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69326U - 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69326U
CN205369326U CN201620049865.1U CN201620049865U CN205369326U CN 205369326 U CN205369326 U CN 205369326U CN 201620049865 U CN201620049865 U CN 201620049865U CN 205369326 U CN205369326 U CN 205369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teel
aluminum pipe
steel pipe
alumi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98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波
王玉洁
滕世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e Dam Safety Supervision Center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e Dam Safety Supervision Center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e Dam Safety Supervision Center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Large Dam Safety Supervision Center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6200498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69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69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69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混凝土基座上设有竖向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同轴共心布置的钢管、铝管和保护管,由内向外依次为钢管、铝管、保护管,钢管、铝管和保护管的下端均经水泥砂浆固定于安装孔孔底,其中保护管上端露出在安装孔外,保护管与安装孔孔壁之间回填水泥砂浆,铝管上端高出保护管,并在铝管上端固定水平布置的固定环,钢管上端高出铝管,且在钢管上端安装水平的钢圆盘和静力水准端点,钢圆盘与固定环之间经两个竖向布置的位移计相连。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坝垂直位移监测领域。

Description

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适用于大坝垂直位移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双金属标是一种观测大坝垂直位移的重要监测设施,其可以作为几何水准、静力水准观测提供基准点,获取大坝的绝对垂直位移值,当在双金属标安装了双金属标仪后,与静力水准联测,可实现大坝垂直位移自动化监测。
当双金属标作为静力水准的校核基点时,一般情况下,静力水准端点7与双金属标仪6底座应固定在同一个混凝土基座上(参见图1)。双金属标中钢管标心和铝管标心的变化量采用双金属标仪观测。为了获取静力水准系统端点变形量(即混凝土基座的变形量),观测时,分别测出安装在钢管1和铝管2上双金属标仪的测值S钢i、S铝i,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混凝土基座变形量Δ端点
式中:
S钢0——钢管标初始测值,mm;
S钢i——钢管标第i次测值,mm;
S铝0——铝管标初始测值,mm;
S铝i——铝管标第i次测值,mm;
α——钢管标线膨胀系数;
α——铝管标线膨胀系数;
当取α=2α时,则:
Δ端点=2(S钢i-S钢0)-(S铝i-S铝0)(2)
由上述计算公式可知,要获得基座变形量,钢标、铝标的变形量必须观测准确,但工程实际应用效果不够理想,一旦出现钢标仪或铝标仪中的一支仪器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双金属标成果不可用,可靠性较低。如某工程双金属标观测成果见图2,当铝标在2011年3月失效停测后,实际上双金属标成果就不可信了,无法进行混凝土基座变形量计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在混凝土基座上设有竖向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内设置同轴共心布置的钢管、铝管和保护管,由内向外依次为钢管、铝管、保护管,所述钢管、铝管和保护管的下端均经水泥砂浆固定于安装孔孔底,其中保护管上端露出在安装孔外,保护管与安装孔孔壁之间回填水泥砂浆,铝管上端高出保护管,并在铝管上端固定水平布置的固定环,钢管上端高出铝管,且在钢管上端安装水平的钢圆盘和静力水准端点,所述钢圆盘与固定环之间经两个竖向布置的位移计相连。
所述钢管与铝管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支撑环;所述铝管与保护管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支撑环。
所述支撑环为橡胶隔离环或不锈钢环。
