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9504U - 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99504U CN205399504U CN201620202258.4U CN201620202258U CN205399504U CN 205399504 U CN205399504 U CN 205399504U CN 201620202258 U CN201620202258 U CN 201620202258U CN 205399504 U CN205399504 U CN 2053995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tunnel
- open section
- purlin
- top girth
- agent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环设于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的顶围檩及设于各顶围檩的底部的围护桩,所述顶围檩部分地埋入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内、并与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相结合,避免了敞开段隧道的结构底板应力集中现象及施工阶段不均匀沉降风险,并充分利用土体对桩的侧摩阻作用,节约工程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区,敞开段隧道结构仅靠自重难以满足抗浮要求。目前,我国软土地区,例如上海、杭州、天津等地区的敞开段隧道,通常考虑将主体结构10与抗拔桩20连成一体,通过主体结构自重和土体对抗拔桩的侧摩阻力共同抵抗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如图1所示)。
这种抗浮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抗拔桩20的设置改变了U型主体结构的受力模式,使得结构底板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易引发桩头局部渗漏水。
2.结构底板以下土质较差,且压缩层较厚时,底板设与不设抗拔桩的相邻两个节段刚度变化较大,施工期间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3.抗拔桩20设置在结构底板以下,不能发挥结构底板以上土体的侧摩阻力作用,且往往浅部土层对桩的侧摩阻作用更高。例如,某地区浅部硬壳层对桩的侧摩阻力比深部淤泥质土的要高。抗拔桩设置在结构底板以下导致了抗拔桩的长度较长,进而造成整个工程的经济性较差。
此外,一般基坑开挖前,需施做围护桩(钻孔灌注桩)以抵抗土体的侧向作用,且桩顶设置顶围檩增强其整体性。当基坑内主体结构完成后,传统做法将围护桩和顶围檩作为废弃物留置于土体中,造成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底板的应力集中现象及施工阶段不均匀沉降风险的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的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方法中的抗浮结构,其特点在于,其包括:若干环设于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的顶围檩及设于各顶围檩的底部的围护桩,所述顶围檩部分地埋入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内、并与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一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围檩埋入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100mm~20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的主体结构侧墙与围护桩之间压填有压密浆层(例如用以进行土体加固的水泥浆层,使围护桩之间形成封闭的连续帷幕)。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可避免主体结构底板应力集中现象,减少主体结构渗漏水风险。
2.采用本实用新型避免相邻节段结构刚度突变,减少敞开段结构施工期的不均匀沉降。
3.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还能充分地发挥土体对桩的侧摩阻作用,利用围护桩兼做抗拔桩,节约造价。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敞开段隧道的抗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敞开段隧道的抗浮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主体结构10与抗拔桩20
本实用新型:围护桩1;顶围檩2;结构底板3;支撑4;主体结构侧墙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几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开挖敞开段隧道结构的基坑之前,施做围护桩1和顶围檩2;例如:将顶围檩2设置于敞开段结构的两侧,地表以下1.5m左右,浇注时考虑主体结构与围檩的搭接长度,其中,所述顶围檩2部分地埋入敞开段隧道的主体结构;示例性的,所述顶围檩2埋入敞开段隧道的主体结构内100mm~200mm;
S2、陶槽架设一道支撑4;
其中,支撑4架设于顶围檩位置,用于维持基坑稳定和变形控制;
陶槽,即指在大面积基坑尚未挖之前,先将支撑处土体挖除,架设好支撑后进行大面积基坑开挖;
S3、开挖所述基坑至坑底,浇注垫层及敞开段隧道的结构底板3,拆除所述支撑4;
S4、浇注敞开段隧道的主体结构侧墙5;其中,在浇注主体结构侧墙5之前,对S1中顶围檩2埋入主体结构部分的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使得所述顶围檩与敞开段隧道的主体结构一体连接,以传递剪力;
S5、对主体结构侧墙3与围护桩1之间的间隙进行压密注浆处理,以进行土体加固。
本实用新型顶围檩深入敞开段主体结构100~200mm,使得围护桩和主体结构具有整体性。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抗浮结构通过围护桩与土体之间产生的侧摩阻力抵抗地下水对主体结构的浮力作用。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避免主体结构底板应力集中现象,减少主体结构渗漏水风险;另一方面还可减少敞开段结构施工期的不均匀沉降。
