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1226U - 保险杠侧支架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保险杠侧支架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1226U
CN205381226U CN201620035507.5U CN201620035507U CN205381226U CN 205381226 U CN205381226 U CN 205381226U CN 201620035507 U CN201620035507 U CN 201620035507U CN 205381226 U CN205381226 U CN 205381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section
location
side stand
main body
c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355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静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355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1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1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1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险杠侧支架和汽车,其中,保险杠侧支架,包括:侧支架本体;第一卡持件,包括第一主体和固定卡持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侧支架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卡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用于穿设在车体的卡孔中,并与所述车体卡持固定。本实用新型可简化装配过程,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保险杠侧支架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保险杠侧支架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保险杠是汽车上的重用部件,保险杠能够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保险杠需要通过保险杠侧支架与车体连接,保险杠侧支架在与车体连接时,操作人员需要将螺栓穿设在侧支架与车体的卡孔中,并将螺栓与螺母螺接以将侧支架与车体固定,由此导致装配过程繁琐,降低了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险杠侧支架和汽车,以简化装配过程,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保险杠侧支架,包括:
侧支架本体;
第一卡持件,包括第一主体和固定卡持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侧支架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卡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用于穿设在车体的卡孔中,并与所述车体卡持固定。
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优选的,所述固定卡持部为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侧面并沿所述第一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固定卡持部的第一端设有卡持面,所述卡持面沿所述第一主体的径向延伸,所述固定卡持部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主体的轴线形成设定角度;所述固定卡持部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卡孔之间的相对滑动穿入所述卡孔中,并使所述卡持面与所述车体卡持固定。
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优选的,所述侧支架本体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主体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主体通过螺栓穿设在所述连接孔和螺纹孔中与所述侧支架本体螺纹连接。
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持件为膨胀卡扣,所述固定卡持部为膨胀卡边。
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卡持件,所述第二卡持件包括第二主体和定位卡持部,所述第二主体设置在所述侧支架本体上,所述定位卡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上,所述定位卡持部用于穿设在所述车体的定位孔中,并与所述车体卡持定位。
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优选的,所述定位卡持部为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的侧面并沿所述第二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定位卡持部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定位卡持部的第二端设有第三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三导向斜面分别与所述第二主体的轴线形成设定角度;所述定位卡持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导向斜面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相对滑动穿入所述定位孔中与所述车体卡持定位,所述定位卡持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相对滑动退出所述定位孔而与所述车体解除定位。
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优选的,所述固定卡持部为两个,所述定位卡持部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卡持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险杠侧支架,所述车体与所述固定卡持部卡持固定。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险杠侧支架,在使用时,可将第一卡持件的固定卡持部穿设在车体的卡孔中,使固定卡持部与车体卡持固定,从而实现保险杠侧支架与车体的连接,无需借助工具且操作方便,简化了保险杠侧支架和车体的装配过程,提高了保险杠侧支架和车体的装配效率。由于第一卡持件的第一主体与侧支架本体可拆卸连接,因此,当需要将保险杠侧支架本体从车体上卸下时,可将第一卡持件从侧支架本体上卸下,即可使侧支架本体与车体相分离,拆卸方便且不会损坏侧支架本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险杠侧支架的正面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在与车体连接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险杠侧支架的第一卡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险杠侧支架的背面视图;