所述保护管采用直径200mm、管厚8mm的无缝钢管;所述铝管、钢管的直径分别为130mm和50mm。
所述钢管上端比所述铝管上端高出10~20cm。
所述保护管每节长度小于等于3m,采用内外螺纹连接。
所述支撑环与支撑环之间间距2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靠性:2支位移计互为备用,当出现1支位移计异常或失效时,另外1支位移计测值仍能用于计算Δ,提高了双金属标成果的可靠性。2、连续性:当1支位移计异常或失效后进行更换或维修期间,另外1支位移计仍能正常工作,保证双金属标成果的连续性,也为维修、维护争取了充足的时间。3、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未增加相应的成本,也未改变相关的施工工艺,操作简单,施工便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某工程中双金属标观测成果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混凝土基座上设有竖向的安装孔5,安装孔5内设置同轴共心布置的钢管1、铝管2和保护管3,由内向外依次为钢管、铝管、保护管。本实施例中保护管3的下端经水泥砂浆固定于安装孔5孔底,保护管3上端露出在安装孔5外,保护管3与安装孔5孔壁之间回填水泥砂浆。铝管2的下端经水泥砂浆固定于安装孔5孔底,铝管2上端高出保护管3,并在铝管2上端固定水平布置的固定环9。钢管1下端经水泥砂浆固定于安装孔5孔底,钢管1上端高出铝管2,且在钢管1上端安装水平的钢圆盘10和静力水准端点7。本实施例中在钢圆盘10与固定环9之间通过两个竖向布置的位移计8相连。
为保证金属管之间不直接接触,防止管身挠曲,本例在钢管1与铝管2之间和铝管2与保护管3之间均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支撑环4,支撑环4为橡胶隔离环或不锈钢环。
本实施例中保护管3采用直径200mm、管厚8mm的无缝钢管,保护管3每节长度小于等于3m,采用内外螺纹连接。铝管2、钢管1的直径分别为130mm和50mm。本例中钢管1上端比所述铝管2上端高出10~20cm。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钻设安装孔5
1)按设计要求,确定双金属标钻孔的具体位置。
2)采用回转式地质钻机钻孔,钻头采用硬质合金或金刚钻头,开孔直径一般为273mm。
3)钻孔时应保证孔向准确,先在孔口钻一个比导向管外径大的孔,孔深3m~6m,用于埋设导向管。导向管管径一般比采用的钻具直径大两级。孔口导向管应选择不带接头的一根管,下管前应详细检查管材内壁的垂直度,并将导向孔底部的残留物清洗干净。孔口导向管下入后,应调整垂直,倾斜度小于0.1%,管壁与钻孔之间回填水泥砂浆。
4)钻进过程中,一般每钻进1m~3m即应检测一次钻孔偏斜值,并做好记录。如发现钻孔偏斜超过规定时,及时纠偏。最终钻孔应至少深入完整基岩2m。
5)钻孔工作结束后,下保护管3之前,用压力风水进行冲洗,将孔道内的钻孔岩屑和泥沙冲洗干净,直到回水变清10min后结束。在保护管3埋设开始前,应向钻孔内送入压缩空气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将钻孔内的积水排干。
2、保护管3埋设及回填
1)保护管3一般采用直径200mm、管厚8mm的无缝钢管,每节长度一般不大于3m,要求采用内外螺纹连接。
2)自下而上准确测定钻孔偏斜值,确定钻孔有效孔径中心。
3)下保护管3前,可在安装孔5底部先放入少量水泥浆(高于孔底约0.5m)。保护管3下到孔底后,宜略提起(不得提出水泥浆面)并用钻机或千斤顶进行固定。采用水泥砂浆回填保护管3与钻孔孔壁之间间隙。
3、双金属标的安装
1)在保护管3内安装双金属标管。双金属标钢管1和铝管2分别采用直径50mm和130mm的管材;双金属管宜每隔2m设置一个支撑环4,以保证金属管之间不直接接触,防止管身挠曲。
2)孔底放入0.5m厚、加了缓凝剂的水泥砂浆,将双金属管慢慢放至孔底沉入水泥砂浆。
3)钢标顶部安装钢圆盘10和静力水准端点7,钢圆盘直径180mm,厚10mm,保证钢圆盘水平,无倾斜,钢圆盘上预留螺孔,在钢圆盘10上安装静力水准端点7。
4)钢标和铝标之间安装2支位移计8,钢管1采用焊接夹紧装置夹住位移计8,铝管2采用焊接固定环9,用于支撑位移计8底部,确保位移计8在初始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施例中静力水准端点位移既是钢管顶的变形量,钢管顶的变形量Δ计算公式如下:
hi——第i次测量时两根管标的高差,m;
h0——初始观测时两根管标的高差,m;
α——钢管标线膨胀系数;
α——铝管标线膨胀系数。
当取α=2α时,则:
Δ=(hi-h0)(4)
式中的hi可以采用2支位移计任何1支测值。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在混凝土基座上设有竖向的安装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5)内设置同轴共心布置的钢管(1)、铝管(2)和保护管(3),由内向外依次为钢管、铝管、保护管,所述钢管(1)、铝管(2)和保护管(3)的下端均经水泥砂浆固定于安装孔(5)孔底,其中保护管(3)上端露出在安装孔(5)外,保护管(3)与安装孔(5)孔壁之间回填水泥砂浆,铝管(2)上端高出保护管(3),并在铝管(2)上端固定水平布置的固定环(9),钢管(1)上端高出铝管(2),且在钢管(1)上端安装水平的钢圆盘(10)和静力水准端点(7),所述钢圆盘(10)与固定环(9)之间经两个竖向布置的位移计(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与铝管(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支撑环(4);