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5756U - 防走失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走失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5756U
CN205375756U CN201620010452.2U CN201620010452U CN205375756U CN 205375756 U CN205375756 U CN 205375756U CN 201620010452 U CN201620010452 U CN 201620010452U CN 205375756 U CN205375756 U CN 205375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tag
monitoring
data
information
remot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104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梅
张明伟
陈越
杨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6200104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5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5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57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走失报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子标签,佩戴于用户身上;电子标签监测装置,与所述电子标签通信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电子标签所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对所监测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编码信息,再将编码信息发送进行调制后无线输出;监控站,与所述电子标签监测装置通信连接,用于依据电子标签监测装置的监测进行报警。由上,可以实现对于用户所在位置的监测,当出现用户离开监测范围时,立刻报警。

Description

防走失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走失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痴呆患者由于其大脑功能损害引起视空间定向、导航能力及寻路能力障碍,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不能找到目的地或起始地点的位置,导致迷途不返或下落不明。相关研究发现,很多老年痴呆患者会在照顾者睡觉或暂时离开房间时擅自离开住所。大多数走失行为发生在吃早饭之前的凌晨、晚饭之后与睡觉之前这段时间。痴呆患者走失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主要包括:跌倒、车祸、受伤、住院甚至死亡。因此,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走失行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对保证患者人身安全、减轻家庭压力和社会负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走失报警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电子标签,佩戴于用户身上;
电子标签监测装置,与所述电子标签通信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电子标签所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对所监测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编码信息,再将编码信息发送进行调制后无线输出;
监控站,与所述电子标签监测装置通信连接,用于依据电子标签监测装置的监测进行报警。
由上,可以实现对于用户所在位置的监测,当出现用户离开监测范围时,立刻报警。
可选的,所述电子标签监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
电子标签识别模块,与所述电子标签通信连接,用于监测在一定范围内的各个电子标签所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对应进行解码;
电子标签数据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标签识别模块所解码出的数据进行识别,以确定在所述范围内的各个电子标签存在信息;
通信模块,将所述各个电子标签存在信息进行调制并无线输出。
由上,可以实现对于用户所在位置的监测。
可选的,所述监控站包括:
通信单元,与前述通信模块耦合,用于接收所述各个电子标签存在信息;
监控站主控单元,与所述通信单元连接,用于控制与其连接的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各个电子标签存在信息,以及控制与其连接的蜂鸣器和指示灯进行报警。
由上,可以实现当出现用户离开监测范围时,立刻报警。
可选的,所述电子标签至少包括以下之一:RFID电子标签、ETC电子标签和NFC电子标签。
可选的,所述电子标签的外部封装结构包括手环、钥匙扣和胸卡。
由上,使得电子标签方便用户佩戴。
可选的,还包括数据远程传输装置,通信连接于电子标签监测装置与监控站之间,用于将电子标签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信号进行中转,发送至监控站。
由上,当电子标签监测装置与监控站距离较远时,由于信号衰减的问题,可能导致监控站无法及时收到电子标签监测装置所监测的数据,而数据远程传输装作为二者之间的数据中转,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
可选的,所述数据远程传输装置包括:
数据远程传输处理模块,用于对所中转的各项数据进行标记;
网络模块,与所述数据远程传输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将标记后的数据进行调制,并无线输出。
由上,通过对数据进行标记,可免去数据在远程传输装置之间反复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防走失报警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电子标签监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监控站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数据远程传输装置的信号标记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走失报警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系统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电子标签10、电子标签监测装置20和监控站40,以及连接于所述电子标签监测装置20与所述监控站40之间的数据远程传输装置30。
