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5447U - 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55447U
CN205355447U CN201620106511.6U CN201620106511U CN205355447U CN 205355447 U CN205355447 U CN 205355447U CN 201620106511 U CN201620106511 U CN 201620106511U CN 205355447 U CN205355447 U CN 205355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audio
input
video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65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振华
黄贤强
佟洪波
毛远霓
王�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YI QI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YI QI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YI QI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YI QI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065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55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55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55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的面板,面板上设有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与信号转换芯片连接,信号转换芯片与MUC芯片连接,MUC芯片与视音频IO板卡接口和电源管理芯片连接,电源管理芯片与电源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将视音频接口板卡的视音频IO接口扩展为适应各种标准的插口的插接面板,该面板可以方便的安装在机柜的机架上,使各种视音频IO接口整齐有序的排列,有确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标识。由于带有处理芯片,可以适应流行的各种标准的视音频接口,通用性很好。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使用辫子线的杂乱无章,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接口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是一种视音频接口转换设备,特别是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视音频IO板卡对外的接口并不是通用的接口,而是包含很多视音频信号的一个大的连接器,比如DB26等。这就需要外接一根辫子线,转接出常用的各种接口如BNC、莲花座、卡侬座等视音频标准接口。使用这种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是:由于辫子线上有多个插头,而且处于排列无序的状态,其形状相差不多,插拔时需要对照辫子线上各个标签来确定信号,进而造成插拔不方便。由于辫子线的根数不能太多,限制了插头的数量,致使视音频信号格式不全,不能完全和配合各种新老设备的连接。辫子线的线材寿命有限,特别是插拔次数多的更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所述的装置将视音频接口板卡的视音频IO接口扩展为适应多种插口的插接面板,使各种视音频IO接口整齐有序的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与机柜固定连接的面板,所述的面板上设有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所述的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与信号转换芯片连接,所述的信号转换芯片与MUC芯片连接,所述的MUC芯片与视音频IO板卡接口和电源管理芯片连接,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与电源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板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的壳体通过固定孔与机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包括:SDI输入输出接口、YUV输入输出接口、CVBS输入输出接口、LTC输入输出接口、REF输入输出接口、ANALOGAUDIO输入输出接口、ANALOGVIDEO输入输出接口、AES/EBU输入输出接口和HP/LINEOUT接口中的至少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在所述面板上呈阵列式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类型区域,每个类型区域中设置一种视音频信号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类型区域包括:设置有ANALOGAUDIO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AES/EBU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ANALOGVIDEO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LTC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REF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HP/LINEOUT接口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接口是USB接口,所述的USB接口安装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视音频接口板卡的视音频IO接口扩展为适应各种标准的插口的插接面板,该面板可以方便的安装在机柜的机架上,使各种视音频IO接口整齐有序的排列,有确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标识。由于带有处理芯片,可以适应流行的各种标准的视音频接口,通用性很好。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使用辫子线的杂乱无章,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接口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扩展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带有壳体的扩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述的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与机柜固定连接的面板,所述的面板上设有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所述的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与信号转换芯片连接,所述的信号转换芯片与MUC芯片连接,所述的MUC芯片与视音频IO板卡接口和电源管理芯片连接,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与电源接口连接。
本实施例是一种连接装置,将视音频IO接口卡与各种视音频设备连接起来,因此,本实施例具有两个方向的连接接口,一个是与视音频IO接口卡连接的接口,另一个是与视音频设备连接的接口,这些视音频设备包括各种显示器,如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大屏幕LED显示器,平板显示器,其他视音频设备包括:录像机、监视器、DVD机、摄像机、音频放大器、调音台等等,各种视音频设备。由于视音频设备的复杂性,有各种新老标准,其插接的方式多种多样,要将各种设备与视音频IO接口卡连接,的确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问题。传统的方式是将一个接口卡的插头通过一个辫子线连接多个类型的插头或插座,形成连接。本实施例则将原本散乱的一堆辫子线连接的插头、插座固定到一块面板上,既方便插拔也便于在面板上设置标识,以区别各种插座型号。本实施例所述的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即为各种标准的插座的总称。
本实施例的主体是一块面板,这块面板上设置多个市面上流行的支持各种协议的接口的插座,如:BNC、莲花座、卡侬座等视音频标准接口。这些接口安装按照类型,分别安排在面板的各个区域中,并在面板上设置明确的标记,以便识别。为了方便识别,本实施例还可以在面板上划分多个区域,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口分门别类的放在一起,使用时更加易于辨别。
为了适应各种新老标准的接口,本实施例还设立了专门的转换电路,将各种信号统一转换,只要调整MUC中的程序,几乎可以支持市面上流行的所有视音频接口的协议。
转换电路包括转换芯片和微控制器MUC,以支持各种视音频接口协议。为使转换芯片和MUC能够正常的工作,还需要电源支持,因此,本实施例还设置了电源管理芯片。电源支持一般可以来自市电,即直接使用电源适配器,也可以通过接续视音频IO接口卡所依附的服务器换取电源支持,简单的方式是通过USB接口中的电源供给。