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还能充分地发挥土体对桩的侧摩阻作用,利用围护桩兼做抗拔桩,节约工程造价。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基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的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方法中的敞开段隧道的抗浮结构,包括:若干环设于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的顶围檩2及设于各顶围檩的底部的围护桩1,顶围檩2部分地埋入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内、并与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一体连接。
示例性的,所述顶围檩2埋入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100mm~200mm。
此外,为了进行土体加固,在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的主体结构侧墙5与围护桩1之间压填有压密浆层,以使围护桩之间形成封闭的连续帷幕。
本实用新型将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相结合,避免了敞开段隧道的结构底板应力集中现象及施工阶段不均匀沉降风险,并充分利用土体对桩的侧摩阻作用,节约工程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环设于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的顶围檩及设于各顶围檩的底部的围护桩,所述顶围檩部分地埋入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内、并与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一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围檩埋入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100mm~200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开段隧道主体结构的主体结构侧墙与围护桩之间压填有压密浆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02258.4U CN205399504U (zh) | 2016-03-16 | 2016-03-16 | 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02258.4U CN205399504U (zh) | 2016-03-16 | 2016-03-16 | 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99504U true CN205399504U (zh) | 2016-07-27 |
Family
ID=56423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202258.4U Active CN205399504U (zh) | 2016-03-16 | 2016-03-16 | 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9950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25480A (zh) * | 2016-03-16 | 2016-06-01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方法及抗浮结构 |
-
2016
- 2016-03-16 CN CN201620202258.4U patent/CN20539950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25480A (zh) * | 2016-03-16 | 2016-06-01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方法及抗浮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22511B (zh) | 一种复合式软土地基下输电杆塔浅埋基础地基加固方法 | |
CN101914925B (zh) | 利用优化复合预制拱墙作外墙的地下室 | |
CN103233454B (zh) |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砂桩浸水真空预压及注浆处理方法 | |
CN203515597U (zh) | 适用于软弱地层的隧道结构 | |
CN105672348A (zh) | 一种深水区砂卵石地层截除桥梁桩基的施工方法 | |
CN101418569B (zh) | 预制拱片、支护与主体结构结合的优化复合拱墙 | |
CN105756091B (zh) | 一种控制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地铁车站基坑施工方法 | |
CN110004991B (zh) | 基于外凸式翼脚板的地下结构抗浮体系及构建方法 | |
CN108385693B (zh) | 一种用于分期地下室支护的等代锚杆支护方法和支护体系 | |
CN114109394A (zh) | 隧道浅埋软弱围岩高压旋喷桩法地表加固的桩长确定方法 | |
CN211081894U (zh) | 一种富水地层隧道协同降水结构 | |
CN105625480A (zh) | 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方法及抗浮结构 | |
CN108677925A (zh) | 半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939036U (zh) | 一种适用于河道的钢板桩围堰结构 | |
CN202644591U (zh) | 在富水流砂地质条件隧道施工中被加固的桥桩基 | |
CN204825923U (zh) | 一种接力式基坑支护结构 | |
CN205399504U (zh) | 敞开段隧道结构的抗浮结构 | |
CN209195412U (zh) | 一种适用于软弱易滑地层的隧道进洞结构 | |
CN111042161A (zh) | 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122735U (zh) | 一种基于外凸式翼脚板的地下结构抗浮体系 | |
CN214738333U (zh) | 永临结合的箱涵基础加固结构 | |
CN214194751U (zh) | 一种适用于陡峻岩质边坡的截水沟结构 | |
CN212896447U (zh) | 一种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托换筏板基础的结构 | |
CN210459300U (zh) | 一种盖挖车站的围护结构 | |
CN209538198U (zh) | 异形排水抗滑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