压测试的目的在于测量在水压作用下的变形量和承压能力,详见《气瓶水压试验方法》国家标准GB/T9251—1997。并且,实际使用过程中也需定期对气瓶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气瓶的变形量与承压能力、气密性等。其中,对气瓶的变形量与承压能力进行测试时,采用水压测试方法(也称水压试验方法)。目前,所采用的水压试验方法主要有量管法和称重法,其中称重法的应用比较广泛。
碳纤维气瓶属于复合气瓶,其采用金属内胆,通过外面缠绕碳纤维并经高温固化加工而成,耐压可达到30MPa。相比金属气瓶(无缝钢瓶等),碳纤维气瓶具有更好的性能,且重量减轻了50%以上,操作使用更加轻松,尤其是深层地下(如矿井等、石油石化等)危险区域遇到救护情况或严重灾害情况下使用时更为方便。另外,复合气瓶也是电的不良导体,并且复合气瓶在侵蚀和腐蚀场合下呈现中和性,因而使用更加安全。根据法律法规和实际使用规范要求,必须对气瓶进行定期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完成后必须对气瓶进行烘干处理,保证其洁净干燥,以方便使用。但现如今,市面上还未出现一套水压试验完成后能对碳纤维气瓶进行倒水并烘干的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实际操作过程中只能依靠人为完成,存在使用操作不便、烘干效率低、费工费时等缺陷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多个碳纤维气瓶的倒水及烘干过程,并且倒水及烘干过程易于控制,并能同步与上位监控机进行通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监控机、多个查询主机和与上位监控机进行通信的气瓶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多个所述查询主机均与上位监控机进行双向通信;
所述气瓶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包括对多个被测试气瓶进行夹持的气瓶夹具、对气瓶夹具与所夹持被测试气瓶进行运送的运送小车、对被测试气瓶进行倒水及烘干处理的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和位于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一侧的控制柜,所述运送小车呈水平布设且其上部设置有供气瓶夹具水平放置的水平放置平台;所述气瓶夹具上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均呈平行布设且其均与气瓶夹具呈垂直布设;所述被测试气瓶为碳纤维气瓶;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和布设在所述柜体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主控器和与主控器连接的时钟电路,所述柜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主控器连接的参数设置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主控器以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与上位监控机进行通信;
所述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包括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监控装置、对气瓶夹具进行180°翻转的翻转倒水装置和对被测试气瓶进行烘干处理的烘干装置,所述翻转倒水装置安装在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上;
所述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包括主支撑架、位于所述主支撑架上方且能在水平面上进行前后移动的平移支架、在竖直方向上对气瓶夹具进行提升的提升装置和对气瓶夹具进行水平夹持的夹紧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平移支架上;所述主支撑架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竖向支架,两个所述竖向支架呈平行布设且二者上部均安装有一个供所述平移支架前后移动的平移轨道,两个所述平移轨道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所述平移轨道呈平行布设;所述平移支架为门式支架且其包括上横梁和两个分别支撑于上横梁左右两端下方的竖向立柱,所述上横梁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竖向立柱呈对称布设;两个所述竖向立柱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能沿平移轨道前后移动的滑移座,所述滑移座安装于平移轨道上;两个所述竖向支架的后侧上部均设置有一个带动滑移座进行前后移动的水平移动驱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位于滑移座后侧且其与滑移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一个水平吊装架和两个对水平吊装架进行上下提升的竖向提升架,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的结构均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竖向立柱内侧且二者的上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竖向立柱的内侧壁上部,所述水平吊装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左右两侧底部且其位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架之间;所述夹紧固定机构安装在水平吊装架上且其位于水平吊装架的正下方;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左右两个分别对气瓶夹具的左右两侧进行水平夹持的夹紧机构,两个所述夹紧机构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对称布设在水平吊装架的左右两侧下方;
两个所述竖向支架之间的区域由后向前分为吊装入口区、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和吊装出口区;所述翻转倒水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和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翻转倒水机构;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两个烘干设备和两个分别伸入至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和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烘干管道,两个所述烘干管道分别为伸入至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入口侧烘干管道和伸入至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出口侧烘干管道,两个所述烘干设备分别为与所述入口侧烘干管道连接的入口侧烘干设备和与所述出口侧烘干管道连接的出口侧烘干设备;
所述运送小车包括能平推入所述吊装入口区或所述吊装出口区内的车架和多个均安装在车架底部的行走轮,所述吊装入口区和吊装出口区内均留有供运送小车放置的小车放置空间;所述水平放置平台位于车架上部;
所述平移支架上对其水平位移进行实时检测的水平位移检测单元,所述水平吊装架上设置有对其提升高度进行实时检测的高度检测单元,所述水平位移检测单元和高度检测单元均与主控器连接;两个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两个所述夹紧机构、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和两个所述烘干设备均由主控器进行控制。
上述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竖向支架之间由后向前设置有第一分隔杆、第二分隔杆和第三分隔杆,所述第一分隔杆、第二分隔杆和第三分隔杆均呈水平布设且其均与竖向支架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分隔杆、第二分隔杆和第三分隔杆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吊装入口区与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之间通过第一分隔杆进行分隔,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与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之间通过第二分隔杆进行分隔,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与所述吊装出口区之间通过第三分隔杆进行分隔;
所述第一分隔杆、第二分隔杆和第三分隔杆均位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架的上部之间。
上述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运送小车还包括上托板和位于上托板正下方的下托板,所述上托板和下托板均呈水平布设;所述上托板位于车架上部且其为所述水平放置平台,所述上托板上开有多个分别供气瓶夹具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放置的圆形通孔;所述下托板位于车架的内侧中上部。
