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5627U - 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5627U
CN205385627U CN201521104086.9U CN201521104086U CN205385627U CN 205385627 U CN205385627 U CN 205385627U CN 201521104086 U CN201521104086 U CN 201521104086U CN 205385627 U CN205385627 U CN 205385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electric capacity
pin
respectively connect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040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金荣
黄勇
覃海林
陈锦锋
张锡强
王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uish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uish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uish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uish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040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5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5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5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包括电源管理电路、及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的主控电路、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编码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触发相机输出电路、远程通信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恒流控制电路与AC-DC模块,其中,所述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编码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触发相机输出电路、远程通信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及恒流控制电路均与主控电路连接,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及恒流控制电路分别连接至光源负载。该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在保持光源亮度稳定的同时具有频闪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
背景技术
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是图像采集和处理,所有信息均来源于图像之中,图像本身的质量对整个视觉系统极为关键。而光源则是影响机器视觉系统图像水平的重要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输入数据的质量和至少30%的应用效果。常用的光源有LED光源、卤素灯(光纤光源)、高频荧光灯等。LED光源以其相应速度快、性能稳定、组合方式灵活、颜色种类多、功耗低、寿命长等优点在机械视觉照明领域应用广泛。机械视觉领域用的LED光源在其性能和稳定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驱动LED光源的控制器有着性能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常用的LED控制器按工作原理分有恒压式、恒流式和增亮型的频闪控制器。
恒压式控制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恒压式主要是依靠改变输出电压从而改变光源得到的电功率来改变光源的亮度。同时,这种以恒压的方式给LED光源供电也有它的弊端,当LED光源的结温上升时内部LED正向压降也发生变化,随只而来的是LED光源电流也跟着变化。最终的结果是造成LED光源亮度随温度漂移而发生变化。
实际上,LED光源的光亮度跟流经LED的电流是接近于呈线性变化的,而跟电压呈非线性关系。因此,保证流经LED光源电流稳定性要比保证LED光源端电压更重要。
恒流式控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了流经LED光源的电流,从而保障了LED光源的亮度稳定性,改变流经光源的电流达到调节亮度的目的,光源亮度调节线性度好。但是,恒流式工作时必须保证恒流电路两端有电压降,否则,电路无法恒流。这样一来就增加了电路中的电能损耗,效率偏低。
增亮型的频闪式控制器则是利用了LED光源瞬间电流大于额定电流的特性,让LED光源在短时间内通过一个不大于瞬间电流而大于额定电流的电流来达到增亮的目的。增亮型的频闪式控制器光源由于是在瞬间工作时能将电能损耗降到最低,目前,现有的频闪式控制器基本上都是不恒流的,在光源点亮的瞬间电流也会随着光源温度的漂移而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光源亮度的稳定性。同时,不能改变光源的亮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开发出一种兼具亮度可调与频闪特性的LED控制器,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以解决现有LED恒流式控制器电能损耗大,效率偏低,及LED增亮型频闪式控制器无法实现恒流的问题,该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在保持光源亮度稳定的同时具有频闪特性。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管理电路、及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的主控电路、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编码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触发相机输出电路、远程通信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恒流控制电路与AC-DC模块,其中,所述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编码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触发相机输出电路、远程通信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及恒流控制电路均与主控电路连接,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及恒流控制电路分别连接至光源负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芯片IC7、芯片IC8、插件CN5、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4、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5、电容C16、电阻R45、电阻R46、电阻R43、电容C24、电容C30、二极管D6、电感L1、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1、电容C20、电容C17,其中,所述芯片IC8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至电容C22与电容C23的并联支路、插件CN5的第一引脚、及电阻R41一端;所述芯片IC8的第三引脚分别连接至电容C25与电阻R42的并联支路、电阻R41另一端;所述芯片IC8的第四引脚连接至电阻R44;所述芯片IC8的第一引脚连接至电容C16一端,该电容C16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6负极与电