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4985U - 拼装式养生舱 - Google Patents

拼装式养生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4985U
CN205444985U CN201521026930.0U CN201521026930U CN205444985U CN 205444985 U CN205444985 U CN 205444985U CN 201521026930 U CN201521026930 U CN 201521026930U CN 205444985 U CN205444985 U CN 205444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lth preserving
preserving cabin
back timber
bottom girder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69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卓舒
张学良
赵晓鹏
陈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o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o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o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269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4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4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4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拼装式养生舱,包括内框架组件、顶盖、以及在侧向包围地安装于内框架组件上的多个侧舱面,内框架组件包括:底框,其具备由连续的多个底梁限定的封闭图案形状;多个立柱,其下端始于相邻底梁的交点处并且向上延伸;顶框,其包括多个顶梁,各顶梁分别连接于相邻立柱的上端之间且与底梁相对,并限定封闭图案形状;并且顶盖覆盖安装于顶框之上;每个侧舱面包括了在由相对的一个底梁和一个顶梁、以及连接于相对的一个底梁与一个顶梁之间的相邻立柱所限定的范围内,以固定安装方式限定于它们之间且具备防火、耐候、抗冲击折压特性和负氧离子发生特性的复合材料。拼装式养生舱适于提供避险的安全场所;且恒久释放负氧离子,可作养生场所。

Description

拼装式养生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兼具避险与养生作用的舱室,特别是拼装式养生舱。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社会,但是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职业人士都处于亚健康,甚至是不健康,疲劳的状态,因此需要去养身馆,或者一些中医进行推拿治疗,来缓解自身的疲劳或病症,由于养身馆或者中医保健并不是都在自己的住所附近,这样就会要花费更多的路上时间去中医馆或者养身馆进行保养;另外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城市空气质量的下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以上状况都激励了对小型家用养生舱的研发和市场推广。目前市场上的养生舱,只具备一定养生、理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是通过远红外线等技术手段,对人体免疫结构等产生影响,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用,并且还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较高。其常见的结构形式,通常为一体化模制成型舱体、或壁板拼装固定而成的拼接式。前者常见于例如封闭或半封闭舱室,诸如名称为“远红外理疗养生桶”的申请号CN201320347111.0的专利申请;后者,例如,名称为“多功能保健养生舱”的申请号CN201320102573.6的专利申请,其是将带有门窗的壁板扣合、固定而成,并通过内壁敷设远红外发射材料和磁石材料来进行理疗。类似地,还有名称为“多功能养生舱”的申请号CN201120117844.6的专利申请。
另外,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过度利用与破坏,导致震、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在城市地区,人口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地震,会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惨重的损失。经济发展要求防灾、避险和灾后求生的措施和设施先行。目前市场上在医疗器械领域有一些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养生舱,往往价格较高,但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也不具备避险功能。