上述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托板底部设置有多个分别对气瓶夹具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进行限位的上限位套筒,多个所述上限位套筒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圆形通孔的正下方;所述下托板上部设置有多个分别对气瓶夹具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进行限位的下限位套筒,多个所述下限位套筒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上限位套筒的正下方;多个所述上限位套筒和多个所述下限位套筒均呈竖直向布设。
上述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两个烘干箱,两个所述烘干箱分别位于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和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且二者均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烘干箱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的正下方。
上述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烘干设备均为热风机,两个所述烘干管道均为热风管;所述入口侧烘干管道为入口侧热风管,所述出口侧烘干管道为出口侧热风管;所述入口侧烘干设备为入口侧热风机,所述出口侧烘干设备为出口侧热风机;两个所述热风机均由主控器进行控制且其与主控器连接;
两个所述热风管分别伸入至两个所述烘干箱内,每个所述烘干箱内均设置有多个与伸入至其内部的所述烘干管道连接的喷嘴,所述喷嘴的数量与气瓶夹具上所夹持被测试气瓶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喷嘴的布设位置分别与气瓶夹具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
上述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的结构相同;每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均包括一个呈水平布设的翻转轴、对翻转轴进行驱动的翻转驱动机构和左右两个分别对气瓶夹具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的竖向夹持板,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与翻转轴进行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所述翻转轴与竖向支架呈垂直布设,所述翻转轴位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架之间且其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竖向支架上,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分别安装在翻转轴的左右两侧;所述翻转轴为能进行180°旋转的旋转轴且其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所述竖向支架上;所述翻转驱动机构由主控器进行控制且其与主控器连接。
上述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气瓶夹具包括夹持框架、两个均安装在所述夹持框架内的竖向限位板和多个分别对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进行限位的气瓶限位件,所述夹持框架为平面框架,所述夹持框架、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和多个所述气瓶限位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夹持框架为矩形且其由前后两个呈平行布设的侧挡板和左右两个能在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进行左右水平移动的夹持板拼接而成,两个所述夹持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夹持于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两个所述侧挡板和两个所述夹持板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两个所述侧挡板分别为位于两个所述夹持板前后两侧的前挡板和后挡板,两个所述夹持板分别为左夹持板和位于左夹持板右侧的右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均与前挡板呈垂直布设;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通过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进行连接,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均与前挡板呈垂直布设,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分别为左限位板和位于左限位板右侧的右限位板;多个所述气瓶限位件分左右两列进行布设,两列所述气瓶限位件呈对称布设;每列所述气瓶限位件均包括多个从前至后布设在同一直线上的所述气瓶限位件,多个所述气瓶限位件的结构均相同且每个所述气瓶限位件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夹持于被测试气瓶的中部左右两侧;两列所述气瓶限位件中位于所述夹持框架左侧的一列所述气瓶限位件为左侧气瓶限位件,且位于所述夹持框架右侧的一列所述气瓶限位件为右侧气瓶限位件;所述左侧气瓶限位件中的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固定在左夹持板和左限位板上,所述右侧气瓶限位件中的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固定在右限位板和右夹持板上。
上述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的中部之间通过水平连接板进行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板上开有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孔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直线上且其均位于水平连接板的中心线上;所述水平吊装架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多个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且分别插入多个所述限位孔内的竖向限位杆,所述竖向限位杆的数量与限位孔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竖向限位杆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限位孔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
上述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每个所述夹持板与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均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所述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夹持板上,每个所述侧挡板的左右两侧均开有一个供紧固件左右移动的水平滑槽;每个所述夹紧机构均通过前后两个吊杆吊装在水平吊装架上,两个所述吊杆底端均固定在夹紧机构上且其顶端固定在水平吊装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所采用的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简便,投入成本较低。
2、所采用的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整体采用不锈钢或其它合金(如铝合金)框架结构,并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为平移支架、提升装置、夹紧装置和翻转倒水装置提供固定平台,保证各结构的稳定性。
3、所采用的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平移支架、提升装置和夹紧装置相配合能简便完成气瓶夹具的吊装、平移和上下提升过程,并且气瓶夹具的吊装、平移和上下提升过程均可控,结构设计合理且控制简便,操作过程易于控制。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吊装、平移和上下提升气瓶过程安全可靠且平稳。
其中,夹紧装置用于在提升前对多个碳纤维气瓶进行夹紧,其夹紧稳定可靠,通过夹持气瓶夹具对碳纤维气瓶进行稳固夹持,能保证碳纤维气瓶表面不会损伤,同时夹紧装置与平移支架和提升装置相配合,并结合水平位移检测单元与高度检测单元,形成闭环控制。所采用的提升装置对气瓶夹具的升降位置进行调整,提升、下降平稳,用于精确地对夹紧后的多个碳纤维气瓶进行提升、下降;平移支架对气瓶夹具的平移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保证能准确将提升起来的多个碳纤维气瓶下降到翻转倒水装置上。
4、所采用的气瓶夹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对多个气瓶同步进行平稳夹持,并且夹持牢靠。
5、所采用的气瓶夹具中通过前后夹持块对气瓶进行夹持,不仅夹持牢靠,并且不会对气瓶造成任何损伤。
6、所采用的运送小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与气瓶夹具相配合,将多个呈竖直向布设的被测试气瓶平稳放置在车架上,并能简便、快速对多个被测试气瓶进行平移。
7、所采用的翻转倒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拆装方便、使用效果较好,采用双向夹持与旋转翻转的方式,实现方便且翻转过程易于控制,能对翻转倒水位置进行精确控制,并能有效保证将多个碳纤维气瓶内的水倒干净。