图6为图5中的B-B剖面在与车体连接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保险杠侧支架;102:侧支架本体;103:第一卡持件;
104:第一主体;105:固定卡持部;106:卡持面;
107:第一导向斜面;108:连接孔;109:螺纹孔;
110:螺栓;111:第二卡持件;112:第二主体;
113:定位卡持部;114:第二导向斜面;115:第三导向斜面;
201:车体;202:卡孔;20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保险杠侧支架101,包括:侧支架本体102;第一卡持件103,包括第一主体104和固定卡持部105,所述第一主体104与所述侧支架本体102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卡持部105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104上,用于穿设在车体201的卡孔202中,并与所述车体201卡持固定。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可将第一卡持件103的固定卡持部105穿设在车体201的卡孔202中,使固定卡持部105与车体201卡持固定,从而实现保险杠侧支架101与车体201的连接,无需借助工具且操作方便,简化了保险杠侧支架101和车体201的装配过程,提高了保险杠侧支架101和车体201的装配效率。由于第一卡持件103的第一主体104与侧支架本体102可拆卸连接,因此,当需要将侧支架本体102从车体201上卸下时,可将第一卡持件103从侧支架本体102上卸下,即可使侧支架本体102与车体201相分离,拆卸方便且不会损坏侧支架本体102。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卡持部105为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104的侧面并沿所述第一主体104的轴向延伸;所述固定卡持部105的第一端设有卡持面106,所述卡持面106沿所述第一主体104的径向延伸,所述固定卡持部105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07,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07与所述第一主体104的轴线形成设定角度;所述固定卡持部105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07与所述卡孔202之间的相对滑动穿入所述卡孔202中,并使所述卡持面106与所述车体201卡持固定。由此,第一卡持件103的外径可大于车体201的卡孔202的直径,第一卡持件103在穿入卡孔202的过程中,第一导向斜面107与卡孔202相接触,且第一导向斜面107与卡孔202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由于第一导向斜面107与第一主体104的轴线形成设定角度且固定卡持部105具有弹性,因此使固定卡持部105能够穿入卡孔202中,当卡持面106越过卡孔202后,在弹性作用下第一卡持件103的外径恢复,使卡持面106卡持在卡孔202处,由于卡持面106沿第一主体104的径向延伸,因此,卡持面106能够阻止固定卡持部105退出卡孔202,使固定卡持部105能够与车体201卡持固定,由此使第一卡持件103的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侧支架本体102设有连接孔108,所述第一主体104设有螺纹孔109,所述第一主体104通过螺栓110穿设在所述连接孔108和螺纹孔109中与所述侧支架本体102螺纹连接。由此,当需要将侧支架本体102从车体201上卸下时,可旋转螺栓110,使螺栓110与第一主体104分离,从而使第一卡持件103能够与支架本体分离,之后将侧支架本体102从车体201上拆下即可,由此使保险杠侧支架101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当然,第一主体104也可设置螺柱,侧支架本体102设有螺孔,通过螺柱和螺孔的螺接,实现侧支架本体102与第一卡持件103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卡持件103为膨胀卡扣,所述固定卡持部105为膨胀卡边。由于膨胀卡扣为常用零件,因此便于获取、使用可靠。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保险杠侧支架101还包括第二卡持件111,所述第二卡持件111包括第二主体112和定位卡持部113,所述第二主体112设置在所述侧支架本体102上,所述定位卡持部113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112上,所述定位卡持部113用于穿设在所述车体201的定位孔203中,并与所述车体201卡持定位。在使用时,可将第二卡持件111的定位卡持部113穿设在车体201的定位孔203中,使定位卡持部113与车体201卡持定位,从而实现侧支架本体102与车体201的定位,由此当第一卡持件103与侧支架本体102分离后,侧支架本体102与车体201仍能够定位,防止侧支架本体102由车体201上掉落,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卡持部113为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112的侧面并沿所述第二主体112的轴向延伸;所述定位卡持部113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114,所述定位卡持部113的第二端设有第三导向斜面115,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14与所述第三导向斜面115分别与所述第二主体112的轴线形成设定角度;所述定位卡持部113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导向斜面115与所述定位孔203之间的相对滑动穿入所述定位孔203中与所述车体201卡持定位,所述定位卡持部113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14与所述定位孔203之间的相对滑动退出所述定位孔203而与所述车体201解除定位。由此,第二卡持件111的外径可大于车体201的定位孔203的直径,第二卡持件111在穿入定位孔203的过程中,第三导向斜面115与定位孔203相接触,且第三导向斜面115与定位孔203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由于第三导向斜面115与第二主体112的轴线形成设定角度且定位卡持部113具有弹性,因此使定位卡持部113能够穿入定位孔203中,当第二导向斜面114越过定位后,在弹性作用下第二卡持件111的外径恢复,使第二卡持件111卡持在定位孔203处,使定位卡持部113能够与车体201卡持定位。当需要将侧支架本体102由车体201上卸下时,可先将第一卡持件103与侧支架本体102分离,之后对侧支架本体102施加背向车体201的力,使第二导向斜面114与定位孔203之间相对滑动,由于第二导向斜面114与第二主体112的轴线形成设定角度且定位卡持部113具有弹性,因此使定位卡持部113能够退出定位孔203,从而使侧支架本体102与车体201解除定位。由此使第二卡持件111的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卡持部105为两个,所述定位卡持部113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卡持部105之间。由此,能够保证保险杠侧支架101与车体201连接、定位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201和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101,所述车体201与所述固定卡持部105卡持固定。
