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39675U - 钢笔 - Google Patents

钢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39675U
CN205439675U CN201521083348.8U CN201521083348U CN205439675U CN 205439675 U CN205439675 U CN 205439675U CN 201521083348 U CN201521083348 U CN 201521083348U CN 205439675 U CN205439675 U CN 205439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ipe
pen
rotating part
baff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833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华栋
胡莹
李秋
欧阳九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LLEG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OLLEG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LLEG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OLLEG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10833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39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39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396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笔,在一实施例中,包括:旋转部、笔尖、墨管及笔杆,所述笔尖位于所述笔杆的一端,所述笔尖与所墨管连通;所述旋转部的内侧面为圆柱形内侧面套在所述笔杆上,所述笔杆与所述旋转部对应的位置为外螺纹面,所述旋转部的内部为与所述外螺纹面啮合的内螺纹面;使用所述钢笔时,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旋转部,使所述笔尖从所述旋转部内露出;不使用所述钢笔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使所述笔尖收入所述旋转部中。不使用笔盖也能使笔尖不露出,很好的保护钢笔,也能解决笔盖易丢失的问题。

Description

钢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习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笔。
背景技术
钢笔是很早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物品,现有技术中的钢笔均是笔盖和笔杆为分离状态,使用时候再打开笔盖,这样分离状态,在人们使用完钢笔时很容易就找不到笔盖。或者直接不使用笔盖容易对笔尖造成损害,因为一种笔盖可以不分离笔杆的钢笔成为了迫切需求的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笔,能够通过旋转使笔尖收入笔杆内部,很好的保护钢笔,也能使解决笔盖易丢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笔,包括:旋转部、笔尖、墨管及笔杆,所述笔尖位于所述笔杆的一端,所述笔尖与所墨管连通;所述旋转部的内侧面为圆柱形内侧面套在所述笔杆上,所述笔杆与所述旋转部对应的位置为外螺纹面,所述旋转部的内部为与所述外螺纹面啮合的内螺纹面;使用所述钢笔时,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旋转部,使所述笔尖从所述旋转部内露出;不使用所述钢笔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使所述笔尖收入所述旋转部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挡板、第一挡块、及第一墨水开关装置,所述第一挡板包括第一子挡板及第二子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的墨水控制管的两端,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固定在所述旋转部内壁,所述墨水控制管开设一对通孔,所述墨水控制管水平穿过所述墨管;所述第一挡块固定在所述旋转部上;使用所述钢笔时,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旋转部,所述第一挡块随着旋转部旋转推动所述第一子挡板,使所述墨水控制管的一对通孔与所述墨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墨管上,所述支撑板上述设置一通孔,所述通孔对准所述墨管的开口处,所述墨水控制管在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的支撑板上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固定在所述旋转部上,所述墨水控制管的两端支撑在所述外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弹性墨管,所述弹性墨管的一端与所述笔杆联接,且与所述笔尖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墨管连通,使用所述钢笔时,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旋转部,使所述弹性墨管拉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还包括支撑墨管;所述支撑墨管的一端与所述墨