8、所采用的烘干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布设方便、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对倒完水的多个碳纤维气瓶同步进行烘干,以将翻转倒水后气瓶内剩余水分简便、快速烘干,并且烘干温度可自由设定,烘干时间也可自由设定,节能、高效,能对碳纤维气瓶进行简便、快速烘干。
9、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方式灵活,既可以仅进行入口侧烘干或出口侧烘干,也可以入口侧烘干与出口侧烘干均进行;并且,能采用主动或自动两种控制方式,控制过程简单,实现方便。
10、所采用的水压辅助测试方法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使用效果好,将水压试验完成后的碳纤维气瓶通过水压辅助测试装置,进行平移、提升、翻转、烘干等流程,达到对碳纤维气瓶进行倒水、烘干的自动化作业,所采用的气瓶夹具能同时夹持多个碳纤维气瓶,并且能同步对两个气瓶夹具上的碳纤维气瓶进行翻转倒水及烘干处理,实现方便、烘干效率高,对碳纤维气瓶的整个倒水烘干过程进行自动化作业,能精确、高效率地完成气瓶倒水烘干过程,并能同步与上位监控机进行通信,实现远程监控。同时,通过查询主机能简便、快速查询倒水及烘干处理结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多个碳纤维气瓶的倒水及烘干过程,并且倒水及烘干过程易于控制,并能同步与上位监控机进行通信。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瓶夹具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运送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送小车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气瓶夹具在运送小车上的放置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运送小车与气瓶夹具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运送小车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瓶夹具;1-1—左夹持板;1-2—右夹持板;
1-3—前挡板;1-4—后挡板;1-5—左限位板;
1-6—右限位板;1-7—夹持块;1-8—水平连接板;
1-9—限位孔;1-10—紧固件;2—被测试气瓶;
3—运送小车;3-1—车架;3-11—上框架;
3-12—下框架;3-13—竖向支撑柱;3-2—行走轮;
3-3—上托板;3-4—下托板;3-5—上限位套筒;
3-6—下限位套筒;3-7—水平推把;
4—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4-1—竖向支架;
4-2—平移轨道;4-3—上横梁;4-4—竖向立柱;
4-5—滑移座;4-6—竖向限位杆;4-7—水平吊装架;
4-8—竖向提升架;4-9—夹紧机构;4-10—吊杆;
4-11—上连接板;4-12—锚栓;4-13—外挡板;
4-14—第一分隔杆;4-15—第二分隔杆;4-16—第三分隔杆;
5-1—入口侧热风机;5-2—出口侧热风机;
5-3—烘干箱;6-1—参数设置单元;6-2—显示单元;
6-3—主控器;6-4—水平位移检测单元;
6-5—高度检测单元;6-6—时钟电路;7—翻转倒水机构;
7-1—竖向夹持板;7-2—翻转轴;7-3—翻转驱动机构;
8—水平移动驱动机构;9—查询主机;10—上位监控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位监控机10、多个查询主机9和与上位监控机10进行通信的气瓶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多个所述查询主机9均与上位监控机10进行双向通信。
所述气瓶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包括对多个被测试气瓶2进行夹持的气瓶夹具1、对气瓶夹具1与所夹持被测试气瓶2进行运送的运送小车3、对被测试气瓶2进行倒水及烘干处理的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和位于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一侧的控制柜,所述运送小车3呈水平布设且其上部设置有供气瓶夹具1水平放置的水平放置平台。所述气瓶夹具1上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呈平行布设且其均与气瓶夹具1呈垂直布设。所述被测试气瓶2为碳纤维气瓶。如图9所示,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和布设在所述柜体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主控器6-3和与主控器6-3连接的时钟电路6-6,所述柜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主控器6-3连接的参数设置单元6-1和显示单元6-2。所述主控器6-3以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与上位监控机10进行通信。
所述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包括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4、监控装置、对气瓶夹具1进行180°翻转的翻转倒水装置和对被测试气瓶2进行烘干处理的烘干装置,所述翻转倒水装置安装在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4上。
所述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4包括主支撑架、位于所述主支撑架上方且能在水平面上进行前后移动的平移支架、在竖直方向上对气瓶夹具1进行提升的提升装置和对气瓶夹具1进行水平夹持的夹紧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平移支架上。所述主支撑架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竖向支架4-1,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呈平行布设且二者上部均安装有一个供所述平移支架前后移动的平移轨道4-2,两个所述平移轨道4-2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所述平移轨道4-2呈平行布设。所述平移支架为门式支架且其包括上横梁4-3和两个分别支撑于上横梁4-3左右两端下方的竖向立柱4-4,所述上横梁4-3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竖向立柱4-4呈对称布设。两个所述竖向立柱4-4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能沿平移轨道4-2前后移动的滑移座4-5,所述滑移座4-5安装于平移轨道4-2上;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的后侧上部均设置有一个带动滑移座4-5进行前后移动的水平移动驱动机构8,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8位于滑移座4-5后侧且其与滑移座4-5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一个水平吊装架4-7和两个对水平吊装架4-7进行上下提升的竖向提升架4-8,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的结构均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竖向立柱4-4内侧且二者的上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竖向立柱4-4的内侧壁上部,所述水平吊装架4-7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左右两侧底部且其位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之间。所述夹紧固定机构安装在水平吊装架4-7上且其位于水平吊装架4-7的正下方。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左右两个分别对气瓶夹具1的左右两侧进行水平夹持的夹紧机构4-9,两个所述夹紧机构4-9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对称布设在水平吊装架4-7的左右两侧下方。
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之间的区域由后向前分为吊装入口区、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和吊装出口区。所述翻转倒水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和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翻转倒水机构7。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两个烘干设备和两个分别伸入至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和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烘干管道,两个所述烘干管道分别为伸入至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入口侧烘干管道和伸入至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出口侧烘干管道,两个所述烘干设备分别为与所述入口侧烘干管道连接的入口侧烘干设备和与所述出口侧烘干管道连接的出口侧烘干设备。
如图4、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所述运送小车3包括能平推入所述吊装入口区或所述吊装出口区内的车架3-1和多个均安装在车架3-1底部的行走轮3-2,所述吊装入口区和吊装出口区内均留有供运送小车3放置的小车放置空间。所述水平放置平台位于车架3-1上部。