所述电子标签10具有无线发射功能的有源电子标签,1秒钟发送3次。所述电子标签10的无线信号是有编码的,不同电子标签的编码唯一。所述电子标签10发出的无线信号在有效范围内,可被电子标签监测装置20解码并识别,从而获得电子标签10的编码信息。标签内部采用纽扣电池供电,电池工作寿命不少于一年。较佳的,半年更换一次纽扣电池。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标签10采用RFID技术,例如可选用尚鼎公司的DST-65有源电子标签。另外,还可采用ETC电子标签或NFC电子标签等,具体技术方案不做限定。
所述电子标签10的外部封装结构包括手环、钥匙扣或胸卡等,可方便佩戴于用户身上。
电子标签监测装置20用于监测所述电子标签10的无线信号,并对所监测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编码信息,再将编码信息发送进行调制后发送至监控站40。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标签监测装置20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子标签识别模块201、电子标签数据控制模块202和通信模块203。
电子标签识别模块201,与所述电子标签10通信耦合,用于监测在一定范围内的所有电子标签10所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对应进行解码。
电子标签数据控制模块202,通过串口通信技术与所述电子标签识别模块201连接,用于对电子标签识别模块201所解码出的数据进行识别,从而确定在监测范围内的各个电子标签10存在信息。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数据控制模块202采用型号为DSM-301的芯片实现。其优势在于,可通过拨码开关(即衰减调节开关)调节其监测的灵敏度,这样可实现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电子标签10的有效监测。例如,将DSM-301芯片的1号开关置1,衰减16dB;2号开关置1,衰减8dB;3号开关置1,衰减4dB;4号开关置1衰减2dB;5号开关置1,衰减1dB。衰减度越低,监测范围越小。
通信模块203用于将电子标签数据控制模块202所识别出的信息进行调制处理,以无线形式输出。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203采用型号为Si4432的无线模块实现。
监控站40反应电子标签监测装置20所检测出的各个电子标签10的存在情况,当出现某些电子标签消失时,表示佩戴该电子标签的用户走出监测范围,立刻进行报警,从而将用户走时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如图3所示,监控站40包括监控站主控单元401,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通信单元402、操作按键403、显示单元404、蜂鸣器405和指示灯406。
所述通信单元402与前述电子标签监测装置20中的通信模块203耦合,用于接收电子标签监测装置20所监测的电子标签是否存在于监测范围的情况。对应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单元402也采用型号为Si4432的无线模块实现。
监控站主控单元401,与所述通信单元402串口连接,用于依据电子标签是否存在于监测范围的情况控制与其连接的显示单元404显示。所述显示单元404可采用型号为1602的字符型液晶显示器。当出现佩戴有电子标签的用户走出监测区域的情况时,监控站主控单元401还控制蜂鸣器405发声报警以及指示灯406闪烁报警。医护人员通过操作按键403进行消除报警或复位操作。对应的,操作按键403包括静音按键和复位按键。报警发生后,按下静音按键可取消报警声。按下复位按键,取消当前显示的病号信息。若有多个病号信息,则需再次按下复位按键,直到取消所有的病号信息。
具体使用中,所述监控站40可应用于护士站,以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又例如,还可应用于养老院或幼儿园等,具体不再赘述。
数据远程传输装置30,连接于所述电子标签监测装置20与所述监控站40之间,当电子标签监测装置20与监控站40距离较远时,由于信号衰减的问题,可能导致监控站40无法及时收到电子标签监测装置20所监测的数据,而数据远程传输装置30作为二者之间的数据中转,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以保证监控站40及时收到信息。所述数据远程传输装置30包括相互连接的数据远程传输处理模块以及网络模块(未图示)。
为防止信号在数据远程传输装置30之间反复传输,要对数据远程传输装置30的数据进行特殊处理。处理方法为,每个信号的数据加一个十六进制标志位,数据远程传输装置30中转数据时,由数据远程传输处理模块对各数据的标志位进行标记,当再次收到该数据时将不进行中转。
其数据标记原理如图4所示。电子标签数据控制模块202向通信模块203发送的原始数据为12位十六进制数,第1至5位“FFFFFFFFFF”为引导字节;第6位是地址;第7位是状态;第8至11位是电子标签10的标签编码;第12位是校验。数据远程传输装置30将上述数据结构进行处理,去掉第1至5位引导字节;第6位设置为本检测端地址(例“3”号检测端设置为“03”);第7位设置为“0”(数据远程传输装置30的标志位);去掉12位校验。当数据远程传输装置30接收到该数据并进行中转时,先判断标志位是否被自己标记。如果没有标记则将标志位(8位二进制)中对应的位标记为“1”。例如3号数据远程传输装置,标记前的二进制为“00000000”,标记后的二进制为“00000100”,转换十六进制为“04”。再将标记后的数据信息“030400000246”以无线形式发送出去。如果标志位已被标记,则忽略该条信息。监控站40收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地址和卡号(标签编码)显示出来。如“Y3-0582”,“Y3”表示序号(地址)为“3”的电子标签检测端,“0582”表示电子标签的卡号“00000246”(十六进制转十进制)。
实际使用中,所述数据远程传输装置30可以设置多个,各个数据远程传输装置收到该数据后,进行相同的判断和标记。
本系统采用5V直流电源适配器,可与普通手机充电器头互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防走失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电子标签,佩戴于用户身上,各个电子标签加载不同的编码信息;
电子标签监测装置,与所述电子标签通信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电子标签所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对所监测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编码信息,再将编码信息发送进行调制后无线输出;