本实施例中,在保险杠侧支架101和车体201的装配过程中,可将第一卡持件103的固定卡持部105穿设在车体201的卡孔202中,使固定卡持部105与车体201卡持固定,从而实现保险杠侧支架101与车体201的连接,无需借助工具且操作方便,简化了保险杠侧支架101和车体201的装配过程,提高了保险杠侧支架101和车体201的装配效率。由于第一卡持件103的第一主体104与侧支架本体102可拆卸连接,因此,当需要将侧支架本体102从车体201上卸下时,可将第一卡持件103从侧支架本体102上卸下,即可使侧支架本体102与车体201相分离,拆卸方便且不会损坏侧支架本体10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保险杠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支架本体;
第一卡持件,包括第一主体和固定卡持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侧支架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卡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用于穿设在车体的卡孔中,并与所述车体卡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卡持部为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侧面并沿所述第一主体的轴向延伸;
所述固定卡持部的第一端设有卡持面,所述卡持面沿所述第一主体的径向延伸,所述固定卡持部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主体的轴线形成设定角度;
所述固定卡持部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卡孔之间的相对滑动穿入所述卡孔中,并使所述卡持面与所述车体卡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本体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主体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主体通过螺栓穿设在所述连接孔和螺纹孔中与所述侧支架本体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件为膨胀卡扣,所述固定卡持部为膨胀卡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卡持件,所述第二卡持件包括第二主体和定位卡持部,所述第二主体设置在所述侧支架本体上,所述定位卡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上,所述定位卡持部用于穿设在所述车体的定位孔中,并与所述车体卡持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卡持部为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的侧面并沿所述第二主体的轴向延伸;
所述定位卡持部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定位卡持部的第二端设有第三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三导向斜面分别与所述第二主体的轴线形成设定角度;
所述定位卡持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导向斜面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相对滑动穿入所述定位孔中与所述车体卡持定位,所述定位卡持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相对滑动退出所述定位孔而与所述车体解除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持部为两个,所述定位卡持部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卡持部之间。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保险杠侧支架,所述车体与所述固定卡持部卡持固定。
CN201620035507.5U 2016-01-14 2016-01-14 保险杠侧支架和汽车 Active CN205381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35507.5U CN205381226U (zh) 2016-01-14 2016-01-14 保险杠侧支架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35507.5U CN205381226U (zh) 2016-01-14 2016-01-14 保险杠侧支架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1226U true CN205381226U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47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35507.5U Active CN205381226U (zh) 2016-01-14 2016-01-14 保险杠侧支架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1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0613B2 (en) Connection terminal
JP2012112533A (ja) 部品の取付構造
US20180224026A1 (en) Clip for fastening a pipe to a support
US9156419B2 (en) Bumper attachment structure
TW200508059A (en) Integrated pin and clip
CN205381226U (zh) 保险杠侧支架和汽车
WO2008122736A3 (fr) Agencement de fixation d'une aile sur une structure de carrosserie d'un vehicule
WO2015167657A1 (en) System composed of a sill panel and a fastening clip
GB2393043A (en) Quick release battery connector
CN204442070U (zh) 固定电机的卡箍及电机系统
CN20933665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缆固定装置
CN20304715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活动卡头的连接头
CN105946757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汽车保险杠
CN205417346U (zh) 汽车尾灯及汽车
CN103831764A (zh) 灯具前盖紧固工装及方法
CN202065295U (zh) 一种用于前围护板定位的拉铆螺母组件
CN201784733U (zh) 快速可拆卸车门限位装置
CN106655039B (zh) 推压式接线夹
CN216345414U (zh) 一种气源快卸机构
CN202911626U (zh) 一种转向灯的装配结构
CN214068975U (zh) 防水连接器插头
CN204599596U (zh) 一种弹性夹片式纽扣
KR101525077B1 (ko) 철도차량용 차륜 분리 지그
CN204992030U (zh) 一种机动车用防脱落大灯插座
CN106759039B (zh) 抛雪头快速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