所述平移支架上对其水平位移进行实时检测的水平位移检测单元6-4,所述水平吊装架4-7上设置有对其提升高度进行实时检测的高度检测单元6-5,所述水平位移检测单元6-4和高度检测单元6-5均与主控器6-3连接。两个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8、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两个所述夹紧机构4-9、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7和两个所述烘干设备均由主控器6-3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之间由后向前设置有第一分隔杆4-14、第二分隔杆4-15和第三分隔杆4-16,所述第一分隔杆4-14、第二分隔杆4-15和第三分隔杆4-16均呈水平布设且其均与竖向支架4-1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分隔杆4-14、第二分隔杆4-15和第三分隔杆4-16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吊装入口区与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之间通过第一分隔杆4-14进行分隔,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与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之间通过第二分隔杆4-15进行分隔,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与所述吊装出口区之间通过第三分隔杆4-16进行分隔。
并且,所述第一分隔杆4-14、第二分隔杆4-15和第三分隔杆4-16均位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的上部之间。
如图4、图5所示,所述运送小车3还包括上托板3-3和位于上托板3-3正下方的下托板3-4,所述上托板3-3和下托板3-4均呈水平布设;所述上托板3-3位于车架3-1上部且其为所述水平放置平台,所述上托板3-3上开有多个分别供气瓶夹具1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放置的圆形通孔。所述下托板3-4位于车架3-1的内侧中上部。
所述上托板3-3底部设置有多个分别对气瓶夹具1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进行限位的上限位套筒3-5,多个所述上限位套筒3-5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圆形通孔的正下方;所述下托板3-4上部设置有多个分别对气瓶夹具1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进行限位的下限位套筒3-6,多个所述下限位套筒3-6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上限位套筒3-5的正下方;多个所述上限位套筒3-5和多个所述下限位套筒3-6均呈竖直向布设。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下限位套筒3-6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实际加工时,多个所述上限位套筒3-5和多个所述下限位套筒3-6均为不锈钢圆形套筒。并且,所述上限位套筒3-5和下限位套筒3-6的内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3-1为长方体车架。
实际加工时,所述长方体车架包括上框架3-11和位于上框架3-11正下方的下框架3-12,所述上框架3-11和下框架3-12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二者均为矩形框架;所述上框架3-11和下框架3-12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之间通过四个竖向支撑柱3-13进行连接,四个竖向支撑柱3-13分别支撑于上框架3-11的四个顶角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托板3-3支撑于上框架3-11上,所述下托板3-4与四个所述竖向支撑柱3-13均固定连接。
并且,所述上框架3-11和下框架3-12均为不锈钢框架,所述竖向支撑柱3-13为不锈钢柱体,所述上托板3-3和下托板3-4均为不锈钢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托板3-3上所开圆形通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圆形通孔分别布设在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
相应地,所述上限位套筒3-5和下限位套筒3-6的数量均为四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3-1的后侧上部设置有水平推把3-7。
实际使用时,所述水平位移检测单元6-4布设在所述平移支架上,所述高度检测单元6-5布设在水平吊装架4-7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器6-3安装在控制柜内,所述参数设置单元6-1和显示单元6-2均安装在所述控制柜的前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7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并且,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7的结构相同。每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7均包括一个呈水平布设的翻转轴7-2、对翻转轴7-2进行驱动的翻转驱动机构7-3和左右两个分别对气瓶夹具1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的竖向夹持板7-1,所述翻转驱动机构7-3与翻转轴7-2进行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7-1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所述翻转轴7-2与竖向支架4-1呈垂直布设,所述翻转轴7-2位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之间且其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上,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7-1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分别安装在翻转轴7-2的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7-1分别由两个第三气缸进行驱动,实现对气瓶夹具1的夹紧或松开。
实际使用时,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7-1也可以为电动夹持板,且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7-1均由主控器6-3进行控制且其与主控器6-3连接。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紧机构4-9分别由两个第四气缸进行驱动,实现对气瓶夹具1的夹紧或松开。
实际使用时,两个所述夹紧机构4-9也可以均为电动夹紧机构且二者均与主控器6-3连接。
所述翻转轴7-2为能进行180°旋转的旋转轴且其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上。所述翻转驱动机构7-3由主控器6-3进行控制且其与主控器6-3连接。因而,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7-1均安装在翻转轴7-2上且均能在翻转轴7-2上右移动。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7均为电动翻转机构,即翻转驱动机构7-3为电动驱动机构,如驱动电机。
实际使用时,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两个烘干箱5-3,两个所述烘干箱5-3分别位于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和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且二者均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烘干箱5-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7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烘干设备均为热风机,两个所述烘干管道均为热风管;所述入口侧烘干管道为入口侧热风管,所述出口侧烘干管道为出口侧热风管;所述入口侧烘干设备为入口侧热风机5-1,所述出口侧烘干设备为出口侧热风机5-2;两个所述热风机均由主控器6-3进行控制且其与主控器6-3连接。
实际安装时,两个所述热风机均安装在所述控制柜内,所述控制柜的左右侧壁上均开有一个供所述热风管安装的风管安装口。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热风管分别伸入至两个所述烘干箱5-3内,每个所述烘干箱5-3内均设置有多个与伸入至其内部的所述烘干管道连接的喷嘴,所述喷嘴的数量与气瓶夹具1上所夹持被测试气瓶2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喷嘴的布设位置分别与气瓶夹具1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