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墨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弹性粗管、弹性细管、支撑块及笔顶盖,所述弹性粗管与所述弹性细管连通,所述弹性细管与所述墨管连通;所述弹性粗管的一端包括吸墨口;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所述笔顶盖内壁或者所述笔杆内壁,所述弹性粗管的吸墨口一端卡入所述支撑块中;需要吸墨水时,旋转所述笔顶盖取出所述吸墨口,将所述吸墨口置于墨水中,通过挤压所述弹性粗管吸入墨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固定在所述笔顶盖内壁或固定所述笔杆内壁,需要吸墨水时,旋转所述笔顶盖使所述第二挡块旋转推动所述第二子挡板,使所述墨水控制管的一对通孔与所述墨管错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挡板,及第二墨水开关装置,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墨水开关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与所述笔顶盖之间;所述第二挡板包括第三子挡板和第四子挡板,所述第三子挡板和第四子挡板分别固定在第二墨水开关装置的控制墨管的两端,所述控制墨管开设一对通孔,所述墨水控制管水平穿过所述墨管;需要吸墨水时,旋转所述笔顶盖使所述第二挡块旋转推动所述第四子挡板,使所述控制墨管的一对通孔与所述墨管错开。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钢笔,可以通过旋转使所述笔尖收入笔杆内部,有效防止在不使用钢笔时笔尖的损坏,通过此方式也不需要笔盖,防止笔盖的丢失。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钢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钢笔的另一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钢笔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钢笔的部分部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钢笔的另一部分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扣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钢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钢笔包括:旋转部1、笔尖3、墨管7及笔杆10。在需要写字时,旋转所述旋转部1可以使所述笔尖3从所述旋转部1内旋出来,由于墨管7与笔尖3连通。这样可以在笔不使用时保护笔尖,而且不使用笔顶盖,可以解决笔顶盖易丢失的问题。
详细地,如图1或图2所示,所述笔尖3位于所述笔杆10的一端,所述笔尖3与所墨管7连通;所述旋转部1的内侧面为圆柱形内侧面套在所述笔杆10上,所述笔杆10与所述旋转部1对应的位置为外螺纹面6,所述旋转部1的内部为与所述外螺纹面啮合的内螺纹面。具体地,旋转所述旋转部1时,所述笔杆10沿着所述螺纹滑动,实现笔杆10相对于所述旋转部1移动。详细地,使用所述钢笔时,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旋转部1,使所述笔尖3从所述旋转部1内露出;不使用所述钢笔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使所述笔尖3收入所述旋转部3中。详细地,如图2所述,所述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当使用者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所述笔尖3从所述旋转部1内露出。当然在实际制作时候,所述螺纹的方向可以随意设置,也可以是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笔尖3从所述旋转部1内露出。
详细地,所述笔杆10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与笔尖3连接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一端与笔尖3连接,另一端部分壁面为外螺纹面,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旋转部1;另一部分连接在所述旋转部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如图2及3所示,所述钢笔还包括第一挡板4、第一挡块5、及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所述第一挡板4包括第一子挡板41及第二子挡板42,所述第一挡板4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的墨水控制管91的两端,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固定在所述旋转部1内壁,具体地,旋转所述旋转部1时,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沿着相对所述旋转部1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旋转。进一步地,所述墨水控制管91开设一对通孔911,所述墨水控制管91水平穿过所述墨管7,当所述墨管7与所述一对通孔911未对齐时,所述墨汁不能沿着墨管7流通至所述笔尖3。具体地,所述第一挡块5固定在所述旋转部1上;使用所述钢笔时,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旋转部1,所述第一挡块5随着旋转部1旋转推动所述第一子挡板41,使所述墨水控制管91的一对通孔911与所述墨管7连通。详细地,不使用钢笔时,将笔尖3收入所述旋转部内,且通过将所述墨管7与所述墨水控制管91的一对通孔911错开,使墨汁不能流通至笔尖3,可以防止在未使用钢笔时流墨汁,使用笔更干净,使用期更长。