在与视音频IO接口卡连接的一端,本实施例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连接软线连接一个视音频IO接口卡的接口插头。另一种是采用在面板的背面(面板安装在一个壳体上,即在壳体的背面)连接一个接口卡的插座,再通过一个具有两个插头的连接线与视音频IO接口卡连接。
前一种方式只能连接一种视音频接口卡的接头,考虑的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视音频接口卡的接口的多样化,可以设置几个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接口插座,以使用各种视音频IO接口卡的接口协议。
本实施例所述的面板是主体,在面板上可以设置安装孔,一般通过螺栓将面板固定在机架上。但为了更加完善,可以将面板安装在一个长方形的机壳中,电子线路得到保护。而作为机壳的壳体可以设置正面的面板和背板,在面板上设置各种接口群组,而在背板上设置与视音频IO接口卡的连接插座。使整个设备更加完整,形状美观、结实。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一关于面板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面板1安装在壳体2上,所述的壳体通过固定孔3与机架连接,如图2所示。
使用一个带有面板和背板的壳体,接续端子的两端分别放在前后面板上,使接续更加方便、明了。有了壳体使整个设备更加完整,也可以起到保护其中电子线路的作用。同时安装更加方便,即在壳体上设置安装孔,如图2所示,在面板的两侧设置安装孔,可以直接将该装置安装在机柜中。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关于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包括:SDI输入输出接口、YUV输入输出接口、CVBS输入输出接口、LTC输入输出接口、REF输入输出接口、ANALOGAUDIO输入输出接口、ANALOGVIDEO输入输出接口、AES/EBU输入输出接口和HP/LINEOUT接口中的至少两种。
在面板上的各种视音频接口,可以纵横排列,也可以按照类型分别排列,或者分为区域的分别排列。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关于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在所述面板上呈阵列式排列。
这种纵横排列对于插口形状变化不大的情况比较适应,其形式美观,制造成本较低。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关于面板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类型区域,每个类型区域中设置一种类型视音频信号接口,如图3所示。
按类型区域设置插座,可以使分辨更加清晰。由于各种插口一般不会同时使用,因此,可以减少插接时电线之间的相互干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五的改进,是实施例五关于类型区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类型区域包括:设置有ANALOGAUDIO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AES/EBU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ANALOGVIDEO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LTC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REF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HP/LINEOUT接口的区域。
本实施例只是列举了比较流行的几种插口,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增加更多的类型的插口。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关于电源接口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源接口是USB接口,所述的USB接口安装在壳体上。
本实施例所述的USB接口的插口安装在壳体的背板上,通过一条带两端带有USB插头的连线与插接视音频IO接口卡的服务器连线,提供电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布置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比如面板的形式、各种接口的连接方式,处理芯片组的型号和用途等)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机柜固定连接的面板,所述的面板上设有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所述的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与信号转换芯片连接,所述的信号转换芯片与MUC芯片连接,所述的MUC芯片与视音频IO板卡接口和电源管理芯片连接,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与电源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的壳体通过固定孔与机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包括:SDI输入输出接口、YUV输入输出接口、CVBS输入输出接口、LTC输入输出接口、REF输入输出接口、ANALOGAUDIO输入输出接口、ANALOGVIDEO输入输出接口、AES/EBU输入输出接口和HP/LINEOUT接口中的至少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音频信号接口群组在所述面板上呈阵列式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类型区域,每个类型区域中设置一种视音频信号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型区域包括:设置有ANALOGAUDIO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AES/EBU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ANALOGVIDEO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LTC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REF输入输出接口的区域,设置有HP/LINEOUT接口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接口是USB接口,所述的USB接口安装在壳体上。
CN201620106511.6U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 Active CN205355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6511.6U CN205355447U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6511.6U CN205355447U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55447U true CN205355447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8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6511.6U Active CN205355447U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55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0405B2 (en) Fiber optic cable with electrical connectors at both ends, wall plates and control boxes
CN205176841U (zh) 一种USB-Type-C接口转换器
CN101584091A (zh) 多标准连接集线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6193640U (zh) 电力供应扩展卡及电脑机箱
CN100490511C (zh) 可选择扩展功能的平板型电视机
CN104967806B (zh) 基于hdmi接口的切换电路
CN205355447U (zh) 一种视音频接口板卡的扩展装置
CN202679502U (zh) 一种电视机
CN102467212A (zh) 电脑电源
CN102214885B (zh) 嵌壁式插座装置
US20180241962A1 (en) Television main board apparatus, television and television system
CN204810421U (zh) 基于hdmi接口的切换电路
CN208689857U (zh) 接插装置、led模组、led箱体及led显示屏
CN210691395U (zh) 一种带同步输出的拼接处理器
KR200396876Y1 (ko) 컴퓨터 케이블 및 컴퓨터 케이블과 함께 사용하기 위한정션박스
CN204537011U (zh) 计算机整体布线机箱
CN202797541U (zh) Hdmi高清数字音视频电力线适配器
CN202940426U (zh) 一种hdmi-dvi数字信号转接头
CN202454842U (zh) 内建信号增益电路的电连接器
KR200252146Y1 (ko) 컴퓨터 주변장치용 외부 릴레이박스장치
US20060003606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port structure for computers
CN110650399A (zh) 一种通过耳机管脚来兼容耳机和串口功能的方法
CN105025328B (zh) 组合式机顶盒
CN217010243U (zh) 一种新型接线盒
CN210669334U (zh) 一种可导电的弹簧夹紧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