如图2、图3、图6、图7及图8所示,所述气瓶夹具1包括夹持框架、两个均安装在所述夹持框架内的竖向限位板和多个分别对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进行限位的气瓶限位件,所述夹持框架为平面框架,所述夹持框架、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和多个所述气瓶限位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夹持框架为矩形且其由前后两个呈平行布设的侧挡板和左右两个能在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进行左右水平移动的夹持板拼接而成,两个所述夹持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夹持于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两个所述侧挡板和两个所述夹持板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两个所述侧挡板分别为位于两个所述夹持板前后两侧的前挡板1-3和后挡板1-4,两个所述夹持板分别为左夹持板1-1和位于左夹持板1-1右侧的右夹持板1-2,两个所述夹持板均与前挡板1-3呈垂直布设;所述前挡板1-3和后挡板1-4之间通过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进行连接,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均与前挡板1-3呈垂直布设,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分别为左限位板1-5和位于左限位板1-5右侧的右限位板1-6;多个所述气瓶限位件分左右两列进行布设,两列所述气瓶限位件呈对称布设;每列所述气瓶限位件均包括多个从前至后布设在同一直线上的所述气瓶限位件,多个所述气瓶限位件的结构均相同且每个所述气瓶限位件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夹持块1-7,两个所述夹持块1-7分别夹持于被测试气瓶2的中部左右两侧;两列所述气瓶限位件中位于所述夹持框架左侧的一列所述气瓶限位件为左侧气瓶限位件,且位于所述夹持框架右侧的一列所述气瓶限位件为右侧气瓶限位件;所述左侧气瓶限位件中的两个所述夹持块1-7分别固定在左夹持板1-1和左限位板1-5上,所述右侧气瓶限位件中的两个所述夹持块1-7分别固定在右限位板1-6和右夹持板1-2上。
如图3所示,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的中部之间通过水平连接板1-8进行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板1-8上开有多个限位孔1-9,多个所述限位孔1-9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直线上且其均位于水平连接板1-8的中心线上;所述水平吊装架4-7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多个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且分别插入多个所述限位孔1-9内的竖向限位杆4-6,所述竖向限位杆4-6的数量与限位孔1-9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竖向限位杆4-6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限位孔1-9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1-9的数量为三个。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限位孔1-9的数量进行相应调整。
实际使用时,每个所述夹持板与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均通过紧固件1-10进行连接,所述紧固件1-10安装在所述夹持板上,每个所述侧挡板的左右两侧均开有一个供紧固件1-10左右移动的水平滑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1-10为连接螺栓。
实际加工时,两个所述侧挡板、两个所述夹持板和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均为平直钢板。所述夹持块1-7为树脂夹持块。每个所述夹持块1-7的外侧壁均为平面且其内侧壁均为弧形面。
实际安装时,每个所述夹紧机构4-9均通过前后两个吊杆4-10吊装在水平吊装架4-7上,两个所述吊杆4-10底端均固定在夹紧机构4-9上且其顶端固定在水平吊装架4-7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吊装架4-7上设置有一个上连接板4-11,所述上连接板4-11与水平吊装架4-7呈垂直布设,两个所述吊杆4-10的顶端分别固定在上连接板4-11的前后两侧。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均呈水平布设。
并且,所述竖向支架4-1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为型钢框架。
实际使用时,每个所述竖向支架4-1均通过多个锚栓4-12紧固固定在地面上。并且,所述竖向支架4-1的外侧设置有外挡板4-13。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呈平行布设,两个所述平移轨道4-2均与竖向支架4-1呈平行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8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并且,所述第一气缸为无杆气缸。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移座4-5的正后方。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均为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参数设置单元6-1包括多个按钮,多个所述按钮包括两个所述热风机的启停控制按钮和多个分别对各气缸进行伸缩控制的气缸伸缩控制按钮。
实际使用时,采用本实用新型对碳纤维气瓶进行水压辅助测试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气瓶夹持并装车:将完成水压试验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夹持于气瓶夹具1上,再将夹持有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的气瓶夹具1水平放置于运送小车3的所述水平放置平台上;
步骤二、运送小车平推至吊装入口区内:将步骤一中所述运送小车3平推至所述吊装入口区内;
步骤三、夹具夹紧及提升: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进行控制,将水平吊装架4-7竖直下放,直至两个所述夹紧机构4-9对称布设在气瓶夹具1的左右两侧;再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夹紧机构4-9进行控制,使两个所述夹紧机构4-9分别夹紧固定在气瓶夹具1的左右两侧,此时气瓶夹具1水平夹持于两个所述夹紧机构4-9之间;之后,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进行控制,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进行竖直向上提升,直至将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从运送小车3内提出;
步骤四、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401、倒水烘干次数及各次倒水烘干的烘干设备设定:通过参数设置单元6-1对步骤一中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的倒水烘干次数与各次倒水烘干的烘干设备分别进行设定;
其中,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的倒水烘干次数为一次或两次;当倒水烘干次数为一次时,该次倒水烘干的烘干设备为所述入口侧烘干设备或所述出口侧烘干设备;当倒水烘干次数为两次时,两次倒水烘干的烘干设备分别为所述入口侧烘干设备和所述出口侧烘干设备;
步骤402、倒水烘干处理:根据步骤401中所设定的倒水烘干次数及各次倒水烘干的烘干设备,对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进行倒水烘干处理;
其中,当步骤401中所设定的倒水烘干次数为一次且该次倒水烘干的烘干设备为所述入口侧烘干设备时,倒水烘干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40211、向前平移至入口侧烘干区: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8进行控制,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向前平移至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内;
步骤40212、竖直下放至翻转倒水位置: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进行控制,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进行竖直下放,直至将气瓶夹具1下放至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翻转倒水机构7上;
步骤40213、向下翻转倒水及烘干处理:通过主控器6-3对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翻转倒水机构7进行控制,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向下进行180°翻转,使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的瓶口均朝下,以将各被测试气瓶2内存留的水倒出;之后,通过主控器6-3对所述入口侧烘干设备进行控制,并通过所述入口侧烘干设备与所述入口侧烘干管道对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进行烘干处理;
