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4979U - 一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54979U CN205354979U CN201620126948.6U CN201620126948U CN205354979U CN 205354979 U CN205354979 U CN 205354979U CN 201620126948 U CN201620126948 U CN 201620126948U CN 205354979 U CN205354979 U CN 2053549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apter
- copper post
- circuit breaker
- case circuit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9 copper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包括:转接器壳体,通过螺钉与断路器固定连接;所述转接器壳体内成型有用于安装铜柱的铜柱安装槽,以及连通所述铜柱安装槽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可打开的盖板,以在打开所述盖板后,软连接能够揑入到所述铜柱安装槽内与螺钉相连,从而实现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能够使用铜柱进行板后连接,在打开盖板以后,可使用软连接进行连接,因此其能够使塑壳断路器的连接方式不再受到限制,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
背景技术
转接器是在低压配电设备中常用的一种电连接件,其作用是将电器元件搭接在带电母线铜排上,无需连接进线电缆,广泛应用于各种开关柜中。在现有的塑壳断路器产品中,塑壳断路器同带电母线铜排之间的连接通常为两种方式,其一是:利用软连接将塑壳断路器和和断路器转接器相连接,从而使断路器和带电母线铜排之间形成电连接;其二是:利用铜柱通过断路器板后与断路器转接相连接。
目前的塑壳断路器产品中,一部分产品不支持软连接,例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一部分产品不支持铜柱连接,例如说明书附图图2所示;但客户往往存在多种多样的需求,例如:有的客户希望使用软连接,但其选型的断路器仅支持铜柱板后连接;有的客户希望使用铜柱板后连接,但其选型的断路器仅支持软连接。这就导致了现有的塑壳断路器产品的应用受到了限制,给客户安装带来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塑壳断路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容易给客户安装造成麻烦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包括:
转接器壳体,通过螺钉与断路器固定连接;
所述转接器壳体内成型有用于安装铜柱的铜柱安装槽,以及连通所述铜柱安装槽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可打开的盖板,以在打开所述盖板后,软连接能够揑入到所述铜柱安装槽内与螺钉相连,从而实现电连接。
上述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中,所述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开口之间非完全连接,以使所述盖板易于被打开。
上述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口之间的非连接边缘浮于所述转接器壳体的上方设置。
上述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中,所述开口和所述盖板分别为矩形。
上述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中,所述铜柱的两端成型有压花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中,通过在转接器壳体内部设置铜柱安装槽,并且在转接器壳体的上方开设开口和可打开的盖板,使得本实施例的转接器既能够使用铜柱进行板后连接,也可以使用软连接进行连接,在不打开盖板时,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器能够使用铜柱进行板后连接,在打开盖板以后,可使用软连接进行连接,因此其能够使塑壳断路器的连接方式不再受到限制,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中,盖板优选设计为拆除式结构,其浮于转接器壳体设置,且其边缘和开口之间为非完全连接,这样就使得盖板与开口之间的连接强度较低,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将其拆除,并且在不使用的情冴下,盖板还能够起到遮挡作用,防止其他物质进入到铜柱安装槽内。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中,铜柱的两端成型有压花结构,例如压花结构可以是由铜柱的圆心径向向外辐射的多条沟槽,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铜柱能够与导电件之间实现压迫更加紧密,实现多点同时接触,使导电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使用铜柱进行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塑壳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塑壳断路器使用软连接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接器壳体;2-铜柱;11-安装槽;12-盖板;3-软连接;4-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冴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参考图1所示的现有转接器,这种转接器仅能够实现断路器和带电母线铜排之间使用软连接3相连,当客户需要在断路器板后连接时,这种转接器则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然后参考图2所示的现有另一种转接器,这种转接器在转接器壳体1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铜柱2的安装槽11,可以通过该铜柱2实现断路器板后连接,但当客户需要板前连接时,这种转接器则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转接器中,转接器壳体1,通过螺钉与断路器固定连接;所述转接器壳体1内成型有用于安装铜柱2的铜柱安装槽11,以及连通所述铜柱安装槽11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可打开的盖板12,以在打开所述盖板12后,软连接3能够揑入到所述铜柱安装槽11内与螺钉4相连,从而实现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通过在转接器壳体1内部设置铜柱安装槽11,并且在转接器壳体1的上方开设开口和可打开的盖板12,使得本实施例的转接器既能够使用铜柱2进行板后连接,也可以使用软连接3进行连接。参考图3和图4,在不打开盖板12时,本实施例的转接器能够使用铜柱2进行板后连接,在打开盖板12以后,可使用软连接进行连接。因此其能够使塑壳断路器的连接方式不再受到限制,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盖板12的设置方式为可打开,其包含了可拆卸连接、以及可拆除连接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以上描述,将盖板12设置为可拆除或移动的部件,以使所述开口裸露供软连接3揑入即可。
