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6871U - 一种网线开关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线开关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6871U
CN205376871U CN201620127102.4U CN201620127102U CN205376871U CN 205376871 U CN205376871 U CN 205376871U CN 201620127102 U CN201620127102 U CN 201620127102U CN 205376871 U CN205376871 U CN 205376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gging
netting twine
switch
combined socket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71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江月
杨伟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Softwar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Softwa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Softwar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Softwa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271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6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6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687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线开关插座,涉及插座技术领域,用以克服网线的水晶头因碰撞而脱落的问题。包括:在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设置有网线插口,卡线器;卡线器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横档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底端与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横档板设置在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顶端,且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卡线器工作时,卡线器的横档板与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相对设置,且横档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且卡线器的横档板的下边缘与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的下边缘间的距离小于网线的水晶头的厚度。

Description

一种网线开关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线开关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安装在墙壁上使用的电器插座,是用来接通和断开电路使用的家用电器。网线开关插座是开关插座的一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很广泛,是用于电脑连接上网的工具。但网线的水晶头插入传统的网线开关插座并正常使用时,容易被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力拔出,导致网络断开,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线开关插座,用以克服网线的水晶头因碰撞而脱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线开关插座,包括:在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设置有网线插口,卡线器;所述卡线器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横档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横档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卡线器工作时,所述卡线器的横档板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横档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所述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安装在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时,所述网线的水晶头的未插入至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的部分的长度;且所述卡线器的横档板的下边缘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的下边缘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网线的水晶头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包括: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包括: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通过合页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横档板分为左横档板,网线水晶头横挡板,及右横档板三部分;其中,所述网线水晶头横挡板位于所述左横档板及右横档板之间,且与所述左横档板及右横档板连接;所述网线水晶头横挡板凹于所述左横档板及右横档板;所述在所述卡线器工作时,所述卡线器的横档板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横档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包括:在所述卡线器工作时,所述卡线器的横档板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横档板的网线水晶头横挡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
可选地,所述左横档板和/或右横档板上设置有半球形凸起;在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的与左横档板和/或右横档板的半球形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左横档板和/或右横档板的半球形凸起相对应的半球形凹槽。
可选地,所述左横档板和/或右横档板上设置有半球形凹槽;在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的与左横档板和/或右横档板的半球形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左横档板和/或右横档板的半球形凹槽相对应的半球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线开关插座,包括:在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设置有网线插口,卡线器;卡线器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横档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底端与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横档板设置在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顶端,且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卡线器工作时,卡线器的横档板与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相对设置,且横档板的内表面与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且卡线器的横档板的下边缘与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的下边缘间的距离小于网线的水晶头的厚度。