步骤40214、向上翻转复位及向上提升:通过主控器6-3对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翻转倒水机构7进行控制,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向上进行180°翻转,使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的瓶口均朝上;之后,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进行控制,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进行竖直向上提升,直至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位于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翻转倒水机构7上方;
当步骤401中所设定的倒水烘干次数为一次且该次倒水烘干的烘干设备为所述出口侧烘干设备时,倒水烘干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40221、向前平移至出口侧烘干区: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8进行控制,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向前平移至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
步骤40222、竖直下放至翻转倒水位置:按照步骤40212中所述的方法,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进行控制,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进行竖直下放,直至将气瓶夹具1下放至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翻转倒水机构7上;
步骤40223、向下翻转倒水及烘干处理:通过主控器6-3对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翻转倒水机构7进行控制,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向下进行180°翻转,使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的瓶口均朝下,以将各被测试气瓶2内存留的水倒出;之后,通过主控器6-3对所述出口侧烘干设备进行控制,并通过所述出口侧烘干设备与所述出口侧烘干管道对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进行烘干处理;
步骤40224、向上翻转复位及向上提升:通过主控器6-3对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翻转倒水机构7进行控制,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向上进行180°翻转,使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的瓶口均朝上;之后,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进行控制,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进行竖直向上提升,直至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位于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翻转倒水机构7上方;
当步骤401中所设定的倒水烘干次数为两次时,倒水烘干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40231、按照步骤40211至步骤40214中所述的方法,完成第一倒水烘干处理;
步骤40232、按照步骤40221至步骤40224中所述的方法,完成第二倒水烘干处理;
步骤五、向前平移至吊装出口区: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8进行控制,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向前平移至所述吊装出口区内;
本步骤中,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向前平移至所述吊装出口区内之前,将所述运送小车3平推至所述吊装出口区内;
步骤六、吊装出口区内下放及夹具松开: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进行控制,将水平吊装架4-7竖直下放,直至气瓶夹具1水平放置于运送小车3的所述水平放置平台上;再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夹紧机构4-9进行控制,使两个所述夹紧机构4-9均松开气瓶夹具1;
步骤七、上下提升及向后平移复位: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进行控制,将水平吊装架4-7竖直向上提升;之后,通过主控器6-3对两个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8进行控制,将水平吊装架4-7向后平移至所述吊装入口区内。
本实施例中,步骤40213和步骤40223中通过主控器6-3对翻转倒水机构7进行控制时,均先对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7-1进行控制并使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7-1紧固夹持在气瓶夹具1的左右两侧,再对翻转驱动机构7-3进行控制,使翻转驱动机构7-3带动翻转轴7-2进行旋转。
步骤40214和步骤40224中通过主控器6-3对翻转倒水机构7进行控制,均先对翻转驱动机构7-3进行控制,使翻转驱动机构7-3带动翻转轴7-2进行旋转;再对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7-1进行控制并使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7-1松开气瓶夹具1。
本实施例中,步骤401中完成倒水烘干次数及各次倒水烘干的烘干设备设定时,还需通过参数设置单元6-1输入当前进行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的编号;步骤四中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完成后,所述主控器6-3将倒水及烘干处理结果同步传送至上位监控机10,所述倒水及烘干处理结果包括当前完成倒水及烘干处理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的编号和时钟电路6-6记录的倒水及烘干处理时间(具体是步骤四中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完成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位监控机10和多个所述查询主机9均为PC机,且每个所述查询主机9与上位监控机10之间均通过局域网进行双向通信,因而通过查询主机9能对上位监控机10接收到的主控器6-3上传的倒水及烘干处理完成结果进行简便、快速查询。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进行夹具夹紧及提升之前,先通过参数设置单元6-1对水平吊装架4-7的平移高度进行设定;
步骤三中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进行竖直向上提升时,将水平吊装架4-7向上提升至预先设定的平移高度,此时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从运送小车3内提出;
步骤40211中向前平移至入口侧烘干区过程中,所述水平吊装架4-7的高度均为预先设定的平移高度;
步骤40221中向前平移至出口侧烘干区过程中,所述水平吊装架4-7的高度均为预先设定的平移高度;
步骤40214和步骤40224中将气瓶夹具1与其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同步进行竖直向上提升时,均将水平吊装架4-7向上提升至预先设定的平移高度;
步骤五中向前平移至吊装出口区过程中,所述水平吊装架4-7的高度均为预先设定的平移高度;
步骤七中将水平吊装架4-7竖直向上提升时,将水平吊装架4-7向上提升至预先设定的平移高度;并且,将水平吊装架4-7向后平移至所述吊装入口区内过程中,所述水平吊装架4-7的高度均为预先设定的平移高度。
本实施例中,将水平吊装架4-7向上提升至预先设定的平移高度时,夹持于气瓶夹具1上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位于第一分隔杆4-14上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监控机(10)、多个查询主机(9)和与上位监控机(10)进行通信的气瓶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多个所述查询主机(9)均与上位监控机(10)进行双向通信;
所述气瓶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包括对多个被测试气瓶(2)进行夹持的气瓶夹具(1)、对气瓶夹具(1)与所夹持被测试气瓶(2)进行运送的运送小车(3)、对被测试气瓶(2)进行倒水及烘干处理的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和位于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一侧的控制柜,所述运送小车(3)呈水平布设且其上部设置有供气瓶夹具(1)水平放置的水平放置平台;所述气瓶夹具(1)上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呈平行布设且其均与气瓶夹具(1)呈垂直布设;所述被测试气瓶(2)为碳纤维气瓶;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和布设在所述柜体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主控器(6-3)和与主控器(6-3)连接的时钟电路(6-6),所述柜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主控器(6-3)连接的参数设置单元(6-1)和显示单元(6-2);所述主控器(6-3)以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与上位监控机(10)进行通信;