然而,如上所述的现场组装式养生舱的专利申请中,一体式养生舱而言,若为半封闭式,则存在由于密闭环境导致无法全身置入且易受外界影响、活动受局限的缺陷;而无论半封闭或全封闭,均存在着笨重难以运输的缺陷;拼装式养生舱则存在着结构简易、缺乏龙骨或框架总成承重支撑结构从而在受外力如冲击的情况下易于变形的缺陷。且诸如前述为代表的目前市场上的养生舱,具备有局限的特定养生、理疗功能,诸如通过远红外线等技术手段对人体免疫结构等产生影响,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疗效单一且并非所有人群都适用,并且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现有养生舱均无法应对空气质量恶化带来的健康状况劣化问题;而且产品都没有避险功能。
因此,亟需一种能克服如上所述的本领域现有技术的缺陷的、可利用工厂预制的板材、框架和连接件等在现场以类似搭接积木或拼接模块的方式而组装的养生舱,其不但能简化构件预制工艺、降低成本,而且能解决运输和现场组装的不便;且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养生舱加强了结构牢固,在发生火灾或地震时,提高一个避难场所,有效抵御外界对躲在舱内人员的伤害;而平时则作为养生舱发挥除传统养生舱功效之外的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拼装式养生舱,其利用预制框架和板材现场组装,且仅需一次开模,其结构可以克服传统养生舱施工的各种弊端,如结构笨重、安装不便、不保温隔热、不坚固耐用等缺陷,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同时向受到自然灾害的人们提供躲避风险的安全舱;并且其可以恒久释放负氧离子,在平时可以作为养生、健身的场所。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装式养生舱,其包括内框架组件、顶盖、以及在侧向包围地安装于内框架组件上的多个侧舱面,所述内框架组件包括:底框,其具备由连续的多个底梁限定的封闭图案形状;多个立柱,其下端始于相邻底梁的交点处并且向上延伸;顶框,其包括多个顶梁,各顶梁分别连接于相邻立柱的上端之间且与底梁相对,并限定封闭的图案;并且顶盖覆盖安装于顶框之上;
其中每个侧舱面包括:在由相对的一个底梁和一个顶梁、以及连接于所述相对的一个底梁与一个顶梁之间的相邻立柱所限定的范围内,以固定安装方式限定于它们之间且具备防火、耐候、抗冲击折压特性和负氧离子发生特性的复合材料板。
优选地,所述底框的底梁和所述顶框的顶梁是彼此平行设置且相等长度的。
优选地,所述顶梁是与相对置的底梁不平行地设置的。
优选地,所述底框的底梁和所述顶框的顶梁是彼此平行设置但长度不等的,并且所述顶框与所述底框所限定的封闭图案为数学概念上的相似图形。
优选地,所述封闭图案形状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封闭图案形状为非矩形的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顶盖为平面的复合材料板。
优选地,所述顶盖是包含以下立体形状的组中之一的型材:圆锥体、多棱锥体、圆台、多棱台、穹顶形。
优选地,所述各侧舱面板之间成夹角邻接,且夹角相等。
优选地,侧舱面板的数目为n时,所述夹角为(n-2)×180°/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养生避险仓产品的主要构件壁板的材质是由防火、隔热、环保新型材料组成,具有防火、防水、防虫菌、防冻、耐候、抗冲击、抗折压等优质物理机械性能,并且不含花岗岩等其他天然石材所具有的“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经中国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测,达到环保标准。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壁板材质和框架结构使得具备超强的抗冲击、抗折压等物理性能,使产品在受到外部冲击中,能有效的抵御外界力量对躲避在避险、养生舱内人员的伤害。舱内设有存放应急使用的医疗用具和饮食用品的小隔舱,使避险人员在抵御自然灾害的同时还能不受到生理上的伤害。并装配有防火、抗冲击玻璃窗,在救援人员施救时更好的沟通,达到减少施救时间。进而,产品能够恒久释放负氧离子的特性,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睡眠,改善空气结构,减少导致肺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拼装式养生舱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2示出框架上安装有复合材料面板的本实用新型养生舱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拼装式养生舱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内框架组件;2-底框;3-底梁;4-立柱;5-顶框;6-顶梁;7-顶盖;8-侧舱面;9-屋顶插件;10-复合材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显而易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技术内容作详细说明。
图1至3为构造本实用新型的拼装式养生舱的构件立体图及组装图,其中,如图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拼装式养生舱,其包括内框架组件1、顶盖7、以及在侧向包围地安装于内框架组件1上的多个侧舱面8,所述内框架组件1包括:底框2,其具备由连续底梁3限定的封闭图案形状;多个立柱4,其下端始于相邻底梁3的交点处并且竖直向上延伸;顶框5,其包括多个顶梁6,各顶梁6分别连接于相邻立柱4的上端之间且与底梁3相对。其中,如图2所示,每个侧舱面8包括相对的一个底梁3和一个顶梁6,连接于所述相对的一个底梁3与一个顶梁6之间的相邻立柱4,以及固定安装地限定于它们之间且具备防火、耐候、抗冲击折压特性和负氧离子发生特性的复合材料养生板。并且,顶盖7被覆盖安装于顶框5之上,完成状态如图3所示。