感L1一端;所述电容C18、电容C19与电容C21的并联支路的其中一支路分别连接至电感L1另一端与芯片IC7的第一引脚,其另一支路分别连接至芯片IC8的第七引脚、芯片IC7的第二引脚、电容C20与电容C17的并联支路的其中一支路,该电容C20与电容C17的并联支路的另一支路连接至芯片IC7的第三引脚,该芯片IC8的第八引脚连接至二极管D6正极;所述芯片IC8的第六引脚分别连接至电容C24一端与电阻R43一端,该电容C24另一端通过电容C3与电阻R43另一端连接;所述芯片IC8的第五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45与电阻R46一端,该电阻R46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19与电容C21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包括芯片IC5、插件CN2、恒流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136、电容C69与开关S1,其中,所述芯片IC5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25一端与电阻R26一端,该芯片IC5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26另一端与二极管D5正极,该电阻R25另一端连接至恒流二极管D4负极,该恒流二极管D4正极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5负极与插件CN2的第二引脚,该插件CN2的第一引脚连接至二极管D5正极;所述芯片IC5的第四引脚依次连接至电阻R24与电阻R136,该电阻R136连接至电容C69与开关S1的并联支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编码电路包括编码器PE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9、电容C6、电容C7与电容C8,其中,所述编码器PE1的第四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6一端与电阻R3一端,该电阻R6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7;所述编码器PE1的B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5一端与电阻R7一端,该电阻R5另一端通过一电阻R4连接至编码器PE1的A引脚,该电阻R7另一端依次连接至电容C6、电容C8与电阻R9一端,该电阻R9另一端连接至编码器PE1的A引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IC10A、运算放大器IC10B、MOS管Q9、电阻R63、电阻R64、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电阻R68、电阻R69、电阻R70、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与电容C38,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B的第五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64一端、电阻R66与电容C36,该电阻R64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63与电容C35;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B的第六引脚与其第七引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B的第七引脚连接至电阻R65一端,该电阻R65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68与电容C37的并联支路;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三引脚连接至电阻R68与电容C37的并联支路,该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二引脚连接至电容C38;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一引脚连接至电阻R67一端,该电阻R67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9的栅极G,该MOS管Q9的源极S分别连接至电阻R69与电阻R70一端,该电阻R70另一端连接至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二引脚;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八引脚连接至电容C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51、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3、电阻R55、电阻R59、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1、二极管DZ1、二极管D7、MOS管Q7、MOS管Q3、三极管Q5、三极管Q2、三极管Q4、芯片IC9,其中,所述二极管DZ1、电容C26与电容C27相并联形成并联支路,该二极管DZ1、电容C26与电容C27的并联支路中的一支路分别连接至电阻R51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该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至电阻R51另一端;所述电容C28与电容C29相并联后的一支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Z1、电容C26与电容C27的并联支路的另一支路、及电阻R47的一端,其另一支路分别连接至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7正极,该电阻R47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7负极、电阻R48一端与电阻R53一端,该电阻R53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7的漏极D,该MOS管Q7的栅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55与电阻R59的一端,该电阻R59的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7的源极S;该电阻R48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49一端,该电阻R49的另一端连接至芯片IC9的第2引脚;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47一端、芯片IC9的第6引脚与MOS管Q3的源极S,该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7正极、芯片IC9的第3引脚与电容C31一端,该电容C31另一端连接至芯片IC9的第6引脚;该芯片IC9的第7引脚连接至电阻R50一端,该电阻R50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3的栅极G。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主控电路连接的输出检测电路,该输出检测电路分别连接至输出控制电路与恒流控制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检测电路包括三极管Q6、三极管Q8、电阻R54、电阻R57、电阻R61、电阻R52、电阻R60、电阻R62、电阻R58、电容C32与电容C33,其中,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分别连接至电容C32一端、电阻R54一端与电阻R57一端,该电阻R57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61,该电阻R54另一端与电容C32另一端连接后分别连接至电阻R52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该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至电阻R60一端,该电阻R60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62与电容C33的并联支路;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至电阻R62与电容C33的并联支路中的其中一支路,该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至电阻R62与电容C33的并联支路中的另一支路,该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至电阻R5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恒流控制电路使流经LED光源的电流保持恒定值,从而保障LED光源的亮度稳定性,达到调节亮度的目的,降低了电路中的电能损耗,提高效率;通过编码电路控制控制器的输出亮度、曝光时间和频闪频率,且不会影响光源亮度的稳定性,因此,使LED控制器在保持光源亮度稳定的同时具有频闪特性。