监控站,与所述电子标签监测装置通信连接,用于依据电子标签监测装置监测的编码信息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监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
电子标签识别模块,与所述电子标签通信连接,用于监测在一定范围内的各个电子标签所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对应进行解码;
电子标签数据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标签识别模块所解码出的数据进行识别,以确定在所述范围内的各个电子标签存在信息;
通信模块,将所述各个电子标签存在信息进行调制并无线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站包括:
通信单元,与前述通信模块耦合,用于接收所述各个电子标签存在信息;
监控站主控单元,与所述通信单元连接,用于控制与其连接的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各个电子标签存在信息,以及控制与其连接的蜂鸣器和指示灯进行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至少包括以下之一:RFID电子标签、ETC电子标签和NFC电子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的外部封装结构包括手环、钥匙扣和胸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远程传输装置,通信连接于电子标签监测装置与监控站之间,用于将电子标签监测装置所监测到的信号进行中转,发送至监控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远程传输装置包括:
数据远程传输处理模块,用于对所中转的各项数据进行标记;
网络模块,与所述数据远程传输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将标记后的数据进行调制,并无线输出。
CN201620010452.2U 2016-01-06 2016-01-06 防走失报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5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0452.2U CN205375756U (zh) 2016-01-06 2016-01-06 防走失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0452.2U CN205375756U (zh) 2016-01-06 2016-01-06 防走失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5756U true CN205375756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76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1045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5756U (zh) 2016-01-06 2016-01-06 防走失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57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7178A (zh) * 2018-04-28 2018-09-28 苏州诺登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fid的儿童监护系统
CN108648413A (zh) * 2018-04-28 2018-10-12 苏州诺登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fid的儿童监护系统的儿童防走失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7178A (zh) * 2018-04-28 2018-09-28 苏州诺登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fid的儿童监护系统
CN108648413A (zh) * 2018-04-28 2018-10-12 苏州诺登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fid的儿童监护系统的儿童防走失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89097U (zh) 一种老人监护系统
US20050203350A1 (en) Patient monitoring apparatus
CN204242371U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与应用于监控系统的现场监控端
DE50204474D1 (de) Überwachungs- und warnsystem für unter gefährlichen einsatzbedingungen tätige personen
CN205375756U (zh) 防走失报警系统
CN202078595U (zh) 一种全自动输液助警系统
US20080261555A1 (en) Intertalk wristban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CN105260687A (zh) 双有源rfid婴儿安全防护系统
CN202145316U (zh) 基于rfid技术的老人看护系统
CN204863211U (zh) 患者定位追踪电子腕带
US20010035824A1 (en) Infant monitoring and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CN107369292A (zh) 医院新生儿防丢失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2632319U (zh) 物联网新生婴儿监护系统
KR100746531B1 (ko) 무선신호를 활용한 구내전력량 자동제어장치 및 이에적합한 제어방법
CN209328054U (zh) 一种警务监管平台系统
CN104992125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CN205644895U (zh) 病危人员紧急呼救系统
CN105260688A (zh) 医院婴儿安全防护系统
CN205259791U (zh) 智能保险箱
CN104063990A (zh) 执勤人员安全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209928584U (zh) 一种老人看护系统
CN209525735U (zh) 一种封闭式活动区域的监控系统
CN205644893U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和rfid技术的医护人员报警系统
CN206162663U (zh) 电力系统智能封签管理系统
CN211908864U (zh) 一种应用于户外的人员生理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