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12705U - 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12705U
CN205412705U CN201620221099.2U CN201620221099U CN205412705U CN 205412705 U CN205412705 U CN 205412705U CN 201620221099 U CN201620221099 U CN 201620221099U CN 205412705 U CN205412705 U CN 205412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gas
fuel gas
distribution arms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210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静如
王林
王振刚
张帆
徐伟
石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2210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12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12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12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种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包括氧气进气管、氧气分布支管、射流小孔、可燃气体进气管、电机转动装置和混合气体出口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氧气与可燃气体混合中。

Description

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与可燃气体混合过程广泛存在于氧化反应、富氧燃烧以及合成氨等过程,比如乙烯催化氧化制环氧乙烷工艺中,乙烯、甲烷等可燃气体与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常见的可燃气体如乙烯、甲烷等在氧气中有较大的爆炸极限范围,气体混合过程要穿越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如果两种气体不能快速高效混合,在局部形成浓度过高区域时存在发生燃爆的危险。
目前多数气体混合装置采用射流混合技术(如CN101848759A,CN104084065A),即氧气与可燃气体并流或错流接触,氧气通过喷嘴或小孔高速射流进入可燃气主体中,通过射流卷吸效应完成气气混合。这类射流气体混合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但两股气体在较大空间内靠并流或错流接触混合很不充分,其后的自然发展阶段不能保证气体达到分子水平混合。
本实用新型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混合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该装置用于氧气与可燃气体混合中,具有混合效果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进气管、氧气分布支管、射流小孔、可燃气体进气管、电机转动装置和混合气体出口,氧气分布支管数量最少为2根,在水平面内对称均匀分布且与氧气进气管垂直,氧气分布支管下表面开有若干等径、等间距的射流小孔,氧气分布支管出口与气体混合空间相通;可燃气体进气管分布在气体混合空间外围,在水平面内均匀分布,且与氧气进气管不平行,可燃气体进气管的数量至少为2个,氧气进气管上端设有电机转动装置,气体混合空间下部与混合气体出口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氧气分布支管的开孔率为0.2%~0.8%。
目前的氧气混合装置一般采用射流混合技术,利用氧气的射流卷吸来实现与可燃气体的混合,混合效果不能达到分子水平,本实用新型在射流混合基础上增加了旋转装置,氧气形成的旋流流场促进了气体扰动是气体混合达到分子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氧气与可燃气体混合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氧气分布装置俯视图。
图1、图2中,1为可燃气体进口;2为氧气进气管;3为电机转动装置;4为氧气分布支管;5为射流小孔;6为气体混合空间;7为混合气体出口。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气体混合装置包括氧气进气与分布装置、可燃气体进口、圆柱形混合空间以及混合气体出口组成。在气体混合空间周围均匀设置2个可燃气体进气管1,可燃气体由此进入气体混合空间6,与氧气形成错流流动。氧气进气与分布装置包括氧气进气管2、与之相连的电机转动装置备3、氧气分布支管4以及支管上的射流小孔5,如图2氧气分布装置俯视图所示,氧气分布支管4设置于氧气进气管2的底部并与之垂直,分布支管的数量为2根,支管在水平面内呈轴对称分布,支管的下表面开有若干等间距、等径圆孔。氧气由氧气进气管2进入各氧气分布支管4,由支管上的射流小孔5喷出,电机转动装置3带动整个氧气进气与分布装置旋转,从而使氧气以旋流状态进入气体混合空间6,旋流扰动和射流卷吸共同促进氧气与可燃气体发生混合,并最终达到分子混合水平。混合气体由混合气体出口8进入下游设备。
所述氧气分布支管的开孔率为0.2%。所述电机转动装置转速为1500rpm。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条件和步骤,在气体混合空间周围均匀设置4个可燃气体进气管1,氧气分布支管的数量为4根。所述氧气分布支管的开孔率为0.36%。所述电机转动装置转速为1200rpm。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条件和步骤,在气体混合空间周围均匀设置6个可燃气体进气管1,氧气分布支管的数量为6根。所述氧气分布支管的开孔率为0.45%。所述电机转动装置转速为1000rpm。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条件和步骤,在气体混合空间周围均匀设置8个可燃气体进气管1,氧气分布支管的数量为8根。所述氧气分布支管的开孔率为0.6%。所述电机转动装置转速为1600rpm。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条件和步骤,在气体混合空间周围均匀设置4个可燃气体进气管1,氧气分布支管的数量为4根。所述氧气分布支管的开孔率为0.8%。所述电机转动装置转速为2000rpm。
【比较例】
现有技术中,采用射流混合的设备内部,气体达到均匀混合时在气体射流方向需要0.5-1.0m距离,该段区域内浓度分布不均匀,存在发生燃爆的危险。设备出口处氧气浓度分布不是恒定值,而是在±10%范围内波动。
本专利在射流混合基础上增加了旋转装置,氧气形成的旋流流场促进了气体扰动是气体混合达到分子水平,在射流方向上只需0.1-0.5m即可完全混合,且出口处浓度分布均一。实现了高效的气体混合,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Claims (2)

1.一种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进气管、氧气分布支管、射流小孔、可燃气体进气管、电机转动装置和混合气体出口,氧气分布支管数量最少为2根,在水平面内对称均匀分布且与氧气进气管垂直,氧气分布支管下表面开有若干等径、等间距的射流小孔,氧气分布支管出口与气体混合空间相通;可燃气体进气管分布在气体混合空间外围,在水平面内均匀分布,且与氧气进气管不平行,可燃气体进气管的数量至少为2个,氧气进气管上端设有电机转动装置,气体混合空间下部与混合气体出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分布支管氧气分布支管的开孔率为0.2%~0.8%。
CN201620221099.2U 2016-03-22 2016-03-22 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 Active CN205412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1099.2U CN205412705U (zh) 2016-03-22 2016-03-22 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1099.2U CN205412705U (zh) 2016-03-22 2016-03-22 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12705U true CN205412705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47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21099.2U Active CN205412705U (zh) 2016-03-22 2016-03-22 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12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16313U (zh) 一种新型混合器
CN110267731B (zh) 多阶段混合器
CN202628316U (zh) 一种迷宫扰流式混合器
CN103894082B (zh) 设置于气体通道中的气体混合器及其组成的气体混合装置
CN107213809A (zh) 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方法
CN206267925U (zh) 排气后处理装置
WO2018094621A1 (zh) 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CN105521709A (zh) 一种基于scr反应的低温脱硝反应器及方法
CN207786297U (zh) 一种scr脱硝反应器均布流场的导流装置
CN205412705U (zh) 氧气与可燃气体旋流混合的装置
CN106194347B (zh) 一种旋流叶片式尿素喷射混合单元
JP2016203032A (ja) 流体の混合装置及び該流体の混合装置を備えた脱硝装置
CN108194176A (zh) 一种用于方箱结构的u形混合器装置
CN106139852A (zh) 脱硝反应器
CN103801238B (zh) 一种双旋流气气快速混合反应器
CN204469575U (zh) 一种实验室用高效气体混合器
CN208727198U (zh) 一种用于混合氮气与臭氧的气体混合装置
CN205412704U (zh) 氧气与可燃气体高效、安全混合的装置
CN202212115U (zh) 一种用于烟气脱硝系统的还原剂与空气混合装置
CN202666717U (zh) 一种螺旋射流混合器
CN102527270A (zh) 一种引射混合装置
CN210356723U (zh) 多相混合器
CN209406061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燃气发电机组尾气脱硝装置
CN215907938U (zh) 一种尿素供给单元气液混合装置
CN107213810A (zh) 氧气与可燃气体高效、安全混合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