所述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包括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4)、监控装置、对气瓶夹具(1)进行180°翻转的翻转倒水装置和对被测试气瓶(2)进行烘干处理的烘干装置,所述翻转倒水装置安装在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4)上;
所述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4)包括主支撑架、位于所述主支撑架上方且能在水平面上进行前后移动的平移支架、在竖直方向上对气瓶夹具(1)进行提升的提升装置和对气瓶夹具(1)进行水平夹持的夹紧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平移支架上;所述主支撑架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竖向支架(4-1),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呈平行布设且二者上部均安装有一个供所述平移支架前后移动的平移轨道(4-2),两个所述平移轨道(4-2)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所述平移轨道(4-2)呈平行布设;所述平移支架为门式支架且其包括上横梁(4-3)和两个分别支撑于上横梁(4-3)左右两端下方的竖向立柱(4-4),所述上横梁(4-3)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竖向立柱(4-4)呈对称布设;两个所述竖向立柱(4-4)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能沿平移轨道(4-2)前后移动的滑移座(4-5),所述滑移座(4-5)安装于平移轨道(4-2)上;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的后侧上部均设置有一个带动滑移座(4-5)进行前后移动的水平移动驱动机构(8),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8)位于滑移座(4-5)后侧且其与滑移座(4-5)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一个水平吊装架(4-7)和两个对水平吊装架(4-7)进行上下提升的竖向提升架(4-8),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的结构均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竖向立柱(4-4)内侧且二者的上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竖向立柱(4-4)的内侧壁上部,所述水平吊装架(4-7)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左右两侧底部且其位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之间;所述夹紧固定机构安装在水平吊装架(4-7)上且其位于水平吊装架(4-7)的正下方;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左右两个分别对气瓶夹具(1)的左右两侧进行水平夹持的夹紧机构(4-9),两个所述夹紧机构(4-9)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对称布设在水平吊装架(4-7)的左右两侧下方;
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之间的区域由后向前分为吊装入口区、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和吊装出口区;所述翻转倒水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和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翻转倒水机构(7);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两个烘干设备和两个分别伸入至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和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烘干管道,两个所述烘干管道分别为伸入至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入口侧烘干管道和伸入至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出口侧烘干管道,两个所述烘干设备分别为与所述入口侧烘干管道连接的入口侧烘干设备和与所述出口侧烘干管道连接的出口侧烘干设备;
所述运送小车(3)包括能平推入所述吊装入口区或所述吊装出口区内的车架(3-1)和多个均安装在车架(3-1)底部的行走轮(3-2),所述吊装入口区和吊装出口区内均留有供运送小车(3)放置的小车放置空间;所述气瓶夹具(1)水平放置于车架(3-1)上;
所述平移支架上对其水平位移进行实时检测的水平位移检测单元(6-4),所述水平吊装架(4-7)上设置有对其提升高度进行实时检测的高度检测单元(6-5),所述水平位移检测单元(6-4)和高度检测单元(6-5)均与主控器(6-3)连接;两个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8)、两个所述竖向提升架(4-8)、两个所述夹紧机构(4-9)、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7)和两个所述烘干设备均由主控器(6-3)进行控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之间由后向前设置有第一分隔杆(4-14)、第二分隔杆(4-15)和第三分隔杆(4-16),所述第一分隔杆(4-14)、第二分隔杆(4-15)和第三分隔杆(4-16)均呈水平布设且其均与竖向支架(4-1)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分隔杆(4-14)、第二分隔杆(4-15)和第三分隔杆(4-16)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吊装入口区与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之间通过第一分隔杆(4-14)进行分隔,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与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之间通过第二分隔杆(4-15)进行分隔,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与所述吊装出口区之间通过第三分隔杆(4-16)进行分隔;
所述第一分隔杆(4-14)、第二分隔杆(4-15)和第三分隔杆(4-16)均位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的上部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小车(3)还包括上托板(3-3)和位于上托板(3-3)正下方的下托板(3-4),所述上托板(3-3)和下托板(3-4)均呈水平布设;所述上托板(3-3)位于车架(3-1)上部且其为所述水平放置平台,所述上托板(3-3)上开有多个分别供气瓶夹具(1)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放置的圆形通孔;所述下托板(3-4)位于车架(3-1)的内侧中上部。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3-3)底部设置有多个分别对气瓶夹具(1)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进行限位的上限位套筒(3-5),多个所述上限位套筒(3-5)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圆形通孔的正下方;所述下托板(3-4)上部设置有多个分别对气瓶夹具(1)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进行限位的下限位套筒(3-6),多个所述下限位套筒(3-6)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上限位套筒(3-5)的正下方;多个所述上限位套筒(3-5)和多个所述下限位套筒(3-6)均呈竖直向布设。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7)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两个烘干箱(5-3),两个所述烘干箱(5-3)分别位于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和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且二者均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烘干箱(5-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7)的正下方。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烘干设备均为热风机,两个所述烘干管道均为热风管;所述入口侧烘干管道为入口侧热风管,所述出口侧烘干管道为出口侧热风管;所述入口侧烘干设备为入口侧热风机(5-1),所述出口侧烘干设备为出口侧热风机(5-2);两个所述热风机均由主控器(6-3)进行控制且其与主控器(6-3)连接;