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管理电路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编码电路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恒流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输出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输出检测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包括电源管理电路、及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的主控电路、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编码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触发相机输出电路、远程通信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恒流控制电路与AC-DC模块,其中,所述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编码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触发相机输出电路、远程通信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及恒流控制电路均与主控电路连接,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及恒流控制电路分别连接至光源负载。
所述主控电路用于实现智能化控制,可产生一组用于调节光源亮度的PWM信号、一个用于控制输出曝光时间的控制信号、一个用于触发相机的电平信号与一组用于驱动显示的信号,以及接收和处理来自外部触发输入、远程通信、编码器等信号。
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数码管显示光源亮度、曝光时间和频闪频率值;所述触发相机输出电路用于在光源点亮或熄灭的同时产生一个开关信号,以触发相机抓拍图像;所述远程通信电路实现远程通信功能,将信号转换成MCU可以识别串行信号;所述输出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输出光源的曝光时间,即光源的点亮时间。
请参照图2,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芯片IC7、芯片IC8、插件CN5、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4、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5、电容C16、电阻R45、电阻R46、电阻R43、电容C24、电容C30、二极管D6、电感L1、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1、电容C20、电容C17,其中,所述芯片IC8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至电容C22与电容C23的并联支路、插件CN5的第一引脚、及电阻R41一端;所述芯片IC8的第三引脚分别连接至电容C25与电阻R42的并联支路、电阻R41另一端;所述芯片IC8的第四引脚连接至电阻R44;所述芯片IC8的第一引脚连接至电容C16一端,该电容C16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6负极与电感L1一端;所述电容C18、电容C19与电容C21的并联支路的其中一支路分别连接至电感L1另一端与芯片IC7的第一引脚,其另一支路分别连接至芯片IC8的第七引脚、芯片IC7的第二引脚、电容C20与电容C17的并联支路的其中一支路,该电容C20与电容C17的并联支路的另一支路连接至芯片IC7的第三引脚,该芯片IC8的第八引脚连接至二极管D6正极;所述芯片IC8的第六引脚分别连接至电容C24一端与电阻R43一端,该电容C24另一端通过电容C3与电阻R43另一端连接;所述芯片IC8的第五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45与电阻R46一端,该电阻R46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19与电容C21之间。通过电源管理电路将AC-DC模块中48V直流电分为一组12V直流电和一组5V直流电。
请参照图3,所述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包括芯片IC5、插件CN2、恒流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136、电容C69与开关S1,其中,所述芯片IC5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25一端与电阻R26一端,该芯片IC5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26另一端与二极管D5正极,该电阻R25另一端连接至恒流二极管D4负极,该恒流二极管D4正极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5负极与插件CN2的第二引脚,该插件CN2的第一引脚连接至二极管D5正极;所述芯片IC5的第四引脚依次连接至电阻R24与电阻R136,该电阻R136连接至电容C69与开关S1的并联支路。
所述,所述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包括触发输入电路模块与触发逻辑控制电路模块。该触发输入电路模块主要是通过光耦芯片IC5将外部的电平信号耦合到MCU的外部中断端口,让MCU进行中断处理,控制光源的亮或灭;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模块主要是通过切换开关S1来改变MCU对外部触发信号是上升沿时响应还是下降沿时响应。当S1为低电平时,MCU响应下降沿信号;当S1为高电平时,MCU响应上升沿信号。
请参照图4,所述编码电路包括编码器PE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9、电容C6、电容C7与电容C8,其中,所述编码器PE1的第四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6一端与电阻R3一端,该电阻R6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7;所述编码器PE1的B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5一端与电阻R7一端,该电阻R5另一端通过一电阻R4连接至编码器PE1的A引脚,该电阻R7另一端依次连接至电容C6、电容C8与电阻R9一端,该电阻R9另一端连接至编码器PE1的A引脚。
在所述编码电路中,通过旋转编码器PE1来改变控制器的输出亮度、曝光时间和频闪频率的控制,以及进行模式切换,按压一次进行切换一次,依次在“光源亮度设定”“曝光时间设定”“频闪频率设定”之间来回切换。
