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37035U - 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37035U
CN205437035U CN201620245222.4U CN201620245222U CN205437035U CN 205437035 U CN205437035 U CN 205437035U CN 201620245222 U CN201620245222 U CN 201620245222U CN 205437035 U CN205437035 U CN 205437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mould
main body
mould upper
ca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452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晓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isen precision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许晓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许晓煌 filed Critical 许晓煌
Priority to CN2016202452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37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37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370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主体为圆柱形结构,主体的环形侧面为外壳,外壳上分布有加强筋,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模具上端盖,模具上端盖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浇注口,浇注口垂直于模具上端盖进行布置,浇注口与模具上端盖之间通过肋板进行连接,模具上端盖上分布有透气孔,外壳上安装有移动环,模具上端盖与主体之间通过定位销进行固定,通过添加保温层来减缓温度下降的趋势,该设计可以改善金属液的流动性,延长金属液的流动时间,另外该设计解决了铸件产生欠铸、疏松、氧化夹杂等铸造缺陷的问题,而电阻加热丝则起到了预热的目的,该设计使得浇筑的金属晶粒变小,进而铸件的力学性能更加良好,而无线通信单元的添加则实现了信息的互通。

Description

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属于铸造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铸件充填较为困难,往往需要加大铸件壁厚,以保证铸件的顺利充填,设置大型的冒口等调整铸件凝固温度场并强化补缩。然而增加冒口、增大壁厚一方面浪费合金材料,另一方面由于厚壁铸件心部冷却速度低,将导致晶粒粗大,使铸件性能降低。为了实现铸件的顺利充型,早期在重力铸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提高金属液的浇注温度或对铸造型腔进行预热,这两种方式可以改善金属液的流动性,延长金属液的流动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充型的问题,但由于引入了富余热量,会使铸件降温缓慢,凝固温度梯度和凝固速度降低,这将导致铸件内的晶粒粗大,劣化铸件性能。同时重力铸造无法实现对充型压力的良好控制,无论浇注系统设计得多么合理,都很难避免飞溅和紊流,易使铸件产生欠铸、疏松、氧化夹杂等铸造缺陷,所以我们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通过添加保温层、电阻加热丝以及无线通信单元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包括模具外形部分以及加热控制部分,所述模具外形部分由模具上端盖、浇注口、肋板、透气孔、主体、移动环、定位销、加强筋、铸造型腔、调节螺柱、固定脚以及外壳组成,所述主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主体的环形侧面为外壳,所述外壳上分布有加强筋,所述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模具上端盖,所述模具上端盖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浇注口,所述浇注口垂直于模具上端盖进行布置,所述浇注口与模具上端盖之间通过肋板进行连接,所述模具上端盖上分布有透气孔,所述外壳上安装有移动环,所述模具上端盖与主体之间通过定位销进行固定,所述定位销垂直于模具上端盖进行布置,所述主体的内部为铸造型腔,所述主体的下端安装有调节螺柱,所述调节螺柱垂直于主体的下端面进行布置,所述调节螺柱的下端与固定脚连接在一起,所述加热控制部分由温度传感器、保温层、型腔内壁、电加热层、电阻加热丝、称重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组成,所述型腔内壁位于主体的内部且具体为主体内部的环形侧面,所述型腔内壁与保温层连接在一起,所述保温层与电加热层连接在一起,所述电加热层与外壳贴合在一起,所述电阻加热丝位于电加热层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铸造型腔内部的底部端面上,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温度传感器的下端,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称重传感器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十一条且十一条所述加强筋相互平行进行布置,所述加强筋是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环形条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肋板设置有四块且四块所述肋板垂直于模具上端盖进行布置,四块所述肋板之间呈90°夹角进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环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移动环之间呈90°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固定脚之间呈90°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电阻加热丝在电加热层内部呈S形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内部分布有单片机与无线通信单元,所述单片机与无线通信单元固定在控制器内部的底部端面上,所述单片机