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还包括支撑板93,所述支撑板93固定在所述墨管7上,所述支撑板93上述设置一通孔,所述通孔对准所述墨管7的开口处71,详细地,所述支撑板93位直径略大于所述墨水控制管91的弯曲曲面。当所述第一挡块5推动所述第一挡板4时,所述墨水控制管91在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的支撑板93上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还包括外框94,所述外框94固定在所述旋转部1上,所述墨水控制管91的两端支撑在所述外框94上。详细地,所述支撑板93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外框94上。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钢笔还包括弹性墨管8,所述弹性墨管8的一端与所述笔杆10联接,且与所述笔尖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墨管7连通,使用所述钢笔时,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旋转部1,所述笔杆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距离变大,使所述弹性墨管8拉伸。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还包括支撑墨管92;所述支撑墨管92的一端与所述墨管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墨管8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钢笔还包括弹性粗管11、弹性细管14、支撑块13及笔顶盖17,所述弹性粗管11与所述弹性细管14连通,所述弹性细管与所述墨管7连通;所述弹性粗管11的一端包括吸墨口12;所述支撑块13固定在所述笔顶盖17内壁或者所述笔杆10内壁,所述弹性粗管11的吸墨口12一端卡入所述支撑块13中;需要吸墨水时,旋转所述笔顶盖17取出所述吸墨口12,将所述吸墨口置于墨水中,通过挤压所述弹性粗管11吸入墨水。不使用传统的由笔尖3吸入墨水,使墨管更直接的接触墨水,可以吸入更多的墨水。操作也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钢笔还包括第二挡块16,所述第二挡块16固定在所述笔顶盖17内壁或固定所述笔杆10内壁,需要吸墨水时,旋转所述笔顶盖17使所述第二挡块16旋转推动所述第二子挡板42,使所述墨水控制管91的一对通孔911与所述墨管7错开。详细地,在吸墨水时,可以使所述细管与所述墨管隔断,挤压所述粗管时,能更有效地吸入墨水。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钢笔还包括第二挡板15,及第二墨水开关装置18,所述第二挡板15与所述第二墨水开关装置18设置在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与所述笔顶盖17之间;所述第二挡板15包括第三子挡板151和第四子挡板152,所述第三子挡板151和第四子挡板152分别固定在第二墨水开关装置18的控制墨管的两端,所述控制墨管开设一对通孔,所述墨水控制管水平穿过所述墨管7;需要吸墨水时,旋转所述笔顶盖17使所述第二挡块16旋转推动所述第四子挡板152,使所述控制墨管的一对通孔与所述墨管7错开。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墨水开关装置18的内部结构可与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内部结构相同或者近似,能实现沿着一方向旋转可以使墨管7与所述笔尖连通,沿着另一方向旋转时,可以使墨管7与所述笔尖隔断。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钢笔,可以通过旋转使所述笔尖收入笔杆内部,通过旋转所旋转部1还能使墨管7与笔尖3连通或者隔断,有效防止在不使用钢笔时笔尖的损坏,通过此方式也不需要笔盖,防止笔盖的丢失;还能防止在不使用钢笔时,墨水由笔尖3漏出,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钢笔,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部(1)、笔尖(3)、墨管(7)及笔杆(10),所述笔尖(3)位于所述笔杆(10)的一端,所述笔尖(3)与所墨管(7)连通;所述旋转部(1)的内侧面为圆柱形内侧面套在所述笔杆(10)上,所述笔杆(10)与所述旋转部(1)对应的位置为外螺纹面(6),所述旋转部(1)的内部为与所述外螺纹面啮合的内螺纹面;使用所述钢笔时,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旋转部(1),使所述笔尖(3)从所述旋转部(1)内露出;不使用所述钢笔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使所述笔尖(3)收入所述旋转部(1)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挡板(4)、第一挡块(5)、及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所述第一挡板(4)包括第一子挡板(41)及第二子挡板(42),所述第一挡板(4)固定在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的墨水控制管(91)的两端,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固定在所述旋转部(1)内壁,所述墨水控制管(91)开设一对通孔(911),所述墨水控制管(91)水平穿过所述墨管(7);所述第一挡块(5)固定在所述旋转部(1)上;使用所述钢笔时,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所述旋转部(1),所述第一挡块(5)随着旋转部(1)旋转推动所述第一子挡板(41),使所述墨水控制管(91)的一对通孔(911)与所述墨管(7)