请参照图5,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IC10A、运算放大器IC10B、MOS管Q9、电阻R63、电阻R64、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电阻R68、电阻R69、电阻R70、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与电容C38,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B的第五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64一端、电阻R66与电容C36,该电阻R64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63与电容C35;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B的第六引脚与其第七引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B的第七引脚连接至电阻R65一端,该电阻R65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68与电容C37的并联支路;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三引脚连接至电阻R68与电容C37的并联支路,该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二引脚连接至电容C38;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一引脚连接至电阻R67一端,该电阻R67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9的栅极G,该MOS管Q9的源极S分别连接至电阻R69与电阻R70一端,该电阻R70另一端连接至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二引脚;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八引脚连接至电容C34。
通过恒流控制电路控制光源在点亮时通过的电流,接受MCU发送的用于调光用的PWM信号,然后将PWM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以控制恒流控制电路进行工作,PWM信号不同的占空比得到了不同的直流电压信号,从而控制了恒流电路中的恒流电流值,以改变光源的亮度。
请参照图6,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51、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3、电阻R55、电阻R59、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1、二极管DZ1、二极管D7、MOS管Q7、MOS管Q3、三极管Q5、三极管Q2、三极管Q4、芯片IC9,其中,所述二极管DZ1、电容C26与电容C27相并联形成并联支路,该二极管DZ1、电容C26与电容C27的并联支路中的一支路分别连接至电阻R51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该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至电阻R51另一端;所述电容C28与电容C29相并联后的一支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Z1、电容C26与电容C27的并联支路的另一支路、及电阻R47的一端,其另一支路分别连接至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7正极,该电阻R47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7负极、电阻R48一端与电阻R53一端,该电阻R53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7的漏极D,该MOS管Q7的栅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55与电阻R59的一端,该电阻R59的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7的源极S;该电阻R48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49一端,该电阻R49的另一端连接至芯片IC9的第2引脚;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47一端、芯片IC9的第6引脚与MOS管Q3的源极S,该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7正极、芯片IC9的第3引脚与电容C31一端,该电容C31另一端连接至芯片IC9的第6引脚;该芯片IC9的第7引脚连接至电阻R50一端,该电阻R50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3的栅极G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还包括与主控电路连接的输出检测电路,该输出检测电路分别连接至输出控制电路与恒流控制电路。请参照图7,该输出检测电路包括三极管Q6、三极管Q8、电阻R54、电阻R57、电阻R61、电阻R52、电阻R60、电阻R62、电阻R58、电容C32与电容C33,其中,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分别连接至电容C32一端、电阻R54一端与电阻R57一端,该电阻R57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61,该电阻R54另一端与电容C32另一端连接后分别连接至电阻R52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该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至电阻R60一端,该电阻R60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62与电容C33的并联支路;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至电阻R62与电容C33的并联支路中的其中一支路,该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至电阻R62与电容C33的并联支路中的另一支路,该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至电阻R58。
通过输出检测电路检测光源输出端是否短路,当光源输出端存在短路时,该输出检测电路输出一个低电平送给MCU,MCU接受到信号后先关闭输出端用于控制和恒流的MOS管,然后,发送一个信号给显示驱动电路,让显示电路显示“ERR”字符,提示用户输出端存在故障。当故障解除后,该输出检测电路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MCU侦测到输出检测电路为高电平时,让系统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主要在于,通过恒流控制电路使流经LED光源的电流保持恒定值,从而保障LED光源的亮度稳定性,达到调节亮度的目的,降低了电路中的电能损耗,提高效率;通过编码电路控制控制器的输出亮度、曝光时间和频闪频率,且不会影响光源亮度的稳定性,因此,使LED控制器在保持光源亮度稳定的同时具有频闪特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管理电路、及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的主控电路、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编码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触发相机输出电路、远程通信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恒流控制电路与AC-DC模块,其中,所述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编码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触发相机输出电路、远程通信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及恒流控制电路均与主控电路连接,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及恒流控制电路分别连接至光源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芯片IC7、芯片IC8、插件CN5、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4、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5、电容C16、电阻R45、电阻R46、电阻R43、电容C24、电容C30、二极管D6、电感L1、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1、电容C20、电容C17,其中,所述芯片IC8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