所述侧舱面8上可装设门或窗,以用于进出、观察或维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内框架组件1优选地限定一种立方体结构,从而赋予了稳固的结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养生舱,由于内部框架赋予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将具备抗冲击、抗折压特性的已知的养生板材覆盖安装于所述结构上,从而使得舱室本身具备了有效抵御外界灾害冲击破坏的强固结构,能在受外部冲击时有效抵御外界力量对躲避在避险、养生舱内人员的伤害。
且已知的所述复合材料养生板便于利用现有材料在工厂定制生产,使得其同时具备耐火、耐候性和强固的抗冲击机械性能的同时也具备释放负氧离子的材料活性。
类似地,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实现多个修改和变型。
例如,所述底框2优选地可限定矩形图案形状,也可替代地限定为诸如其它封闭平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类似地,所述顶框5优选地可限定矩形图案形状,也可替代地限定为诸如其它封闭平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所述底框2的底梁3和所述顶框5的顶梁6优选地是彼此平行设置且相等长度的。
可替代地,所述顶梁6也可以是与相对置的底梁3不平行地且呈一小角度设置的。
或者可替代地,所述顶梁6也可以是与相对置的底梁3平行设置但具备更长或更短长度,即,所示顶框5与所述底框2所限定的图案为数学概念上的相似图形。
所述顶盖7优选地为平面板材;并且可替代地为突起的立体形状的型材或板材拼接件,例如但不限于圆锥体、多棱锥体、或圆台、多棱台、或穹顶形。
所述各侧舱面8板之间成夹角邻接,优选地夹角相等,更优选地夹角均为(n-2)×180°/n,其中n为侧舱面8板的数目。
所述侧面板和顶盖7与框架之间的连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悬挂、螺纹连接、焊接、销接、活页连接、边缘的凹凸形状配合、板边缘插置入框架的梁上所设置的凹槽内,等等。
作为替代或补充,为增强侧面板及顶盖7与框架的整体结构稳固性,可在邻接处采用辅助加固件或辅助加固方式,诸如但不限于,连接衬垫、胶接、焊接、活页连接等。
作为替代或补充,为增强在侧向上各个板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可采用辅助的支撑件诸如,角钢、肋板、或活页,用于对连接处进行加固。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考虑到材料的机械性能、加工难易程度和性价比,所述拼装式养生舱的所述框架的梁采用金属材质。
所述梁可例如为多种截面形状的管段。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拼装式养生舱内额外地可设有存放应急使用的医疗用具和饮食用品的小隔舱,使避险人员在抵御自然灾害的同时还能不受到生理上的伤害。并装配有防火、抗冲击玻璃窗,在救援人员施救时更好的沟通,达到减少施救时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拼装式养生舱内,还可额外地安置诸如远红外材料板诸如砭石等,或者安置香薰等芳疗设施,或者发射诸如各种特定疗效的色谱的光的光疗设施,或者干蒸或湿蒸设施,或者按摩设备。
在再另外的实施例中,框架上的底梁3和顶梁6可以替代地为非直线形,例如为外形美观和增大容积起见更改为曲线形诸如弧形段。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拼装式养生舱,如图1至3所示,如上所述拼装式养生舱的制作工艺步骤包括:1)、准备:将工具台、模具、原料准备好;2)、配料:按要求配制所需的原料;3)、铺装:在模具上进行铺装;4)、养护:初次养护;5)、拆模:将产品与模具分离;6)、检验:外观检验;7)、一次养护;8)、整理;9)、尺寸检验:检验产品外形尺寸;10)、养护:二次养护;11)、喷漆:给产品表面喷漆,以达到最后效果;12)、检验:检验喷漆是否达到要求;13)、包装:将成品打包入库。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其在工艺方面特别是实现了仅利用一次开模即可预制制备复合材料养生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立体结构的框架组件作为敷设预制复合材料养生板的骨架,约束了框架的各向自由度,使得舱室柱体成为强固的整体组件,加强了舱室本体的结构鲁棒性和结构完整性。并且由于采用板件拼接的现场施工方法,从而便利了现场装配,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人工现场施工的时间;同时借助于本实用新型使得一体化墙体产品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预制化生产,即也使得预制墙体产品具备更强可塑性,并且复合材料养生板在工厂预制时即可方便地整合优异的物理、力学特性和诸如负氧离子发生的特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拼装式养生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而并非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方面的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拼装式养生舱,其包括内框架组件、顶盖、以及在侧向包围地安装于内框架组件上的多个侧舱面,所述内框架组件包括:底框,其具备由连续的多个底梁限定的封闭图案形状;多个立柱,其下端始于相邻底梁的交点处并且向上延伸;顶框,其包括多个顶梁,各顶梁分别连接于相邻立柱的上端之间且与底梁相对,并限定封闭图案形状;并且顶盖覆盖安装于顶框之上;
