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2492U - 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2492U
CN205392492U CN201620191103.5U CN201620191103U CN205392492U CN 205392492 U CN205392492 U CN 205392492U CN 201620191103 U CN201620191103 U CN 201620191103U CN 205392492 U CN205392492 U CN 205392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w ring
upper cover
centrifuge tube
groov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11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方方
方华
季春源
孙中超
李世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anyao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ANYAO BIOLOG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ANYAO BIOLOG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ANYAO BIOLOG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911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2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2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2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嵌设在离心管的管口处,其中,所述管盖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结构与所述管口的结构相配合,所述连接体的一端嵌设入所述管口中;上盖,所述上盖呈与所述管口相配合的板状结构,所述上盖的一侧与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上盖的另一侧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中嵌设有与所述凹槽结构相配合的拉环,所述拉环与所述上盖铰接。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上盖上设置所述拉环,可以方便所述管盖脱离所述离心管,解决现有的嵌合式离心管的管盖难以打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
背景技术
离心操作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实验中。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大容量离心管的管盖可分为螺纹旋拧式和嵌合式。嵌合式离心管在高速离心后,离心管盖的打开操作十分费力,需要围绕管盖反复旋拧,有时需借助工具才能打开。
如中国专利(CN204017864U)公开了一种离心管,该技术方案要点是盖体侧壁相对开口处设有凸环,盖体下表面设有与开口配合的凸块,盖体一侧设有连接部,另一侧设有凸起部,连接部背离盖体一端设有套在管体上的环圈,管体侧壁上设有阻挡环圈下滑的挡块,管体侧壁设有容纳挡块的容纳槽,挡块与容纳槽底壁之间设有弹簧,挡块背离弹簧一侧设有沿轴向两侧倾斜的倾斜面,挡块中部高于两侧,连接部和环圈的设定实现盖体与管体的连接,能够避免盖体打开后出现掉落,当盖体经常启闭导致连接部出现折断或损坏时,只需将挡块推入容纳槽内,环圈就能够向下滑动并取出,倾斜面的设定使得挡块在下滑过程中更容易收纳到容纳槽,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该装置中管盖与离心管嵌合式连接,离心管在高速离心后,离心管盖的打开操作十分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以解决现有的嵌合式离心管的管盖难以打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嵌设在离心管的管口处,其中,所述管盖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结构与所述管口的结构相配合,所述连接体的一端嵌设入所述管口中;
上盖,所述上盖呈与所述管口相配合的板状结构,所述上盖的一侧与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上盖的另一侧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中嵌设有与所述凹槽结构相配合的拉环,所述拉环与所述上盖铰接。
上述的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其中,所述凹槽呈正方形结构,并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中心。
上述的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其中,所述拉环为两个,每一所述拉环的结构相同,每一所述拉环的两端均嵌设在所述凹槽中,且位于所述正方形结构的中心线上,每一所述拉环的结构均与所述凹槽的结构相配合。
上述的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其中,所述凹槽呈“凵”形结构,所述拉环的结构与所述凹槽的结构相配合,且所述拉环的两端嵌设在所述凹槽的两端中。
上述的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其中,所述凹槽呈圆形结构,并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中心。
上述的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其中,所述拉环为两个,每一所述拉环的结构相同,均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拉环的两端嵌设在所述凹槽的中,每一所述拉环的结构均与所述凹槽的结构相配合。
上述的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其中,所述凹槽呈半圆形结构,所述拉环与所述凹槽的结构相配合,所述拉环的两端嵌设在所述凹槽的两端中。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产生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上盖上设置所述拉环,可以方便所述管盖脱离所述离心管,解决现有的嵌合式离心管的管盖难以打开的问题。
(2)同时,设置与所述拉环结构相配合的凹槽,未使用拉环时可以存放拉环。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拉环的离心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实施例四的俯视图。
附图中:1、上盖;11、凹槽;12、拉环;2、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拉环的离心管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实施例一的俯视图,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嵌设在离心管的管口处,所述管盖包括连接体2和上盖1,所述连接体2的结构与所述管口的结构相配合,所述连接体2的一端嵌设入所述管口中,另一端与所述上盖1相连;所述上盖1呈与所述管口相配合的板状结构,所述上盖1的一侧与所述连接体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上盖1的另一侧上设置有一凹槽11,所述凹槽11中嵌设有与所述凹槽11结构相配合的拉环12,所述拉环12与所述上盖1铰接。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上盖1上设置拉环12,方便了所述管盖脱离所述离心管,解决现有的嵌合式离心管的管盖难以打开的问题。且所述凹槽11的设置,在所述拉环12未使用时可以存放所述拉环12,从而不影响离心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具有上述的基本结构,其中,所述凹槽11呈正方形结构,并设置在所述上盖1中心,且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环12为两个,所述两个拉环12的结构相同,每一所述拉环12的两端均嵌设在所述凹槽11中,且位于正方形的中心线上,所述拉环12与所述上盖1铰接,每一所述拉环12的结构均与所述凹槽11的结构相配合。所述拉环12未使用时,嵌设入所述凹槽11中,两个所述拉环12相配合形成与所述凹槽11相配合的正方形结构。