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还包括支撑板(93),所述支撑板(93)固定在所述墨管(7)上,所述支撑板(93)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对准所述墨管(7)的开口处(71),所述墨水控制管(91)在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的支撑板(93)上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还包括外框(94),所述外框(94)固定在所述旋转部(1)上,所述墨水控制管(91)的两端支撑在所述外框(94)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墨管(8),所述弹性墨管(8)的一端与所述笔杆(10)联接,且与所述笔尖(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墨管(7)连通,使用所述钢笔时,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旋转部(1),使所述弹性墨管(8)拉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还包括支撑墨管(92);所述支撑墨管(92)的一端与所述墨管(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墨管(8)连通。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粗管(11)、弹性细管(14)、支撑块(13)及笔顶盖(17),所述弹性粗管(11)与所述弹性细管(14)连通,所述弹性细管与所述墨管(7)连通;所述弹性粗管(11)的一端包括吸墨口(12);所述支撑块(13)固定在所述笔顶盖(17)内壁或者所述笔杆(10)内壁,所述弹性粗管(11)的吸墨口(12)一端卡入所述支撑块(13)中;需要吸墨水时,旋转所述笔顶盖(17)取出所述吸墨口(12),将所述吸墨口置于墨水中,通过挤压所述弹性粗管(11)吸入墨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块(16),所述第二挡块(16)固定在所述笔顶盖(17)内壁或固定所述笔杆(10)内壁,需要吸墨水时,旋转所述笔顶盖(17)使所述第二挡块(16)旋转推动所述第二子挡板(42),使所述墨水控制管(91)的一对通孔(911)与所述墨管(7)错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板(15),及第二墨水开关装置(18),所述第二挡板(15)与所述第二墨水开关装置(18)设置在所述第一墨水开关装置(9)与所述笔顶盖(17)之间;所述第二挡板(15)包括第三子挡板(151)和第四子挡板(152),所述第三子挡板(151)和第四子挡板(152)分别固定在第二墨水开关装置(18)的控制墨管的两端,所述控制墨管开设一对通孔,所述墨水控制管水平穿过所述墨管(7);需要吸墨水时,旋转所述笔顶盖(17)使所述第二挡块(16)旋转推动所述第四子挡板(152),使所述控制墨管的一对通孔与所述墨管(7)错开。
CN201521083348.8U 2015-12-23 2015-12-23 钢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9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83348.8U CN205439675U (zh) 2015-12-23 2015-12-23 钢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83348.8U CN205439675U (zh) 2015-12-23 2015-12-23 钢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39675U true CN205439675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85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8334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9675U (zh) 2015-12-23 2015-12-23 钢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39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39675U (zh) 钢笔
CN203986675U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使用的多功能刷子
CN203766312U (zh) 食指卡位儿童书写笔
CN205359326U (zh) 可擦拭涂抹使用肥皂的套壳
CN203888466U (zh) 一种可旋转式直尺
CN203004657U (zh) 一种可调节的粉笔执笔装置
CN204451673U (zh) 一种具有涂改功能的签字笔
CN201856537U (zh) 一种加快修正液体干的装置
CN201614279U (zh) 隐形防溢漏斗
CN205255828U (zh) 一种圆珠笔
CN212666986U (zh) 一种可以快速替换笔芯的中性笔
CN212364966U (zh) 基于互联网信息传输的信息输入设备
CN210417585U (zh) 滚珠器
CN208558789U (zh) 一种产品设计绘图用尺
CN204432067U (zh) 一种可变线条粗细的钢笔
CN203727033U (zh) 考试专用多功能笔
CN103481699A (zh) 一种无芯中性笔
CN203210924U (zh) 一种防尘粉笔套
CN201703072U (zh) 无需吸墨水的钢笔
CN202685707U (zh) 一种多功能墨水瓶
CN202046055U (zh) 针管绘图笔防干堵笔帽
CN107538959A (zh) 多功能毛笔
CN202404942U (zh) 一种装源棒
CN204472216U (zh) 一种新型的手写笔
CN201544672U (zh) 可以擦净墨水的墨水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