其特征在于,每个侧舱面包括:在由相对的一个底梁和一个顶梁、以及连接于所述相对的一个底梁与一个顶梁之间的相邻立柱所限定的范围内,以固定安装方式限定于它们之间的复合材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的底梁和相对的所述顶框的顶梁是彼此平行设置且相等长度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是与相对置的底梁不平行地设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的底梁和所述顶框的顶梁是彼此平行设置但长度不等的,并且所述顶框与所述底框所限定的封闭图案为数学概念上的相似图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图案形状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图案形状为非矩形的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为平面的复合材料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含以下立体形状的型材之一:圆锥体、多棱锥体、圆台或多棱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侧舱面板之间成夹角邻接,且夹角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养生舱,其特征在于,侧舱面板的数目为n时,所述夹角为(n-2)×180°/n。
CN201521026930.0U 2015-12-11 2015-12-11 拼装式养生舱 Active CN205444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6930.0U CN205444985U (zh) 2015-12-11 2015-12-11 拼装式养生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6930.0U CN205444985U (zh) 2015-12-11 2015-12-11 拼装式养生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4985U true CN205444985U (zh) 2016-08-10

Family

ID=57180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6930.0U Active CN205444985U (zh) 2015-12-11 2015-12-11 拼装式养生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49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9598A (zh) * 2021-09-28 2021-11-23 中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养生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9598A (zh) * 2021-09-28 2021-11-23 中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养生舱
CN113679598B (zh) * 2021-09-28 2024-02-20 中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养生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06762Y (zh) 一种新型的折叠屋
CN205444985U (zh) 拼装式养生舱
CN103814179A (zh) 三维上凸框架及其构造方法
CN204781361U (zh) 交叉张弦桁架结构的下弦节点紧固装置
CN204754401U (zh) 一种具有防护空间的新型房屋
CN208996551U (zh) 一种σ型冷弯薄壁型钢立柱骨架体系帐篷
CN106894506A (zh) 一种大跨度可呼吸结构体系
CN106983308A (zh) 安全床
CN208569992U (zh) 一种具有教学演示功能的建筑物隔震模拟系统
WO2004081310A3 (en) The structure and the envelope of a prefabricated panel building and the method of assembly
US20140130427A1 (en) Temporary platform
CN210529923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多层大跨度双向网格盒式结构建筑
CN202969630U (zh) 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
WO2013187177A1 (ja) 組立構造物、およびそれらを形成するシートセット
CN211081463U (zh) 抗震保安保险多功能柜
CN107514175A (zh) 卵圆薄壳框架晃动式抗地震波建筑结构
CN202139893U (zh) 自助式避灾棚连接件及使用该连接件的自助式避灾棚
CN201241496Y (zh) 一种抗震防灾房屋
CN208848484U (zh) 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
CN203029860U (zh) 小型家用地震救生舱
WO2011157028A1 (zh) 基于安全评估的多层集装箱房构建方法及多层集装箱房
CN207228740U (zh) 卵圆薄壳框架晃动式抗地震波建筑结构
CN204891108U (zh) 一种用于户外拓展训练用的荡桥器材
CN216428546U (zh) 一种木混合结构
JP5422090B1 (ja) 緊急避難用シェル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6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