两个所述热风管分别伸入至两个所述烘干箱(5-3)内,每个所述烘干箱(5-3)内均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的数量与气瓶夹具(1)上所夹持被测试气瓶(2)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喷嘴的布设位置分别与气瓶夹具(1)上所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7)的结构相同;每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7)均包括一个呈水平布设的翻转轴(7-2)、对翻转轴(7-2)进行驱动的翻转驱动机构(7-3)和左右两个分别对气瓶夹具(1)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的竖向夹持板(7-1),所述翻转驱动机构(7-3)与翻转轴(7-2)进行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7-1)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所述翻转轴(7-2)与竖向支架(4-1)呈垂直布设,所述翻转轴(7-2)位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之间且其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上,两个所述竖向夹持板(7-1)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分别安装在翻转轴(7-2)的左右两侧;所述翻转轴(7-2)为能进行180°旋转的旋转轴且其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所述竖向支架(4-1)上;所述翻转驱动机构(7-3)由主控器(6-3)进行控制且其与主控器(6-3)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夹具(1)包括夹持框架、两个均安装在所述夹持框架内的竖向限位板和多个分别对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进行限位的气瓶限位件,所述夹持框架为平面框架,所述夹持框架、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和多个所述气瓶限位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夹持框架为矩形且其由前后两个呈平行布设的侧挡板和左右两个能在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进行左右水平移动的夹持板拼接而成,两个所述夹持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夹持于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两个所述侧挡板和两个所述夹持板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两个所述侧挡板分别为位于两个所述夹持板前后两侧的前挡板(1-3)和后挡板(1-4),两个所述夹持板分别为左夹持板(1-1)和位于左夹持板(1-1)右侧的右夹持板(1-2),两个所述夹持板均与前挡板(1-3)呈垂直布设;所述前挡板(1-3)和后挡板(1-4)之间通过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进行连接,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均与前挡板(1-3)呈垂直布设,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分别为左限位板(1-5)和位于左限位板(1-5)右侧的右限位板(1-6);多个所述气瓶限位件分左右两列进行布设,两列所述气瓶限位件呈对称布设;每列所述气瓶限位件均包括多个从前至后布设在同一直线上的所述气瓶限位件,多个所述气瓶限位件的结构均相同且每个所述气瓶限位件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夹持块(1-7),两个所述夹持块(1-7)分别夹持于被测试气瓶(2)的中部左右两侧;两列所述气瓶限位件中位于所述夹持框架左侧的一列所述气瓶限位件为左侧气瓶限位件,且位于所述夹持框架右侧的一列所述气瓶限位件为右侧气瓶限位件;所述左侧气瓶限位件中的两个所述夹持块(1-7)分别固定在左夹持板(1-1)和左限位板(1-5)上,所述右侧气瓶限位件中的两个所述夹持块(1-7)分别固定在右限位板(1-6)和右夹持板(1-2)上。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向限位板的中部之间通过水平连接板(1-8)进行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板(1-8)上开有多个限位孔(1-9),多个所述限位孔(1-9)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直线上且其均位于水平连接板(1-8)的中心线上;所述水平吊装架(4-7)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多个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且分别插入多个所述限位孔(1-9)内的竖向限位杆(4-6),所述竖向限位杆(4-6)的数量与限位孔(1-9)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竖向限位杆(4-6)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限位孔(1-9)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板与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均通过紧固件(1-10)进行连接,所述紧固件(1-10)安装在所述夹持板上,每个所述侧挡板的左右两侧均开有一个供紧固件(1-10)左右移动的水平滑槽;每个所述夹紧机构(4-9)均通过前后两个吊杆(4-10)吊装在水平吊装架(4-7)上,两个所述吊杆(4-10)底端均固定在夹紧机构(4-9)上且其顶端固定在水平吊装架(4-7)上。
CN201521082378.7U 2015-12-22 2015-12-22 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49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82378.7U CN205449685U (zh) 2015-12-22 2015-12-22 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82378.7U CN205449685U (zh) 2015-12-22 2015-12-22 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9685U true CN205449685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85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8237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49685U (zh) 2015-12-22 2015-12-22 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9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48586U (zh) 碳纤维气瓶烘干处理装置
CN205448583U (zh) 一种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装置
CN105424489A (zh) 一种碳纤维气瓶检测线及检测方法
CN205448582U (zh) 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设备
CN105571949A (zh) 碳纤维气瓶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6082012A (zh) 管廊内管道运输安装装置
CN205449677U (zh) 一种碳纤维气瓶水压试验装置
CN104296511B (zh) 一种高压气瓶自动烘干机
CN205449685U (zh) 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系统
CN205276887U (zh) 大型钢模板防火墙混凝土泵送辅助设备
CN205449684U (zh) 一种碳纤维气瓶检测系统
CN105466186B (zh) 碳纤维气瓶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0857774U (zh) 屋面轻型骨架板安装装置
CN203865931U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吊装组合工具
CN212599995U (zh) 热熔焊管的焊接安装设备
CN205449683U (zh) 一种碳纤维气瓶检测线
CN201236627Y (zh) 油田修井操作机
CN205976511U (zh) 整拼模板转运装置
CN105403463A (zh) 碳纤维气瓶水压试验装置及水压试验方法
CN106285000A (zh) 整拼模板转运装置及其转运方法
CN209671982U (zh) 一种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装置吊装工具
CN205448651U (zh) 碳纤维气瓶烘干处理用平推小车
CN220950785U (zh) 一种荧光检测线用挂装吊具
CN206278602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输送线安装的夹持式悬挂结构
KR20210001552U (ko) 해수펌프 샤프트 운반용 클램핑지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