这样,在网线的水晶头插入至包含有卡线器的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时,可以使卡线器工作,这样一来,由于卡线器的横档板的内表面与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且卡线器的横档板的下边缘与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的下边缘间的距离小于网线的水晶头的厚度,使得网线的水晶头稳固的插在网线插口中,克服了网线的水晶头因碰撞而脱落的问题,方便了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线开关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线开关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线开关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线开关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线开关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提供的网线开关插座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线开关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网线开关插座,11-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12-网线插口,13-卡线器,131-第一挡板,132-第二挡板,133-横档板,1331-左横档板,1332-网线水晶头横挡板,1333-右横档板,14-半球形凸起,15-半球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线开关插座,包括:在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设置有网线插口12;卡线器13;卡线器13包括第一挡板131,第二挡板132及横档板133;第一挡板131与第二挡板132的底端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底端活动连接;横档板133设置在第一挡板131及第二挡板132的顶端,且与第一挡板131与第二挡板132的顶端固定连接。
在卡线器13工作时,卡线器13的横档板133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相对设置,且横档板133的内表面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且卡线器13的横档板133的下边缘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网线插口12的下边缘间的距离小于网线的水晶头的厚度。
其中,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安装在网线开关插座10的网线插口12时,网线的水晶头的未插入至网线开关插座10的网线插口12的部分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是网线开关插座10的设置有网线插口12的一面。横档板133的内表面是卡线器13的横档板133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相对设置时,横档板133的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相对一面。
具体的,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设置有网线插口12,这样网线的水晶头可以插入至网线开关插座10的网线插口12中,以便进行网络通信。在此网线开关插座10上还设置有卡线器13。此卡线器13包含第一挡板131,第二挡板132及横档板133,且第一挡板131与第二挡板132的底端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底端活动连接,横档板133设置在第一挡板131及第二挡板132的顶端,且与第一挡板131与第二挡板132的顶端固定连接。这样,卡线器13与网线开关插座10连接,且通过第一挡板131与第二挡板132的底端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底端活动连接,使得卡线器13可以改变其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的相对位置,在卡线器13不需要工作或是安装网线水晶头时,卡线器13可以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垂直,此时,卡线器13的横档板133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垂直设置,如图1所示。这样一来,卡线器13无法遮挡网线开关插座10的网线插口12,便于用户将网线水晶头插入至网线插口12。
在卡线器13工作时,卡线器13的横档板133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相对设置,且横档板133的内表面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卡线器13的横档板133的下边缘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网线插口12的下边缘间的距离小于网线的水晶头的厚度。这样,在卡线器13工作时,即为卡线器13需要遮挡网线开关插座10的网线插口12时,此时,卡线器13的横档板133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相对设置,即为卡线器13的横档板133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平行设置,如图2所示,且将横档板133的内表面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卡线器13的横档板133的下边缘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网线插口12的下边缘间的距离小于网线的水晶头的厚度。这样一来,横档板133的内表面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间的距离等于网线水晶头的未插入至网线插口12的部分的长度,并且,横档板133的下边缘与网线插口12的下边缘间的距离,小于网线水晶头的厚度。在网线的水晶头插入网线插座12时,卡线器13可以将网线的水晶头遮挡在网线插口12中,不会使其脱落。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挡板131与第二挡板132的底端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底端活动连接包括:第一挡板131与第二挡板132的底端通过转轴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底端活动连接。
或者,参考图1所示,第一挡板131与第二挡板132的底端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底端活动连接包括:第一挡板131与第二挡板132的底端通过合页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底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横档板133分为左横档板1331,网线水晶头横挡板1332,及右横档板1333三部分。其中,网线水晶头横挡板1332位于左横档板1331及右横档板1333之间,且与左横档板1331及右横档板1333连接。网线水晶头横挡板1332凹于左横档板1331及右横档板1333。
此时,在卡线器13工作时,卡线器13的横档板133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相对设置,且横档板133的内表面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包括:在卡线器13工作时,卡线器13的横档板133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相对设置,且横档板133的网线水晶头横挡板1332的内表面与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
这样一来,横档板133设置在第一挡板131及第二挡板132的顶端,且与第一挡板131与第二挡板132的顶端固定连接可以为:横档板133设置在第一挡板131及第二挡板132的顶端,且横档板133的左横档板1331与第一挡板131的顶端固定连接,横档板133的右横档板1333与第二挡板132的顶端固定连接。或者,横档板133设置在第一挡板131及第二挡板132的顶端,横档板133的左横档板1331与第二挡板132的顶端固定连接,横档板133的右横档板1333与第一挡板131的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卡线器13工作时,卡线器13的第一挡板131及第二挡板132可以与网线开关插座10连接,横档板133的左横档板1331及右横档板1333可以与网线开关插座10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5,图6所示,左横档板1331和/或右横档板1333上设置有半球形凸起14;
在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的与左横档板1331和/或右横档板1333的半球形凸起14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左横档板1331和/或右横档板1333的半球形凸起14相对应的半球形凹槽15。
或者,如图7所示,左横档板1331和/或右横档板1333上设置有半球形凹槽15;在网线开关插座10的前端面11的与左横档板1331和/或右横档板1333的半球形凹槽15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左横档板1331和/或右横档板1333的半球形凹槽15相对应的半球形凸起14。