与无线通信单元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与单片机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为4G通信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通过添加保温层来减缓温度下降的趋势,该设计可以改善金属液的流动性,延长金属液的流动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充型的问题,另外该设计解决了铸件产生欠铸、疏松、氧化夹杂等铸造缺陷的问题,而电阻加热丝则起到了预热的目的,该设计使得浇筑的金属晶粒变小,进而铸件的力学性能更加良好,而无线通信单元的添加则实现了信息的互通,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中主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中电阻加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模具上端盖、2-浇注口、3-肋板、4-透气孔、5-主体、6-移动环、7-定位销、8-加强筋、9-铸造型腔、10-调节螺柱、11-温度传感器、12-固定脚、13-保温层、14-型腔内壁、15-电加热层、16-外壳、17-电阻加热丝、18-称重传感器、19-控制器、20-单片机、21-无线通信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包括模具外形部分以及加热控制部分,模具外形部分由模具上端盖1、浇注口2、肋板3、透气孔4、主体5、移动环6、定位销7、加强筋8、铸造型腔9、调节螺柱10、固定脚12以及外壳16组成,主体5为圆柱形结构,主体5的环形侧面为外壳16,外壳16上分布有加强筋8,主体5的上端安装有模具上端盖1,模具上端盖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浇注口2,浇注口2垂直于模具上端盖1进行布置,浇注口2与模具上端盖1之间通过肋板3进行连接,模具上端盖1上分布有透气孔4,外壳16上安装有移动环6,模具上端盖1与主体5之间通过定位销7进行固定,定位销7垂直于模具上端盖1进行布置,主体5的内部为铸造型腔9,主体5的下端安装有调节螺柱10,调节螺柱10垂直于主体5的下端面进行布置,调节螺柱10的下端与固定脚12连接在一起,加热控制部分由温度传感器11、保温层13、型腔内壁14、电加热层15、电阻加热丝17、称重传感器18以及控制器19组成,型腔内壁14位于主体5的内部且具体为主体5内部的环形侧面,型腔内壁14与保温层13连接在一起,保温层13与电加热层15连接在一起,通过添加保温层13来减缓温度下降的趋势,该设计可以改善金属液的流动性,延长金属液的流动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充型的问题,另外该设计解决了铸件产生欠铸、疏松、氧化夹杂等铸造缺陷的问题,电加热层15与外壳16贴合在一起,电阻加热丝17位于电加热层15的内部,电阻加热丝17则起到了预热的目的,该设计使得浇筑的金属晶粒变小,进而铸件的力学性能更加良好,温度传感器11安装在铸造型腔9内部的底部端面上,称重传感器18安装在温度传感器11的下端,控制器19安装在称重传感器18的上端。
加强筋8设置有十一条且十一条加强筋8相互平行进行布置,加强筋8是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环形条状结构,肋板3设置有四块且四块肋板3垂直于模具上端盖1进行布置,四块肋板3之间呈90°夹角进行布置,移动环6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移动环6之间呈90°夹角,固定脚1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脚12之间呈90°夹角,电阻加热丝17在电加热层15内部呈S形进行排列,控制器19内部分布有单片机20与无线通信单元21,单片机20与无线通信单元21固定在控制器19内部的底部端面上,单片机20与无线通信单元21双向电性连接,无线通信单元21的添加则实现了信息的互通,温度传感器11与单片机20单向电性连接,称重传感器18与单片机20单向电性连接,无线通信单元21为4G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了,使用时,首先通过定位销7将模具上端盖1固定在主体5上,然后启动电源,此时电阻加热丝17将电能转化为热量,进而实现对铸造型腔9的预热,然后工作人员将需要进行浇注的金属溶液通过浇注口2倒入到铸造型腔9的内部,接下来,铸造型腔9内部的蒸汽通过透气孔4排除,而此时,温度传感器11开始检测铸造型腔9内部的温度数据,并将检测的温度数据传输到单片机20中,经过单片机20的处理后传输到无线通信单元21,进而无线通信单元21将数据传输出去,与此同时,称重传感器18开始检测铸造型腔9内部的金属溶液的重量数据,并将检测的重量数据传输到单片机20中,经过单片机20的处理后传输到无线通信单元21,进而无线通信单元21将数据传输出去,此时外部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接收设备对数据进行接收,进而了解到铸造过程中的一些数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包括模具外形部分以及加热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外形部分由模具上端盖、浇注口、肋板、透气孔、主体、移动环、定位销、加强筋、铸造型腔、调节螺柱、固定脚以及外壳组成,所述主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主体的环形侧面为外壳,所述外壳上分布有加强筋,所述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模具上端盖,所述模具上端盖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浇注口,所述浇注口垂直于模具上端盖进行布置,所述浇注口与模具上端盖之间通过肋板进行连接,所述模具上端盖上分布有透气孔,所述外壳上安装有移动环,所述模具上端盖与主体之间通过定位销进行固定,所述定位销垂直于模具上端盖进行布置,所述主体的内部为铸造型腔,所述主体的下端安装有调节螺柱,所述调节螺柱垂直于主体的下端面进行布置,所述调节螺柱的下端与固定脚连接在一起,所述加热控制部分由温度传感器、保温层、型腔内壁、电加热层、电阻加热丝、称重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组成,所述型腔内壁位于主体的内部且具体为主体内部的环形侧面,所述型腔内壁与保温层连接在一起,所述保温层与电加热层连接在一起,所述电加热层与外壳贴合在一起,所述电阻加热丝位于电加热层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铸造型腔内部的底部端面上,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温度传感器的下端,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称重传感器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