至电容C22与电容C23的并联支路、插件CN5的第一引脚、及电阻R41一端;所述芯片IC8的第三引脚分别连接至电容C25与电阻R42的并联支路、电阻R41另一端;所述芯片IC8的第四引脚连接至电阻R44;所述芯片IC8的第一引脚连接至电容C16一端,该电容C16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6负极与电感L1一端;所述电容C18、电容C19与电容C21的并联支路的其中一支路分别连接至电感L1另一端与芯片IC7的第一引脚,其另一支路分别连接至芯片IC8的第七引脚、芯片IC7的第二引脚、电容C20与电容C17的并联支路的其中一支路,该电容C20与电容C17的并联支路的另一支路连接至芯片IC7的第三引脚,该芯片IC8的第八引脚连接至二极管D6正极;所述芯片IC8的第六引脚分别连接至电容C24一端与电阻R43一端,该电容C24另一端通过电容C3与电阻R43另一端连接;所述芯片IC8的第五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45与电阻R46一端,该电阻R46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19与电容C2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输入触发逻辑控制电路包括芯片IC5、插件CN2、恒流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136、电容C69与开关S1,其中,所述芯片IC5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25一端与电阻R26一端,该芯片IC5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26另一端与二极管D5正极,该电阻R25另一端连接至恒流二极管D4负极,该恒流二极管D4正极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5负极与插件CN2的第二引脚,该插件CN2的第一引脚连接至二极管D5正极;所述芯片IC5的第四引脚依次连接至电阻R24与电阻R136,该电阻R136连接至电容C69与开关S1的并联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电路包括编码器PE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9、电容C6、电容C7与电容C8,其中,所述编码器PE1的第四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6一端与电阻R3一端,该电阻R6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7;所述编码器PE1的B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5一端与电阻R7一端,该电阻R5另一端通过一电阻R4连接至编码器PE1的A引脚,该电阻R7另一端依次连接至电容C6、电容C8与电阻R9一端,该电阻R9另一端连接至编码器PE1的A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IC10A、运算放大器IC10B、MOS管Q9、电阻R63、电阻R64、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电阻R68、电阻R69、电阻R70、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与电容C38,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B的第五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64一端、电阻R66与电容C36,该电阻R64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63与电容C35;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B的第六引脚与其第七引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B的第七引脚连接至电阻R65一端,该电阻R65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68与电容C37的并联支路;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三引脚连接至电阻R68与电容C37的并联支路,该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二引脚连接至电容C38;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一引脚连接至电阻R67一端,该电阻R67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9的栅极G,该MOS管Q9的源极S分别连接至电阻R69与电阻R70一端,该电阻R70另一端连接至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二引脚;所述运算放大器IC10A的第八引脚连接至电容C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51、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3、电阻R55、电阻R59、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1、二极管DZ1、二极管D7、MOS管Q7、MOS管Q3、三极管Q5、三极管Q2、三极管Q4、芯片IC9,其中,所述二极管DZ1、电容C26与电容C27相并联形成并联支路,该二极管DZ1、电容C26与电容C27的并联支路中的一支路分别连接至电阻R51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该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至电阻R51另一端;所述电容C28与电容C29相并联后的一支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Z1、电容C26与电容C27的并联支路的另一支路、及电阻R47的一端,其另一支路分别连接至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7正极,该电阻R47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7负极、电阻R48一端与电阻R53一端,该电阻R53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7的漏极D,该MOS管Q7的栅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55与电阻R59的一端,该电阻R59的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7的源极S;该电阻R48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49一端,该电阻R49的另一端连接至芯片IC9的第2引脚;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47一端、芯片IC9的第6引脚与MOS管Q3的源极S,该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7正极、芯片IC9的第3引脚与电容C31一端,该电容C31另一端连接至芯片IC9的第6引脚;该芯片IC9的第7引脚连接至电阻R50一端,该电阻R50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3的栅极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控电路连接的输出检测电路,该输出检测电路分别连接至输出控制电路与恒流控制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检测电路包括三极管Q6、三极管Q8、电阻R54、电阻R57、电阻R61、电阻R52、电阻R60、电阻R62、电阻R58、电容C32与电容C33,其中,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分别连接至电容C32一端、电阻R54一端与电阻R57一端,该电阻R57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61,该电阻R54另一端与电容C32另一端连接后分别连接至电阻R52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该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至电阻R60一端,该电阻R60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62与电容C33的并联支路;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至电阻R62与电容C33的并联支路中的其中一支路,该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至电阻R62与电容C33的并联支路中的另一支路,该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至电阻R58。