这样,可以在卡线器13工作时,进一步将卡线器13固定在网线开关插座10上,增加卡线器13的稳固性,从而进一步防止了网线的水晶头因碰撞而脱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线开关插座,包括:在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设置有网线插口,卡线器;卡线器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横档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底端与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横档板设置在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顶端,且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卡线器工作时,卡线器的横档板与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相对设置,且横档板的内表面与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且卡线器的横档板的下边缘与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的下边缘间的距离小于网线的水晶头的厚度。这样,在网线的水晶头插入至包含有卡线器的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时,可以使卡线器工作,这样一来,由于卡线器的横档板的内表面与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且卡线器的横档板的下边缘与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的下边缘间的距离小于网线的水晶头的厚度,使得网线的水晶头稳固的插在网线插口中,克服了网线的水晶头因碰撞而脱落的问题,方便了用户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网线开关插座,包括:在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设置有网线插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线器;所述卡线器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横档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横档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在所述卡线器工作时,所述卡线器的横档板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横档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所述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安装在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时,所述网线的水晶头的未插入至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的部分的长度;且所述卡线器的横档板的下边缘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网线插口的下边缘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网线的水晶头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线开关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线开关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通过合页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底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网线开关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档板分为左横档板,网线水晶头横挡板,及右横档板三部分;其中,所述网线水晶头横挡板位于所述左横档板及右横档板之间,且与所述左横档板及右横档板连接;所述网线水晶头横挡板凹于所述左横档板及右横档板;
所述在所述卡线器工作时,所述卡线器的横档板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横档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包括:
在所述卡线器工作时,所述卡线器的横档板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横档板的网线水晶头横挡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间的距离为网线的水晶头外侧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线开关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横档板和/或右横档板上设置有半球形凸起;
在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的与左横档板和/或右横档板的半球形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左横档板和/或右横档板的半球形凸起相对应的半球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线开关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横档板和/或右横档板上设置有半球形凹槽;
在所述网线开关插座的前端面的与左横档板和/或右横档板的半球形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左横档板和/或右横档板的半球形凹槽相对应的半球形凸起。
CN201620127102.4U 2016-02-18 2016-02-18 一种网线开关插座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76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7102.4U CN205376871U (zh) 2016-02-18 2016-02-18 一种网线开关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7102.4U CN205376871U (zh) 2016-02-18 2016-02-18 一种网线开关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6871U true CN205376871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70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7102.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76871U (zh) 2016-02-18 2016-02-18 一种网线开关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6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0714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电缆
CN208112134U (zh) 一种电力电缆支撑架
CN216913550U (zh) 一种自适应柔性夹具
CN205376871U (zh) 一种网线开关插座
CN210379596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连接端口用防脱落装置
CN206076808U (zh) 一种刀闸硬质组合遮蔽罩
KR101736205B1 (ko) 전선 정리가 용이한 멀티탭 장치
CN204067050U (zh) 一种电容器安装弹性卡
CN203707448U (zh) 一种双接水晶头
CN209434795U (zh) 一种计算机用网线固定装置
CN205460213U (zh) 一种安全注射装置
CN102957033B (zh) 配线箱及其数据配线架
CN214899086U (zh) 一种综合布线用可拆卸插座
CN201829375U (zh) 卡接式空气开关护罩
CN206041116U (zh) 一种插接件
CN207390695U (zh) 一种计算机专用束线器
CN212587804U (zh) 一种按键式网插接头
CN208352886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线缆墙体固定装置
CN204597093U (zh) 通用三叉插头辅助工具
CN216215626U (zh) 一种通信电缆施工用排线装置
CN209055712U (zh) 一种免工具安装的光缆终端盒
CN203881803U (zh) 一种用于cvt试验的绝缘杆挂线接头
CN209267276U (zh) 一种光纤组网的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终端
CN204088760U (zh) 一种带卡接偏位位移防脱簧片的idc模块
CN205429309U (zh) 一种接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9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9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