十一条且十一条所述加强筋相互平行进行布置,所述加强筋是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环形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设置有四块且四块所述肋板垂直于模具上端盖进行布置,四块所述肋板之间呈90°夹角进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环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移动环之间呈90°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固定脚之间呈90°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加热丝在电加热层内部呈S形进行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部分布有单片机与无线通信单元,所述单片机与无线通信单元固定在控制器内部的底部端面上,所述单片机与无线通信单元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与单片机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为4G通信模块。
CN201620245222.4U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7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5222.4U CN205437035U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5222.4U CN205437035U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37035U true CN205437035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607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4522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7035U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3703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9416A (zh) * 2017-08-02 2017-11-24 安徽原动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易成型的注塑模具
CN109334390A (zh) * 2018-11-06 2019-02-15 海宁托博特种陶瓷制品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采暖预热装置
CN109676098A (zh) * 2019-03-06 2019-04-26 东北大学 一种真空感应炉一炉多锭浇铸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9416A (zh) * 2017-08-02 2017-11-24 安徽原动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易成型的注塑模具
CN109334390A (zh) * 2018-11-06 2019-02-15 海宁托博特种陶瓷制品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采暖预热装置
CN109334390B (zh) * 2018-11-06 2024-02-02 海宁托博特种陶瓷制品有限公司 氮化硅发热体与铝件压铸或浇筑一体成型装置
CN109676098A (zh) * 2019-03-06 2019-04-26 东北大学 一种真空感应炉一炉多锭浇铸装置及方法
CN109676098B (zh) * 2019-03-06 2020-10-09 东北大学 一种真空感应炉一炉多锭浇铸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37035U (zh) 一种可称重的铸造模具
CN104226916B (zh) 渣包的铸造方法及铸造模
CN103846392A (zh) 球墨铸铁转向节的铸造方法
CN102259167B (zh) 涡轮增压器罩壳铸件铸造方法
CN108188380B (zh) 一种钢铜复合球的生产方法
CN2905267Y (zh) 复合式保温发热冒口套结构
CN103882286B (zh) 二板式注塑机用百吨级球墨铸铁模板铸件的铸造方法
CN101837432B (zh) 轮带铸造方法及铸造模
CN102806341B (zh) 镁合金砂型铸造方法
CN102049494B (zh) 振动台铝镁合金动圈铸造方法
CN205629291U (zh) 一种组芯造型重力铸造翻转凝固装置
CN101422809B (zh) 空心铸件的补缩方法
CN104959574B (zh) 一种低压铸钢用升液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3293A (zh) 用于环蒸炉的双金属温控式导体铸造工艺
CN104099511B (zh) 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
CN107022712B (zh) 一种厚大断面qt500-14的轴类产品制造方法
CN111097877A (zh) 一种用于砂模外模的3d打印方法
CN205673545U (zh) 一种轮毂的模具结构
CN205165743U (zh) 三开箱环类铸件的铁模覆砂铸造装置
CN204842872U (zh) 一种水冷炉口整体铸造砂型结构
CN103433427A (zh) 一种用于箱体铸造的浇铸系统及其砂型结构
CN210359114U (zh) 一种铸造用型砂筛选装置的防尘料斗
CN208728636U (zh) 高铁水利用率铁模覆砂磨球型板
CN202571175U (zh) 矿山机械行星架铸件的浇铸系统
CN202572913U (zh) 一种冷却注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26

Address after: 523290 Guangdong, Shijie, Southwest Village, town, Tan Tan, two street, building 4, floor 3, No.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Yisen precision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uian County Dong Ling Zhen Dong Dai Cun Dong Dai 362000 Fujian city of Quanzhou province No. 669

Patentee before: Xu Xiaohua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