CN201521104086.9U 2015-12-24 2015-12-24 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 Active CN205385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4086.9U CN205385627U (zh) 2015-12-24 2015-12-24 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4086.9U CN205385627U (zh) 2015-12-24 2015-12-24 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5627U true CN205385627U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38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04086.9U Active CN205385627U (zh) 2015-12-24 2015-12-24 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5627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1207A (zh) * 2016-12-23 2017-05-17 浙江大学 一种单片机电源开关兼换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84311A (zh) * 2017-08-10 2017-12-15 东莞市精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视觉光源多功能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08271291A (zh) * 2017-01-16 2018-07-10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总线定位相机恒流自诊断红外频闪照明灯系统
CN109104795A (zh) * 2018-09-30 2018-12-28 厦门思泰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光的led驱动控制电路
CN111638436A (zh) * 2020-05-22 2020-09-0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有机晶体管光电开关特性测试的频闪光源系统
CN112654124A (zh) * 2020-12-30 2021-04-13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实时同步触发输出或警告输出的光源控制器及其方法
WO2023231109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亮度的快速切换电路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1207A (zh) * 2016-12-23 2017-05-17 浙江大学 一种单片机电源开关兼换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71291A (zh) * 2017-01-16 2018-07-10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总线定位相机恒流自诊断红外频闪照明灯系统
CN107484311A (zh) * 2017-08-10 2017-12-15 东莞市精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视觉光源多功能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07484311B (zh) * 2017-08-10 2023-09-15 东莞市精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视觉光源多功能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09104795A (zh) * 2018-09-30 2018-12-28 厦门思泰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光的led驱动控制电路
CN109104795B (zh) * 2018-09-30 2023-12-22 厦门思泰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光的led驱动控制电路
CN111638436A (zh) * 2020-05-22 2020-09-0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有机晶体管光电开关特性测试的频闪光源系统
CN112654124A (zh) * 2020-12-30 2021-04-13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实时同步触发输出或警告输出的光源控制器及其方法
CN112654124B (zh) * 2020-12-30 2024-01-05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实时同步触发输出或警告输出的光源控制器及其方法
WO2023231109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亮度的快速切换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85627U (zh) 一种led频闪可调亮度恒流控制器
CN105072782B (zh) 一种通过0‑10v模拟信号控制两路灯具的电路及方法
CN204377221U (zh) 兼容电子镇流器的led灯管驱动器
WO2016078253A1 (zh) 低成本全方位全兼容驱动装置
CN107509278A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
CN208158951U (zh) 一种可调光调色温的led电源电路
CN105530741B (zh) 一种基于网络化监控的led道路照明系统
CN204993962U (zh) 基于Artnet传输协议的照明控制器
CN103476188A (zh) 多功能智能调光控制器
TWI399130B (zh) Two - line lighting system with intelligent energy - saving control
CN206196097U (zh) 照明装置、控制芯片及线性调光系统
CN209949511U (zh) 一种光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CN107613614B (zh) 一种led灯自动检测系统
CN105530742B (zh) 一种基于网络控制的道路照明led的驱动器
CN209731644U (zh) 一种多功能led感应灯控制器
CN215499647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装置
CN202738193U (zh) 一种兼容荧光灯镇流器的led日光灯电源
CN208128596U (zh) 一种宽输入电压智能调光led驱动器
CN207897201U (zh) 一种自动批量分配地址的控制系统及照明系统
CN207070400U (zh) 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宽电压led灯驱动电路
CN112055444A (zh) 调光驱动电路和照明装置
CN206452589U (zh) 一种建筑智能照明电路
CN209419947U (zh) 一种调光控制电路
CN104486897A (zh) 一种电感镇流器的调压控制装置
CN202663588U (zh) 一种用于led照明的调光及驱动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