需要将所述管盖脱离所述离心管时,拉动拉环12,从而带动所述管盖脱离所述离心管,使用结束后,所述拉环12嵌入所述凹槽11中。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实施例二的俯视图,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具有上述的基本结构,其中,所述凹槽11呈“凵”形结构,所述拉环12结构与所述凹槽11的结构相配合,且所述拉环12的两端嵌设在所述凹槽11的两端中,与所述上盖1铰接。
使用时,拉动所述拉环12,从而带动所述管盖脱离所述离心管,使用结束后,所述拉环12嵌入凹槽11中。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实施例三的俯视图,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具有上述的基本结构,其中,所述凹槽11呈圆形结构,并设置在所述上盖1中心,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环12为两个,每一所述拉环12的结构相同,均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拉环12的两端嵌设在所述凹槽11的中,与所述上盖1铰接,每一所述拉环12的结构均与所述凹槽11的结构相配合。所述拉环12未使用时,嵌设入所述凹槽11中,两个拉环12相组合形成与所述凹槽11相配合的圆形结构。
使用时,拉动所述拉环12,从而带动所述管盖脱离所述离心管,使用结束后,所述拉环12嵌入凹槽11中。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实施例四的俯视图,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施例具有上述的基本结构,其中,所述凹槽11呈半圆形结构,所述拉环12与所述凹槽11的结构相配合,所述拉环12的两端嵌设在所述凹槽11的两端中,并与所述上盖1铰接。
使用时,拉动所述拉环12,从而带动所述管盖脱离所述离心管,使用结束后,所述拉环12嵌入凹槽11中。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上盖1上设置所述拉环12,可以方便所述管盖脱离所述离心管,解决现有的嵌合式离心管的管盖难以打开的问题。同时,设置与所述拉环12结构相配合的凹槽11,未使用所述拉环12时可以存放所述拉环12,从而不影响离心操作。
综上所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嵌设在离心管的管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包括: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结构与所述管口的结构相配合,所述连接体的一端嵌设入所述管口中;
上盖,所述上盖呈与所述管口相配合的板状结构,所述上盖的一侧与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上盖的另一侧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中嵌设有与所述凹槽结构相配合的拉环,所述拉环与所述上盖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正方形结构,并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为两个,每一所述拉环的结构相同,每一所述拉环的两端均嵌设在所述凹槽中,且位于所述正方形结构的中心线上,每一所述拉环的结构均与所述凹槽的结构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凵”形结构,所述拉环的结构与所述凹槽的结构相配合,且所述拉环的两端嵌设在所述凹槽的两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圆形结构,并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为两个,每一所述拉环的结构相同,均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拉环的两端嵌设在所述凹槽的中,每一所述拉环的结构均与所述凹槽的结构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环的离心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半圆形结构,所述拉环与所述凹槽的结构相配合,所述拉环的两端嵌设在所述凹槽的两端中。
CN201620191103.5U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 Active CN205392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1103.5U CN205392492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1103.5U CN205392492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2492U true CN205392492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22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1103.5U Active CN205392492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2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1953B (zh) 口红容器
CN205392492U (zh) 一种带拉环的离心管盖
CN204429329U (zh) 一种可拆分的简易离心管
CN205676123U (zh) 一种玻璃输液瓶塑盖拔盖器
CN204412290U (zh) 一种检验科专用试管
CN204890048U (zh) 尿液收集器
CN205418481U (zh) 一种蜂蜜瓶
CN203725705U (zh) 铝液浇口杯套
CN204078466U (zh) 一种药瓶
CN106108919B (zh) 采血针防逆流结构及防逆流采血针
CN203915467U (zh) 一种医疗消毒盒
CN203609740U (zh) 一种可拆卸气囊的灌肠管
CN205649565U (zh) 面部整形线导引器和整形线导入管
US10441389B2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ntal modeling
CN203767331U (zh) 帽式饮品装置
CN206549259U (zh) 微量样品负压过滤装置
CN205925743U (zh) 一种胶头滴管
CN205073021U (zh) 一种可以快速吸除烟雾的负压手术吸引管
CN206020093U (zh) 环保无人机水样采集容器
CN206424346U (zh) 一种医用抽吸器
CN204447471U (zh) 复合肥检测用抽滤系统
CN204147410U (zh) 具有互锁装置的ph胶囊操作手柄
CN104211004B (zh) 香料罐软管固定装置
CN206963782U (zh) 一种蚊香分离器
CN205253148U (zh) 一种实验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268, No. 2268, hang Crane Road, Shanghai,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UANYAO BIOLOG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316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barley Bay Industrial Zone, No. 5842, 11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UANYAO BIOLOGICAL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 Blocks 2268 Hanghe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7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uanyao Agricultu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2268, No. 2268, hang Crane Road, Shanghai,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UANYAO BIOLOGICAL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2

Address after: 201317 Room 201, 2 / F, building 2, No. 2268, HANGHE Road, hangtou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uanyao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 Blocks 2268 Hanghe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7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uanyao Agricultur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