所述铝管(2)与保护管(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支撑环(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4)为橡胶隔离环或不锈钢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3)采用直径200mm、管厚8mm的无缝钢管;所述铝管(2)、钢管(1)的直径分别为130mm和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上端比所述铝管(2)上端高出10~20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3)每节长度小于等于3m,采用内外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4)与支撑环(4)之间间距2m。
CN201620049865.1U 2016-01-19 2016-01-19 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 Active CN205369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9865.1U CN205369326U (zh) 2016-01-19 2016-01-19 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9865.1U CN205369326U (zh) 2016-01-19 2016-01-19 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69326U true CN205369326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73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9865.1U Active CN205369326U (zh) 2016-01-19 2016-01-19 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693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4141A (zh) * 2020-12-28 2021-04-16 安徽马钢张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充填钻孔施工放管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4141A (zh) * 2020-12-28 2021-04-16 安徽马钢张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充填钻孔施工放管结构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17984A1 (zh) 一种微型钢管桩桩身土压力和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4329076B (zh) 一种测斜孔渗压计装置及安装方法
KR101219468B1 (ko) 지중경사계 및 지하수위계 겸용 계측장비
CN103953025A (zh) 测量深厚软土或覆盖层分层沉降的设备及其设置方法
CN103485320B (zh) 一种u型测斜管及其安装与埋设方法
US9091778B2 (en) Earthquake monitoring device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KR20100114738A (ko) 경사계를 이용한 지중변위 계측 모델
CN205748469U (zh) 一种水库滑坡多场信息现场监测系统
CN204059327U (zh) 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
CN110174503B (zh) 一种基于隧道变形确定围岩弱化发展范围的方法
CN113898412B (zh) 一种基于地铁水平冻结的冻胀力监测方法
CN205369326U (zh) 双金属标垂直位移监测装置
CN204252103U (zh) 一种测斜孔渗压计装置
CN103591880A (zh) 一种隧道围岩变形监测仪及监测方法
CN110284436B (zh) 一种用于地下暗涵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点及施工方法
CN115450267B (zh) 一种土石坝沉降管接力安装埋设结构及其方法
CN207214967U (zh) 一种管幕超前支护条件下管节水平位移的监测装置
CN107975376B (zh) 隧道盾构顶管与竖向管道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197806B (zh) 采煤沉陷区移动变形、水文及应力监测设备装设方法
CN210441841U (zh) 岩土体分层监测标
CN110528522B (zh) 精准跟踪注浆施工方法
CN204551551U (zh) 一种地连墙接缝渗漏检测及注浆堵漏装置
Igoe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n instrumented open-ended model pile
CN112431184A (zh) 一种钻孔注浆埋设及安装土压力盒的装置及方法
JP5302151B2 (ja) 地震観測井における地震計の設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