作为盖板1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考图5,盖板12优选设置为矩形,开口则为与盖板12对应的矩形结构,盖板12优选设计为拆除式结构,其浮于转接器壳体1设置,且其边缘和开口之间为非完全连接,这样就使得盖板12与开口之间的连接强度较低,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将其拆除,并且在不使用的情冴下,盖板12还能够起到遮挡作用,防止其他物质进入到铜柱安装槽11内。
此外,作为一种优选,本实施例的铜柱2的两端成型有压花结构,例如压花结构可以是由铜柱2的圆心径向向外辐射的多条沟槽,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铜柱2能够与导电件之间实现压迫更加紧密,实现多点同时接触,使导电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5)
1.一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包括:
转接器壳体(1),通过螺钉与断路器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器壳体(1)内成型有用于安装铜柱(2)的铜柱安装槽(11),以及连通所述铜柱安装槽(11)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可打开的盖板(12),以在打开所述盖板(12)后,软连接(3)能够揑入到所述铜柱安装槽(11)内与螺钉(4)相连,从而实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12)的边缘与所述开口之间非完全连接,以使所述盖板(12)易于被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12)与所述开口之间的非连接边缘浮于所述转接器壳体(1)的上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和所述盖板(12)分别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柱(2)的两端成型有压花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26948.6U CN205354979U (zh) | 2016-02-18 | 2016-02-18 | 一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26948.6U CN205354979U (zh) | 2016-02-18 | 2016-02-18 | 一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54979U true CN205354979U (zh) | 2016-06-29 |
Family
ID=56179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26948.6U Active CN205354979U (zh) | 2016-02-18 | 2016-02-18 | 一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549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16819A (zh) * | 2017-08-21 | 2017-12-26 | 浙江莱曼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新型上下接线结构的塑壳母线系统转换器及正反装调节方法 |
-
2016
- 2016-02-18 CN CN201620126948.6U patent/CN20535497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16819A (zh) * | 2017-08-21 | 2017-12-26 | 浙江莱曼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新型上下接线结构的塑壳母线系统转换器及正反装调节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33600B2 (en) | Electrical system having withdrawable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shutter assembly | |
CN100485845C (zh) | 具有用于控制电磁驱动装置的连接组件的接触器 | |
CN205354979U (zh) | 一种塑壳断路器转接器 | |
CN109164284B (zh) | 紧凑式表 | |
CN106254583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3022404A (zh) | 移动终端和用于该移动终端的电池 | |
CN101710557A (zh) | 带有多功能罩壳的塑壳式漏电断路器 | |
CN207624935U (zh) | 一种光伏配电柜的三相铜排结构 | |
CN108288569A (zh) | 一种断路器转接器 | |
CN112259420A (zh) | 一种融合型4p塑壳断路器 | |
CN216902573U (zh) | 一种动插件触头的电连接结构 | |
CN215299540U (zh) | 主路配电模块及配电柜 | |
CN204905166U (zh) | 一种电能表用磁保持继电器 | |
CN112310674A (zh) | 主路配电模块及配电柜 | |
CN215575302U (zh) | 三相电表的接线端子和三相电表 | |
CN208385840U (zh) | 用于开关柜的触头盒及开关柜 | |
CN207652045U (zh) | 开放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模块 | |
CN201608119U (zh) | 超小型继电器 | |
CN221688517U (zh) | 一种兼容多种型号电容和熔断器的变频器单元 | |
CN212113505U (zh) | 一种触点型网络设备 | |
CN220122286U (zh) | 三相汇流排 | |
CN211529880U (zh) | 一种断路器的互感器组件 | |
CN103368078B (zh) | 一种船用母线式断路器适配器 | |
CN217010237U (zh) | 综合保护模组及具有其的开关电柜 | |
CN115132527B (zh) | 一种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25600, No. 66 Punan Fifth Road, Le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nlaile Electr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246 Weishi Road, Le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6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RL ELECTR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